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科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舉辦

2020-12-16 光明網

  第十四屆科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舉辦

  專家熱議新時代科教融合創新發展

  12月6日至7日,由浙江大學、中國工程院教育委員會主辦,浙江大學中國科教戰略研究院、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承辦的第十四屆科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辦。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姜恩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處處長高東鋒等來自國內外學界和業界的300餘位嘉賓,圍繞「大科學時代的科教融合與創新發展」主題,進行了經驗分享和觀點交流。

會議現場

  工程教育需要繼續深化改革

  工科,一直是中國高等教育中備受關注的一個領域。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中國的工科的本科畢業生已經佔了全世界總數的38%,中國已經擁有科技人力資源總數達到4200萬人,居於世界第一。

  「工程技術作為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槓桿。在人類進步過程中,工程技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姜恩來說。

  進入新時代,工程教育也被寄予更高期待。研討會上,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也被與會專家學者屢屢提及。

  「高等工程教育70年發展成就輝煌。但冷靜審視,我們現在是工業大國,但還不是工業強國;是製造大國,但還不是製造強國。我國工業製造業還處在世界價值鏈中低端,創新能力還不強,種種問題還仍然存在,從中可以看出,工程教育還需要加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處處長高東鋒說。

  「現在我們處於大科學時代,對於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跨界要求。人才培養在內容上呈現出更加複雜、更加交叉、更加多元的特徵,在模式上又呈現出更加開放、更加創新的特點。」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認為,「科教融合」「創新發展」成為大科學時代大學精神的關鍵要素、「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國際高等工程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培養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必然選擇。

  上海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吳靜怡則從產業發展角度分析了工程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等技術變革,給我們的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工程人才需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面對智能化的新變化、『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培育的寬度不夠了。此外,我們很多的專業課程的內容跟不上工業界的技術發展,我們原來的教學是依賴於書本,而書本內容更新速度遠遠落後於技術更新速度,所以在這些方面來講,我們需要改革的地方有很多」。

  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多樣化

  2017年以來,我國「新工科」建設逐步起步,從「復旦共識」到「天大行動」,再到「北京指南」,凝聚了工程教育界的廣泛共識,推動了大學辦學模式由學科導向轉向產業需求導向,由專業分割轉向跨界融合,由適應服務轉向支撐引領、系統推進。

  「『新工科』建設起步後,堅持用問產業需求建產業,問改革發展改內容,問學生志趣變辦法,問學校主旨推改革,問內外資源創條件,問國際前沿立標準,不斷推進工程教育變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東鋒介紹說。

  那麼,「新工科」推進兩年來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工程教育培養模式需要進行哪些改革?針對這些,與會專家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工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多樣化。」潘雲鶴院士說,「中國的工程科技人才現在已經有兩個模式。第一個模式是專業技術型模式,學生通過學術理論學習、專業課實踐,最後變成能解決問題的工程技術人才,這種模式是從蘇聯學來的。第二個模式叫寬基礎研究型模式。這個模式是學理論,學很多新技術,然後發表科研成果。這個模式實際上是學美國的。」

  潘雲鶴院士認為,兩種模式各有其優點,應該允許這兩種模式同時存在,但同時,中國還需要這兩個模式以外的其他模式。

  「我們需要培養懂本專業的理論、技術,還懂其他工程專業的人才,因為多種專業知識的交叉應用人才在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的時代特別重要;我們還需要學了理論、學了技術,還學創新設計的人才。中國過去是跟在人家後面走,現在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我們需要學了理論、學了技術,再學商業理論、管理理論和創業理論的人才,這就是創新創業人才。這種人才的重要性在美國已經得到了證明,中國也要大量培養這樣的人才。」潘雲鶴院士說,從這些需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工程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不能推行單一的模式,要允許各種模式的存在,同時培養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

  除了培養模式創新,與會專家也認為,工程教育還可以有更多的創新方式。

  嚴建華認為,應繼續推動科教融合,「長期以來,浙江大學通過承接重大創新任務,通過科教協同,來加強人才的培養;通過交叉匯聚,培育重大的科學成果;通過開放聯動,來優化人才培養的生態格局,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認為,應該把工程哲學、工程科學、工程創意結合在一起,「以工程創新為改革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改造傳統的工科教育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工程教育如何贏得「大變局」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個判斷,在研討會上被屢屢提及。中國工程教育如何應對這場「大變局」,也是與會專家學者熱議的一個話題。

