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處世智慧——學習、生活經驗以及幸福之道

2021-02-19 格上財富


作者:查理芒格

來源:芒格學院

在許多領域,芒格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智慧不僅體現在對投資一針見血的深刻洞察力,更體現在他對社會不同領域發展規律入木三分的本質認識。

這種跨學科的知識體系和跨周期的深度思考能力,也正是他和巴菲特取得長期投資成就的重要原因。精心整理了查理芒格的處世智慧,感謝查理芒格給我們帶來了精彩而又珍貴的知識禮物!

終生學習

各行各業的翹楚往往都是能夠保持終身學習的人。通過持續的學習和思考,巴菲特和芒格即使在90歲高齡仍在不斷進步,並輕鬆打敗了那些認為他們已經落伍的網際網路一代。

在芒格看來,基於以下4點就能提升一個人的學習能力:

1.只有承認自己無知,才能裝下新的東西;

2.進步來自一點一滴的積累;

3.廣博能夠使你更優秀,而專業則讓你無法替代;

4.挫折和失敗能夠轉化為一種財富。

投資沒有單一準則

並不存在通過投資致富的單一準則。你需要了解很多關於商業、人性以及數字的知識,別指望有一個神奇的系統可以為你完成這些工作。

人們希望找到一種通過閱讀一本書就能變富的簡單方法。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除非他們真的很幸運。實際上,閱讀100本商業傳記比閱讀100本投資書更好。

為什麼?因為如果我們理解了100種不同商業模式的歷史,那麼我們就會明白企業在什麼時候會遇到困難,以及他們該如何度過這種困難時期;同時我們也可以了解是什麼使他們變得偉大,或者他們的失敗之源。

這讓我們能夠去感受企業是否具有某種持久的競爭優勢,且對於我們判斷某家企業是否值得進行長期投資至關重要。

只讀商業書籍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多學習一些會計學,這是商業領域的語言。此外,多學習一些經濟學,以及一些關於中央銀行學的課程,這使我們能更好地了解聯邦儲備銀行在救市方面的作用,大多數MBA課程在這方面都很欠缺。

在尋找獲利機會時,這樣做會使我們處在比較有利的位置。

不過,為了尋找到一個好的投資標的,我們必須進行更多的閱讀,比如每年要閱讀兩三百份年度報告,每天都閱讀《華爾街日報》。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在尋找一個簡單易用的系統了吧。這個方程式的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會讓使用它的人在股市裡做一些愚蠢的事情,而股市正是芒格的獲利之地。正如巴菲特所說,如果在紙牌遊戲時,你弄不清楚誰是笨蛋,那麼你就是那個笨蛋。

最薄弱的環節

這是一所非常棒的大學,但真正偉大的教育家當屬麥當勞……我認為麥當勞在很多方面甚至超過了哈佛大學。一條鎖鏈的強度取決於最薄弱的環節,如果最強的環節與最薄弱的環節相連結,那麼無論最強的環節有多強,都於事無補。

芒格在這裡想表達的意思是,麥當勞僱用原本沒有良好工作習慣的人,培訓他們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如準時上班、妥善處理與客人之間的關係等,從而保證以得體的禮儀服務顧客,強化了美國文化中最薄弱的環節。

麥當勞已經成立60多年了,它培養了數百萬美國年輕人的良好工作習慣。

此外,麥當勞在全球118個國家開店,僱用了超過170萬的年輕人工作,我們可以認為麥當勞同樣培養了全世界各地年輕人的良好工作習慣。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甚至連哈佛大學都望塵莫及。

推翻最中意的想法

在過去的任何一年,如果你一次都沒有推翻過自己最中意的想法,那麼這一年就算浪費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表明我們的思維在不斷進化,這意味著我們在思考。

芒格想說的是,在任何一年,如果我們沒有拋棄過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想法,那麼這很可能表明我們並沒有充分地去思考和閱讀,從而在才智發展上取得一點點的進步。在投資遊戲中,拋棄備受自己喜愛的投資觀點是很常見的情況。

商業世界風雲變幻,某些事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在短短70年的時間裡,美國經歷了從沒有電到全國電氣化的轉變。這完全摧毀了蠟燭製造、煤氣照明以及煤油燈行業,而這些行業在18世紀和19世紀都誕生過許多偉大的企業。

1930年,美國家庭都還沒有電視機,而到了1960年,電視機已經成了很普通的家用電器;家庭收音機,相當於20世紀20年代的網際網路,也幾乎消亡了。

2000年,還沒有類似維基百科這樣的東西,而今天,我們已經離不開它了。維基百科打敗的是已經有224年歷史的百科全書,出版百科全書在過去可是十分風光的業務。

1974年,數位相機還不存在,而如今柯達卻被淘汰了。在被淘汰前的100年裡,柯達一直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業!在商業和投資領域,最好能跟上新發展的步伐,同時每年回顧一下自己最中意的想法,以確保在我們自認為很正確時,不至於犯錯。

每天進步一點點

每天結束時,努力使自己比早上起床時更加睿智一些。忠誠且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每天進步一點點。最終,如果足夠長壽,大多數人都會獲取應得的回報。

與龜兔賽跑的寓言一樣,這是芒格在生活中保持領先的漸進途徑。對那些忘記了這則寓言故事的人來說:跑得飛快的兔子最終輸給了速度非常慢但非常堅持的烏龜,烏龜每一次都是慢吞吞地移動一點。

芒格在攻讀法律專業時,他採用自學的方式每天花費一小時學習房地產開發和股票投資之類的知識。

雖然最初進展很緩慢,但是在許多年中他閱讀了成千上萬冊書籍,隨後他開始逐漸領會到不同領域的知識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時他還發現,知識可以像貨幣一樣組合在一起,從而讓一個人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

