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看到陳小春吼孩子?他背後的一些行為,卻值得每個家長借鑑

2020-08-28 小碧育兒心得

文 | 小碧育兒心得(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663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隨著年齡的成長,調皮搗蛋也變成了孩子的代名詞,每天忙於應對孩子的錯誤,脾氣再好的家長難免也會有些情緒失控,對孩子吼叫幾句。有些家長認為吼就吼了,自己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吼幾句有什麼大不了的,很多明星也在親子節目當中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大聲嚷嚷。


明星陳小春是很多家長在為自己辯解時舉出的例子:「你看看人家陳小春也吼孩子了,Jasper不還是那麼懂事可愛嗎?」

然而這部分家長其實只看到了陳小春在節目裡對孩子的吼叫和責備,卻並沒有仔細觀察到陳小春背後的行為。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第1次單獨和兒子出來旅遊。面對這樣一個小小的孩子,父子雙方由於平時缺少溝通,出現了很多表達上的問題。所以陳小春經常會吼叫孩子,但是Jasper被媽媽教得很乖,面對爸爸的吼叫他並沒有出現對抗情緒,雖然覺得委屈,但還是奶聲奶氣地問爸爸:「你可以不要那麼生氣嗎?」


看到兒子的溫柔和包容,讓陳小春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控,他馬上和孩子進行了道歉,抱起了兒子,誠懇地說了「對不起」。很多觀眾只看到了陳小春的吼叫行為,但是卻並沒有注意到節目背後發生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陳小春在吼完孩子之後是如何進行自我反省的吧。


一、陳小春吼完孩子後,做了哪些動作?

吼完孩子後,陳小春馬上就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並且對兒子道歉,用親密的身體接觸去表達自己的內疚和後悔。他整天都一直處於深深的自責當中,從沒有停止過自省。

一直到了節目錄製的當天晚上,工作人員在進行採訪的時候,陳小春依然在反省自己白天的行為。覺得自己不應該對兒子發脾氣,而是應該用更加平穩和理智的言語去表達。


二、為什麼許多父母吝惜自己那句「對不起」?

然而與陳小春不同的是,很多家長缺乏這種自省的覺悟,吼完孩子之後非常吝嗇於說出「對不起」。因為他們認為子女是自己的血脈,如果給孩子道歉會影響父母的權威性,會沒有面子。

有這種思想的家長並不是少數,尤其是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很多人覺得自父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孩子的順從才是真正的孝順。即便心中後悔和內疚,也絕不會在言語上表示出來。其實這種行為很容易造成親子雙方的誤解,也會給孩子留下陰影,讓孩子認為父母不愛自己。


三、面對孩子犯錯,家長怎樣做才是相對正確的?

孩子的成長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糾正,在犯錯中變得更好的過程。所以家長應該理智的去看待孩子的錯誤,給予孩子足夠的包容,不要讓自己的脾氣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1、鼓勵孩子自己思考。

孩子犯錯的時候,與其讓家長提醒孩子做錯了什麼,不如引導孩子自己進行思考。這樣可以讓孩子通過邏輯整合和因果關係,真正地從思想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才會發自內心地想要去糾正自己的行為。父母的強勢叮囑和理念的灌輸,反而會讓孩子感受到不認同和不服氣。


2、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有些孩子犯錯是出於無心,並不是有意為之;而有些孩子犯錯是想要博取父母的關注。家長應該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幫助孩子梳理出犯錯的真實動機,有針對性地給予引導。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自己行為的不當,自發地去糾正,而不是完全聽從父母的指揮。

3、理智、平靜的包容孩子的錯誤。

孩子犯錯之後,家長應該保持自己態度的理智和平靜。不要在情緒失控的狀態下對孩子進行教育,允許孩子在成長中犯錯,並且包容孩子的錯誤,給予正確的引導,才是家長應該盡到的責任。如果實在沒有控制住吼了孩子,那麼家長也應該及時的反省自己,誠懇地對孩子進行道歉。


