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麗中國」遇上「神奇印度」——2016印度「中國旅遊年」前瞻

2020-12-17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齊中熙 白純)當「美麗中國」遇上「神奇印度」,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2016印度「中國旅遊年」14日將在印度首都新德裡正式拉開帷幕。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同是人口大國,又都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再加上地理距離近,旅遊消費價格相對便宜,中印旅遊市場前景廣闊。

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2015年全年,中印兩國雙向旅遊交流人數預計將達90萬人次。根據國家旅遊局預測,2016年,中印雙向交流人數將突破百萬人次。

然而,百萬人次對於兩國二十幾億的人口來說,還是「太少」,如中韓雙方旅遊規模就已超過了1000萬人次。

「我們有信心到2016年中印雙向旅遊交流人數突破100萬人次。但相對於兩國25億多的人口,100萬還很小,未來旅遊合作空間很廣闊,責任也十分重大。」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說。

陝西省旅遊局局長楊忠武1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和印度是友好鄰邦,但近代以後兩國人民的走動並不多。互辦旅遊年、推介旅遊資源,通過遊客交往加強人民、兩國之間的交往,是兩國世代友好的重要著力點。

「中印互辦旅遊年,意義非常重大,特別是對於大型旅遊集團來說,印度是新興市場,只有儘快開發新項目、新市場、新產品,才能吸引更多客源,增強中國旅遊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於寧寧認為。

她說,中印同是人口大國,歷史文化悠久,互為旅遊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市場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旅遊合作,創造雙贏

2016「中國旅遊年」即將開幕,印度旅遊界紛紛表示,強勁發展的中國旅遊業已經成為驅動世界旅遊業發展的顯著力量。「美麗中國」與「神奇印度」的對話,勢必給印度旅遊發展帶來巨大機遇,將會形成中印雙贏的局面。

印度旅遊總公司負責人尼汀說,過去幾年,中國與俄羅斯、韓國、中東歐舉辦的一系列旅遊年的實踐證明,互辦旅遊年有利於推動國家間旅遊交流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在中印兩國商業與貿易、文化與教育、科學與技術以及亞洲的增長等領域的合作中,旅遊正成為多方面合作的重要窗口。

位於印度南部的卡納塔克邦,這裡江河湖泊、瀑布流泉、幽谷密林、名城古剎眾多,還擁有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等旅遊資源。

「我們每年都會接待眾多外國遊客,但中國遊客的身影並不多,我們希望改變這一局面。」卡納塔克邦旅遊局執行主任帕特說,2016「中國旅遊年」在印度舉辦,肯定會有大量中國旅行商到印度進行產品推介。

於寧寧說,印度來華旅遊人數與巨大的市場空間相比,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吸引更多印度人到中國旅遊,也希望與印度當地的大旅行社通力合作,開發更多適應中印兩國遊客需求的大項目、新線路、好產品。

補足短板,加速推進

國華假日(北京)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耀鋒表示,印度的出境旅遊市場,60%以上集中在西印度地區。但我國目前在印度西部沒有旅遊辦事處,因此亟待加大在西印度和南印度的宣傳力度。

他還表示,目前中印雙方的經濟總量、旅遊資源和宣傳力度、頻度還很不匹配,需要相關部門儘快補足短板。

中印兩國人口加在一起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2015年,中國出境遊客達到1.2億人次,印度也超過1700萬人次。

國家旅遊局國際司巡視員李亞瑩表示,「中國旅遊年」期間,國家旅遊局設計了近百項旅遊宣傳和交流活動,主要包括在印度主流媒體和門戶網站發布旅遊年宣傳片和專題廣告,邀請印度旅遊記者、旅行商赴華採風,赴印開展「絲綢之路」旅遊專項推廣活動等。

此外,為方便印度朋友了解中國旅遊資訊,中國旅遊海外推廣網站還開通了2016印度「中國旅遊年」專題英文網頁,民眾可以通過網頁便捷查詢中國的旅遊景點、線路、飲食等相關信息。