他常常說,比起自己50歲時,90歲的他會更懂得投資,他把這歸功於自己懂得組合利用各個領域的知識。

跨學科應用

在重要的學科領域掌握有價值的想法,並經常加以使用。記住要綜合起來使用,而不是僅僅利用其中的某一部分。芒格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並在加州理工學院攻讀過氣象學,博覽心理學、科學、經濟學與歷史學等學科書籍。

他是如何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投資領域的呢?如果你了解心理學,你就可以領會到可口可樂這樣的產品是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理的,而這將使其成為長期投資的候選對象。

如果你掌握科學知識,你會意識到計算機技術領域的瞬息萬變,而或許這並不是長期投資最穩定的環境。

在2007—2009年的金融危機時,芒格通過研究央行業務得知,如果美聯儲接管銀行,實際上就等於它成了眾銀行的所有者,而這將從根本上剝奪所有股東的權益,並使大量投資者逃離銀行,從而導致信譽最好的銀行都不可能籌集到新的權益資本。

他明白,對美聯儲而言,最安全且最合理的選擇路徑就是以購買優先股的方式向有問題的銀行注資。優先股是資產負債表上以權益形式體現的一種負債,它不會導致股東的所有者權益被稀釋。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2008年,因擔心美聯儲將接管銀行,銀行股遭受重創。

芒格以每股8.58美元的價格持續買入富國銀行。如今,富國銀行的股價穩定在47美元附近。如果從未研究美聯儲的運作模式,他或許也會和大批心驚膽戰的投資者一樣拋售股票,而不是做成這筆終身難遇的買賣。

樹立正確的目標

加州理工學院的大部分畢業生都進入了金融行業……他們忽悠那些不如自己聰明的客戶,從中掙了很多錢,這是錯誤的。最優秀的人才投身聚斂錢財的行當,我認為這是一種損失。

曾幾何時,加州理工學院是世界頂尖的理工學院之一,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所在地。20世紀40年代,芒格曾在那裡學習。

2010年,在華爾街對賭博性的金融衍生品進行包裝可以掙到很多錢,其誘惑性太大,以至於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和學生不再將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聚焦於空間技術研發和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而是轉向了設計各類複雜的數學計量模型,以幫助華爾街投資銀行的交易部門賺取更多的金錢。

在芒格看來,最優秀、最聰明的年輕人應該致力於解決世界性難題,而非在類似賭場的華爾街尋求更好的辦法來贏得賭局。這是在揮霍他們的才華。

承認愚蠢

我喜歡能夠坦然承認自己很愚蠢的人。我知道,如果正面承認自己的錯誤,我會表現得更好。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學習竅門。

芒格認為,只有勇於承擔失敗的責任,並認真地反思失敗的原因,那麼我們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把失敗歸咎於其他人,逃避責任,這實際上使我們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每年的年報上中會很明顯地列出巴菲特和芒格所犯的投資失誤,以及他們從中得到的教訓。

例如當初他們認為美國航空公司很值得投資,而後來才發現這筆投資成了棘手的問題。這種「自揭其短」的經驗是他們不會在同一個問題上犯第二次錯誤的重要原因。

學會面對錯誤

一個人從不犯錯,就能過上愜意的生活,但這是不切實際的。事實上,生活中的一個竅門就是要學會處理錯誤。不能夠處理好「心理牴觸」是許多人最終走向破產的常見原因。

犯了錯沒有關係,這樣的話聽起來讓人覺得很舒服。經歷了太長時間的牛市後,芒格在1973年至1974年的經濟蕭條中遭受重創,然而,這使他更出色了。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購買了德克斯特鞋業後遭遇到了許多的問題,這同樣成了芒格提升自己的臺階。

我們也不要忘記芒格買入所羅門兄弟公司後的那段夢魘:這幾乎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付出的7億美元完全打水漂。

後來,在巴爾的摩的孔恩百貨公司和美國航空公司身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再次陷入泥潭。這些都是商業判斷上的巨大錯誤,通常要付出數百萬美元的代價。

不過,這些錯誤為大大提升自身投資策略的水平奠定了基礎,因此也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回報。

挫折也是機遇

我最認可愛比克泰德看待事情的態度。他認為生活中錯失的每一個機會都是鍛鍊和學習的機遇,你要做的不是沉淪於自我憐憫之中,而是要以建設性的方式利用這些糟糕的打擊。

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觀點。古希臘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公元55—135年)早先是羅馬皇帝尼祿的大臣家的奴隸。

他專攻哲學,並在尼祿過世後恢復了自由身。後來他一直在羅馬教授哲學,直到圖密善皇帝把所有哲學家從羅馬城裡趕走,於是他逃回希臘,開創了自己的哲學流派。

愛比克泰德教導說,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所有的外部事件都是由命運決定的,並且超出了人們的控制範圍。

然而,作為個體,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與「愛比克泰德的命運」等同的金融概念是宏觀和微觀經濟事件,這些事件會影響單個公司及其股價的漲跌。

我們如何應對這些事件,以及我們能否從中吸取教訓,則都是我們自己的責任。

在芒格的投資生涯中,每一次損失都是一次教訓。如果他從來沒有在紡織業、製造業、服裝零售業以及航空業等競爭激烈的行業遇到過麻煩的話,他就不會有能力洞察那些具備壟斷能力的企業,如可口可樂或者喜詩糖果等公司;他也永遠不會發現政府僱員保險公司這類低成本企業是如何在競爭力方面超過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的。

