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糾正的違規
今年秋季學期,在重慶市教委明確規定不得更改2017年相應科目教材的情況下,重慶市璧山區中小學卻更換了小學一年級數學、二年級數學和初中一年級英語教科書,璧山區教委被出版社質疑違規偷換教材。
對此,重慶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確認,市教委明確規定2017年不得換教材,但如何處理此事,並沒有結論性意見。
更換教材未經市教委批准
9月7日,《中國青年報》刊發《重慶市璧山區被指違規更換教材重複購書》,指出璧山區小學一二年級此前一直使用的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數學教材(以下簡稱「西師版」),在8月30日開學時被換成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二年級數學(上冊)(以下簡稱「人教版」)。初中一年級的英語教材由原本一直使用的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編寫、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教材(以下簡稱「仁愛版」)換成了人教版。
9月19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前往璧山中學和北街小學分別探訪,發現教材確被更換。
璧山區教委教育科科長李天寧向記者確認,今年秋季學期更換了轄區內所有小學一二年級數學教材和初中的七年級英語教材。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2日,重慶市教委就下發了《關於做好2017年普通中小學教學用書選用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各區縣(自治縣)義務教育國家課程相關學科(除《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之外)仍使用2016年教材版本,不得更換其他版本。」原教材出版方認為,璧山區教委偷換轄區內教材嚴重違反教育部教基二[2014]8號《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暫行辦法》文件規定及重慶市教委《關於做好2017年普通中小學教學用書選用工作的通知》的規定。
李天寧稱,璧山教委嚴格按照教材選用程序,把書面請示送到市教委報備,也跟市教委領導作了當面匯報。「至於市教委為什麼沒有批覆,這個我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我們按照程序報備了。」「要是拒絕我們也應該有書面的回覆拒絕我,也沒有拒絕我。」
「我們都是從你們報導後才知道他們自己換了教材。你們不報我們根本不知道。」重慶市教委基礎教育科副處長江鵬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市教委並沒有批准此前璧山區教委發來的請示更換教材的函,市教委明確規定2017年不更改教材。
「是否選用及更換教材的權限是由市教委來宏觀管理的,不能讓各區各自為政,所以才會發這樣不得更換的文件。」他說,「程序上嚴格說,應該是重慶市教委批准後他們區裡才有資格重新選用、更換教材。」
根據教育部教基二[2014]8號文件《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選用辦法》),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的統籌管理,領導和監督教科書選用工作。
對於為何違反重慶市教委規定這一點,面對記者的反覆追問,李天寧始終都沒有作出正面回答,只反覆表示,璧山教委是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嚴格按照程序來更換教材的。
他說:「只要是省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之前選定批准的教材,我們就可以在這個版本範圍中進行選擇。教育部明文提出可以更換,我們就是按照教育部文件來貫徹落實的。」
李天寧所說的教育部規定,是指今年4月底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於2017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第7條規定,「中小學教材使用應保持相對穩定,各地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2017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的有關工作。如需更換教材版本,應嚴格按照中小學教材選用有關規定進行,並為教材印製、發行等留足時間,確保課前到書。」
「教育部的文件沒有說不準換,我們是嚴格按照選用程序更換的教材。」李天寧說。
對此,重慶市教委有不同意見,江鵬表示,教育部的規定是保持穩定,而市教委覺得教材如果完全由區縣自己去更換會影響穩定,所以才做了統籌管理,說今年不得更換。「就算要換,也要從起始年級更換。」
看不見的公示,更換教材被指未按程序規定
《選用辦法》規定,小學、初中、高中每一學科教科書版本一經選定使用,在學段周期內,不得中途更換。如需更換教科書版本,應當從起始年級開始。
璧山區教委更換的教材不只是起始年級,還包括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李天寧稱,我們的理解是小學一二年級都屬於低段,我們請教研員對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做了調研,實地論證,認為低段孩子數學教材更換對孩子的學習影響不是很大,也是為了適應課程改革,和適應與重慶名校合作辦學的需求。
