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之死背後有什麼秘密?畫中的那張弓有何玄機?虎兕什麼意思?

2020-12-23 姜子說書

題:元春之死背後有什麼秘密?畫中的那張弓有何玄機?虎兕又是什麼意思?

文/雪月溪

《紅樓夢》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書中提到賈寶玉隨警幻遊太虛幻境讀冊,見那元春判圖畫著是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並題有一首歌詞云: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兕)相逢大夢歸。

虎兔相逢大夢歸,也有版本作「虎兕相逢大夢歸」。究竟是虎兔相逢大夢歸還是虎兕相逢大夢歸,不必言矣!

自來,研究《紅樓夢》的讀者對它裡面這副判詞頗有爭儀。尤其關於這句「虎兕相逢大夢歸」說法俱不同。究竟誰是誰非莫與論。

最近查閱資料,有幸讀到唐人王踞《射經》總訣,裡面有一些涉及虎兕的文字,內文如下:

凡弓惡右傾,箭惡其襦,頤惡旁引,頸惡卻垂,胸惡前亞,備惡後偃,皆射之骨髓疾也。故身前辣為猛虎方騰,額前臨為封兕欲鬥,出弓弰為懷中吐月,平箭闊為弦上懸衡,此皆有威儀之稱也。

為便於眾人參詳,並附其譯文如左:

但凡射箭弓不能右傾,箭飛行不能如儒生那樣軟弱無力,面頰不能偏歪,脖子不能後縮,胸不能前凸,背不能後駝,這些都是射箭時容易犯的致命錯誤。所以身體要微微前傾雙腳端正站好,好似猛虎及將騰空躍起。額頭要微微下沉好像犀牛低頭準備進攻, 姿勢上做到開弓至滿,這叫「懷中吐月」,箭尾水平地鉤在弓弦上開弓,這叫「弦上縣衡」。這些都是威儀動作的稱謂。

顯然, 《紅樓夢》裡所言「虎兕相逢大夢歸」虎兕之說,即其所本來由。

那不免有人就說了,虎兕之說,前人所言實繁,說不甚說,舉不甚舉,何以知其來處即本於此說?你有何憑據?

說實在的,我的依據,只是《紅樓夢》裡所言和這節內容,此外再沒有其他什麼別的憑據。我只是推理,只是在作合理的分析。

凡事總要合理,一切才合乎邏輯,順理成章,於是也就理所應當。這絲毫沒有一點的疑問。匠作起高樓,一應繁要,盡須按步就班不能亂來;凡事總要合其卯榫,講究得是協調!

《紅樓夢》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瀟湘子雅謔補餘香」寶釵就惜春繪大觀園圖畫一事曾有這麼一席話,道:「我有一句公道話,你們聽聽。藕丫頭雖會畫,不過是幾筆寫意。如今畫這園子,非離了肚子裡頭有幾幅丘壑的才能成畫。這園子卻是像畫兒一般,山石樹木,樓閣房屋,遠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這樣。你就照樣兒往紙上一畫,是必不能討好的。」

第一件,這要看紙的地步遠近,該多該少,分主分賓,該添的要添,該減的要減,該藏的要藏,該露的要露。這一起了稿子,再端詳斟酌,方成一幅圖樣。

第二件,這些樓臺房舍,是必要用界劃的。一點不留神,欄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門窗也倒豎過來,階磯也離了縫,甚至於桌子擠到牆裡去,花盆放在帘子上來,豈不倒成了一張笑『話』兒了。

第三,要插人物,也要有疏密,有高低。衣摺裙帶,手指足步,最是要緊,一筆不細,不是腫了手就是跏了腿,染臉撕發倒是小事。」

仔細想來,可不是咋的!確實這話,不光是論畫在理,就是在論及其他的事情上,也都合情合理。

元春判詞,本身是配的有解圖的。它原本是畫著有一張弓,並這弓上還掛的有一個香櫞。香櫞也就是佛手。佛手拉弓,想來是法力無限。取意佛法無邊,胸臆寬廣,應該不會錯的。

我們想,既是這圖上畫的有弓,自然也就是和箭射有關的了。那麼這虎兕所本,它是從何而來?這個是不是證據?是否算的上是合理?

如此我們再來釋這虎兕相逢之意,我想這應該是比較合理的一個解釋。

《射經》全文共分總訣、步射總法、步射病色、前後手法、馬射總法、持弓審固、舉把按弦、抹羽取箭、當心入筈、鋪膊牽弦、欽身開弓、極力遣箭、卷弦入鞘、弓有六善等14節。中心內容講射箭的程序、要領相注意事項。如引弓時,要做列「端身如幹,直臂如枝」,「引弓不得急」,「不得緩」,「矢量其弓,弓量其力,無動容,無作色,和其肢體,調其氣息,一其心志,謂之楷式」。

學射要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始於一丈,百發百中」後,逐寸增加,至於百步,亦能百發百中,然後練射活動靶,「或升其的於高山,或致其的於深谷,或曳之,或擲之,使其的縱橫前卻」。發射時,要「目以注之,手以駐之,心以趣之」等。此書對射箭技巧做了較系統的總結,多為後世教射者所遵奉。

總之,它說的是箭射要講究個身法步,也就是一切步驟,俱應協調。只有各步配合到位,那麼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個中規中矩的射手。否則,下再多的功夫,也全都是白費力。

那麼,技射如此,書猶如是!這樣我們結合《紅樓夢》全書的實際情況,再看這一句「虎兕相逢大夢歸」!

