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歸屬權最難弄懂的鎮!涉及樊城、襄州、高新等四個區 不是東津有不少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會發現一件很難弄懂的事兒,就是不同的米莊人在自我介紹時會有三種說法:一是樊城區米莊鎮,二是襄州區米莊鎮,三是高新區米莊鎮。難道米莊是「一鎮三治」嗎?要不然咋會有這麼多的說法呢?欲知事情原委及最合理解釋,請往下看!米莊鎮是由米莊村、米莊公社及周邊村莊逐漸演變而來,自建國起即歸屬於原襄陽縣(今襄州區)管理。時間到了1984年才開始發生轉變,省管襄樊市與襄陽地區合併還不到一年,湖北省政府批覆襄樊市設立縣級建制襄城、樊東、樊西、郊區4個市轄區及轄區街道辦事處。4月,包括米莊在內的31個生產大隊劃歸襄樊市郊區管轄,這是米莊難得的一次蝶變,從縣域劃入城鄉結合部性質的市轄區,成為與尹集、隆中、龐公、柿鋪、王寨、餘崗並列的郊區七鄉,米莊忽然間就走上了「人生巔峰」,許多鄉鎮都羨慕,要知道米莊是這幾個鄉裡最弱的一個。1992年,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名單公布,襄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列,此時已「升格」為鎮的米莊非常慶幸被納入開發區旗下,屬於我市起始至今最早的開發區。1996年文獻資料顯示,米莊鎮仍處於樊城區行政區劃內,這是為什麼呢?本號認為,這是基上一年度我市城區縮減原因所致。1995年,襄城區、樊東區、樊西區、郊區合併為襄城、樊城兩區。其中,郊區所屬的米莊鎮劃入樊城區,相比1992年納入國家級襄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的區別是,米莊鎮社會經濟等權限交由高新區管理,行政區劃列於樊城區戶頭,這也是米莊群眾持有戶籍標識為樊城區原因。通過1996年樊城區官方信息也可以看出,樊城區在概括中稱,版圖面積165平方公裡,轄區兩個鎮,分別是團山和米莊。到了2000年,米莊仍然是樊城區交由高新區託管的鄉鎮,當年人口統計中,以「汽車區」代表米莊,人口56327人,得益於工業開發,米莊得到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人口翻番是外來務工人群增多。米莊鎮最終劃歸原襄陽縣今襄州區!!!
2001年,襄陽縣「撤縣設區」為襄陽區,我市為統籌考慮區域一體化,遂將米莊鎮行政區劃調整至襄陽區。屆時,米莊居民出現了第四種戶籍即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
2011年,高新區明確表示該區轄有兩個鎮和四個街道辦事處,這裡邊包括米莊鎮。從此,也出現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在人們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現了米莊居民擁有郊區、高新區、樊城區、襄州區四種不同戶籍。因此有不少群眾表示不解,其實這是根據特殊原因變化來的「結晶」,最初是屬於原襄陽縣今襄州區管轄,經歷了高新區、樊城區交叉管理後,最後又回到了原襄陽縣今襄州區治下,從歷史角度應證了那句「分久必合」的傳世經典語錄。
2019年末,襄州區轄肖灣街道辦事處、六兩河街道辦事處、張灣街道辦事處、劉集街道辦事處和龍王鎮、石橋鎮、夥牌鎮、黃集鎮、古驛鎮、朱集鎮、程河鎮、雙溝鎮、張家集鎮、黃龍鎮、峪山鎮、東津鎮、米莊鎮,共計17個街鎮。
米莊是目前為止襄陽地區行政區劃最為複雜的鄉鎮,沒有之一,先後歷經原襄陽縣、郊區、今高新區、樊城區、原襄陽區今襄州區管轄,累計有五次調整。
當前,襄州區米莊鎮仍由高新區託管,在高新區獨特的格局下與汽車工業園合署。 米莊鎮政府與汽車工業園辦公室合署辦公,掛「服務東風辦公室」牌子,實行「一套班子、三塊牌子、鎮園合一」的管理體制。這一現象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都屬於罕見,要知道米莊鎮是鄉科級建制,而汽車工業園辦公室是襄陽市級層面審批的高新區轄下正縣級機關。根據2005年5月24日襄陽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中共襄樊市委襄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委員會、襄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規定》通知了解到,汽車工業園辦公室編制為正縣級,負責汽車工業園區內的項目選址、道路建設、場地平整、各類管線的開發建設和建設進度安排及督促企業在規定時限內開工建設等多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