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半的特效就砸了一個多億,馮小剛為什麼一定要拍這部電影?

2020-12-18 柴叔看電影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唐山豐南一帶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整個過程持續約23秒。卻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

那是中國乃至世界都不願提起的傷痛。

沒人能想到32年以後,汶川會再次傳來噩耗。

2008年5月12號,北京時間14點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8級大地震,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公裡,數萬人受傷,更多的人被壓在了廢墟之下,生死未卜。

全國人民通過電視得知了此事。一時間大批人解放軍趕往災區,民眾自發組織捐款捐物,送往災區。

馮小剛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第一時間連同張國立、劉德華、陳道明等藝人為災區捐款,並號召其他藝人一同捐款賑災。

半個月後,他跟隨其他藝人去了災區。到達以後,滿眼的殘梗斷壁,一片狼藉,讓他感概萬分。在災區見到了太多骨肉分離,陰陽兩隔的場景以後,馮小剛默默有了一個想法。

回到香港之後,他掃了一眼書桌上布滿灰塵的一個劇本,當即給好友王朔打了一個電話:「我想拍一部與地震有關的電影,但是怕觀眾不喜歡看,收不回來成本。」

好友王朔在那頭安慰道:「沒事兒,你只管拍,萬一砸了,我再給你整個喜劇,把窟窿補上。」

掛了電話,馮小剛看著手中白紙上的「唐山大地震」幾個漢字發呆。

2007年初,馮小剛在《人民文學》上看到了一本名為《餘震》的小說,看過以後,深受感動,便打電話給這本小說的作者張翎,表示想把她的作品改編成電影。

張翎接到電話以後,一口回絕了他,「張藝謀已經跟我在談了,他也說想拍成電影。」

聽到『張藝謀』三個字後,馮小剛心涼了半截,但他依舊不死心,接著跟張翎說:「那你們先談,但我是真的很喜歡您的作品,如果你們沒有談妥的話,一定要記得聯繫我。」

2個星期以後,他接到了張翎的電話,張翎問:「你的電影還要拍嗎?」

馮小剛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當即就跟張翎籤了合同。然後找來了自己的好友,一起商量怎麼去修改劇本。

沒想到這一改就是2年多,一直到09年才通過審核。

劇本搞定以後,就面臨選角的問題了。

馮小剛深知電影如果是盤菜的話,演員就是各種食材,如果食材不新鮮,再高明的廚師也做不出美味佳餚。

劇中姐姐(方登)這個角色,他最開始找的是章子怡。

沒想到章子怡看完劇本以後,覺得這個角色的設定太弱了,申請修改劇本給自己加點戲份。一聽又要改劇本,馮小剛嚇得直搖頭,就這樣章子怡與這部電影擦肩而過。

而後,馮小剛又找來了張靜初。

這件事之後,娛樂圈卻傳出了這樣的一個消息:「馮小剛拍電影預算不夠,想請章子怡,最後片酬沒談妥,只好換人!」

馮小剛覺得這個消息有利於電影宣傳,也就沒去管它了。

主演都確定以後,就是群演了。

因為要拍地震後人們衣不蔽體的畫面,再化上連臉都看不清的妝,而且還需要非常多的群演,馮小剛一開始還擔心會不好找,結果很多經歷過當年大地震的民眾得知有人要拍這樣一部電影,都自發報名。

很多都是當地的原居民,還有些大人帶著自己年幼的子女,說是想讓孩子體會一下自己當年的經歷。

唐山是重工業城市,居住人口多達百萬,一條主幹道極盡繁華。

為了重現當年的場景,馮小剛特意請到了遠在紐西蘭的威塔工作室(製作《指環王》的特效公司),讓他們幫忙「造一條街道」出來。

威塔的負責人給馮小剛介紹製作步驟,說要達到你要的效果,至少需要2000萬美元(當時整部電影的預算是1億多元人民幣)。

預算明顯不夠,馮小剛只好找到了唐山市政府(在開拍之前,原本唐山市政府是準備承擔全部的拍攝費用)。

但得知光特效就要花費近一個億的時候,市政府明顯猶豫了,最後在廣電總局的建議下,又拉來了華誼兄弟和中影集團,才湊齊了預算。

費用談妥以後,威塔按照1:12的比例做模型,做了幾個月才達到了馮小剛的拍攝要求。

模型只是第一步,最難的還是拍攝出逼真的地震畫面。電影中有一段4分半的地震鏡頭(原本是拍了7分鐘,最後減掉了一部分),劇組前後一共花了8個月,拍了260個特效鏡頭才算拍完。