雨果曾經說過:「錯誤猶如一種地心吸力,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

所以面對孩子犯錯時,父母要給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幫助孩子糾正不當行為才是最終目的。同時家長也要自省自查,檢討自己的態度,如有不當及時道歉請求孩子的原諒。

您會吼叫孩子嗎?面對孩子的犯錯您又是如何做的?歡迎各位家長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是@小碧育兒心得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你只看到陳小春吼兒子?他背後的教育理念,卻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孩子最終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質量、陪伴和榜樣示範。」面對孩子的行為父母總是會忍不住脫口而出:「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在節目中,可能對陳小春印象最深的就是對Jasper發火的那一段,嚇得連拍照的路人都趕緊走,板著臉訓斥Jasper,但是這可能就是大多數平常父親的形象:很嚴厲,沉默寡言,不解釋,但是除了看到陳小春的嚴厲之外,還以後很多是家長們需要學習借鑑的地方
  • 陳小春「吼孩子」的背後,藏著大部分家長都不知道的事情
    在一檔親子節目中,請到了「山雞哥」陳小春和他的兒子小小春。在之後播出的正片中,我們可以發現,陳小春經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著小小春很大聲的說話或者說直接點就是生氣了。他缺乏耐心,容易動怒,對兒子嚴格苛刻,不像其他父親對孩子那樣無微不至。
  • 經常被吼和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
    導讀: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被吼和從來沒被吼的孩子,20年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反思
    自己帶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帶孩子帶久了自己的情緒常常會不受控制,而且自己的嗓門也越發的變大了。不知道是因為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久了,不耐煩,還是對孩子期望過大。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些家長面對孩子做錯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就會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對孩子開啟大吼大叫的模式。
  • Jasper撒謊惹怒陳小春:當孩子撒謊,家長這樣處理勝過所有打罵
    有趣的是,在一次早晨任務當中,村長給Jasper和軒軒一個將花生米倒到破缸子裡的任務,剛開始Jasper,求助於村長,看到村長沒有反應後,就像攝像機求助,然而在一旁觀察的陳小春,對自己的兒子的做法感到很失望,因為他看到Jasper,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是先想辦法而是求助於他人。
  • 應採兒二胎產子,Jasper卻為弟弟「爭風吃醋」,爸爸做法值得借鑑
    全網都知道曾經的山雞哥養出了一個小暖男,陳小春家的兒子Jasper,在大家都擔心這孩子會不會被吼成「自閉症」的時候,Jasper卻成了全網口中的「小暖男」。
  • 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20年後差異顯著,值得家長深思
    不少寶爸寶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候著急上火就會吼孩子,甚至還忍不住對孩子動起手來。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吼過的孩子,20後差別很大,值得每個家長深思晶晶媽和小雪媽是一對閨蜜,但是兩個人的育娃方式一點也不相同。
  • 孩子每個行為背後都會有其目的,家長你了解嗎?
    孩子每個行為背後都會有其目的,家長你了解嗎?自己上了一天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上小學的兒子卻不讓人省心,看不到他寫作業,滿屋子裡亂跑,擺弄玩具不亦樂乎。 好好跟他說,他根本聽不進;只有大聲訓斥,才會安靜兩分鐘,然後又故態復萌。好不容易讓他坐下來寫作業,磨磨蹭蹭,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半個小時寫不了一行字。
  • 從陳小春的育兒理念中,家長可以學到什麼?
    想要與孩子自由平等的交流,需要掌握一些溝通的藝術,來拉近親密感,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父母借鑑當孩子考試進步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給予鼓勵:「孩子真棒,繼續加油!」從而建立與孩子的信任,激勵他與你更加積極的溝通。
  • 你越大聲吼,孩子越差勁!家長學會這麼做,比你吼100句都有用
    前一段時間,不少的家長向我訴苦「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太難帶了,你跟他講道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多說幾遍,他又不耐煩,每次都需要我大聲吼他才會聽話,每天教育的孩子的方法基本全靠吼,真的擔心這樣下去可怎麼辦啊!」
  • 經常被吼和從不被吼的孩子,長大後差異明顯,值得每個家長深思
