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為什麼父母總誇「別人的孩子」嗎?

2020-12-18 TeacherDai小課堂

小時候,父母常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會自己穿衣服了,你還不會」上學了,父母又常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成績這麼好,自覺,你呢?」長大了,要工作了,父母還常說:「你看別人家那個小孩,現在在哪裡哪裡,幹得很好」為人父母了,自己的父母幫著帶孩子,他們還在說:「你看別人家的小孩,也是這麼帶的。」

似乎,每個階段,你的父母心中,總有一個完美的標準——別人家的孩子。

在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我清楚地記得每當父母拿出別人的孩子時,自己內心的一種想法與感受。起初是「好討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又要搬他出來。」慢慢的,隨著父母說的次數變多,內心的想法是「隨便你們,就這樣了,我只能考這麼多分數,就是沒他好。」

到現在,自己從事教育行業,回想起當初的感覺。不得不說,父母總是把別人的孩子掛在嘴邊,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自信心的打擊。並且,父母不斷強調別人家的孩子之後,對孩子而言,第一次可能有些效果,慢慢的,效果越來越差。最後父母希望達到的目的,他們自己發現並沒有實現。

可是,今天,我們先不站在孩子的立場與角度去看待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從父母的角度來看看。父母為什麼總是要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

有些體會,也是一直到自己為人父母了,才感同身受。

我想說首先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

其實,父母經常這麼說,他的內心是不想的。絕大多數的父母,是在某一件事,孩子們一直無法完成他們期望的目標後,會搬出別人的孩子。例如,近期孩子們都在上網課,突然你的父母發現,你不在好好上課,在偷偷聊天。那麼這時,父母很可能會說:「你看你們班的那個誰誰誰,老師都表揚了,最近上網課很認真,哪像你?」

有一部分父母,其實一開始會對孩子們進行提醒。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們總是不能改正。父母會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搬出救兵——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的本意,是希望借這個別人家的孩子,能夠起到刺激孩子鬥志的作用,從而孩子們能改正一些行為。

上面說的是一種最常見的情況。還有當你考試考得很好時,一些父母還是會說:「不要驕傲,你看別人家的那個誰誰誰,考好了,不像你這樣嘚瑟,人家又在悶頭看書了」這種情況下,父母其實內心是喜悅的,哪個父母看見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績不開心呢?但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持續保持下去。在父母的觀點裡,再去表揚孩子,可能會造成孩子得意忘形。所以大部分家長這時,只能搬出別人家的孩子,來起到給孩子提醒的作用

最後,當孩子失落時,遇到挫折時,我們的父母也會搬出別人家的孩子。例如,某一天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吵架了,很多天沒有聯繫,你很傷心,卻不知道如何處理。那麼你的父母就會搬出別人家的孩子,借別人的實例來告訴你如何去做。很可能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就是父母自己,但是父母們怕孩子不能接受把自己作為例子。那麼有的家長就會借用別人家的孩子,希望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從而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時候,父母會搬出別人家的孩子。其實,你不難發現,父母搬出別人家的孩子,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希望能夠幫助到自己的孩子。在孩子不好好學習時,給孩子找一個對手。在孩子得意時,給孩子一個提醒。在孩子失落時,告訴孩子,曾有人這麼做。

我們不去談論父母這樣做的對錯。因為,有太多的人,都是這樣一輩子被父母囉嗦著過來的。直到現在為人父母,孩子還是小孩的時候,自己有時都會情不自禁地說上一句——你看別人那個小孩。

我相信,很多時候,父母們在搬出別人家的孩子時候,還是愛要多一些的。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家庭,每個父母都是教育家。用一個科學的教育方法來教育指導孩子。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永遠長不大。而他們總是希望孩子過得更好,那麼搬出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對父母而言,也是愛孩子的一種方式。

