成都一小學一年級傳統9門課變5門 不上語文數學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課本不一樣

  傳統9門

  語文 數學 外語 美術 體育 音樂 思想品德 思維科學 心理健康

  課改5門

  健康與成長

  整合了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生態安全教育

  思維與科創

  整合了數學、科學、信息技術學科和體驗特色教育等

  閱讀與生活

  整合了語文、品德與生活(社會)、班會隊會

  藝術與表現

  整合了音樂、美術、舞蹈和戲劇

  英語與交際

  重視情境下的英語口語練習

  上課也不一樣

  上午4節標準課,每節40分鐘,主要上閱讀與生活、思維與科創等基礎課程;

  下午安排一節長課60分鐘,包括藝術與表現等課程,用於活動、實踐以及學生特長培養;

  此外再加一節短課20分鐘,內容包括作業輔導,學國學經典、吟詩等。

  想教出什麼樣的學生

  提高學生動腦動手能力

  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

  激發孩子們的潛能

  促進每一個生命體個性化發展

  昨日,成都市雙林小學一年級家長在新生報到時,發現了一個學校與其他學校不同的「變化」。小學一年級本該有9門課,雙林小學卻只有5門,課表中也沒有語文、數學、英語的課程安排,取而代之的是「閱讀與生活」、「思維與科創」、「健康與成長」等,當然,同時變化的還有課本,家長們也只領到5本。

  針對這一變化,學校表示,從今年9月1日起,該校將開啟「馨」課程時代,不僅課程「大變」,一年級新生使用的課本也是學校自編的,包括「三類五門」,上課方式也將採用長短課和標準課的模式,同時還會實行行政班與走班制教學相結合,並且每個班配有兩個班主任,對學生進行跨學科的教學。

  新學年 新課本

  新學期,成都大多學校一年級新生的課表依舊分主科語、數、外,分科音、體、美,以及思想品德、思維科學、心理健康等9門左右的課程。但昨日,成都市雙林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到,學校發的課本卻顯得與眾不同。

  家長王先生領到了5本課本,他認真地翻了翻,發現跟傳統的教材區別很大。跟他一起為孩子報名的其他家長眼裡也滿是新奇,「真有意思,傳統的語、數、外變成了『閱讀與生活』、『思維與科創』、『健康與成長』等5類」「挺新鮮的,感覺更加國際化了」……家長們拿著課本議論紛紛。

  「馨」課程 新教法

  學校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課改?「學校構建了基於健康素養、科學素養、人文素養為核心價值追求的『馨』課程,將以前的9門課程,整合成5門。而整合的目的是為了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適應低年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成都市雙林小學課程研發中心主任王維令認為,現階段分科課程存在的問題包括,學科課程過早分化、課程內容重複交叉、課業負擔過於沉重等。

  王維令舉了個實際的例子,「以前的語文課本上認識學校一課,課本裡的配圖,都是北京的學校,但很多孩子並不了解,老師更沒法帶孩子實地觀察。但現在自編教材裡認識學校的配圖,孩子能實地觀察、觸摸、了解,對孩子來說更真實和具象。」王維令表示,整合後的課程,規避了大量重複性的學習內容,騰出時間和空間,「讓位於學生的海量閱讀和深度閱讀,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想像創造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每一個生命體個性化發展」。

  9門如何整合成5門?

  名師領銜,打破學科壁壘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雙林小學「馨」課程共有5門,其中,「健康與成長」,整合了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生態安全教育;科學類有「思維與科創」,整合了數學、科學、信息技術學科和體驗特色教育等內容;人文類則將語文、品德與生活(社會)、班會隊會整合為「閱讀與生活」,將音樂、美術、舞蹈和戲劇整合為「藝術與表現」;「英語與交際」則更重視情境下的英語口語練習。

  每本課本都有名師領銜,負責課本的結構搭建、內容選編、細節打造等,以「閱讀與生活」課程為例,王維令介紹,自編課程裡集合了10多本有意思的繪本故事,圖文結合,內容涉及思想品德教育,拼音識字、音樂等方面。同時,課本還將項目式學習的內容融合進課本的編寫中,王維令介紹,以水果寶寶課程為例,「我們以水果為載體,打通各個學科形成項目式學習。『閱讀與生活』課程中,有水果繪本《愛吃水果的牛》;『藝術與表現』則有水果品牌的主題設計與創意,水果頭飾的製作等;再到『思維與科創』的『水果童話鎮』的情景劇表演來結束我們的課程」。

  新課程怎麼實施?

