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違法失信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

2020-12-17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發改財合作金〔2015〕3062號

 

為了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3〕110號)等文件關於「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總體要求,發展改革委、證監會、人民銀行、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資委、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銀監會、保監會、外匯局、全國總工會等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文件等規定,就針對違法失信的上市公司及相關機構和人員實施聯合懲戒措施達成如下一致意見:

  一、聯合懲戒對象

  聯合懲戒對象為被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市場禁入的上市公司及相關機構和人員等責任主體(以下簡稱違法失信當事人),包括:(1)上市公司;(2)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責任人員;(3)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責任人員;(4)上市公司收購人、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或者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交易各方(含一致行動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責任人員。其中,以違法失信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責任人員為主。

  二、信息共享與聯合懲戒的實施方式

  (一)關於中國證監會提供的上市公司相關主體違法失信信息

  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照《證券法》、《公司法》、《證券市場禁入規定》等法律法規及規章,依法處理上市公司及相關機構和人員的違法失信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市場禁入決定,並依法公開違法失信當事人的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信息,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中國證監會在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後,及時通過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光碟傳遞或者網絡專線等方式向各單位通報違法失信當事人的上述失信信息。根據執法工作的需要,各單位也可以向證監會書面查詢特定機構或者人員的違法失信信息。

  各單位將證監會提供的信息作為依法履職的重要參考,對失信主體依法實施行政管理,也可以視違法失信行為情節的輕重,依法對違法失信的當事人實施懲戒。對於失信主體主動糾正違法行為,消除違法後果的,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文件的規定,各單位可酌情處理。各單位實施懲戒後,定期將有關懲戒結果反饋中國證監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

  (二)關於各單位提供的上市公司相關主體違法失信信息

  中國證監會定期向備忘錄各籤署單位報送屬於聯合懲戒對象範圍的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身份基本信息,各單位根據上述基本信息將對相關機構或者人員作出的行政處罰信息匯總提供給中國證監會。中國證監會也可以在行政許可等監管執法工作中根據監管工作需要書面查詢各單位對特定機構或者人員作出的行政處罰信息以及人民法院被執行人和失信執行人信息。

  中國證監會在行政許可審核、日常監管檢查以及行政處罰、市場禁入的情節認定等工作中,根據各單位提供的失信信息實施失信懲戒或者重點監管,定期將失信信息使用情況和懲戒結果反饋各單位,並匯總後反饋國家發展改革委。

  三、懲戒措施

  (一)限制發行企業債券

  對違法失信當事人,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發行債券。

  (二)限制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

  對違法失信當事人,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

  (三)禁止參加政府採購活動

  對違法失信當事人,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各機構相關責任人員,在一定期限內禁止作為供應商參加政府採購活動。

  (四)設立商業銀行或者分行、代表處以及參股、收購商業銀行審批參考

  對違法失信當事人,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各機構相關責任人員,將其違法失信記錄作為設立商業銀行或者分行、代表處以及參股、收購商業銀行的審批參考。

  (五)設立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審批參考

  對違法失信當事人,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各機構相關責任人員,將其違法失信記錄作為設立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審批的依據或者參考。

  (六)設立保險公司審批參考

  對違法失信當事人,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各機構相關責任人員,將其違法失信記錄作為設立保險公司審批的依據或者參考。

  (七)限制境內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或者限制成為股權激勵對象

  對違法失信的境內上市公司,限制其實行股權激勵計劃;對違法失信的境內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責任人員,限制其成為股權激勵對象。

  (八)外匯管理行政審批參考

  在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等額度審批和管理中,將失信狀況作為參考依據。

  (九)限制補貼性資金支持

  對違法失信當事人,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各機構相關責任人員,限制補貼性資金支持。

  (十)限制成為海關認證企業

  當事人申請適用海關認證企業管理的,海關不予通過認證。

  (十一)加強日常監管檢查

  對違法失信當事人,特別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各機構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相關責任人員,相關單位可在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現場檢查等工作中予以參考。