我們的教育,有時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的,這無可厚非。但是,我們也要考慮父母的立場。在引導父母正確育兒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引導我們的孩子,去體諒父母,理解父母。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父母當面誇別人家的孩子好,這是對自家孩子的打擊,不妨這樣操作
    誇別人家的孩子好,這是一種橫向比較,沒有尊重自家孩子的特點。好與壞,先不論是不是一種客觀的評價,但是它是一種結果。只簡單地用結果做比較,是最明顯的滅自家威風。我為什麼不說「長別人志氣"呢?因為父母往往是當著自家孩子的面說別人家的孩子多好,很少當著別人家的面誇別人的孩子。家長誇別人家的孩子,目的是給自家孩子聽的。家長這樣說的本意,並不是要真心誇別人的孩子,而是把別人家的孩子當標杆,想激勵自家的孩子。
  • 誇人還有FFC讚美法,你知道怎麼科學地誇別人嗎?
    誇一個女人有一百種方式。可以給她寫詩,比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可是,如果沒有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容怎麼辦呢?也好辦,漂亮的叫美女,不漂亮的叫有氣質;有才情叫才女,沒才氣也不要緊叫淑女;活潑的叫顧盼生輝,矜持的叫穩重大方;穿得整齊叫莊重華美,穿得隨意則叫瀟灑自如。
  • 孩子學習總說「我不會」,你真的懂什麼意思嗎?
    「我這麼辛苦養你,就是為了讓你賣菜的嗎?啊!」我當時趕緊攔住那位媽媽的手,生怕她再打下去,傷到了孩子。接著,我走到了孩子的身邊,蹲下來告訴他:「孩子,其實你一點都不笨。而且賣菜也需要學習呢,不然怎麼會有人連賣菜做不好呢?」
  • 你知道怎麼誇孩子嗎?父母「不會誇」,比「不誇」孩子傷害更大
    誇孩子是個技術活記得網上曾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壞孩子』是逼出來的」。很多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總是常常把「寶寶你真乖」、「寶寶,你真聰明」、「寶寶,太厲害了」、「寶寶,你真棒」等誇讚的話掛在嘴邊。
  • 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你真的會「誇」嗎
    「誇」含有欣賞和認可的含義,方法有好多,有口頭的表揚,如:「謝謝你把玩具收起來,寶寶好樣的,我只說了一邊,你就把電視給關閉了!在配合一些字體語言,比如一個微笑,和一個擁抱,包含這兩個動作效果會更好。」  「我還沒有玩夠呢!」
  • 為什麼總愛和父母頂嘴?聽聽孩子怎麼說……
    相信很多家父母都有這樣的苦惱,其實孩子跟父母頂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看看這些孩子們對自己為什麼頂嘴是怎麼回答的吧,或許會對父母們有所啟發!我為什麼要跟爸爸媽媽頂嘴:-言而無信-上個星期,和爸爸約定好如果我作業完成了就帶我去迪斯尼玩。
  • 別人誇你家孩子時,你第一句話一定不能這麼說!
    誇獎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多誇誇孩子,將來他會更自信和樂觀。但是,誇孩子也講究方法、力度,不僅僅只是單純地誇!當然,現實中並沒有這麼多的父母能做到肯定孩子的聰明,他們往往認為孩子不能多誇,要謙虛一點,要收斂一點,這樣才不會驕傲。01「彤彤鋼琴彈得真好,一定很認真練習了吧?」
  • 別人誇你家孩子時,你怎麼回答的?這樣的回答最機智
    文|文兒自打有了寶寶,全身心都在寶寶身上,每次帶寶寶去樓下小區轉的時候,總有一些人會誇寶寶漂亮,不過呀,寶寶確實漂亮,繼承了我和老公的所有優點,其實別人誇得時候真的心裡美滋滋的。我想這樣的時刻很多家長都遇到過,我們聽聽大家是怎麼回答的:@魚兒媽:每次帶女兒出去,總有人誇女兒長得漂亮,眼睛大大的,很有神,我每次都說是啊,長的隨他爸,這樣既肯定了寶寶長的好看,也不用謙虛的回答。@飛飛媽媽:每次帶兒子出去,別人在誇兒子的時候,我還沒說,兒子自動承認,總說是我爸爸媽媽長得好看,我繼承了他們的優點,兒子你好機智啊。
  • 你真的會誇孩子嗎?弄懂這些基本原則,才能讓誇獎發揮作用
    是幫孩子建立自信的關鍵,也的確很受用。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吃軟不吃硬,父母越批評指責,就把孩子推得越遠。但你真的會誇孩子嗎?這件事可不簡單,如果只會說「你真棒!」那麼孩子得不到成長不說,還可能被你「捧殺」。
  • 父母需要學會如何誇孩子
    恰當的誇獎方式能激發孩子變得更好,不斷地向自己挑戰;而「亂誇」則會養成孩子怕輸怕困難,容易驕傲的習慣。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得到表揚,哪些方面做得好,好在哪裡。2、及時表揚,趁熱打鐵。當孩子表現良好時要及時表揚,越小的孩子越應該表揚。3、表揚的內容應是孩子努力一下就能達到的行為,表揚一個小學生自己會吃飯並無多大意義。4、你在表揚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也不要貶低別的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和同伴學習。5、在表揚時,也不要做出不能實現的承諾。