如果他沒有經歷過1973—1974年的市場大跌,他就不會有前瞻性的眼光提前儲備資金,從而在2008—2009年時用來投資美國富國銀行。

託馬斯·愛迪生曾說過:「失敗乃成功之母。」雖然芒格沒有像愛迪生那樣經歷過那麼多次失敗,但他始終堅信早期的失敗是其日後成功的源泉。

長著兩條腿的書

在我一生中,我所知道的智者,沒有一個不是在無時無刻地學習的。當你知道巴菲特及我的閱讀量時,你肯定會感到震驚。我的孩子們嘲笑我,他們認為我其實就是長了兩條腿的一本書。芒格總是如饑似渴地閱讀。

小時候,芒格天天泡在奧馬哈的公共圖書館,他在那裡博覽群書,並從書中認識了古今最優秀的知識分子;自8歲起,有關傑弗遜和富蘭克林的書籍就一直被收納在他床上方的書架之中。正是閱讀讓芒格持續領先。

學習機器

巴菲特是這個地球上最卓越的學習機器之一。65歲後,巴菲特的投資技能顯著提高。縱觀他的整個投資生涯,我可以告訴大家,如果巴菲特停留在他早期的知識層面上,那麼他就不可能獲得現在這樣輝煌的成就。

65歲以後的巴菲特成了更加出色的投資者,這意味著無論年齡大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希望。當我們達到退休年齡,保持學習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在投資領域更是如此。

還有一點,我注意到那些在各自領域特別出眾的人,即使過了退休的年齡,仍然在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這就像是鯊魚,它們為了活著,就必須不停地遊動,學習是那些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多領域學習

如果你已經具備心智成熟的人所需的智慧水平,那麼你就有能力超過那些比你聰明的人。只要從所有不同的學科領域,而不只是少數幾個學科領域中汲取最關鍵的知識點,你就會比他們聰明得多。

如果一個人會演奏管弦樂隊的所有樂器,那麼他就可以創作出一首交響樂,但是如果一個人只會演奏中提琴,即使他是地球上最出色的提琴演奏家,他也只會演奏中提琴。

芒格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可以討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古爾德關於達爾文理論的評論、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白芝浩1873年關於央行的論述、牛頓和萊布尼茨在微積分方面的發展、史蒂格姆有關貨幣市場方面的大量著作、馬奎斯和傑姆斯關於美國銀行的歷史著作、奧本海默與泰勒在氫彈發展方面的爭論、威爾遜提出的生物社會學理論。

在一些特殊的場合,他甚至可以引用馬克·吐溫和康德的名言。雖然他對20世紀德國電影的表現主義、達達主義或是佳吉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等方面並不是很精通,但他懂得如果通過股市在這些方面賺錢,也就彌補了這一遺憾。

我還要強調一下,芒格同樣懂得生活中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如在明尼蘇達州的湖裡可以釣北美鰣。

學習的複利

在生活中,我見識過很多取得很大成就的人。雖然他們既不是最聰明的人,甚至也不是最勤奮的人,但是他們都是很善於學習的人。

他們每天晚上入睡時都比起床時變得更智慧,孩子,這一點很重要,尤其在你面臨著人生的長跑時。

持續的學習、持續的提升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將其視為我們的智力的複利增長;我們努力的時間越長,得到的收穫也就越多。這也是投資遊戲中最古怪的事情之一,投資者年齡越大,學習的東西越多,也就會變得更優秀。

投資領域是很獨特的,如果芒格是一位外科醫生,那麼總會有一天芒格再也無法堅持在手術臺前站立15個小時。如果他是一名砌磚工,情況也同樣如此。

然而,作為一名投資者,他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僅僅是他的視力、清晰的頭腦和對數字的理解力。這也是為什麼在90多歲時,他仍然可以做得很出色,甚至比那些新晉的少壯派做得更好。

專業化

極度專業化才是成功之道。比起理解整個世界來說,大多數人更加擅長專攻一個方面。專業是任何物種賴以生存的關鍵,也是在任何一種行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專業使我們免受競爭。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專業構築了競爭的準入壁壘,而專業化程度越高,壁壘就越堅固。如果我們所做的事情其他任何人都可以做,那麼我們將在與別人的正面競爭中度過一生。

不過,如果我們專門研究某件事情並做到精通,這種專業性將使我們與其他人區分開來。我們會把保時捷送到當地可以修理任何轎車的修理工那裡嗎?當然不會。我們一定會把它送到專營保時捷的門店。雖然它的收費是正常時薪的兩倍,但它是「保時捷專家」。

同樣的現象也適用於醫藥、法律領域,甚至是手藝行業,比如管道修理和木工活等。專家才能賺大錢,而其他人只能賺小錢。

專注的智慧

看看這一代人,他們擁有了電子設備,能夠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但我仍然可以很自信地斷定他們比不上僅專注於閱讀的巴菲特。如果你想擁有智慧,就要靜下心來閱讀。這才是獲取智慧的正確途徑。

閱讀個人傳記可以讓人體驗多彩的生活,感悟成功與失敗;閱讀企業傳記可以讓人體會商業變遷的歷程,同時學會怎樣處理和解決問題。

芒格和巴菲特對個人傳記和企業傳記的閱讀量極為豐富。我想如果芒格考慮寫一部自傳,那麼自傳的書名應該是「我如何通過閱讀獲得了聲望和財富」。

換位思考

我們總是在不斷地學習、修正和摒棄自己的理念。及時快速放棄自己原有的理念是最寶貴的品質之一。你必須讓自己學會換位思考。

這件事知易行難。人們通常不願意摒棄自己長期形成的理念。這樣做會令人感到不愉快,甚至恐懼,改變通常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對芒格和巴菲特來講,他們所經歷過的最艱難的「摒棄固有理念」的過程,就是放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紡織業務。

即使該業務已明顯沒有前途且不能真正賺錢,他們仍然在堅持。直到該業務開始虧損時,他們才被迫面對現實,將之關閉。

另一個案例是芒格和巴菲特投資的巴爾的摩的孔恩百貨。他們以便宜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公司,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是一筆糟糕透頂的生意。