  「人類社會經過上萬年的變化,一直在物理世界和人類社會這個兩元世界裡變化。但人類發展到今天,在計算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推動下,我們形成了一個CPH(賽博、物理、人類)三元世界的模式。這個模式已經改變了傳統以生物進化論或者有機化學為規律的人類社會演化的進展模式,變成了『有機智慧+無機智慧』雙輪驅動的世界變化的模式,這種模式對科技創新,對教育和人才培養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作用。」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說。

  鄭慶華認為,在「大變局」時代,應該充分利用科技成果,用人工智慧為工程教育賦能。「比如,通過人工智慧改進傳統教育方法和手段,尋找獲得符合個人興趣的學習路徑;創新教學的效率,把無關、無效的內容過濾掉,同時利用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等手段建立沉浸式教學的環境;改進評價和測試方式,通過新技術可以直接考核學生的實驗設計和動手能力,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人工智慧有可能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上面進行深層次的時空重組,打通線上和線下、過去和未來、現實和世界,把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聯繫起來,甚至可以把人類的所有認知延伸到世界每一個角落。」鄭慶華說。

  「我國高等教育正處在從大眾化向普及化轉化的關鍵階段,人才培養的觀念必須轉變。我們必須適應歷史規律,積極推動高等工程教育創新發展。」高東鋒認為,面對「大變局」,要進一步深化理論研究,啟動新一輪新工科建設研究與實踐項目,優化專業結構,加大優化調整、升級換代以及新建力度,深化課程改革,打造高水平專業化師資體系,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升學生敢闖會創的本領和能力。

  潘雲鶴院士則認為,面對「大變局」,應該認清楚「變」與「不變」。「十年後,我們依然會遇到激烈的挑戰,不同時代會給工程教育帶來不同的變化。要注意到,人才培養的模式應該有『變化+不變』兩部分,『不變』部分就是對知識傳承、人才培養的重視,而對於『變化』的部分,我們要因時制宜、因才制宜、因地制宜去應對。」潘雲鶴院士說。(光明日報記者 張春雷)

[ 責編:李貝 ]

