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小學使用校編教材 教委表示支持改革

2020-12-15 搜狐網

  新京報訊 (記者趙蕾)據媒體報導,成都市雙林小學開學本應該有9門課,但一年級的家長發現卻只有5門課,課表中也沒有語文、數學、英語的課程安排,教材內容也是學校自編教材。

  對此學校課程研發中心的王主任證實稱,這是學校推行校本化改革的一項新舉措,目前校編教材試用於一、二年級,三至六年級將逐步實行分科教學。而教育主管部門成都市成平區教委表示,支持學校這一課改措施。

  家長疑慮課改 擔憂影響學習

  28日,成都雙林小學一年級報到的新生發現,本應該有的九門課程:語文、數學、外語、美術、體育、音樂、思想品德、思維科學、心理健康全部替換為健康與成長、思維與科創、閱讀與生活、藝術與表現、英語與交際。學生家長均表示沒有看到課表上編排語數外等課程。

  記者從學校獲悉,目前學校正在進行課程改革,而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試行新的教材教學。對此,家長表示,考慮到小學畢業是參加統考的,還是十分擔憂。不過還有家長表示,看到孩子喜歡新教材,尤其書裡圖片都是孩子們所熟悉的,還是願意期待和支持。

  新京報記者從該校課程研發中心的王主任口中了解到,學校新編訂的教材和新的課程設置中,包括了語數外等基礎課程,只是與其他學科進行了整合,名稱上有所不同,內容上是做了精簡和實踐性的延展的。

  三年級以後再進行分科學習

  談及原因,王主任表示,過早過多的學科分化會將孩子自己的小世界割裂。將語數外等與其他學科併到一起,精簡各個學科之間交叉重複的部分,做合併同類項。

  據介紹,學校此次課改發動50個教師參與,歷時一年編訂這五本系列叢書,並參照了國家、地方各個版本教材。

  據介紹,課改之後一年級學生上課方式有所改變,每個班級配備兩個班主任,幫助新課程順利開展。而每一門新課程都有一名專門的老師負責。授課老師都參與了教材的編纂工作。

  對於家長擔憂,王主任說,三年級將施行分科的方式,高年級同學還是回歸通用教材,所以不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考試。

  教委回應:支持課改但需備案

  成都市成平區教委辦公室副主任劉小葵表示,因為國家倡導校本課程改革,只要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課程改革標準範圍內,教育主管部門自然會支持該舉措。「當然學校需要先報備,我們會在備案的基礎上保持關注,包括後續的監控,對學校課程改革的效果驗收,促進其優化或者整改。」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指出,在校本編訂過程中,如果由學校的教師委員會討論決定,即符合規範。若是校長或者行政領導的意圖,便不太妥當。他認為,尤其學校應該考慮到,課改之後,教師的力量是否能夠跟上,老師對這個改革的理解是否到位,能否良好執行下去。