他們花了差不多3年時間才找到買家接盤。當你想出售一項投資時,最難處理掉的就是那些非上市公司。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芒格從來不會停止自己的思考,也不會躺在自己過去的榮譽之上。

我們每個人也沒有理由不這樣做。

思維訓練

如果你不能夠比你的對手更清晰地闡述對方的觀點,那你就不能說你有一個值得驕傲的觀點。這是一項重要的思維訓練。這種思維模式源自芒格早期在法律方面的訓練。

在法律領域,針對一個案件,如果能夠站在雙方角度進行分析,那麼你就會擁有很大的優勢。了解對方的觀點論據,可以使律師在案件進入庭審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這個思維模式最有趣的地方是,當明白了對方的觀點論據後,我們也許會發現他們是對的,而我們是錯的。也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很少有人會借鑑芒格在這方面的建議。

專家的意見

那些資歷比你豐富的人可能會因為動機導致的偏見,或其他類似的心理因素影響他們的認知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有勇氣去推翻他們的決定。

當然,有些情況下,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對某些事情缺乏認識,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相信專業人士。

什麼是動機導致的偏見呢?芒格喜歡講一個執行長的故事。這位執行長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更新、更便宜、設計更佳的新產品的銷量無法超越設計老化、價格高的老產品?

直到他意識到,老產品的銷售佣金高於新產品的佣金,銷售人員通過銷售老式產品可以掙更多的錢。這位執行長的解決辦法就是提高新產品的銷售佣金。

芒格認為,無論是在醫療中心、輪胎銷售公司、房地產銷售公司還是在出售專業設計方案的工程公司,是獲得獎金的動機驅使銷售人員完成銷售任務的。

即使銷售的不是使客戶利益最大化的東西,他們也會努力促成客戶的購買。為了避免被別人利用,芒格建議人們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懷疑態度和自我教育的習慣。

正如劇作家喬治·蕭伯納所說:「在各行各業,都是內行欺負外行。」

因此,在向專家諮詢意見時,為了避免我們深層的偏見,我們需要求教於第二位專家。有時候,更明智的辦法是尋求第三位專家的意見,當然,為了安全起見,獲得第四位專家的意見也未嘗不可。

遠離狂妄

我總是與某些人保持距離,他們對問題並不真正理解,但回答問題時卻信心滿滿。這裡的問題關乎信任。如果有些人不敢誠實地承認自己不懂某件事情,別人又怎麼能信任他們呢?對這類人,我們最好與之保持距離,並尋找那些在知識方面更加誠實的人。

芒格再次表示,與弄明白哪些東西自己已經掌握一樣,他對於弄明白哪些東西自己還不理解有同樣的興趣。那些不能區分兩者之間的區別的人,其觀點毫無價值。

多任務的代價

我認為那些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人都付出了很大代價。許多人認為當他們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時,他們會有超高的生產效率,而芒格認為,如果你沒有時間深入思考一些事情,你就為那些能夠深入思考的對手留下了打敗你的機會。

芒格擁有極強專注力和真正深入思考的能力,而正是這些構成了他在參與華爾街遊戲時的競爭優勢。

克服單一模式的限制

以經濟學為例,大多數人都接受了單一模式的培訓,試圖採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有一句話說:「對拿錘子的人來說,看什麼都像是釘子。」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是愚蠢的。一個理論導致了問題的出現,另一個理論試圖去解決這個問題,這種現象在經濟學領域中尤為明顯。

以大衛·李嘉圖的自由貿易經濟理論為例,該理論導致了美國上百萬個就業機會流失海外,加速了失業現象。凱恩斯經濟學理論主張,失業問題可以通過降低利率和印發貨幣以刺激經濟的辦法解決。

因此,一方面政府推行自由貿易的經濟政策增加了失業,另一方面美聯儲卻推行一系列低利率和增發貨幣的措施來遏制失業。

避免走極端

我認為,極端思想體系會束縛人們的頭腦,這一點是必須避免的。芒格相信年輕人容易受到影響,並常常沉迷於一種思想之中,以至於他們無法思考其他東西,或者看到問題的另一面。

激情會使年輕人對任何理性思考路徑視而不見。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正是在芒格的幫助下,巴菲特才打破了原有思考習慣的枷鎖,最終摒棄格雷厄姆所推崇的投資方法,即投資一家價格很便宜的二流公司。

隨後,巴菲特開始以合理的價格投資一些偉大的公司,並長期持有它們。

年長者與充滿激情的年輕人一樣,也會陷入既有的思想體系之中,從而阻礙他們發現更好的思維方式。這也解釋了為何擁有芒格這樣的朋友和生意夥伴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關於人生經驗

人生很豐富,投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即使對於職業投資人而言,也是如此。婚姻、健康、人際、職業、興趣……如果人們能夠在這些方面處理得當,並充滿幸福感,那麼這反過來很可能使他們在從事投資或其他工作方面擁有良好的心態。

心態不但會影響人們的想法,還會影響人們的行為及決策。芒格已經90多歲了,他在生活中始終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聽聽他的人生經驗,一定會讓每個人受用終生。

讓自己配得上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我認為芒格在這裡想表達的是,就內心而言,我們易於得到自己配得上的東西。

優秀的人往往會與優秀的人步入婚姻殿堂,而消極的人也往往會遇見與之同樣悲觀的伴侶。他將這一法則運用到自己的生意場上,使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深受眾多被收購優秀企業的信賴。

他吸引了無數優秀企業家將自己心愛的公司心甘情願地出售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道理在生意場和婚姻方面同樣適用。