相關焦點

  • 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工程教育系統創新暨第十五屆科教發展戰略國際...
    12月11日,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工程教育系統創新暨第十五屆科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開幕,深入探討當前工程教育改革與創新實踐。會議旨在為全面提升高等工程教育服務國家科技創新能力搭建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提供工程教育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
  • 第十四屆中日韓泰四國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學校召開
    第十四屆中日韓泰四國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學校召開 10月18至21日,第十四屆中日韓泰四國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The 14th JKTC international student seminar)在青島農業大學舉行,來自日本岡山大學、日本宮崎大學、韓國首爾市立大學
  • 同心抗疫和合發展 第十四屆和合論壇學術研討會在蘇州成功舉辦
    同心抗疫和合發展 第十四屆和合論壇學術研討會在蘇州成功舉辦 時間:2020-12-15 10:13:45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  12月6日,第十四屆和合論壇「抗擊疫情與和合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中億豐羅普斯金舉行
  • 第十三屆亞洲英語教師協會國際研討會將在南京舉辦
    「亞洲英語教師協會國際研討會」(Asia TEFL Conference)是「亞洲英語教師協會」舉辦的大型國際學術會議,歷屆年會有力地推動了亞洲外語教學與科研的發展,加強了全亞洲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界教師、學者同行間的學術交流。
  • 2019第十四屆北京文博會總體活動安排
    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貿促會承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簡稱「北京文博會」)將於5月29日至6月1日在北京舉辦。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經商各主辦部委同意,北京文博會自本屆起納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 信息化賦能民航「十四五」 第十八屆民航信息化發展論壇開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白新鑫 通訊員 趙丹11月4日,第十八屆民航信息化發展論壇在山東濟南開幕。本屆論壇以「信息化賦能民航『十四五』新徵程」為主題,旨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促進民航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搭建民航信息化交流平臺。
  • 第14屆中國蒙臺梭利教育國際研討會開幕
    第14屆中國蒙臺梭利教育國際研討會暨第10屆中國兒童教育(青島)國際論壇於7月28日在青島盛大開幕。中國蒙臺梭利教育國際研討會由中國蒙臺梭利協會(CMS)主辦,自2006年開始,每年一屆,迄今已分別在濟南、上海、青島、廣州、大連、杭州、南京等地成功舉辦過13屆,影響了1000萬中國家庭與幼兒,為蒙臺梭利教育在中國的本土化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中醫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研討會在京舉辦
    中醫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研討會在京舉辦發布時間: 2020-12-17 16:37:18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2020年12月12日下午,中醫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研討會暨中藥標杆品牌數字創新論壇,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
  • 「『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召開
    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國際合作局承辦的「『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出席會議並以「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題作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原副院長、社會政法學部主任李培林等作專題發言。
  • 我校牽頭舉辦獸醫學科中長期暨「十四五」發展規劃戰略研討會
    本網訊 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委託, 10月12日至13日,我校動物醫學院召集獸醫學科專家代表在北京召開了獸醫學科中長期暨「十四五」發展規劃戰略研討會,學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張東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任紅豔處長出席會議並講話。
  • 第19屆中國計算機系統(ChinaSys)研討會在渝舉辦
    第19屆中國計算機系統(ChinaSys)研討會在渝舉辦 2020年12月05日 16:03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12月5日上午,第
  • 電氣科學與工程學科「十四五」規劃暨學科發展戰略研討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11月26日電 11月21日至22日,電氣科學與工程學科(簡稱電氣學科)「十四五」規劃暨學科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成都天府新區召開,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主辦、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承辦。
  • 第十四屆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競賽在重慶舉辦
    12月6日,第十四屆中國大陸地區紅十字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競賽在重慶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落下帷幕。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代表隊奪得此項賽事冠軍,中山大學屈居亞軍,中國政法大學獲得季軍,北京大學獲得第四名。獲得本次比賽前三名的隊伍將有資格參加2021年第十九屆亞太地區高校間紅十字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競賽。
  • 華電集團公司召開「十四五」戰略規劃研討會
    華電集團公司召開「十四五」戰略規劃研討會 發布時間: 2020-12-11 15:26:29   來源:  作者:
  • 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研討會將在臺灣舉辦
    原標題: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研討會將在臺灣舉辦   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將於10月30至31日在臺灣舉辦。此次會議由臺灣博物館與臺北藝術大學聯合主辦,會議主題為「文化與自然遺產復原與回春:博物館學的透視」。    博物館研究雙年會是臺灣博物館社群的學術饗宴。
  • 第124屆廣交會舉辦中國絲綢國際化研討會
    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韓希):第12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簡稱「廣交會」)31日舉辦「中國絲綢國際化研討會」,共同探討新時期中國絲綢產業國際化與現代創新發展大計。舉辦研討會就是要架起中外絲綢文化交流的橋梁,搭建促進產業發展交流合作的平臺,成為中外絲綢文化增進了解、切磋借鑑的重要渠道,美國加尼福尼亞時尚協會主席愛莎·莫切克,阿里巴巴研究院高級算法專家蔣正偉,荷蘭橙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創意官、義大利著名時裝設計師、知名品牌管理與市場營銷高級經理人達蒙·吉安諾卡羅,「衣思贊」首席設計師及品牌創建人劉園園等嘉賓在會上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就中國絲綢的國際化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 2016·第十四屆中關村國際美食節六大亮點聚焦
    2016年6月2日訊,由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指導、北京市海澱區商務委員會支持、海澱飲服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十四屆中關村國際美食節在朗麗茲西山溫泉酒店盛裝開幕。第十四屆中關村國際美食節在朗麗茲西山溫泉酒店盛裝開幕
  • 「十四五」能源規劃及遠景展望專場研討會在如東成功舉辦
    ,28日上午,「十四五」能源規劃及遠景展望專場研討會在我縣成功舉辦。專場研討會上,原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現任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吳吟首先從國家層面解讀了「十四五」能源規劃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以及重點任務,為省級層面編制「十四五」能源規劃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參考。
  • ...諮詢研究項目「海洋裝備發展戰略研究」中期研討會在上海交大...
    2020年8月30日,中國工程院重大諮詢研究項目「海洋裝備發展戰略研究」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項目中期研討會,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由中國海洋裝備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組織、承辦,課題組及海洋裝備戰略研究院50餘人參加會議。
  • 天津大學「十四五」戰略發展規劃課題第二次交流研討會順利召開
    近日,天津大學「十四五」戰略發展規劃課題第二次全體在線交流研討會順利召開。為推動天津大學「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在天津大學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組織專家團隊承擔了包括「天津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目標、原則、步驟及評價機制」「天津大學人文社科類學科跨越式發展策略建議」在內的14項相關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