事實上,原教材出版社還對璧山區教委是否嚴格按照選用程序進行選用提出了諸多質疑。
《選用辦法》規定,選用教科書時,要由學科組研讀、比較《全國中小學教學目錄》中本學科所有版本教科書,提出初選意見。
在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2009年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學用書目錄》中,僅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數學教材用書共有6個版本。除人教版教材,和被換掉的西師版教材外,還有北師大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和河北教育出版社、青島出版社等出版的數學教材。
李天寧明確告訴記者,對選用教材一事做了公告,也向各家出版社徵集了樣書,「都通知了出版社,包括仁愛英語,提前就告知了。」
但西師大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吳歡卻告訴記者,此前並未收到過璧山教委選教材和徵集樣書的通知,「如果他們遵守程序選用教材,那肯定是要通知我們出版社的,因為專家進行盲審,不是直接看各個版本的教材,而是要看由出版社專門提供的白皮教材,這樣專家只看內容不知道是哪家出版社的,才叫盲審。但我們根本就沒收到過通知。」
江蘇教育出版社和北師大出版社相關負責人也均明確表示,他們並沒有收到過璧山教委選用教材和徵集白皮樣書的通知。
根據規定,教材選用結果還要在本級教育部門網站上公示,公示期不少於7日。李天寧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璧山教委嚴格按照選用程序,成立了學科組、選用委員會,所有程序都逐項進行了。「5月11日,我們對所有參選的教材版本做了公示,12日專家組對教材做了盲審。13日到19日對選定的教材版本結果公示了7天。」
西南師大出版社提供的5月份對璧山教委官網通知公告欄的截圖顯示,網站未出現一條與教材選用和更換相關的公告和公示。
提及公示等相關證據,李天寧拒絕提供,稱「我們歡迎市教委、市紀委、教育部來檢查、督察我們選用的程序,到時候我們會提供證據。」
是誰主導更換教材
至於為何更換教材,李天寧解釋稱,是教材和學生實際情況不符合,學段之間知識銜接不上,給教學帶來不便。「璧山區之前小學數學用的是西師版教材,但初中、高中數學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小學英語、高中英語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而初中英語使用的北京仁愛版教材。而仁愛版是零起點英語。不同學段教材版本不一致,不利於學生學習。璧山區正在課程改革,與重慶名校有合作,帶動學校發展,但學校之間的教材版本之前不一樣,不利於教研和互動。近年來,我們多次收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於對教材不滿的反映意見,2017年政協的《社情民意》第九期就有一個修改教材的強烈建議。」
原教材出版社則表示,並非不允許更換,但「教委一方面沒跟我們反饋過這類不滿的意見,另一方面更換也應該按程序。」
對於未經重慶市教委批准就私自偷換教材的行為,重慶市教委至今未作出處理。江鵬表示:「我們是市教委,可以對區縣教委發文,但這是區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基層老師反映到區黨委政府的層面要求換教材。我們如何處理這件事,還沒有結論。」
「程序是否合規,我們教委也在了解基本情況,讓他們寫報告。但至於怎麼去核實程序,這是我們系統內部的工作,必要時我們會去了解下情況。」江鵬說。
按規定,義務教育階段的免費教科書資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承擔,免費發放給學生。2017年3月,重慶市政府採購網發布了2017年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和教輔材料單一來源採購結果公告,全市義務階段學校(含民辦學校)所有學生的免費教科書由重慶新華傳媒有限公司供應。
璧山區教委未經重慶市教委批准就更換了教材,導致兩個版本的教材發放到重慶市璧山新華書店。學生們領到的則只有人教版的教材和教輔,由政府財政埋單的西師版數學教材和仁愛版英語教材並未發放到學生手中。
「我們是按照市教委的精神來辦,採購的仁愛版和西師版的教材。這批書,開學了肯定已經發到區新華書店了。璧山區更換的人教版教材不是我們公司訂購的,他們應該有自己的渠道。」重慶新華傳媒有限公司採購分公司綜合科科長吳曉波此前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天寧說:「我們把換教材的請示報市教委後,教材選用徵訂時我們上報(市教委)的教材版本就是我們(新)選定的版本,但最終發到(璧山新華書店)的還是原來的老版本。我們就跟新華書店說我們已經更換教材,必須按更換的新教材給我們送到位。」
根據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出版部負責人估算,璧山區此次更換教材需要花費28.84萬元。他們質疑,一方面是中央財政購買的教科書被人為閒置,一方面另外花錢買教科書,璧山區教委重複購買教學用書,浪費了國家資源。
據李天寧解釋,此次更換教材的費用來自各個學校的公用經費。事實上,這些公用經費也同樣來自政府財政。
對「浪費國家資源」的質疑,李天寧稱,原版教材目前全部存放在新華傳媒集團璧山新華書店,璧山區教委已與璧山新華書店銜接,並達成共識,所有原版本教材予以退回,用於全市教材調配。至於退回哪裡,李天寧卻不願作出答覆。
他說:「我們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