理性保持理性是一種道德律令。在不該犯傻的時候千萬別犯傻。

這是芒格對18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的想法的延伸。康德認為,理性是所有道德的來源。對康德和芒格來說,理性是指克服感性的幹擾,遵循邏輯和理智來作出我們的決定(聽起來很像芒格在談論股票投資)。

「道德律令」是一種強烈的情感準則,它源自人的內心,並迫使每個人去行動或不去行動;按照康德和芒格的說法,不這樣做就會弄巧成拙,從而違背理性。在芒格的世界裡,不理性等同於愚蠢。

避免過度消費

莫扎特被瘋狂毀掉的一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擁有無與倫比的天賦,所以他取得的成就足以傲視群雄,然而從一開始,他的生活就過得相當悲慘。

他的一生都是在入不敷出中度過的,這讓他痛苦不堪。年輕時的芒格並不熱衷於花錢,這是他的財富積累的關鍵因素之一。

直到將近60歲時,他才買了自己的第一輛新車。在成為百萬富翁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就住在一所中上層水平的房子裡,節省下來的每一美元都用於投資。

過度消費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很悲慘,但少花錢和明智的投資將幫助我們在通往財富的道路加速前進。

興趣是成功的基石

在我不感興趣的領域,我從未獲得過太大的成功。如果你無論如何都不能對某些事情產生興趣,那麼即使你非常聰明,你也很難獲得大的成功。

芒格經常說,對事業充滿激情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業務經理的關鍵因素。對那些對工作充滿激情的人來說,業務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他們對生活的摯愛。他們寧願工作也不願待在家裡。

他們像藝術家一樣,對自己作品的激情驅動並定義了他們的生活。

芒格指出,這個理論適用於我們在生活中所做的任何事情:要想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我們需要對此有著狂熱的興趣,這比與生俱來的智慧更能決定我們能否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取得成功。

正如賈伯斯所說的:「工作會佔據你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而真正能滿足你的唯一方式就是,從事你認為很有價值的工作。換句話說,從事很有價值的工作的唯一途徑,就是對自己所做的事充滿著熱情。」

珍惜生活

抵抗衰老的最佳措施就是在老之前好好生活。這讓我想起了巴菲特曾經對一群大學生說過的話:「我們應該好好愛護身體,因為它是我們一生中能夠駕駛的唯一一輛車。」

芒格把巴菲特的這個有關轎車的類比銘記於心,他認為「駕駛自己的身體」越少,磨損會更少,使用壽命也會更長久。因此,他除了在俱樂部打橋牌和看書以外,避免參加任何形式的體育鍛鍊。

我想芒格真正想表達的是,每個人對世界都要保持一顆好奇之心,形成一定的社交圈子,並以一種值得尊敬的方式步入老年,讓晚年生活過得既有趣又令人滿意。

完美的婚姻

在婚姻中,你不應該去尋找具有良好的外貌和性格的伴侶。你需要放低自己的期望去尋找伴侶。高期望值的配偶永遠不會讓你感到滿意。為了百依百順地取悅對方,你的生活將非常悽涼。

因此,除非你想與永遠都不快樂的伴侶共度一生,否則尋找低期望值的伴侶更為可行。然而,生意場上的情況恰恰相反:如果你降低對員工或者管理團隊的期望,他們將永遠不會在自己技能和職業上表現出色。

為什麼在婚姻問題上這一點就行不通呢?

因為,婚姻不是一項工作。

人生的幸福

有人曾經問過我,在生活中誰對我的個人幸福貢獻最大,我說:「這很簡單,就是我妻子的第一任丈夫。

強烈的幸福感,這是芒格提及其第二任妻子南希時很聰明的說法,他認為南希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幸福感。我認為換種說法就是,南希對幸福的期望值已經被她的第一任丈夫拉得很低。

保持健康

我想吃就吃,沒有忌口。我從來沒在意過我的健康,也從來沒做過任何我不想做的鍛鍊。如果說我有什麼成就的話,那主要是由於我堅持深入思考……

而有些人認為通過慢跑或其他運動更能使他們進步,能給他們帶來力量。現在芒格已經90多歲了,並且身心健康,這說明或許這種「思考」的鍛鍊方式確實有用。

他是鄉村俱樂部的成員,但是據我們所知,他在那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棋牌室裡打橋牌。我想打牌遊戲或許也可以算作一種鍛鍊形式。

職業選擇職業生涯的三條規則:

1.不要銷售你自己都不願意買的東西;

2.不要為你不尊重和不欣賞的人工作;

3.只和你喜歡的人一起工作。

對其他人而言,芒格的職業建議一直都是最好的禮物。為什麼我們不該賣那些自己都不會買的東西呢?

因為每一本關於銷售的書中都說,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喜歡、不了解或不相信某一產品,那麼當我們試圖推銷時,對我們而言將會是一場災難。

優秀的銷售人員永遠相信他們的產品,這也是他們成功的秘訣之一。

為什麼我們不能為那些自己不尊重的人工作呢?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教我們,也不能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才智和生活水平。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和自己不喜歡的人一起工作?

因為工作就是我們的生活,而生活充實的衡量標準之一就是享受我們所做的事情,享受和自己欣賞的人一起度過的時光。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感受到痛苦,即使我們可以賺數百萬美元,那也是一種貧窮的生活。

人際交往

文明的最高形式就是形成一種充滿強烈信任感的無縫網絡——不需要什麼流程,只是可靠的人彼此互相信任……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你也會同樣渴望有這樣充滿信任的無縫網絡。

如果你的婚姻協議寫了滿滿47頁紙,那麼我建議你還是不要結婚了。芒格和巴菲特經常引述20世紀奧馬哈建築巨頭彼得·基威特的一句話,他曾說過,他希望僱用那些聰明、勤奮、正直的人。

不過,在這三點中,正直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一個人不正直,那麼另外兩種品質,即聰明和勤奮,將使他變得盲目。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文化就是,如果你不信任某個人,你就真的不應該和他一起做生意。

在婚姻的話題上,芒格經常說,當遇見對的人時,我們就不會對婚姻感到擔憂。我猜一份長達47頁紙的婚姻協議可能意味著我們仍然沒有找到生命中的真愛。

與信任的人打交道

噢,與自己信任的人打交道,並讓其他人遠離你的生活,這種方法很有用。它應該被視為人生指南……聰明的人會避開那些像老鼠藥一樣的人,畢竟生活中這類人太多了!

