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是永恆的話題,雖然各種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多如牛毛,各種理論層出不窮,但我們依然掙扎在時間的長河裡,每當一個計劃呈現,隨即而來的是安排時間,我們對時間的需求似乎沒有盡頭。
在時間面前我們是一個矛盾體,一邊抱怨著時間不夠,一邊又在花式的浪費時間,在時間面前我們似乎總是「盡力而為」,但其實「盡力」是最大的謊言。
「不要儘量抽時間,要管理時間」,看起來沒什麼技術含量,也平凡無奇,但這句話對現階段的我非常受用,我把它總結為:不花哨、務實、接地氣的掌控時間。
每次有個想法,總會在當天的清單裡列出來,隨著靈感的增多,清單的長度也越來越多,每天晚上復盤的時候發現總有幾項內容是當天不能完成的,然後第二天繼續告訴自己要儘量做完,結果還是總有做不完的當日清單。
這種早上列清單,晚上復盤的做法看似很進取很積極很有目標,但在時間管理上依然犯了大忌,一段時間下來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個人成長也很容易遇到枯燥期和瓶頸期。直到這個概念呈現「不要儘量抽時間,而是要管理時間」,我才似乎眼前一亮。
究竟如何管理呢?
我們總是在有想法的時候羅列清單,然後列一個目標時限,例如今天或明天,甚至計劃多少天完成,然後我們到復盤的時候回顧為什麼沒有完成,但這種時候雖然知道原因,也清晰結果已經沒有完成,可是往往時間也過去了。
假如我們用」務實、接地氣的管理時間「的意識去執行會有什麼不同?這裡的接地氣的管理不是泛泛的管理,而是真的去確定一天裡哪個時間點做什麼事情,然後全心全意的執行。
我們不一定知道未來十天是否每天在具體的時間段能具體做哪些事情,但我們起碼知道今天甚至知道明天的具體時間段安排的可行性。
就像今天早上我列下了6條今天想要完成的清單,那關於寫今天的寫作我安排在10:30-12:00之間,然後預留午餐前的時間給予有可能出現的延長。那麼我就必須在這個時間段遠離手機,放下其他事情,不上網,也不看書,不想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在這個時間段安心的寫作。無論我中間是否需要查閱資料,是否想站起來去喝水,我都儘量不做這些可以不做的動作(要查閱資料可以先記下等文章大概完成後再查閱),儘可能在這個時間段裡一心一意面對寫作這件事。
又例如我打算今天閱讀昨晚未完成的閱讀,那麼我就會安排下午具體一個時間段進行閱讀,而在安排這個閱讀的期間杜絕其他事情,這就是接地氣的時間掌控。儘可能的具體到當天的哪個時間段,然後想辦法全心全意的去做。
可見時間管理真正的核心不是管理時間,是管理我們的注意力。我們要在具體的時間段內高效率,就必須管理好我們的注意力。我們的注意力要和時間管理緊密配合,完美合作,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收穫時間管理的成果。
有時候我們把時間管理的概念想得很宏偉,包括一周、一季度、一年等等,但是實際上時間管理也需要很接地氣,它應該從具體某一天的具體時間安排開始嚴格執行,讓我們的身體對這種時間的嚴格規劃習慣,也要讓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目標事項上。在大的周期內我們需要靈活性,但當我們在小的時段上要儘可能杜絕這種靈活性,不要給自己有任何藉口。
如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總是效率不高,或者總是苦於沒有時間聚焦個人成長,那麼我建議試一下從今天開始,除了管理當天的具體時間段外,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這種訓練可以從小事做起,例如吃飯的時候,我們就要告訴自己現在全身心的投入吃飯中,享受吃飯的樂趣,食材的味道,餐桌上的交流;當我們決定的那一個小時要看書,我們就專注在書籍中,遠離手機和社交媒體,讓自己的身心沉浸在與作者的交流中。
個人成長在時間的長河裡能積累成大的能量,但必須始於小的細節,它就在生活的點滴中。從此時此刻開始,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關注我們的時間掌控力,關注我們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