  60分鐘長課+20分鐘短課 +40分鐘標準課

  課程的門類整合後變少了,但每堂課學習的知識卻更加豐富了,傳統一堂課40分鐘已不再適合「馨」課程。「採用長課60分鐘,短課20分鐘,標準課40分鐘的模式」。王維令介紹,上午4節標準課,主要上閱讀與生活、思維與科創等基礎課程,下午安排一節長課60分鐘,包括藝術與表現等課程,用於活動、實踐以及學生特長培養。此外,再加一節短課20分鐘,內容包括作業輔導,學國學經典、吟詩等。

  另外,將採取雙班主任制,跨學科教學。「這樣做,目的就是促進教育教學一體化,打破學科邊界,同時又讓我們的老師充分接觸每一位孩子,更好地熟悉每個孩子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該校科學老師、成華區科學學科帶頭人鄔江介紹,一位老師要負責兩門左右課程的跨學科教學。

  此外,低年級將採用主題融合方式,以行政班教學為主;中高年級根據學生興趣愛好或特長選擇課程,學生流動在不同地點,由不同課程的老師上課。

  學校和專家

  學校有課改權限 國內也有成功案例

  學校自編的課程符合相關規定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規定,學校有創編課程的權利。王維令表示,這套「馨」課程叢書本質上是雙林小學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結晶。

  一位教育界業內人士分析,「國家確實鼓勵學校開發和改編課本教程,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北京亦莊實驗小學的全課程就是自編的,課改就很成功。雙林小學敢於進行課程的整合嘗試,也說明了學校師資力量強,辦學實力硬。」 不過,有教育專家則認為,雖然支持課程整合也鼓勵這樣做,但在課程整合的過程中一定是有爭議性的,面對一些爭議,暫時不去定論它的好壞和利弊,一切以最終實踐結果再下定論。

  家長反應

  點讚

  書包變輕了,這才是減負嘛

  鄧先生是一位大學老師,也是一年級新生家長,翻看完課本後他表示,「課本中的卡通人物、語言環境等都是孩子們熟悉的。這樣的改變,消除了孩子與課本的距離,會讓孩子覺得更親切。」另一嚴姓家長表示贊同,「我發現課本裡加入了很多有地方特色的元素,比如四川方言和大熊貓,這些都是孩子能真切感受到的。」多數家長表示,「真有意思,傳統的語、數、外變成了『閱讀與生活』、『思維與科創』、『健康與成長』等5類」「挺新鮮的,感覺更加國際化了」

  翻著「閱讀與生活」叢書,一年級新生家長朱女士表示,「把幾門學科綜合在一起,孩子書包都變輕了,這才是減負嘛。」另一位家長王先生補充說,「叢書裡的內容大多都是以專題活動的形式展開,像大學的課題研究,更像國外課程。」

  3問

  1問:這套課本編寫科學嗎?

  王維令:學校採用的是領銜人機制來編制「馨」教材。領銜人均享有人員聘請權和教材開發權,研發人員參考並綜合了人教版、北師大版、科教版、蘇浙滬版、重慶謝家灣和北京亦莊實驗小學等教材的優勢。

  2問:整合課程的依據是什麼?

  王維令:結合校情,以兒童的生活為邏輯起點,遵循「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路,開發出了三類五門「馨」教材。

  3問:會不會影響孩子成績?