芒格在這裡所提倡的哲學思想是,我們需要摒棄那些不值得信賴的朋友和生意夥伴,這句話包含了多重含義。在個人層面,如果一個人不再與其不信任的家庭成員聯繫,那麼大型的家庭聚會可能就會成為陳年往事;

在生意場上,不信任自己的員工或者交易對手,可能就會導致情緒焦躁和效率低下,因為信任是確保每一筆業務得以順利進行的潤滑劑。

如果你創辦了一家貨運公司或者經營著一家醫院,那麼你的管理人員必須相信下屬員工能夠有效地完成工作,同時相信自己訂購的產品和材料能夠按時送到。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公司就會深陷困境。

正直

記住路易斯·文森蒂的規則:「講實話,你就無需時刻想著自己說過的那些謊言。路易斯·文森蒂是一名律師,也是西科公司受人尊敬的前董事長和執行長,並且直到77歲才退休。

他以精明的生意頭腦和直擊要害的講話風格而著稱。他秉承實事求是、直接說實話的原則。他被視為正直的化身,並且對芒格和巴菲特都有很大的影響。

與人為善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得到了最好的法律經驗。我曾經問過我的父親,身為律師的他為什麼不為其最好的朋友格蘭特·麥克費登做事,反而為一個愛吹牛的傻瓜做那麼多事。

父親回復道:「被你稱為吹牛大王的那個人可是一座經常陷入法律糾紛的富礦;而麥克費登能迅速地處理問題,同時待人友善,因此很少會遇到法律麻煩。這裡有兩條教訓可以汲取:

其一,如果能夠迅速地解決問題,並待人友善,我們就不會有太多的法律麻煩;

其二,在各行各業中,無論是水暖工、律師、牙醫、屋頂修理工還是外科醫生,他們的目標客戶就是那些有麻煩的人。這也是芒格放棄法律業務的原因之一。

讚揚的力量

在得到心理學家稱之為強化的力量時,所有人都會工作得更好。如果能持續得到回報,即使巴菲特也會有所反應。請牢記這一點,通過對你身邊的人進行正面強化來找尋成功之路。

獲得朋友的秘訣就是要真心地將對方當作朋友來對待;讓他人雪中送炭的秘訣就是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施以援手,學習的秘訣是能夠像老師那樣進行講解。

讓人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不斷強化其積極品質。為了非洲援助項目能獲得美國國會的支持,著名搖滾音樂家波諾曾向巴菲特尋求過幫助。

巴菲特建議道,他不應該去強調這是對非洲人民的憐憫,而是應該更多地讚揚這些政治家的偉大。

堅強的意志

當你面對一場難以置信的災難時,永遠不要因為意志崩潰而讓一場災難演變成兩場,甚至三場。這讓我想起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早期的一位股東,他名叫薩姆·弗裡德(Sam Fried)。

在青少年時期,薩姆依靠純粹的意志力在恐怖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生存了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來到了奧馬哈,組建了一個美好的家庭,並開啟了一段神奇的商業之旅。

他不但成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元老股東,而且一路上還用愛心和慷慨使很多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富足。

無意義的虛名

長期來看,偉大文明被超越並最終黯然失色的概率是100%。因此,你應該明白文明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9世紀到12世紀時,威尼斯一直是世界的金融和商業中心,即使過去很久,現在的威尼斯仍然是一座很富裕的城市,威尼斯商人也仍然被視為歐洲最成功的企業家和商人群體之一。

不再是第一併不意味著你不能在第二的位置上賺很多錢。如果不相信,那麼請看看芒格:自1979年以來他一直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第二掌門人,但是他並沒有什麼不體面的。

抱怨解決不了問題

生活總是以某種方式傷害某人,又以某種方式幫助他人。面對生活中的打擊,每個人都應該積極應對。男子漢就應該這樣,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

別總是抱怨,也別指望靠抱怨來解決問題。美國知名的西部片演員約翰·韋恩(John Wayne)在一部電影中曾說道:「兒子,我從不關心那些半途而廢的人。」同樣,我想芒格也不會。

無壓力的生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變得越來越富有經驗。我好像這樣一個人:他從摩天大樓往下跳,在下降到第五層樓的時候說:「到目前為止,這是一段不錯的旅程。

芒格從來沒有進行過前列腺檢查,或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測試,因為他不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前列腺癌。他認為,既然大多數男人最終都會有前列腺問題,那又何必擔心呢?

同樣,我們也不必操心加利福尼亞州的地震。芒格從不會擔心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芒格在生活中很少感受到壓力,而這可能也是其在93歲時依然充滿活力的原因吧。

財富的詛咒

如果你已經投資巴菲特有40年了,那麼即便他對你已經不再有用了,你也沒有抱怨的權力。這是芒格談論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少數股東時的講話。

由於芒格和巴菲特年事已高,所以這些人認為靠他們二人的才華獲得收益的日子正在接近尾聲,並產生了恐慌情緒。在芒格和巴菲特時期,大量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變成了百萬富豪,部分股東甚至變成了億萬富翁。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業績表現遠超任何人的想像,然而還是有人對現有生活賦予他們的一切感到不滿意。即使他們已經擁有數億美元的財富,他們仍然對此抱怨不斷,直到終老。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國16~17世紀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政治家,他注意到了一個非常類似的現象:對某些人來講,他們越是富有,其生活越是悲慘。

也就是說,對他們而言,與其說財富是一種幸事,不如說是一種詛咒。

克制荒唐欲望

如果你擔心通貨膨脹,又不需要太多的物品,那麼最有效的保護措施之一就是,在生活中你不能有太多荒唐的需求。

芒格和巴菲特都一直生活在中產階層的住宅區中,而且他們在大多數時間裡都開著老款轎車出行。這是為什麼呢?