相關焦點

  • 「美麗中國 美麗印度」雲圖片展在北京啟動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應妮)為慶祝中印建交70周年,「美麗中國 美麗印度——龍象共舞相互成就」雲圖片展啟動儀式8日在中國外文局舉行。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在致辭中指出,建交70年來,中印關係歷經風雨,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面向未來,兩國更應看到面臨的許多共同挑戰,比如抗擊疫情、經濟下行、氣候變化、生態破壞、恐怖主義等等。這些共同挑戰可以成為中印兩國求同存異、跨越分歧、攜手合作的出發點。兩國應相向而行,共同承擔起維護亞洲和平穩定、實現亞洲繁榮振興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
  •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家
    印度作為中國的一個「大」鄰居,在之前的認識中一直認為它是一個特別貧困的國家,怎麼會有膽量來挑釁中國呢!但實際上印度這個國家在中印邊境一直在搞小動作,而且好多次都佔到了便宜。其實印度每次跟中國的衝突都是挑在中國有小危機的時候,因此每次都能佔到便宜。但是這次為什麼要在中國已經從新冠疫情的泥潭中走出,而印度還在疫情中掙扎的時候來搞這次摩擦呢?
  • 「美麗中國 美麗印度」 雲圖片展開幕式在京舉辦 蘭亭今期鳳鳴亮相...
    為慶祝中印建交70周年,12月8日,「美麗中國 美麗印度——龍象共舞 相互成就」雲圖片展啟動儀式在中國外文局舉行。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濤、人民畫報社總編輯李霞、北京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王邦維、印度工商聯合會執行董事阿杜爾·達拉戈蒂等近50位嘉賓出席了線下啟動儀式。
  • 印度為什麼封禁不了中國網際網路,印度有多依賴中國貨?
    印度為什麼要封殺中國app?6月29日晚,印度宣布禁止包括微信、快手等在內的59個中國App,原因是這些應用有損印度主權和國家安全。有意思的是一款刪除中國應用的App在google play 應用商店引發下載狂潮,一度衝上印度區免費榜榜首。
  • 印度,再次複製中國
    與中國通信業所經歷的「1G空白、2G追隨「情況一樣,印度在全球通信產業的發展中也一直處在追趕者的位置,雖然憑藉龐大的人口基數,印度以超過11億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其通信設備市場主要由先發的歐美廠商如諾基亞、愛立信、思科和後進入的中國廠商華為、中興等主導,鮮有有競爭力的本土企業參與其中。
  • 「用中文理解中國」——漢語學習在印度悄然升溫
    孔子學院印度籍教師美麗告訴新華社記者,孟大孔子學院2013年創建,2016年底有50多名學生,2017年增至100多人,「現在有資格承辦一場內容豐富多樣的『漢語橋』比賽,以前是不敢想像的事情」。  3月25日預選賽,女孩易莎第二個上臺,一段扇子舞舞畢,開始介紹自己學中文的由來。
  • 2019年中國人口突破14億,那印度呢?印度人口何時趕超中國呢?
    20年前的1999年,中國人口約為125786萬,增長1025萬。但從2000年開始,每年的新增人口均低於1000萬,且整體呈現不斷下滑的趨勢。2014年到2016年,由於放開二胎政策,年度新增人口出現了一個反彈,但未能持久。從2016年的小高峰(當年增長809萬)後,新增人口數量下滑速度加快。
  • 超中國!印度摩託車銷量全球第一
    騰訊財經訊 據印度《經濟時報》文章,印度的摩託車銷量已經超過了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摩託車市場。
  • 印度「利誘」中國玩具工廠投資 中國貨印度造?
    和慣例沒有區別,這是中國公司製造、用於出口美國市場的。   不尋常的是,這家工廠並不在中國,而是位於印度南部的農業區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   斯裡城(Sri City)工業區內共有100多家公司、企業,其中許多來自中國,生產艾蒙的只是其中之一。他們受「印度製造」宣傳攻勢的誘惑、到安得拉邦投資設點。
  • 印度留學生:在中國,大家幾乎不拿中國與印度作對比
    現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加強了文化的交流和聯繫,像我國一些渴望去到不一樣的生活環境的學生,會選擇填報省外的學校就讀一樣,許多外國的學生同樣想見識一下東方大國的深厚文化,所以會選擇來到中國做留學生,像今天要講的這位印度青年就是這樣。
  • 印度禁掉59款中國應用背後:一個奇葩的印度網際網路市場
    6月30日,伴隨著印度政府的一紙禁令,中國59款出海APP在這個神奇的東方國家按下暫停鍵。 其實,「意想不到的騷操作」一直是印度政府的一貫的作風,畢竟這是一個曾經一言不合就禁掉可口可樂長達15年的「薛丁格國家」。 衛夕之前寫過一篇介紹印度網際網路市場的文章,現稍作修改發布如下,一起來認識這個充滿矛盾的奇葩市場。
  • 印度牛人:印度曾比中國強過十二年,印度網友卻不知道,中國贊同