    自從有了小孩之後,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脾氣越來越大了,一時半會也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在帶娃的過程中,孩子經常犯錯惹怒自己,讓自己不耐煩。又或者是自己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孩子的表現常常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效果,便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久而久之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大脾氣,對孩子愛大吼大叫嚇唬孩子。
  • 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還擊回去,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借鑑
    導讀: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還擊回去,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借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還擊回去,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借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陳小春兒子一個動作獲網友點讚:孩子有教養,是父母最高級的炫富
    陳小春兒子一個動作獲網友點讚:孩子有教養,是父母最高級的炫富在某節目中,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和一群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相處時,一舉一動都盡顯好教養和高情商。有一次,調皮的弟弟想躲進桌子底下和老師玩躲貓貓,Jasper看到後擔心弟弟站起來會撞到頭,於是一直拿手貼心地護著弟弟。
  • 經常被家長吼的孩子,如今過得如何了?高情商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是不懂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只會認為父母做的就是正確的,一舉一動都會模仿父母,所以這個時候如果父母總是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那麼孩子將會把這些牢牢記在心底。現在先不說其它家庭因素對孩子的影響,只說經常被家長吼的孩子。
  • 孩子打媽媽發洩不滿,行為問題背後是家長缺乏"恆久忍耐"的認知
    這個問題可以從孩子的行為中找到答案。孩子對媽媽拳打腳踢,毋庸置疑,媽媽或家人也是在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孩子。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案例,包括我本人,在初為媽媽時,並不懂得如何和孩子相處,只要孩子一惹我生氣,便會狠狠地打一頓或吼罵一頓。直到有一天,孩子生氣時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我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的影子,並感到深深地不安和愧疚。從那一刻起,我下定決心絕不會再用暴力對待孩子。
  • 一周吼娃7天,每次吼完孩子就後悔,這7招「戒吼法」很有效
    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家庭中都有一個不聽話的孩子,簡稱熊孩子。這些熊孩子把父母的耐心都一點點的磨盡。當孩子犯錯時多數父母會吼罵他們,但很多父母在罵完孩子後,內心是非常後悔的。雖然一時吼孩子能得到極大的快樂,但時常吼卻只有滿心的後悔。
  • 經常被「吼」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看看這些傷害,家長值得深思
    作為父母,我們都會不斷關注著孩子的成長,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盼望著孩子變得優秀。可是在教育孩子上,不免會以「中國式教育」來教導自己的孩子。看到」中國式教育「你會想到什麼?是無休止地溺愛,還是無休止地責備。
  • 3歲再立規矩就晚了,怎樣讓孩子長記性?「暫停法」值得家長借鑑
    導讀:3歲再立規矩就晚了,怎樣讓孩子長記性?「暫停法」值得家長借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再立規矩就晚了,怎樣讓孩子長記性?「暫停法」值得家長借鑑!
  • 因忍不住吼孩子而自責?別被《不吼不叫》系列書籍麻痺了
    最近《不吼不叫正面教育》、《不吼不叫好媽媽》系列書籍很火,跟我心裡窩的火一樣!現實生活中你真的能如書本生說的不吼不叫?你不吼他不兇他,孩子會日漸任性。如果家庭裡孩子沒有個怕的人孩子會無法無天。所以不吼不叫像紙上談兵,對於實戰,我們得像毛爺爺一樣走適合自己孩子的特色道路。
  • 孩子在學校被打了,該教他還手還是忍讓?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借鑑
    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時,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借鑑小亮是班級裡的衛生委員,負責班級衛生的檢查工作。這天小亮檢查衛生的時候,發現地上的垃圾不僅沒有收拾反而更多了,於是提醒打掃衛生的同學。剛開始小亮沉默不語,在爸爸媽媽的強逼下,把事情告訴了爸媽,亮爸看著兒子不心疼是假的,於是告訴他:「你現在已經是個男子漢了,如果在外面受了欺負,一定要勇敢地反擊,並且第一時間告訴父母,爸爸和媽媽在背後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