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講的邏輯

2020-09-03 渣母頭

圖文|渣母頭

我眼中的邏輯

給個合理的邏輯?

這邏輯不太對。

我們做事要符合邏輯。

看出文字中的邏輯了嗎?

你這神邏輯啊!

這什麼邏輯!

一點邏輯都沒有!

不好意思,咱倆邏輯不在一條直線上!

邏輯思維一塌糊塗!

是時候訓練邏輯了!

......

以上這些都算是我的關於「邏輯」的口頭禪了,平均每天能提到N次。老二有回吃飯的時候悠悠地問我:「老媽,你整天喊邏輯,邏輯到底是什麼鬼?」 這問題把我問倒了N天,倒不是我完全答不出來,而是我不知道應該怎樣解釋給老二這麼大的小屁孩聽。

關於邏輯的定義,之前在網絡上有看到一個段子——段子裡是某校長面對不同的人提問「為什麼貴校不開設邏輯課?」的時候,所做的一系列不同的回答,並戲稱此為邏輯。

其實我不是太贊成這種語言花式上的邏輯,它充其量只是邏輯裡的一個應用,用「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來形容就足夠了,還不足以撐起邏輯的一片天。

關於邏輯的定義,百度裡還有一個通用的解釋——指的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這個定義一開始我是特別贊同的,但漸漸地,我發現它也解釋不了所有的邏輯,因為在為人處世中,有很多有形的無形的事是沒有明確的規律和規則的。這個定義無非是適用於已經被發現規律和規則的事務中,很顯然,這個事務指的是「科學」,而這便僅僅是關於科學中的邏輯的定義。

關於邏輯的定義,個人在百思之後,給了它一個歸一化的淺顯的說明性定義——從正向看,它指的是從起點到終點,用以解決問題的一系列子步驟的前後順序,這種順序是包括了明確的條件的;從反向看,它指的是從終點到起點,用已有的結果反向確定上一個子步驟以及相應的條件。這其中實現的路徑,可以有無數條,關鍵在於能否根據相應的條件找到對應的起點或終點。

舉個例子

今年高考中一道被吐槽到爆的地理題。

圖片來源:網絡

難不難?難,因為一道不長的題目裡面涉及了多個可能都沒聽說過形成原因和過程的名詞,以及一副從來沒見過的圖。

難不難?對不起,它也不難。試著從題目的第一個字開始讀,完全不看圖,一路回答以下問題就找到答案了。

1、正向:什麼是玄武巖?

2、正向:玄武巖是怎麼形成的?——鋪墊了第二第三小題。

3、正向:玄武巖的形成決定了它有怎樣的性質?到這裡,第1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回答了一半。

4、反向:既然有這樣的性質,那麼強加條件會如何?(因為與第1問產生衝突,所以需要反向)——到這裡,第1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回答了1/2。

5、反向後的正向:強加條件後發生的變化有什麼特徵?——開始鋪墊第二個題目、第三個題目。

6、反向後的正向:持續地強加條件會如何?——到這裡,第二個題目回答了四分之一。

7、反向後的正向:繼續持續地強加條件會如何?——到這裡,第二個題目至少回答了二分之一。

8、反向後的正向:再繼續持續地強加條件會如何?——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徹底清明,第二個題目回答了三分之二。

9、反向後的正向:一直持續強加條件,過程反覆,這些變化的特徵會發生什麼變化?除了第二小題的一小小部分解釋不清外,其餘全部解決。

為什麼第二小題還有一小小部分解釋不清楚?因為題目給的文字條件不夠了。如果沒有圖,就可能對應多種情況,但是加上了圖片的信息,就又只剩一種可能,那就是答案。

那麼難點在哪?就是盯著圖片的庸人自擾。

總結

所以最後,邏輯是順序,而擁有的知識不過是推動這個順序按照既定的路線發展或者倒回。

試試看,Get到了嗎?