  王維令:學校對課程進行了改良、合併,去除了重複的知識,更加注重對孩子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孩子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又不失傳統知識教育,讓課程更生動還融入了教育戲劇等元素。

  成都商報實習記者 趙雨欣

(責任編輯:石蘭蘭)

相關焦點

  • 四川成都一小學一年級傳統9門課變5門 不上語文數學
    四川成都一小學一年級傳統9門課變5門 不上語文數學 原標題:   昨日,雙林小學,一位同學拿著學校自編的課本  / 課本不一樣 /  傳統 9 門  語文 數學 外語 美術 體育 音樂 思想品德 思維科學 心理健康  課改5門
  • 成都:小學科學課重回一年級 和語文數學一樣重要
    一年級《科學》教材科學課是啥樣?科學課重回一年級,不少家長表示了極大的關注,但也提出了疑問:科學課學什麼?誰來教?怎麼教?成都商報記者為你提前打探。今年秋季開學後,成都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課表上,將出現一門「全新」的必修課程——科學。
  • 成都各小學一年級課程表一覽 看看別人家小孩都學啥
    小編特意搜集到成都各個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表,一起來看看,這些不同的學校課程表有什麼不同。泡桐樹小學(本部)泡桐樹小學,青羊區教育局直屬全額撥款正科級公辦小學,成都五朵金花之一。小學一年級課程語文課最多,一周7節;數學、口語、體育都有4節,還特別安排了閱讀、書法、普法午會等培養一年級小孩子習慣和安全方面的課程。
  • 2017年成都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詞語積累
    2017年成都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詞語積累(反義詞、疊詞、數量詞、描寫顏色的詞語、詞語搭配),小學語文積累是很重要的,可能有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積累,那麼小編今天整理了2017年成都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詞語積累(反義詞、疊詞、數量詞、描寫顏色的詞語、詞語搭配)供大家參考。
  •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數學期末試卷,整理很全面,內含5套試題練習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數學期末試卷,整理很全面,內含5套試題練習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動力,因此我們家長和老師要利用這一點進行數學複習,進行趣味數學學習。趣味數學題逐漸成為小學數學的一部分,通過趣味數學題可以發散小學生的思維,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創新技能,消除小學生對數學的倦怠感和為難心理,使小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數學教師要善於總結和歸納小學階段出現的趣味題,根據具體學情安排不同難度的趣味題,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
  • 寧波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試卷(一)
    寧波2011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複習已經打響了,寧波奧數網小編為大家把小學語文一到六年級的歷年期末試卷整理出來,每個年級都有五份,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幫助! 請點擊下載:     寧波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試卷(一)     (點擊下載
  • 小學教材大變化: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株洲傳媒網9月3日訊(株洲公共頻道記者李敦平 張巍)新學期已經開學了,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學生領到包括語文在內的新課本,有全新的變化。此次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從2018年下學期開始,小學1~3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課程全部使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
  • [新華視點]成都:一小學使用自編教材 不單設語文數學
    [新華視點]成都:一小學使用自編教材 不單設語文數學 成都:一小學使用自編教材,不單設語文數學。
  • 成都一小學使用校編教材 教委表示支持改革
    新京報訊 (記者趙蕾)據媒體報導,成都市雙林小學開學本應該有9門課,但一年級的家長發現卻只有5門課,課表中也沒有語文、數學、英語的課程安排,教材內容也是學校自編教材。  家長疑慮課改 擔憂影響學習  28日,成都雙林小學一年級報到的新生發現,本應該有的九門課程:語文、數學、外語、美術、體育、音樂、思想品德、思維科學、心理健康全部替換為健康與成長、思維與科創、閱讀與生活、藝術與表現、英語與交際。學生家長均表示沒有看到課表上編排語數外等課程。
  • 全國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必考詞語積累 + 數學重難點《位置》
    詞彙詞語的認識和積累在小學語文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寫作中同樣起著重要作用。詞語是語言的建築材料,沒有詞語的認識和積累,語文教學根本無從談起,寫作教學更無法進行。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葉聖陶先生也說:「厚積言有物」。正是因為詞彙的學習和積累,使受教育者在詞彙的認識、理解和擴大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為寫作的進行提供了可能性。