  (十二)在國有獨資公司董事、監事的任免及國有資本控股或者參股公司董事、監事的建議任免工作中予以參考

  對違法失信機構相關責任人員,在國有獨資公司董事、監事的任免及國有資本控股或者參股公司董事、監事的建議任免工作中予以參考。

  (十三)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布

  將違法失信信息通過「信用中國」網站、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布。

  (十四)通過主要新聞網站向社會公布

  中國證監會在門戶網站公布違法失信信息的同時,通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協調相關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向社會公布。

  (十五)金融機構融資授信參考

  各金融機構將當事人誠信狀況作為融資授信的參考。

  (十六)其他措施

  對違法失信當事人,特別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相關責任人員,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和社會組織在強制性產品認證等方面予以參考,進行必要的限制或者禁止,一律不授予先進榮譽。

  四、共享信息的持續管理

  根據《證券期貨市場誠信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因證券期貨違法行為被行政處罰、市場禁入等的信息效力期限為5年,自處罰執行完畢或者禁入期滿之日起算;紀律處分措施和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監督管理措施,效力期限為3年,自紀律處分和監管措施決定作出之日起算。中國證監會在向各單位通報違法失信當事人的違法失信信息時應註明決定作出日期及效力期限,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法定職責,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實施懲戒或解除懲戒。超過效力期限的,不再實施聯合懲戒。

  備忘錄各籤署單位作出的行政處罰、市場禁入等決定,被行政複議機關變更、撤銷或者確認違法,或者被司法機關裁判為無效或者撤銷的,各單位應在複議決定、司法判決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撤回違法失信信息,同時將該情況向有關部門予以通報。

  五、其他事宜

  公司債券發行人、擬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境外上市公司、擬境外上市公司等違反證券期貨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被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採取行政處罰、市場禁入措施的,參照本備忘錄關於違法失信上市公司及相關機構和人員的聯合懲戒措施辦理。

  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監督管理措施和證券期貨交易所、協會等組織實施的紀律處分措施作為失信信息,中國證監會一併向各單位通報,供各單位參考。

  各單位應密切協作,積極落實本備忘錄,制定違法失信信息的使用、管理、監督的相關實施細則和操作流程,確保2016年正式實現上市公司違法失信信息的推送,依法依職權對其實施聯合懲戒,確保工作質量和效果。