  • 「媽媽,請你誇誇我……」孩子哭著寫的一封信,戳中了無數父母
    當別人誇你家孩子時,簡單的一句「謝謝,他真的很棒」。這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哪有,哪有?這孩子是運氣好,所以才考了個第一名,平時連班級前10都不能保證。」媽媽,聽見你又一次當著外人的面,把我考第一名的努力,歸結為運氣好時,我真的覺得失望極了。媽媽,我在你眼裡是有多差勁啊?
  • 當別人誇你孩子時,作為父母,別再用「謙虛」的回應來傷害孩子!
    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喜歡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但是,對於大多數中國父母來說,他們常常會把這種喜悅隱藏於心而不願意說出來,他們往往認為孩子不能多誇,要謙虛一點,要收斂一點,這樣才不會驕傲。閨蜜家的女兒靈靈2歲多就會背誦近百首唐詩,三歲時便可流利說出《弟子規》,到了四歲時,甚至簡單的乘法算式都會計算。
  • 馬雲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你誇對了嗎?5個方式父母要掌握
    文 | 維尼媽媽沐瀅閱讀需5—7分鐘在第三屆「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演講中,馬雲曾經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有人調侃:馬雲爸爸有錢,說啥都對!有人反駁:孩子不能誇,越誇越飄,要保持謙虛謹慎之心!錢不錢的先放一邊,關鍵是我覺得吧……馬雲老師說得有道理!為什麼誇獎能夠使人進步?
  • 懂得這樣誇孩子的父母,孩子想不優秀都難,你會嗎?
    相信多數的家長在誇獎孩子的時候都犯過這樣的錯,誇孩子的時候要拉一個對比對象。這樣踩低捧高式的誇獎雖然會讓孩子很開心,感覺自己得到了父母的認可。但是時間長了,容易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規定思維:我只有不斷戰勝其他的小朋友,才會得到父母的認可。
  • 您真的懂孩子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您真的懂孩子嗎?在孩子想吃冰淇淋的時候,她會怎麼表現呢?有的孩子看到別人吃冰淇淋,她的眼珠子會一直看著那個人,而拉著孩子的媽媽缺嘴裡不停地說,這麼熱,快點,太曬了!走快點。我們回家!媽媽心裡想至少回家會有風扇或者空調吹,比在外面舒服多了!而孩子此刻眼裡只有別人手上的冰淇淋,她不會管太陽曬得熱,她也不會聽到媽媽的話,她內心並沒有那麼渴望回家。
  • 父母們,你真的知道如何讚賞孩子嗎?
    孩子起床之後,準備去洗漱。媽媽從看著他的第一眼就開始說:「衣服穿好了,鞋子哪裡去了,難道你要光腳出門嗎?你看你穿的是什麼呀,藍色上衣搭配橘色褲子醜死了,都說過多少次了,還喜歡這樣搭配,趕緊去換掉!還有,你的頭髮是怎麼回事,都翹起來了!」孩子收拾完,準備吃早餐了,媽媽說:「吃早餐小心一點,別把豆漿給灑了。」結果,孩子真的把豆漿灑了。媽媽邊拿抹布邊擦生氣地說:「交代你別灑了,別灑了!
  • 不要再誇「你真棒」,教你3招誇孩子的心法,誇出優秀的孩子
    而現在很多父母往往不知道怎麼誇獎和表揚孩子,所以請家長不要再誇「你真棒」,誇獎孩子要懂技巧,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教你三招誇孩子的「心法」一、表揚成長,而不是表現作為家長,應該知道孩子的表現,你需要做的是給出及時的反饋,幫孩子分析錯誤,找到問題所在。這證明我們又找到一個漏洞了,而且我們又把一個漏洞給補上了。讓孩子知道,哪怕遇到挫折和困難,但只要努力去解決了,就值得誇獎。
  • 別人誇孩子時,父母別盲目「謙虛」,因為你是在打擊孩子的自尊
    我就忍不住地誇樂樂,說樂樂太牛了,將來肯定能考上北大清華之類的。對於小孩子,小編一向是不吝讚美,畢竟孩子都喜歡都好聽的話,多鼓勵下孩子總是沒錯的。但是小芸的臉上卻沒有絲毫高興的樣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故作矜持。她看到樂樂高興的樣子就開始對樂樂說:「有啥可高興的,就考那麼點分?你要比的又不是你們班,而是整個年級,是全校是全市......」
  • 誇孩子聰明真的是正確的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寶爸寶媽誇自家孩子:「哇,寶貝真聰明,不愧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可是,這樣真的正確嗎? 這樣對孩子是否真的有益處呢?有孩子曾言:「為什麼要努力學習?反正我這麼聰明,大家都誇我聰明,我不用努力就能得到好的結果!」
  •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優秀?這種想法會誤了自家孩子
    每次開完家長會後,他都會和兒子分享班裡優秀孩子的「故事」,xxx語文作業做得好,xxx又拿第一了等等,語氣中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你以為孩子能透過你的激將法,明白你在鼓勵他們要努力,追趕上那些同學。事實上,心思單純的孩子們只會覺得自己被父母嫌棄了:■他覺得你並不喜歡他,才會這樣誇讚別人的孩子;■他會以為自己真的很差,在父母眼裡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