顯然,將開銷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就可以使他們能積累大量現金用於投資。這樣做他們能規避通貨膨脹的風險嗎?如果你不需要某些東西,你就不需要買它,那麼誰會管它是否會漲價呢?

你真以為芒格會因為一款法拉利的價格不斷上漲而失眠嗎?

做一個愚蠢的樂觀主義者

花費時間去擔憂無法處理的事情是沒用的。如果你在管理資金時總是感到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那麼我建議,你在餘生中可以選擇做一個愚蠢的樂觀主義者。

正如我們之前說過的,在金融世界裡,糟糕的事情平均每8到10年就會發生一次。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是高槓桿率的銀行體系。雖然當價格上漲時,高槓桿能幫你獲得巨大的收益,但是當價格下跌時,你的損失同樣巨大。

還有很多其他事件可以導致股票市場崩盤,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正向的、積極的思考在投資決策中沒有立足之地。正如芒格所說,就像擔心即將到來的地震會毀滅洛杉磯一樣,這純粹是在浪費時間。

羨慕

嗯,羨慕和妒忌是十誡中的兩誡嗎?對於撫養過孩子、辦過學校、經營過一家律師事務所或投資銀行的人來說,你們知道羨慕意味著什麼嗎?我曾聽巴菲特說起過很多次:「推動世界前進的不是貪婪,而是羨慕。

大家對七宗罪並不陌生,我敢保證羨慕和妒忌是最讓人不快的。在一個人通向災難性的自我放縱之路上,憤怒、貪婪、懶惰、暴食和淫慾,特別是淫慾,都可以帶來很多快樂;