  本備忘錄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操作問題,由各部門另行協商解決。

相關焦點

  • 失信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若干問題研究
    (二)證券市場監管領域  2015年12月24日,22家單位聯合發布《關於對違法失信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聯合懲戒對象為被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市場禁入的上市公司及相關機構和人員等責任主體。  (三)司法協助領域  2016年1月20日,44家單位聯合發布《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
  • 關於對旅遊領域嚴重失信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
    國家發改委等2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對旅遊領域嚴重失信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備忘錄規定三方面共36條聯合懲戒措施,包括限制聯合懲戒對象部分高消費行為,限制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高消費及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 律師逐條解讀33條智慧財產權嚴重失信主體跨部門聯合懲戒措施
    (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下稱「》、《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中均對相關禁止類行為進行了規定。(實施單位: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解讀:本條是對失信主體懲戒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反映。
  • 關於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通知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政法委關於切實解決人民法院執行難問題的通知》(政法〔2005〕52號)、《國務院關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0號)、《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
  • 《河南省衛輝市企業和自然人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暫行辦法》
    ,促進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營造誠信社會環境,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的通知》(國發〔2014〕21號)、《國務院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33號)、《關於印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通知》(發改財金〔2016〕141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 失信懲戒的類型化規制研究
    我國已構建中央和地方之間、橫向部門之間的行政性懲戒機制,在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等環節實施信用懲戒。例如: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等38個部門籤署的《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對失信主體在享受部分高消費服務、出任相關行業企業高級職務的資格等方面作出限制,實行聯合懲戒。
  • 6月失信黑名單來了!這些人將無法乘火車、坐飛機
    證監會提供9人,涉及逾期不履行證券期貨行政罰沒款繳納義務、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主體逾期不履行公開承諾。將限制乘坐火車高級別席位(包括列車軟臥、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座以上座位)和民用航空器。
  • 石家莊市建立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日前,石家莊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會同市委宣傳部、市中級人民法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27個部門,印發《石家莊市市級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措施清單》,建立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動實現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
  • ...AAA」級和諧勞動關係企業實施聯合激勵措施的合作備忘錄的通知
    渝人社發〔2018〕250號 各區縣(自治縣)、兩江新區、萬盛經開區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為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意見》(中發﹝2015﹞10號),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
  • 北京:實施房屋建築等聯合驗收機制 對失信行為聯合懲戒
    來源:澎湃新聞11月3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下發《關於印發<北京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聯合驗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北京將大力推行聯合驗收制度,強化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在建立健全基於風險的工程管理和驗收模式方面,《暫行辦法》規定,在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綜合考慮「工程規模」「建造技術要求」「周邊環境情況」「預期用途及人員密集情況」「超規模危大分部分項工程數目」等因素,確定項目綜合風險等級;工程建設過程中,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和企業主體根據項目風險等級實施差別化管理,提高管理精準度和監管效率;工程完工後,依據項目綜合風險等級分類實施聯合驗收
  • 海關總署:失信懲戒擴大到企業高管等自然人 避免"換馬甲"
    3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33個部門聯合籤署了《關於對海關失信企業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今天正式對外發布。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國介紹,實施懲戒的對象不僅包括了失信企業本身,同時拓展到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對此李國解釋稱,任何企業都是由不同的自然人去進行註冊登記,進行管理和操作。
  • 不重視這項工作,企業被聯合懲戒
    統計法律法規規定,統計調查對象拒絕、阻礙統計調查、統計檢查、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等統計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對應《刑法》相關規定予以處理。除上述統計違法責任外,統計領域嚴重失信企業及其有關人員將會受到聯合懲戒。統計領域嚴重失信企業及其有關人員將面臨哪些聯合懲戒?
  • ...構建守信和失信聯合獎懲機制||海關提醒:出入境攜帶現金有限額!
    會上,市委常委、新北區委書記周斌匯報了新北區黨委2017年度落實主體責任、班子及個人述職述廉述法情況。區長陳正春匯報了區政府2017年度班子及個人述職述廉述法情況。區紀委書記薛明方匯報了落實監督責任及述職述廉述法報告。班子其他成員作了書面述職述廉述法。
  • 常熟出臺《居住房屋出租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暫行辦法》
    中國江蘇網4月23日訊 4月21日,常熟市信用辦、常熟市「三合一」和群租房消防隱患專項整治辦公室聯合制定出臺《居住房屋出租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居住房屋出租領域失信行為列入嚴重失信行為,失信人員將列入黑名單。
  • ...辦公室對守信社會法人和自然人實施聯合激勵措施合作備忘錄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宿遷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對守信社會法人和自然人實施聯合激勵措施合作備忘錄》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國家衛健委:對虐童現象「零容忍」 實施失信聯合懲戒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 李亞南)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於學軍10日在北京表示,對於虐童現象「零容忍」,要將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信用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
  • 青島市國稅局對中海鴻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實施聯合懲戒
    青島市國稅局對中海鴻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實施聯合懲戒 來源:大眾網   作者:   、工商、法院、銀行監管等22個單位,對案件信息中列明的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措施。
  • 國辦文件規範完善失信約束制度:不得隨意增設或加重懲戒措施
    中國政府網12月18日消息,國辦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準確界定範圍,準確界定信用信息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認定範圍,合理把握失信懲戒措施,堅決防止不當使用甚至濫用;確保過懲相當,按照失信行為發生的領域、情節輕重、影響程度等,嚴格依法分別實施不同類型、不同力度的懲戒措施,切實保護信用主體合法權益。
  • 鄭州曝光2017上半年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
    名單由多部門聯合上報,被列入「黑名單」者或將面臨被實施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懲戒。與此同時,守信聯合激勵對象名單也同步公布。跨部門聯合,各領域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力促社會大信用體系更加完善。
  • 做假帳要追究老闆責任,財務人這下安心了
    不再背鍋≠做假帳不擔責 前段時間,財政部為加強會計人員誠信建設,對嚴重違法失信會計人員實施聯合懲戒,起草了《嚴重違法失信會計人員黑名單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