固然,眾人多有不同的理解。可作者配著有圖。人家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這一副判詞是和技射有關。

那麼,它有可能是說,元春之死,其結果,有可能是由此而起,是因為有刀兵所引發的,是因宮變而導致了她的死亡。那麼她的死是一種不幸,是非正常之死!

如此,因為元春的這樣死法,從而導致了整個賈府的崩塌——兩府被抄藉沒,賈珍賈赦,被充軍臺效力——覆巢之下無完卵。

至於它的這結果必然是即如書中收尾·飛鳥各投林所言: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不過,這也只是就元春的結果而言。若是就《紅樓夢》全書來講,這個它也應該是有所關聯的。照這麼說,我們看它是不是應該首尾相顧,前後照應,互相關照?實話實說,就整個《紅樓夢》本身來講,它也應該是這樣,即它的故事內容,情節發展變化,都要前後相顧,互相關照,要做到彼此相互都能合卯接榫銜接呼應,而不應該有失節脫線罣誤紕漏掉棹瑕疵等等情況!

這樣看來,問題確是不少。《紅樓夢》,它裡面各處多有破綻疑點,讀者甚覺其可疑。然作者所言已備:

此回中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

——實在的,這才是作者之意,也就是它的最要緊句!

相關焦點

  • 元春:「虎兕相逢大夢歸」中的「兕」該怎麼念,什麼意思?
    小編前幾天寫了一篇分析元春省親時皇家規矩的文章,在看新版《紅樓夢》電視劇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插曲把元春的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中的「兕」念作了「兔」。那個「兕」應該讀作「四」,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是一種長得像犀牛的瑞獸。《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的那個長得像牛的坐騎就叫「兕」,後來用來比喻象牛一樣的怪物。「虎兕」兩個字連在一起最早見於《論語·季氏》,其中有一句」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 賈元春的判詞圖畫上,畫著一張弓,看懂才知道元春死得有多慘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賈元春判詞是一幅畫,畫上「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旁邊是對圖畫的解釋,也就是判詞。君箋雅侃紅樓認為圖畫遠比判詞更直觀,更有意義。
  • 賈元春到底是怎麼死的?原文中的這些細節早就透露了!
    很多人對元春判詞的最後一句理解不一,有不少版本把「虎兕」作「虎兔」,認為元春是死於虎兔相逢之年,經過查閱資料,我更傾向於是「虎兕」這個詞。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過,「虎兕」一詞出於《詩經》,原文有這樣幾句: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徵夫,朝夕不暇。
  • 捲入二王之爭,睡夢中被勒死,元春的命運都藏在了這丫頭名字裡
    元春的結局,在前八十回中多有暗示。譬如第二十二回中眾釵制燈謎,元春給出的謎面是: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此詩謎底為「爆竹」,一響而散之物,因寓意不祥,賈政看後大覺不快。根據作者一貫筆法,這燈謎乃預示元春命運結局的「讖語」。
  • 元春省親時點的四出戲有什麼玄機?
    元春一共點了四出戲,這四出戲分別是: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緣》;第四出《離魂》。但我們只是看到了曲目,並沒有看到戲文。對戲曲不了解的人大多不會在意這其中的深意,最多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大致也能得出一個由盛轉衰的結論。但若你讀過脂硯齋的批語,就不會等閒視之了。
  • 《最後的晚餐》到底有何玄機?放大80倍後,你會發現很多「秘密」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最後的晚餐》到底有何玄機?放大80倍後,你會發現很多「秘密」《最後的晚餐》出自義大利藝術家達文西之手,是以《聖經》中耶穌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的一幅畫作,在《最後的晚餐》這幅畫中,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眼神等行為都畫得非常逼真,《最後的晚餐》還被收藏在了義大利米蘭聖瑪利亞的感恩教堂中。
  • 《道德經》: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厚——過度生之徒——徒,意思是:某一類人。比如,歹徒。生之徒,意即可以長生的人。
  • 紅樓夢:元春省親點的4出戲裡有什麼密碼?這個解釋滿意否?
    《紅樓夢》裡埋藏著許多秘密,草蛇灰線,伏脈千裡。元春點戲就隱藏了許多秘密,揭示了人物的結局。《紅樓夢》中元春省親一共點了四出戲,而每一齣戲,都是一種暗示。埋伏著許多秘密。脂硯齋這樣點評:第一出《豪宴》;【庚辰雙行夾批:《一捧雪》中伏賈家之敗。】
  • 《紅樓夢》中人往往生一場病就死了,有什麼蹊蹺嗎?是否有秘密?
