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7月12日消息:炎炎夏日,冷藏食品若儲存不當容易變質。記者近日調查了本市10多家便利店和大型超市,發現大多數存放奶製品、熟肉真空製品的冷藏櫃溫度符合食品的保存溫度,僅有少部分未達標。此外,多數冰櫃在櫃角處均有溫度顯示屏,由於位置較低,消費者鮮有關注。專家提醒,在超市購買冷藏食品時,應仔細觀察是否存放在正常運轉的冰櫃中。同時要留意冰柜上面的顯示溫度,是否符合食品的儲藏條件。
個別冷櫃「冷度」超標
記者調查的便利店中,都擺放了立式敞口冷櫃,主要存放酸奶、三明治、壽司等食品。按照酸奶包裝標示,普遍保存溫度在2℃-6℃,三明治儲存溫度在0℃-10℃。龍州路全家便利店共有4個冷櫃,冷櫃右上角的溫度顯示屏讀數分別為5℃、4℃、3℃和2℃,梅隴路良友便利店兩個冷櫃溫度為5℃和6℃,均處於上述食品的保存溫度之內。梅隴路好德便利店中兩個冷櫃溫度為3℃和6℃,同一條街上的另一家店有一臺冷櫃,溫度顯示6℃,但天等路店擺放酸奶的冷櫃溫度為8℃,比臨界溫度高出2℃。
記者隨後走訪聯華、農工商、沃爾瑪和家樂福等大型超市,這些超市場地較大,冷櫃中至少擺放著30多種奶製品,還有數個儲存肉類的臥式拉門冷櫃。在梅隴路聯華超市,記者來到酸奶專櫃前,3個敞開式冷櫃有一個溫度「超標」,顯示為7.2℃,冷櫃外側還堆放了8箱促銷酸奶,「裸露」於常溫之中。在梅隴路農工商超市,存放肉類食品的冷凍櫃溫度顯示為零下12℃,記者隨手從櫃中拿起一袋「香菇貢丸」和一袋「印度飛餅」,儲存條件同為「零下18℃冷凍保存」,相差了6℃之多。在上中西路的沃爾瑪超市,由於更換了一批新的冷櫃,溫度正在調試。在家樂福南方店,肉類冷櫃的溫度為1℃和2℃,擺放在內的「香川土雞」鮮品、法式羊排等儲存溫度為0℃-4℃,符合標準。4個酸奶冷櫃的顯示溫度也達標,浮動在0℃-1℃。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超市把酸奶堆得已高出冷櫃,儘管冷櫃溫度顯示達標,但用手觸摸最外面一層,沒有明顯冰涼的感覺。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明確規定,放在冷櫃的食品必須在「食品整理線」以下,即在櫃口下方約5釐米處,設一條明顯的標誌線,標有「食品整理線」或「食品必須在此線下保存」等字樣。如果冷櫃敞口且食物堆放高於整理線,則有可能變質。
省電是製冷「殺手」
根據2006年商務部出臺的《超市購物環境行業標準》規定,貯存生鮮區域的商品和原材輔料應配置必要的低溫貯存設備,包括冷藏庫(櫃)和冷凍庫(櫃),冷藏庫(櫃)溫度為零下2℃至5℃,冷凍庫(櫃)溫度低於零下18℃。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低溫能抑制細菌繁殖、減少營養流失、延長產品保質期。而如果儲藏環境不達標,情況嚴重的甚至可能在保質期內發生變質。
記者隨機採訪一些購買冷藏食品的市民,發現他們對冷櫃溫度是否達標都不大關注,而是習慣性看一下保質期,如果在保質期內,就覺得可以放心購買。其實,以酸奶為例,在常溫中容易二次發酵,產生發酸氣體,對人會產生不良影響。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指出,要留心超市是否盡到冷藏責任。「有的超市為省電,會把需要冷藏的商品暫時放在常溫倉庫裡,等冷櫃貨架有空時才把它們放到冷藏。有些小超市甚至在晚上把冷櫃電源關掉,或者溫度調高。」
對此,一家超市負責人坦言,為了省電節約成本,有些經營者的確會調高冷櫃的溫度。數據顯示,一款超市常用的450W冷櫃,將溫度設定在零下10℃,一天的耗電量約4度;若將溫度設置到8℃,一天的耗電量約2度。另外,有的冷藏設備使用期過長,設施嚴重老化,達不到應有的製冷效果。「正規超市的要求很嚴格,一般奶製品的冷藏溫度在零下2℃-5℃,香腸熟食真空製品的冷藏溫度在0℃-零下4℃,速凍米麵食品和冷飲的溫度要求最高,低於零下10℃才行。」即便如此,他承認在流動銷售區內,不少冷藏冷凍區的溫度很難達到食品要求的儲存溫度。「為了方便消費者購買商品,冷櫃都是敞開的,因此外面溫度高,冷櫃溫度也會升高,要達到保存所要求的溫度還需要緩衝一陣。」
其實,冷櫃溫度不達標,有時還和很多消費者的不良購買習慣有關。記者走訪時聽到超市促銷員抱怨,有人打開臥櫃的門長時間翻來翻去,取走商品後又常常忘記關上。有些超市雖然在冷櫃的櫃門上貼出「節約能源,保護環境,請隨手關櫃門」等標籤,但用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