答不出來的,我也沒轍了~~

相關焦點

  • 記憶力訓練:講一講記憶法的邏輯原理
    有很多夥伴對記憶法並不理解,以至於對記憶力訓練等存在質疑,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記憶力訓練的規律和一些常見的記憶法的邏輯原理,讓各位有興趣的小夥伴更直面的接近記憶力訓練的核心。首先記憶存在的腦海中,幾乎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記錄著你的過來。但是大多數的記憶,就是每天見到的瑣碎的司空見慣的小事這些通常很難入駐你的記憶範圍內。
  • 孩子說話混亂沒邏輯?陪孩子「講故事」,趁機培養孩子邏輯能力
    最近朋友發現兒子講話總是沒有邏輯,講了半天自己急的團團轉開始別人就是聽不出他想表達的意思,對此朋友很是擔心。昨天下午,朋友聽到從客廳傳來打碎東西的聲音,她走過去一看滿地都是碎玻璃。兒子站在旁邊顯得手足無措。收拾完之後朋友就問他怎麼打碎的?孩子急忙解釋:"媽媽,是貓打碎的,我這樣,然後貓過來,就這樣,然後就它就把杯子打碎了。"
  • 你講邏輯嗎?
    這顯然和我們的邏輯相互矛盾。於是,埃文斯-普裡查德得出結論,阿贊德人的推理中存在矛盾,但是他們選擇忽視它,不然會導致阿贊德社會的信念體系崩潰。在了解邏輯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什麼是命題邏輯。命題是指能夠判斷真假的陳述句,比如太陽從東方升起。
  • 給孩子們講城裡的故事
    北山小學的孩子正等待福州的公益家庭為他們送圖書、講故事。 從福州往西北行駛50多公裡,到永泰縣與閩侯縣竹岐鄉交界的山地上,就是北山小學了。學校有30名孩子,從幼兒班到六年級,他們都來自附近的北山村、星聯村和石岸村。校長張錦成告訴記者,家裡條件稍微好一些的孩子都去20公裡外的鄉中心小學讀書了,留下的不是貧苦孩子,就是年紀小、不方便的。平日裡,這些孩子都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
  • 疫情期間在家帶娃,不妨陪孩子「講故事」,順勢鍛鍊孩子邏輯能力
    另外,家長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一方面能夠讓孩子通過故事的邏輯了解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明白為什麼大人們要改變生活安排。另一方面也可以順勢鍛鍊孩子的邏輯能力。為什麼絕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呢?除了故事本身的情節吸引人之外,故事的邏輯更是能夠將一些複雜難以理解的含義道理直接地展示出來。
  • 英語語法精講-邏輯主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語法指導>正文英語語法精講-邏輯主語 2012-12-20 14:20 來源:大耳朵英語 作者:
  • 孩子說話混亂沒邏輯?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從「講故事」開始
    用"講故事"來培養邏輯能力一提到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很多父母想到的都是枯燥和刁鑽的數學遊戲,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可以把學習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增加學習的樂趣,講故事是鍛鍊思維能力最簡單的方法。
  • 一輩子,給孩子們講一個故事就足夠了
    在兒童閱讀的世界中,這兩隻兔子——大慄色兔子和小慄色兔子,往往最早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它們倆的知名度,不亞於《晚安,月亮》裡的小兔子、逃家小兔、米菲兔、比得兔等等圖畫書中的著名兔子。這本圖畫書也是全世界很多家長,用於親子閱讀和講睡前故事的第一本書。沒錯,就是這本《猜猜我有多愛你》。
  • 該如何給孩子們講故事
    我曾經給孩子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個日本人,一個美國人,一個中國人都犯了錯要打屁股。日本人說,我強壯不怕。就給打得屁股開花。美國人說要求墊一個墊子,結果被允許。也就是屁股打腫了。輪到中國人,日本人挑釁中國人,說了一些怪話,笑話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什麼的。結果中國人知道也可以滿足一個要求後,他提出把日本人墊到屁股上。那年我家孩子是五歲。聽了這個故事,她哭了。
  • 孟子與告子的辯論是不講邏輯、強詞奪理嗎?
    其中反對的理由之一就是中國的許多文言文不講邏輯。「中國的許多文言文不講邏輯」這個話很難證實或證偽。因為這個「許多」是多少說不清楚,怎麼就算是「不講邏輯」也莫衷一是。當下輿論界和學界,特別是自媒體上這種大而化之的判斷非常多,我們不必將其當作事實判斷,不妨將其看作一種情緒表達。
  • 邏輯英語:做公益,我們一直在路上 | 記錄邏輯英語閆莊免費教育助力之行
    這一次,我們來到了閆莊,為這裡的孩子們提供為期一個月的免費英語教學,用邏輯英語的力量為孩子們的生活帶來改變。孩子們感到十分新奇,因為他們覺得和普通的英語課相比,邏輯英語的教學方法更加新穎,教學方面更加廣泛。