在拍攝「地震戲份」的過程中,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馮小剛只能下令讓劇組等天晴;一連下了6天。

按照合同,耽誤的6天,租金得照付(英國機器,一天3萬多),加上英國助手的費用,近20萬人名幣打了水漂。馮小剛急得跳腳,氣得罵娘。

開拍之前,為了還原唐山市區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生活景觀,影片所需要非常多的舊時代道具,馮小剛發出了救援信,號召全國人民捐贈,結果喜人。開機前劇組的兩個大庫房就都堆滿了,後來只能放到院子裡拿氈布蓋上。

最後是服裝的問題,因為1976年的部隊服裝現在根本就沒有,劇組刻意找到八一廠才解決了問題。

一切就緒,「好戲」上場。

原著當中姐姐被親生母親「放棄」以後(跟《掃毒》一樣,只能救一個)

一對夫婦收養了她。在成長的過程中,又遭遇養父猥褻,不堪其擾,離家出走。

而在電影中這處故事情節被改掉了,姐姐的戲份也大大減少,因此第一主角落在了媽媽(李元妮)身上。

飾演元妮的是徐帆,為了演好一個地道的唐山人,在電影開拍之前,她刻意請了語言老師教授她唐山方言。

苦練了三個月,終於把一個地道的唐山母親演繹得栩栩如生,她還因此獲得了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的最佳女主角。

電影裡有一場她抽兒子(李晨飾演)的戲份,當時徐帆已經完全進入到角色當中去了,聽到兒子說出大逆不道的話時,她毫不猶豫一耳光抽了上去。

這一耳光把李晨抽懵了,事後回憶起來他還說,當時能從帆姐的眼神中看出那種恨鐵不成鋼,卻又飽含愛意的複雜感情。

而徐帆自己卻說,這部電影給她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卻是群眾演員。

她抽兒子的那場戲,是大街小巷的民眾在給已故的親人燒紙錢。拍攝之前馮小剛說,你們家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拍攝的時候,你們要一邊燒紙一邊跟親人說話,沒有固定臺詞,說你們想說的話就行。

開始很順利,但拍著拍著有些群演就嚎啕大哭起來,後面鏡頭拍完了,馮小剛喊了幾次停,都止不住大家的哭聲。

而哭得最傷心的人,都是在地震中喪失親人的原居民。

還有一場雨中的戲,因為地震發生是7月(但拍攝時已經到了10月底),這要求群眾演員穿著褲衩背心拍,雖然凍得渾身發抖,牙齒打顫,但沒有一個群眾演員說一句抱怨的話。

有位男群眾演員本來是在一個大全景裡晃一下摔倒就可以了,但他完全是真摔,流的也都是真血。

連馮小剛自己都說,他拍電影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這麼負責任的群演:也正是因為演員的真情流露,才讓很多影迷稱讚這部電影拍得非常真實。