然而,羨慕和妒忌,即使只有一點點,也會讓人苦不堪言。然而,如果芒格和巴菲特的觀點是正確的,羨慕真的可以推動這個世界前進,那就難怪這個世界會有那麼多人不快樂了。

格上財富: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選陽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財產品,為您的資產增值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跟著查理芒格學習處世智慧
    如果說成功可以複製,那麼查理芒格就是這樣一份活生生的原件,在他即將步入百歲之時,他為我們耐心講解了自己的成功之道,以期在有生之年能夠為年輕人送上一份精神上的禮物,減少他們走重複的彎路。以下就是查理芒格認為最重要的成功要素:終生學習的習慣每一個行業都有優秀的人,當你細心觀察時你會發現這些所謂的行業翹楚其實都有一種保持終生學習的習慣,對,是習慣,而不是能力。
  • 查理芒格的處世智慧
    他的智慧不僅體現在對投資一針見血的深刻洞察力,更體現在他對社會不同領域發展規律入木三分的本質認識。這種跨學科的知識體系和跨周期的深度思考能力,也正是他和巴菲特取得長期投資成就的重要原因。精心整理了查理芒格的處世智慧,感謝查理芒格給我們帶來了精彩而又珍貴的知識禮物!終生學習各行各業的翹楚往往都是能夠保持終身學習的人。
  • 查理·芒格的智慧: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兒女為人處世之道
    查理·芒格也沒有什麼大理論,他喜歡利用家庭餐桌這個講壇來教育他的子女。他最喜歡的教育工具是德育故事,講的是某個人面臨道德難題,並作出了正確的選擇;還有反面教材,講的是某個人作出了錯誤的選擇,最終遭遇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災難,生活和事業都損失慘重。利用反面教材是他的特長。
  • 了解查理·芒格的智慧,看著幾本書就夠了
    編者按:查理·芒格是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本文是對他投資及生活智慧資料的匯總。本文發表在Farnam Street網站,作者是芒格的鐵桿粉絲,原文標題Who is Charlie Munger? Wit and Wisdom From The World’s Most Irreverent Billionaire。
  • 《窮查理寶典》「美」查理·芒格
    今天為你解讀的書籍是《窮查理寶典》,這本書大概有70萬字,我會用大約 27 分鐘的時間為你解讀書中精華:普通人如何借鑑查理·芒格的哲學和智慧,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活得更明白。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本書的作者查理·芒格也不例外,他的偶像是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年輕時創辦了《窮理查年鑑》,記錄了他的智慧箴言和投資建議,因為這本書對芒格的幫助很大,所以芒格決定效仿他的偶像也給世人留點有用的東西。他把自己多年的人生智慧和投資哲學寫成了一本書,這本書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窮查理寶典》。
  • 查理-芒格:無能的人可能喜歡做這兩件事,或要適當的遠離
    而巴菲特能夠這麼成功,和他的搭檔芒格是分不開的。查理-芒格雖然鮮為人知,但是他被巴菲特稱之為導師,巴菲特曾這麼稱讚過芒格:「查理拓寬我的眼界,幫我更快的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沒有查理,我會比現在窮很多。」芒格是何許人也?
  • 讀《窮查理寶典:芒格的智慧箴言錄》-虎嗅網
    經一位朋友提醒,我意識到把這本書翻譯成中文應該是對恩師最好的報答,同時也完成了我多年來希望與同胞分享芒格智慧的心願。       現在這本書即將出版了,我也想在此奉獻我個人學習、實踐芒格思想與人格的心路歷程、心得體會,以配合讀者更好地領會本書所包含的智慧。一       第一次接觸巴菲特/芒格的價值投資體系可以追溯到20年前。
  • 鮮有人知的查理芒格先生
    查理芒格先生在事業上的成功是眾所周知的,但他在生活上,家庭教育,以及做人上的成功卻鮮有人知。對於有些不了解查理芒格先生的讀者,我先做一個大概的介紹。「沉默的」查理芒格和「備受矚目」的沃倫巴菲特作為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掌舵者(美國商業史上最成功的上市企業的最大股東之一)。
  • 巴菲特合伙人,96歲芒格:想要幸福?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了
    巴菲特曾這樣評價老夥伴查理·芒格:「他讓我以極快的速度從猩猩進化成人類,沒有查理,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如此傳奇的人物,說什麼也不能放過!在研讀了大量芒格的材料,尤其是公認最權威、最專業的《窮查理寶典》,心眼兒發現了這位牛人的一個秘密。
  • 學習芒格、塔勒布、Naval 資料清單
    在世的對我思想影響最大的三個人是查理芒格,塔勒布和 Naval。我的很多認知,想法和處世原則,都是從他們那裡學到的。分享一些我學習他們的資料清單。除了這個清單,塔勒布和 Naval 在推特上都很活躍,關注推特是持續跟進他們思想的好方法。
  • 用13句話告訴你查理芒格的投資智慧
    作為巴菲特一生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身價只有「區區的」18億美元,遠遠不如許多對衝基金的創始人。但是查理.芒格對於價值的理解極其深刻,這個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投資,還體現在人生。巴菲特關於查理.芒格有兩個極高的評價。
  • 《窮查理寶典》:每個人都可以收穫幸福和富裕的人生
    在一次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上,有位年輕人問諮詢股神巴菲特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在巴菲特給出他的建議之後,查理補充道:「別吸毒,別亂穿馬路,避免染上愛滋病」。許多人以為這只是查理開的一個小玩笑,但確是如實反映了查理在生活中規避風險的獨特方法。
  • 96歲查理·芒格的這3句話,揭露了成功的奧秘,看懂夠用一生
    最近我讀了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這本書裡有他的傳記和他的思考模型、賺錢法則、處世智慧等,對我很有啟發。芒格常說,要想得到幸福的人生,你就得去研究人生的痛苦。所以芒格不想其他人一樣喜歡研究成功案例,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各種各樣的失敗案例,他甚至會把各種導致失敗的原因,排在自己的決策清單裡,這樣的習慣也讓他一生都沒有出現過重大決策失誤。
  • 《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錄
    《窮查理寶典》收錄了查理過去20年來主要的公開演講,通讀完畢受益匪淺。雖然很多專業的理財知識未能透徹理解,但是很多學習方式,處世態度使我茅塞頓開,直截了當撥開我心中的迷霧。寫知更鳥讀書筆記的時候也運用了很多本書的觀點,比如「意識形態」。一些重要的觀點會反覆多次出現,例如:逆向思維,多元思維,人性弱點。我也不厭其煩地搬運這些智慧過來。
  • 《窮查理寶典》中的智慧人生信條,活學多用,受益終生!
    對於智者而言,一字道天機。——窮理查我一生遇人無數,但從來沒有遇到過像查理·芒格這樣的人。——巴菲特好的劍要留給能揮舞它的人。——《天路歷程》《窮查理寶典》是迄今為止全面介紹投資大師查理·芒格的投資、學習與人生心得的唯一一本書,讓我們工作、生活決策水準全面提升的智慧寶典!《窮查理寶典》完整收錄了查理·芒格的個人傳記與投資哲學,以及過去20年來芒格主要的公開演講和媒體訪談。
  • 96歲查理芒格:我改變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只用了短短1句話
    查理芒格到底有多厲害,竟然讓股神巴菲特欽佩不已?我通讀查理芒格的傳記,還有他的智慧箴言錄:《窮查理寶典》後發現,查理芒格不僅是一個非常會賺錢的企業家,還是一個頂級的思想家。價值投資,對張磊來說受益匪淺,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價值》,總結他在投資界近20年的投資經驗,他在書中首次公開他多年總結的價值投資7大公式,還在裡面分享了他對投資和商業的全方位思考,還有許多他對生活的感悟,裡面還搭配了許多有意思的手繪插圖,讀起來通俗易懂又充滿智慧啟迪。
  • 5分鐘學習《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錄》精華之1
    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變得痛苦;要研究企業如何做強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業是如何衰敗的;大部分人更關心如何在股市投資上成功,查理最關心的是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大部分人都失敗了。他的這種思考方法來源於下面這句農夫諺語中所蘊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將來我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不去那兒了。
  • 《窮查理寶典》2 – 芒格的生活、學習和決策方法
    查理芒格的投資方法是一整個「生態系統「。它們借用並完美地糅合了許多來自各個傳統學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這些學科包括:歷史學、心理學、生理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統計學、經濟學等。幾乎每個系統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若要理解這樣的系統,就必須熟練地運用來自不同學科的多元思維模式。
  • 每天5分鐘學習《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錄》精華之1
    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變得痛苦;要研究企業如何做強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業是如何衰敗的;大部分人更關心如何在股市投資上成功,查理最關心的是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大部分人都失敗了。他的這種思考方法來源於下面這句農夫諺語中所蘊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將來我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不去那兒了。
  • 查理芒格的經典投資原則自我檢查清單
    作為沃淪·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有「幕後智囊」和「最後的秘密武器」之稱,在外界的知名度一直很低,透明度低,其智慧、價值和貢獻也被世人嚴重低估。在1966年之前,巴菲特還是在沿襲格雷厄姆的菸蒂投資法,投資的成功率還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