  • 多培養孩子「講故事」,輕鬆培養孩子邏輯能力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們從小就做一個聽話乖巧的寶寶,因此,家長們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常常會束縛孩子天性,很多孩子的性格原本是很開朗和活潑,但是由於家長的一些限制,導致孩子們被迫成為"乖寶寶"變得不愛說話。然而,有些家長則會因為過於溺愛孩子讓孩子性格變得軟弱、嬌羞,孩子因此可能也變得比較怕生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 【鄂圖新聞·我拆你思】講給孩子們的健康書——我拆你思·講給孩子們的英文故事之健康篇
    2月29日,由湖北省圖書館主辦的「在家閱讀·書香戰疫」系列活動第十四場「我拆你思」之外文「拆」書專題:講給孩子們的英文故事之健康篇上線開播。本期活動迎來了省圖史上年齡最小的線上直播講書人——十歲的張靜涵小朋友(Crystal)。
  • 「凱叔講故事」 與孩子們發起知識戰「疫」!
    為了助力孩子們「停課不停學」,在這個超長假期裡快樂地長知識,「凱叔講故事App」 不僅設立「戰『疫』免費學」公益活動頻道,推出2400+免費故事和課程內容,更依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理解和知識需求,提供分齡學習「課程表」。
  • 愛情根本就講不通,你無法用邏輯衡量愛情
    Make sense 講得通,donen't make any sense, or makes no sense 講不通的道理;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這樣講不通;This data makes no sense 這些數據完全不對啊
  • 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不講邏輯的? - 南風窗網
    ,「中國人是不講邏輯的」。不講邏輯的「中國式邏輯」,在他那裡被概括為三點:問態度,不問事實;問動機,不問是非;問親疏,不問道理。   這三點,戳中不少人的神經。想想看,這可不就是社會上各種版本的胡攪蠻纏、誅心論和道德綁架的癥結所在嗎?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給孩子們講好抗戰故事
    今天,把那些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正是希望他們在對抗戰歷史的了解中懂得珍愛,在與抗戰英雄的心靈對話中激發奮進的動力。   抗戰故事中浸潤忠誠。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都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無論是黃河岸邊的浴血奮戰,還是青紗帳裡的拼死抵抗,都是對祖國最真摯情感的流露,都是國格和民魂的凝聚。「所有季節裡的花,都開不過靈魂裡的花。」
  • 試試從「講故事」開始,培養思維邏輯能力
    第二、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孩子的人生「加分」雨果曾說:「理想無非就是邏輯的最高峰。」就像很多孩子在幼兒園會舉行講故事比賽,一個有邏輯的孩子,她們的故事往往講的更加的通順流利,惹人喜愛。也有更多能被別人看見的機會,是那些不敢講故事或者故事講的毫無邏輯的孩子所不能享受到的。在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 孩子說話混亂沒邏輯?試試從「講故事」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
    在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時所具備的能力,是否可以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能夠準確並且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家長不妨從講故事開始有相關的研究表示,學齡前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的孩子,在記憶力、想像力、邏輯能力方面等要比不喜歡聽故事的孩子優勢要多一些。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講故事往往是最簡單卻又是最有效的一種方法。
  • 十年來,他堅持為孩子們講繪本故事
    從第一次在溫州市圖書館給孩子們講繪本故事到現在,他做公益閱讀推廣已經堅持了十年。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這十年,「海龜哥哥」走進圖書館、城市書房、文化禮堂,以及幼兒園、小學校園,給孩子們講繪本故事;定期走進民工子弟小學給新溫州人子女過繪本生日會;驅車幾個小時走進山區校園,帶著故事、禮物和大山裡的孩子交流快樂。一個有故事聽的童年總是幸福的,「海龜哥哥」以其誇張的表情、豐富的肢體動作、生動的語言徵服了小朋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