電影快殺青的那幾天,馮小剛一直睡不著覺,壓力大,火氣重。熱水泡腳、推拿按摩、吃安眠藥,啥招兒都用上了就是不好使。

一個同樣失眠的朋友聽說了以後,給他推薦了一首歌,他打開播放器單曲循環,不到半個小時就睡著了。

他聽到的那首歌歌叫《心經》,是王菲在汶川地震後為逝者誦經祈福的歌曲,用來表達人們對生者的祈福,對逝者的哀悼。

第二天醒來後,馮小剛第一時間給王菲打了個電話,跟她商量合作的事。

這首在凌晨三點鐘讓他平靜下來的歌曲,最終被放在了電影的結尾部分。

事後馮小剛回憶起來說:「都是天意,如果我再晚兩天聽到這首歌就沒用了(當天是交片子的最後期限),恰恰是那天晚上聽到了。」

終於到了要上映的時候,從07年有這個想法開始,到最終電影殺青,片子送審,這中間馮小剛經歷了太多曲折。

一開始他興衝衝地拿著劇本去申請拍攝,卻因「過於沉重,沒給觀眾帶去希望」而被廣電所禁。

中間數次修改,一直拖了2年多,才算順利開機。殺青後,片子又沒過審,隨時面臨著被封殺的危險。求爺爺告奶奶,方法用盡,把原3個小時的片子一直剪成了2小時15分鐘,才被允許上映;上映之後卻又被人質疑是在揭民族的傷疤。

當年震撼世界的唐山大地震,雖只持續了23秒,卻造成了24萬人死亡,16.4萬人重傷,幾十萬人骨肉離散,家破人亡。

事實之慘痛,讓人不忍回憶,更不願面對。

但馮小剛卻說,所有的幸福生活背後,都有一段悲痛的歷史,我們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也不應該忘記曾經的那些傷痛。

不論是32年前唐山大地震還是12年前的汶川地震,悲傷被時間稀釋,但思念從未被抹去過;銘記過去,只為了讓現在的擁有更加美好。

柴叔覺得,這才是馮導斥巨資也要拍這部片子的初衷吧!

-END-

【文| 小龍】

【編輯| 語非年】

【排版 | 秀秀】

往期精彩推薦:

相關焦點

  • 馮小剛被低估的電影,146分鐘,講述的不是歷史,是人間有煉獄
    馮小剛不怕,只要想到初次看完小說,了解了那段歷史之後震撼的心靈,他無論如何哪怕前方布滿荊棘也要將電影拍完。就這樣,馮小剛拿著攝影機,一頭扎進了《一九四二》的心血。那份熱情像極了第一次拍電影時躁動的心,在拍攝過程中,在剪輯過程中,在送審過程中,馮小剛想到的沒有想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接踵而來,都被馮小剛一一化解。
  • 《只有芸知道》:馮小剛用心拍出來的電影,為何卻以慘澹收場?
    文/梅超風近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波新高潮,16部新片接連上映,創下近年來電影黃金月新峰值,而在眾多類型不一的大片中,有《誤殺》作為年度黑馬殺出重圍,也有馮小剛新作《只有芸知道》意外被曝冷門,而就目前這部電影的票房及觀眾反饋來看
  • 馮小剛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講授「導演課」:做電影需要崇高感
    整場講座,馮小剛導演從電影的拍攝技術更新、影視化妝的困境以及演員的指導培養等幾個方面與相關專業的同學們進行了探討。馮小剛感慨賈樟柯能夠每月親力親為地操持教學工作,並感慨「比起教育者,我們這些純拍電影的人更自私,捨不得把自己的時間拿出來分給別的事情。」
  • 這部電影請了很多群眾演員,導演喊停說拍完了,他們卻停不下來
    這部影劇是以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7.8級大地震為題材,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在2010年河北唐山舉行全球式首映,雖然這不是一場災難片,也不是特效片,但馮小剛導演卻在這部電影中下足了功夫,只是七分鐘的地震場景畫面,特效就花費了七八千萬人民幣,還動用國內外
  • 馮小剛炮轟綜藝電影,每一句都錯
    綜藝電影要想成功難上加難,不可能有人大量「投機」這一類別繼《爸爸去哪兒》在去年春節勁收7億票房後,「拍攝僅一周」、成本2000萬元的《奔跑吧兄弟》電影上映僅10多天,票房就過4億了,馮小剛對此表達了深深的憂慮:5天拍出的電影能是什麼電影?我們的嚴肅導演,誰還認真拍片?
  • 馮小剛這部《只有芸知道》80%都是真事,有一處是虛構
    導演馮小剛覺得,每個年齡段有自己覺得舒服的事情要做。今年61歲的馮小剛現在非常想拍一些很美好的,對自己的內心也有營養的電影。與馮小剛導演之前的作品不同,《只有芸知道》淡化了戲劇衝突,就像一首淡淡的、略帶憂傷的散文詩,慢慢浸潤著觀眾的內心。
  • 19年前,馮小剛在故宮取景的這部電影,完美預言了當下社會現狀
    日前馮小剛罕見亮相了《國家寶藏》第三季,演繹大明才子楊慎的跌宕人生,講述了一個守護故宮午門的故事。其實馮小剛和故宮的淵源比較深,19年前,他執導的《大腕》,就是在故宮取景。看到這裡我不禁在想,我們究竟是要感嘆瘋子天才只有一步之遙,還是要感嘆,有時荒誕其實就是現實。這部電影,19年前就已經預示了未來。01、大腕導演與《末代皇帝》讓我們回到電影情節的開頭。
  • 我來翻譯一下,李安與馮小剛聊的到底是啥意思
    李安有新片要上。馮小剛也有新片要上。11月7號晚上,倆導演在一塊聊了會天,主持人是賈樟柯。李安現在是金句王,馮小剛以前是小鋼炮,一個誠一些,一個直一些,他倆的聊天很有意思,不虛,也不假。主持人賈樟柯,語言能力也不錯,不錯到深受記者朋友喜愛——據說採訪賈科長几乎不用修改就可以直接發稿。
  • 國產電影的數字特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後來有一部電影叫《阿甘正傳》,雖然不是一部以電腦特效為主的大片,但是影片開頭羽毛從空中飄落到阿甘腳上的長鏡頭,讓無數影迷為之瘋狂,實在太震撼了,從來沒想到電一尼姑長鏡頭可以這樣運用,拍出如此逼真的效果。甚至很多人誤以為那是一個實拍鏡頭。相信只要看過那部電影的人,都會對那個鏡頭產生無比深刻的印象。這就是電影特效輔助電影的巨大影響力。
  • 《只有芸知道》馮小剛暖心愛情電影成賀歲檔必看
    馮小剛作為國產電影賀歲檔的開創者,新作一直備受期待,此前三輪全國超前點映和多城路演也讓影片未映先火,想看人數更是屢創新高,目前電影已經取得了淘票票點映開分9.0,貓眼點映開分9.3,微博大v推薦度97%的好成績。同步一路走高的還有電影的口碑表現,「溫柔不失力量」、「哭溼一包紙巾」、「重新定義馮小剛之作」成為最矚目的標籤。公映當日片方曝光「相伴一生」口碑特輯,風和芸的愛情感動無數觀眾。
  • 華語動作片的經典製作,周星馳作為導演,拍出水平最高的電影