    《紅樓夢》裡的貴族們身體都非常弱,往往生一場病就死了。一場病就奪去一條人命,難道有什麼蹊蹺嗎?林黛玉、晴雯、迎春、秦可卿都是年紀輕輕的就死了。元春身處宮闈,本來很健康,結果非常突然地就死了。《紅樓夢》裡的人身體為什麼這麼嬌弱呢?難道這些人的死,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第一,嬌生慣養,缺乏運動,身體素質差。賈府裡的主子們,包括晴雯等大丫頭們都是嬌生慣養的。
  • 元春封妃,夏太監來賈府宣旨,為何態度陰晴不定?暗藏什麼玄機?
    意思是凡是在京的九品以上官員,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參加早朝。五品以上的官員以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御史、太常博士等官,每天都要參加早朝。 夏守忠看似滿面笑容,仿佛不是什麼壞事。錦上添花誰不會啊,何況還是宮裡的人精夏太監。如果是晉升、嘉獎之類的好事,他一定會暗示一下,和賈家套套近乎。可是夏太監連茶都不喝,打馬走了。 賈府人不知是兇是吉,賈政等人只好忙忙地進宮了。 夏守忠陰晴不定的態度令浸淫職場多年的賈府人感覺應該不是什麼好事。
  • 賈元春:進宮是元春無法逃避的宿命,這段孤獨的旅程只能一個人走
    元春是賈府的嫡女,在家倍受寵愛,沒有什麼事情是不順她心意的。她在賈母的教養下長大,溫婉賢淑,高貴大方,如果不進宮選秀,那麼她一定會如姑母賈敏一樣嫁一個如意郎君,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賈府在慢慢走向衰落,身為賈府長女,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長兄早逝,她便成了賈府最大的希望,她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 徐在國:談楚文字中的「兕」
    談楚文字中的「兕」*徐在國摘 要:楚文字中有個舊釋為「」的字,根據安徽大學藏戰國楚簡《詩經》的材料
  • 元春入宮多年卻突然去世,她是被誰陷害了?賈府知道真相也沒辦法
    元春到底是怎麼去世的,她又是被誰害死的呢?元春入宮多年一招封妃,元春勢必加入到一方爭鬥元春封妃和得寵,其實有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她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孝賢才德」被選入宮中做女史,清朝時期13歲滿蒙漢女孩子就要參加選秀,符合要求的人就要進入宮廷,元春想必那時就已經入宮。可是到了她封妃省親的時候,她已經20多歲了。
  • 《紅樓夢》裡寫到的這些草木蟲魚,原來《詩經》裡早有記載!
    第一個:兕第五回裡說到元春判詞,最後兩句是「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這裡的「兕」,甲戌本、蒙府本、戚序本等都作「兔」,己卯本、夢稿本作「兕」,這個「兕」到底是個什麼怪獸呢?《詩經》的《小雅 何草不黃》裡有這樣幾句: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 「大人虎變,君子豹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人虎變,君子豹變,小人革面」,這個說法出自《易經·革卦》,《易經》既然是一部先秦時期的古籍,當中一些字義顯然跟當今差異,因此 在解決這句話的意思前,我們要先懂得什麼是「革」,什麼是「大人、君子、小人」,看原文。九五,大人虎變,未佔有孚。
  • 《易經》:「大人虎變,君子豹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人虎變,君子豹變,小人革面」,這個說法出自《易經·革卦》,《易經》既然是一部先秦時期的古籍,其中有些字義肯定跟現如今不一樣,所以在解決這句話的意思之前,我們要先明白什麼叫「革」,什麼叫「大人、君子、小人」,看原文。
  • LOL虎化是什麼意思 虎化是什麼梗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LOL最新資訊 > 正文 LOL虎化是什麼意思 虎化是什麼梗
  • 紅樓夢裡「蓼汀花漵」什麼意思?元春省親時為何去掉「蓼汀」?
    這個解釋有合情合理之處,但綜合《紅樓夢》文本來看,又有值得商榷之處。如第十六回元春加封賢德妃,"潑天喜事",「眼前多少文字不寫,卻從萬人意外撰出一段悲傷」(脂批),即寶玉因秦鍾「更又添了許多症候」而"心中悵然如有所失」。就是在歸省這樣「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時,元春哭了兩回,一回是見賈母和王夫人,一回是不得不忍痛含悲離府返宮,而且這兩回都說了極為沉痛的話。
  • 從元春正月初一的生日,到賈寶玉銜玉而誕,賈家到底在籌謀什麼?
    元春能夠封妃,除了賈家人的助力之外,自身的能力肯定也不容小覷。元妃省親時,省親別墅中的許多題詠都是用的寶玉當時所擬。「只因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亦系賈母教養。後來添了寶玉,賈妃乃長姊,寶玉為幼弟,賈妃念母年將邁,始得此弟,是以獨愛憐之。且同侍賈母,刻不相離。那寶玉未入學之先,三四歲時,已得元妃口傳教授了幾本書,識了數千字在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