    1948年,印度共和國成立了。此時,印度經濟水平,人均收入,工業產值都超過了我們。成立之初,印度就同時得到了蘇聯,美國的支持。通過在大國之間遊走,他們獲得了不少資源。這段時間被印度專家屢屢提起。在他們眼中,這也是為數不多,印度能夠領先中國的時間段。當時我國還沒有進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經濟發展更是多方受到限制。和一往直前的印度相比,我國處於下風。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政治勢力也很強。他們牢牢控制了藏南地區,並且不承認中國的領土權力。在英國殖民者的忽悠下,印度視我們為第一對手。在經濟方面,他們也多次出手。在逼迫之下,我國西藏地區甚至還一度使用過盧布。
  • 中國重慶與印度孟買,哪個城市更勝一籌
    說到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你會想到那個城市,很多人肯定不思考就會回答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但是事實上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中西部的一座繁華城市重慶,重慶也叫山城。那要是提起印度人口最對的城市很多人可能會說是印度首都新德裡,其實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孟買,孟買憑藉著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吸引眾多的外來人口打拼,同時濱海又為孟買提供了絕佳的地理優勢,有利於人口流動。重慶,孟買作為中國與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究竟哪個城市更勝一籌呢?
  • 印度乘法 vs 中國乘法 真有那麼神奇嗎
    印度乘法 vs 中國乘法 真有那麼神奇嗎?古代晉商玩出了新高度本文適合讀者:因為是大數乘法,所以家裡有小學生的家長關注了解下就可以了。初中及以上可以直接跳過。今天在群裡看到有朋友發的一條視頻介紹印度乘法速算的神奇,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一下:
  • 「中國智造」的印度行記
    圖為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後排左8)考察上汽印度公司時與員工們留影 第一家「押注」印度的中國車企 作為新興經濟體代表,印度經濟長期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印度乘用車銷量達到340萬輛左右,同時在超過13億的人口基數下,其汽車市場千人汽車保有量尚不足30輛(中國這一數字為173輛),印度市場潛力巨大。多家車企預測,印度有望在2020年前後,躋身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 時針回撥到2015年,在國內汽車市場增速逐步放緩的情況下,上汽決心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當時印度便進入了上汽視野。
  • 在中國的印度留學生:抵制國貨!中國學生懵了:你再說一遍?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消費水平得到了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增加知識並繼續深造。不僅如此,中國對外國留學生也有很多優惠政策,因此中國留學生的人數也在增加,其中還包括一些思想偏激的人。最近,一所中國大學的印度學生想抵制中國,甚至貼出標語稱要抵制中國貨品。
  • 印度「沐浴」的神奇習俗,很多人都中國遊客都接受不了,不理解!
    近年來,印度以其神奇的宗教文化吸引了許多遊客,其中中國遊客爭先恐後地參觀這個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奇妙習俗。當你來到泰國,對泰國的印象完全變了,印度是骯髒的代名詞,這個國家的民風很彪悍,讓人受不了的是印度的戶外廁所,不僅不衛生,還暴露隱私,印度人也有一種一手解決一切的習慣。
  • 印度眼睛看中國
    我們注意到在88年的時候,印度總理對中國進行過訪問,那個時候正好是中國改革開放10年。那個時候他們怎麼樣看待當時的中國,那次的訪問有什麼樣的特殊背景?印度在看到中國改革開放10多年了,從78年到88年,中國的面貌不斷發生變化,中國的對外政策也在做出調整,印度自己也有需要同這樣一個大鄰國進一步的改善和發展關係,這是一個總的背景。
  • 印度:中國憑什麼不拿我當大國?
    文章來源:共青團中央(原作者:毛克疾)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印度是少數能夠長期保證流量的熱點話題——所謂「有印必火」,誠不我欺。「神奇」「奇葩」「開掛」已經難以形容這個國家,圍繞印度還演化出「老仙」「恆河水」「布朗運動」「十天十夜都沒想通」等一套接著一套的黑話切口,足見其火爆程度。
  • 印度時差與中國時差 印度時差與中國時差對照表
    對於需要穿越多個時區的長途旅行來說,時差一直是一個磨人的存在,甚至身體的各項機能,短時間也會因為跨越時區而出現紊亂的現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和我國接壤的印度時差與中國時差分別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