    這是一部華語動作片的經典製作,這也是周星馳作為導演拍出的水平最高的一部電影。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這個片子看了很多遍,但是不會膩。比如一個人在家裡收拾家務,覺得房間太安靜了,打開電視播放這部《功夫》。然後你就去忙你的那時候,無論你什麼時候把目光注意力回到電視屏幕上,無論這個電影播到第幾分鐘了,你都可以看得進去!而不是把電視隨手關了,這真不是隨便一部電影能做到的!用普通觀眾最能理解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好看!其實功夫這部電影劇情極其簡單,雖然特效很好,但肯定不能跟好萊塢商業大片相比!雖然經典但也算不上電影史上的傳奇神作。為什麼好看呢?
  • 電影《小丑》,為什麼說能讀懂這部電影才是最大的悲哀呢?
    作為19年大熱的電影,《小丑》的成功和劇組每一個精心的設計是分不開的,《小丑》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講述小丑的起源故事。該片是華納和DC所獨立開發的影片,與目前的DC宇宙並無關聯。該片於2019年10月4日在美國上映,隨即以9620萬美元的收入登頂北美周末票房榜,創下北美影史10月份上映影片首周末最高票房紀錄。
  • 前瞻電影產業全球周報第21期:馮小剛一出手,影視股市值暴漲700億
    行業風口:電影賀歲檔啟動影視股逢春 市值暴漲700億12月20日,馮小剛導演新作品《只有芸知道》上映,《葉問4》、《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半個喜劇》等也在同一天上臺競技。《星球大戰9》遭遇了票房滑鐵盧,截至12月22日下午4點剛剛突破8000萬元,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豆瓣評分由此前的6.6分下降至6.5分。從目前的情況看,賀歲檔已有多部重磅影片上映,但還沒有票房的「破局者」。
  • 《老炮兒》票房破7億 "小太妹"講述"老爸"馮小剛
    2016年元旦前,由管虎執導,馮小剛、張涵予、李易峰、吳亦凡、許晴主演的《老炮兒》,正在全國各地影院熱映,電影僅上映一周,票房已突破4億。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小太妹」的扮演者是地道的川妹子尚語賢,今年21歲,出生於綿陽,2012級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生。   去年12月3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經紀人張思琪的安排下,電話採訪了正在片場拍戲的尚語賢。
  • 名導「下凡」拍電視劇,張藝謀馮小剛「江郎才盡」了嗎?
    【名導紛紛「下凡」拍電視劇】近日,電視劇《裝臺》的作者陳彥表示:由自己創作的另一部優秀的小說《主角》也即將被拍成電視劇,此劇由張藝謀擔任導演。此話一出,引起網友一片譁然。前段時間,馮小剛將拍攝電視劇《南轅北轍》的消息還在耳邊迴蕩,沒想到轉眼間,張藝謀竟然也要拍電視劇了。【張藝謀拍電影「江郎才盡」?】
  • 電影特效為何如此燒錢,按秒收費,一半工資是人工費!
    ※ 好萊塢的視覺大片,特效費用至少佔總製作費的60%以上! 按照平均一部電影片長兩小時來算,「一秒鐘幾十萬上下」可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有小夥伴可能會問了,不就是敲敲鍵盤動動滑鼠,用電腦做個特效嘛,為啥要花這麼多錢?
  • 對話劉洋、王天挺:在影視漩渦中老去的馮小剛,怎麼寫?
    漩渦核心的人穀雨: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記錄馮小剛?當時考慮這個選題的價值是什麼?劉洋:大家都知道馮小剛近幾年大概經歷了什麼。到了2019年後,一個在電影行業工作的朋友告訴我,馮小剛要拍一個新片,還在劇本籌備階段,劇本的原型人物是他認識了四十多年的老朋友。
  • 馮小剛為什麼說後悔捧紅王寶強?原來背後有這些故事!
    如今的王寶強功成名就,是娛樂圈最炙手可熱的男演員之一,作為他的伯樂馮小剛,竟然在公開場合表示後悔捧紅了王寶強。這番說辭似乎不可思議,不合情理。其實只要秉著善意的心態去分析小剛導演的這番話,大家會發現馮小剛是一個多麼心地善良的人。
  • 馮小剛上海客座教授 發話:第六代不行!(圖)
    但是因為有了盜版,他們的電影有機會被更多的人看到,這些年輕導演也因此覺得挺得意。其實我要奉勸他們先別急著樂,盜版一旦成為電影傳播的主要途徑肯定會壞事兒。大家都應該尊重智慧財產權,如果連創作者本身都不尊重,那誰還會來尊重你的創作成果?」  想想賈樟柯、王小帥等第六代導演最初的成名都是依靠盜版傳播,馮小剛對他們的不屑不言而喻。  《夜宴》難看?很多觀眾其實是變色龍!
  • 粉絲超1億,執著拍網大,這部片開啟了網絡電影新模式
    粉絲超1億,行業標杆「陳翔六點半」其實算是國內短視頻團隊的前輩了,這些年來一直默默耕耘,用短視頻博大家一笑,不管你是否是它的粉絲,相信你一定在網上看到過他們的視頻。截止發文,「陳翔六點半」在某短視頻平臺的粉絲數已經超過了6200萬,而這還只是一個平臺的粉絲數,如果把全網各個平臺的粉絲都加起來,「陳翔六點半」的粉絲已經超過了1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