  • 成都中小學今開課:新教材變臉 小學數學變化大
    而在與之配套的《小學語文課文同步拓展閱讀》(以下簡稱《拓展閱讀》)中,成華區優秀教師、雙水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王娟感受到改變:「以前一年級與教材配套的《同步拓展閱讀》以兒歌為主,篇幅較短。今年《同步拓展閱讀》中一半以上是記敘文、散文和常識性文章,且篇幅也較長,甚至有少部分文章篇幅超過兩頁。」
  •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表(注音)
    +初中10首,點擊「75首古詩」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課文音頻,點擊「一上音頻」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課件,點擊「一上課件」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課件,點擊「二上課件」 小學必背75首古詩,點擊「75首古詩」 小學必背75首古詩音頻,點擊「小學古詩」 小學1-6年級口算練習題,點擊「口算練習」北師大版1-6年級第一單元練習題,點擊「第一單元練習」
  • 2019年: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今後的區分度主要在語文!
    第二個改革是一綱多本,根據國家制定的課標,鼓勵地方單位個人編教材,經審定通過以後投向市場,各地各校自由選用。現在我們小學審定過的教材是12套,初中是8套,高中也8套。2017年9月1日起,小學一年級、七年級開始用新教材,2019年由一年級到高三全部用新教材。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第一學期教學進度
    為鞏固成果,持續做好幼兒園糾正「小學化」傾向管理工作,繼續公布小學一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第一學期教學進度,讓廣大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了解學校的教學內容和進度,監督學校的教學管理,共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5.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實際意義,理解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算法,能進行正確計算。12月份七、加減法(二)(部分)數學好玩八、認識鐘錶總複習(部分)1.學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逐步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具有初步的應用意識。
  •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疊詞、數量詞,學習必備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疊詞、數量詞,學習必備!語文是思維的工具,通過學習,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語文是交際的工具,學好語文,我們與人交流和交際才會更加順暢和得體。另外,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
  • 一年級語文數學知識要點分析,孩子即將升小學的家長不可錯過
    孩子要讀一年級了,會考到這些內容,家長哪些工作要跟上?一年級語文數學知識要點分析,孩子即將升小學的家長不可錯過!最近幾天,私信給我的家長不少,很多都是孩子馬上要上一年級,心裡表示沒譜的老母親和老父親。那麼今天呢淘氣老師就「一年級上冊語文和數學」的重要知識點跟大家做個大致的梳理,希望能幫助到這些比較茫然的家長。
  • 哈爾濱多數小學一年級語文換教材 識字量少100個
    信息 哈爾濱多數小學一年級語文換教材 識字量少100個 1日訊 一年級的小豆包開學了,也都拿到了一年級上冊的教材。
  • 一年級用上新版語文教材 風格有變更具人文性
    「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基本都會唱了,上學歌也調動起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接觸語文知識更加輕鬆。」唐筱說,從用部編本教材上第一節課的效果來看,課堂效果不錯。  同時唐筱說,與原來的課本先學拼音不一樣,新教材第一節語文課孩子們要識字。識字的教學完成後,才會安排漢語拼音的學習,隨後穿插課文和識字的學習。
  • 開學了,一年級新生要怎樣才能學好語文數學英語,教師:做好6點
    開學了,一年級新生要怎樣才能學好語文數學?進入小學一年級,和幼兒園完全不同, 小學一年級,已經有了很重要的學習任務。首先最重要的就要學習好小學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功課。如果一旦孩子在這一段時間沒有更好的把握好小學的學習,孩子就會進入惡性循環,那個時候,家長想把孩子的語文,數學,英語學習搞好,已經是非常難了,所以小學一年級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一定要重視。
  • 小學一年級語文重疊詞、數量詞,學習必備!
    語文是思維的工具,通過學習,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語文是交際的工具,學好語文,我們與人交流和交際才會更加順暢和得體。另外,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語文學習,無論是字詞、古詩詞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時的記憶背誦。(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可以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