  熊丙奇表示,國外學校有充分的辦學自主權,擁有編訂和使用教材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在教材編訂過程中,學校要求有教師委員會和家長委員會參與編訂,保障學生的利益。他表示,國內教材之前一直是統一編訂,教材編寫的壟斷導致其質量不高,又容易受到社會輿論的非議,是必然要打破的格局。校本編訂和課改不需要教育部門過多幹涉。擴大學校,教師的自主權,才有利於培養有個性的,有創造力的人才。校本課程值得倡導推行,但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現代學校治理結構。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6-08/31/content_650255.htm?div=-1 report 1629 新京報訊(記者趙蕾)據媒體報導,成都市雙林小學開學本應該有9門課,但一年級的家長發現卻只有5門課,課表中也沒有語文、數學、英語的課程安排,教材內容也是學校自編教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教委發文:新學期中小學教材不得夾帶商業廣告
    公布的目錄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北京市自編及實驗教學用書目錄;二是北京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目錄;三是教育部印發的2020年普通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義務教育國家課程各學科使用教育部《2020年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及本通知「北京市自編及實驗教學用書目錄」公布的教材。
  • [新華視點]成都:一小學使用自編教材 不單設語文數學
    [新華視點]成都:一小學使用自編教材 不單設語文數學 成都:一小學使用自編教材,不單設語文數學。
  • 教材可以動起來?成都中小學師生探索數字教材應用
    「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數學課例展示活動在成都錦江區開展。天涯石小學四年級和六年級兩個班的同學和老師分別展示了數字教材場景下的《正負數》、《看圖找關係》兩節課。17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的教研員和教師,通過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臺觀看直播,錦江實驗區數學學科也有部分老師參加了現場研討活動。
  • 關於簡陽市小學教材使用情況的說明
    2016年5月,簡陽市劃歸成都市代管,簡陽市教育局將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使用教材與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教材版本進行對比,發現我市學校使用的21科教材中有12科版本與成都市選用的教材版本不一致,其中小學4科,初中8科。
  • 上海教委回應教材刪改:通過聽力教材學古詩
    昨天,晨報記者就此採訪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市教委回應,8篇古詩退出一年級語文課本,目的是為小學生減輕識字和背誦的壓力,但在小學一年級的聽力磁帶中仍保留了這8篇古詩,老師會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古詩的音韻美。
  • 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有些教材的使用年頭兒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版本曾頻繁更換     1951年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編寫或修訂的中小學教材出版,在全國正式使用。
  • 北京市教委:小學一二年級不再開英語課
    昨日,北京市教委提出「進一步改進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三項措施,其中包括整體降低中高考英語考試難度;小學一、二年級不再開設英語類的相關課程;各學段繼續按照北京市現行課程計劃安排英語課時,不做調整。  三項措施改革中小學英語教學  昨日,北京市教委召開「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座談會」。
  • 北京市教委:幼兒園不得要求統一購買幼兒教材
    5月10日,北京市教委下發《關於開展規範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專項督導檢查的通知》。根據通知,為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決定於5月10日至7月10日聯合開展專項督導檢查。
  • 「1988:成都會議」與教育改革
    為何在短短的十年裡,一所國內綜合性大學經濟學系的教學計劃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要回答這一問題,就不能不提到國家教育委員會(簡稱國家教委,現改名國家教育部)1988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的全國高等學校經濟學專業深化改革討論會。(以下簡稱「成都會議」)。
  • 上海小學數學教材將進入英國小學 獲英方高度評價
    今年9月,英國將全套引進中國小學數學教材,出版書名為《真正上海數學》的學生用書、教師用書和練習冊。明年1月起,這些教材將正式進入部分小學課堂。昨天,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對這一消息做了確認。
  • 上海基礎教育數學教材「漂洋過海」走進英國小學
    上海基礎教育數學教材「漂洋過海」走進英國小學 2017-03-15孟群 攝   中新網上海3月15日電 (記者 陳靜)今年秋季,上海的數學教材將為英國部分小學陸續使用,此事引來社會廣泛關注。上海市教委15日對記者表示,上海基礎教育的全球影響日益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各種渠道「探秘」上海基礎教育,對基礎教育高度重視的英國正是其中之一。
  • 北京教委發布:2020年秋季1-9年級中小學使用教材版本!
    很多家長諮詢孩子初一使用哪個版本的教材,鑑於此,北京小升初網整理了北京教委發布的《2020年秋季北京市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的通知》,涉及小學1-6年級,初中7-9年級各學段教科書,希望對大家規劃孩子預習有幫助。
  • 重慶市璧山區中小學更換教材 被指未按程序規定
    無法糾正的違規 今年秋季學期,在重慶市教委明確規定不得更改2017年相應科目教材的情況下,重慶市璧山區中小學卻更換了小學一年級數學、二年級數學和初中一年級英語教科書,璧山區教委被出版社質疑違規偷換教材。
  • 小學英語課改革 低年級學英語醞釀「光說不練」
    上海奧數網1月24日:小學三年級前不學英語?前一段時間,國家針對英語教育的改革方向出爐,社會反響強烈。市人大代表、市教委基教處處長倪閩景昨天表示,無論其他省市做法如何,上海小學一、二年級不會取消英語教育,但教學方法將會大變臉。
  • 新中國成立以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的發展歷程與經驗
    第三套是「四二制」《初級小學語文課本》《高級小學語文課本》。初級小學課本閱讀、漢語不分編,一、二年級以識字為重點,三、四年級增加了常識課文。高級小學課本閱讀課和漢語課分編,閱讀課本以文學作品為主,漢語課本單獨編寫了《語文練習》。1956年小學語文教材進入實質性改革階段,《初級小學語文課本》1955年秋季試教試用,歷時十年多。《高級小學語文課本》1957年秋季使用,歷時8年多。
  • 專家稱成都中小學教材「瘦身」不很「美」
    8月31日成都中小學學生報導,學生們拿到了嶄新的教材,其中小學數學知識點後移到初中、初三英語增加閱讀,教材「巨變」備受成都中小學生家長的關注。對此,成都市內中小學校表示,教材「瘦身」增強實用性,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但專家解讀,教材「瘦身」或為減負,但實施效果仍待考察。
  • 《維新小學語文》教材國學範兒十足,有望在全國實驗校區使用
    、德育融為一體的《維新小學語文教材》即將在今年五六月出版。同時,還注重融合德育以及西方人格教育理念,「例如小學一年級下冊中,有一篇《學生規範》」,他說,與以往的學生守則不一樣,該守則完全從人文的角度為小學生提出了必須遵守的生活學習12條準則。
  • 成都中小學將使用新教材,小學語文古詩文選篇增加80%
    成都中小學將使用新教材,小學語文古詩文選篇增加80% 饒媛媛 梁梁/成都商報 2017-07-13 10:38
  • 上海市教委:「外婆」不改「姥姥」了
    近來,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外婆」改「姥姥」一事引發廣泛爭議。我委了解有關情況後,要求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教育出版社查清事實,向公眾說明有關情況,並進一步提出以下處理意見:一是責成市教委教研室會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並與作者溝通,將該文中「姥姥」一詞恢復為原文的「外婆」一詞,同時依法保障作者權益。
  • 北京新版語文教材增加古典詩詞
    原標題:新版語文教材增加古典詩詞 本學年中小學語文教材仍用原版本  針對有媒體曝出語文教材修訂,明年啟用新教材一事,市教委昨天回應:本學年,本市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仍使用原版本,教材修訂和使用將按教育部的部署和規範要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