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懷》書評:素位而行,靈山在望

2020-12-17 英子DIY教室

印心居士置身長安,任嚷鬧喧囂,對市井繁華,卻遊走在漫無邊際的禪境裡,於肅寂中承受靈光澤被,心中嚮往著那尊青蓮。

  為了求得靈魂的安然,他不得不直面忍受塵世紛擾、冷然沉對環境嘈雜,於糾結中觀察,在困惑中判斷,尋覓已然遠去的理想聖境。思緒飄至海天佛國,捫心自問,從而產生有所作為的動力,自覺把歷史傳承和目之所見的情景相較並論,把世象反差引發的切身感受連通時空兩端。於「盛世亂相」和「蓮華妙境」之間往復觀照,以意根之動,汲一念所得,將心之所及婆娑世界中的種種因緣,付諸柔毫,說與世人。

  其禪意散文的總體意象,傾注了自身對中國本土佛教的認知體驗,顯示出作者主觀思索、突破此世與彼岸之間二元對立的觀念閾隔。心態包容、思域暢達,不僅表達真實與虛幻的幾番境相,且把此時此刻的一度閃念,在古往今來、縱橫交織中鋪展復現。通過體會先賢高僧修行參悟、追隨大德法師弘法利生大願,苦心孤詣,論是言非,涉故及物,付之闕如,將佛家修「五根」「五力」、得「七菩提分」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並在不斷的內省求變中提升主體修為,達致精神的自我成全。

  印心居士摯愛中華傳統文化,客居長安數年來,大多從事與文化相關的工作。他珍惜提高學問、增長見識的機會,主動到儒、釋、道中求索,流連元典,轉益多師;積極在天、地、人中穿行,磨鍊心性,竿頭日進。尤為可貴的是,事務勞頓、幾無閒暇,他卻能遊心於瑣事之外,近乎完成日課般的筆墨耕耘,持之以恆,把讀書感悟、靜思所得用文字一一疏理、記錄,與人廣為分享。經年臺階遞進,壯歲蒙養俱增。他將這些內心流出的思維智光,分門別類,上傳以「素心無塵」為名的博客,期望同道感應。

  我是通過他的微博平臺,在網上看到了這些充滿禪意的系列文章,言之有味,論之有據,輕鬆風趣,如若故知。

  首先,立意高致,視象開闊。優秀的作品要求作者人品高尚,思致升華;博覽群書,蓄備深厚。素處以默,才能妙機其微。具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的胸襟,求思愈甚,慮後方得。反映作者登高而眺、所望者遠的見識。印心居士才情敏捷,大到文章選題,小到情境舉例,興味盎然,人物鮮活。令人舒心遐想,溫故如新。並將對未來的祈願,融入禪意人生的旨歸,同時反映出佛家平等、博愛、大無畏的精神性主題。

  其次,樸素自然,氣韻連貫。章法形散神聚,行文平中見奇,起頭收尾不動聲色,水到渠成。一文一議,按題分卷,均能起承有序、開合互致。布局收放自如,張弛遊刃有餘。不少散文逸聞趣事信手拈來,談笑間盡說「貪」「嗔」「痴」,幽默中試問「舍」與「得」。催生對當下存在的追思、對佛家般若的感悟。有的回顧歷史事件,遴選舊事重敘;有的側重說禪說偈說風景,念佛念道念自然。以期息得心緣,識得本心。

  第三,文風清新,句式靈動。結體架構精悍,尺度把握貼切。取材言微意深,故事引人。舉證能深入淺出,分析則旁徵博引。機鋒在天然間綻放,遊思於靜默中變幻。素簡淡然如《自傘自度》,飽含哲理如《終南捷徑》,沉穩明快如《禪解不二》,箇中意象,時而如佛家弟子笑而不語,時而若沙場鬥士犀目相向,境相頗深,讀之宛然。

  印心居士踐行「默默者存」之道,深諳「功不唐捐」緘言。自觀自在,守本真心。一部文集凝聚半世心語,印證幾度機緣。風清雲淡,人在途中,天涯咫尺,素位而行……

  知佛在內,不向外尋;淨土非遙,靈山在心。

相關焦點

  • 關於素位而行的理解
    關於素位而行的理解我們在做人做事上總是要求自己素位而行,「素位而行」源自《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 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原文】  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3)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  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險以僥倖。
  • 君子素其位而行
  • 素位而行,方可仰望星空
    我非常喜歡《中庸》第十四章中的一段話:「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顏回和舜,一為君子,一為聖賢,都是「素其位而行」的典範。換作我們普通人,想要素其位而行是否很難?其實不然,我能做到,你能做到,就連每日只管撞鐘的和尚也能做到,因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真正的素位而行。有人要問了:不是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嗎?你這種素位而行的觀念太消極。
  • 王陽明心學:人生大智慧,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這裡所說的「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出自《中庸·素位篇》中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 素位而行歡喜年|辛丑年·浣溪伍年《歡喜歷》
    其實,2000多年前儒家經典《中庸》就給出了答案——「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怨天,不尤人,立足現實積極生活,讓每一個當下都過得有意義、有進步、有歡喜。同樣,自強不息、素位而行的浣溪人,也是在與疫情抗爭中走過了有意義、有進步、有歡喜的一年——疫情初期,浣溪人克服困難舉辦義拍,向隨州中心醫院捐助醫療器械——面對災難我們要做點什麼|浣溪人的所想和所做疫情期間,浣溪人宅居不廢,與瓷友頻繁開展網上互動
  •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是什麼意思
    《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真正的君子,安於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做好本分的事,是改善自身環境成功概率最好的方法。一個有智慧的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環境。所謂「素位而行」才能「行穩致遠」亦是這個道理。《大學》有言:知其所止。即為安守本分,也為安分守己。這種安分守己是對現狀的積極適應、處置,是什麼角色,就做好什麼事。《湯氏家訓》有言: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 2013靈山素食年夜飯
    2013靈山素食年夜飯(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無錫靈山,江南勝境。水秀山明,大佛凌霄,古剎軒昂;梵唄喃喃。靈山素食更是遠近聞名,口碑不凡。一杯禪茶,一碟素包,一碗素麵,人稱靈山蔬食館「三絕」。據說靈山素麵每天都能賣出千餘碗。無錫靈山製作素食年夜飯已經多年,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許多金牌菜。2013年春節,靈山蔬食館推出全新年夜飯,其菜品在保持傳統口味的基礎上,著意創新。所選原料專注於自然五穀蔬果,風格以淮揚菜係為基本,在清新的江南元素中融入各地菜餚優點。
  • 去靈山大佛抱抱佛腳
    普渡眾生的佛主記載顯示,靈山大佛的塑造,是依據佛經如來三十二形相的記載完成。釋迦摩尼出浴到了靈山,可別忘了去抱抱佛腳,這可是唯一能夠親近大佛的方式,人家說,摸摸佛手有福氣,抱抱佛腳抱平安,在靈山抱佛腳能給大家帶去平安吉祥、福壽安康。
  • 解析;君子素位而行
    【注釋】素:本義指未經加工的本色絲織品;沒有染色的絲織品叫做素。素是細白光澤的絲織品,也就是白色或本色的生絹。「素」是本色的絲,由此引申出「白色、本色」義,進一步引申出「本性、本質」義。魯昭公「知儀不知禮」:禮是西周的社會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它外在的表現形式是「儀」,它反映的內在倫理道德是「禮」;《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 解析,君子素位而行
    【注釋】 素:本義指未經加工的本色絲織品;沒有染色的絲織品叫做素。素是細白光澤的絲織品,也就是白色或本色的生絹。「素」是本色的絲,由此引申出「白色、本色」義,進一步引申出「本性、本質」義。
  • 蓮瓣蘭寬葉荷瓣素 心——如意素荷
    如意素荷屬蓮瓣蘭寬葉荷瓣素 心,產於雲南保山。上世紀九十年 代初期,由保山蘭友宋志勇在下山 草中選得。 1993年在雲南省國蘭學 會出版的《雲南蘭花》一書中,取 名為「荷型蓮瓣素」,後由保山知 名蘭家秦怡北命名為「如意素荷」。
  • 持守忠恕 素位而行
    今天老師講解了內容有:1.三種人、素隱形怪,行為怪異實則內心自卑。二、遵道而行半途而廢,知道並行中庸之道但半途而廢。三、依乎中庸,聖人的境界。2.君子的道是廣大而精微的。3.總結。1.匹夫與聖人的區別?2.到既平凡又難以把握。
  • 此佛在靈山排第48位,大鵬卻甘願下跪,地藏王置之不理?
    (蝸牛看西遊第4324期)文/蝸牛西遊裡的有位膽大包天的妖怪,他敢當著如來的面呼朋引伴地叫囂著要奪走雷音寶剎,縱然有多方人馬出戰都阻擋不了他謀朝篡位的心思;西遊裡還有一位菩薩,分明是佛教中人卻在道教地盤工作,就是這兩位特殊人士,居然都敗在同一個人的手裡,此人在靈山排位賽中排名48。
  • 釋氏隨緣,吾儒素位
    釋氏隨緣,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   我們先來解釋「釋氏」跟「素位」這兩個詞,釋氏就是一種佛教詞語,而「素位」這個詞是出自於《禮記·中庸》這本書。書裡寫的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意思是說君子只要安於現狀,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分內的事情,不去過多地碰本分之外的事情。
  • 虛空先生淺解: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如何解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其位」就是守自己的本分,君子的行為,和做事情都是守自己的本分。「不願乎其外」,不會做自己的本位,本職,本分的事情之外的想法和作為,都不會越矩,都不會不守禮,都不會去奢望和奢求,所以叫「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 「同願同行·相約靈山」英語夏令營在無錫靈山開營
    「同願同行·相約靈山」首屆佛教英語夏令營在無錫靈山開營無錫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德榮致辭嘉賓入場「同願同行?相約靈山」首屆佛教英語夏令營現場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劉威為營員代表授旗佛教在線江蘇訊 2015年8月7日,由第四屆世界佛教論壇江蘇省組委會主辦,無錫祥符禪寺、無錫靈山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北京龍泉寺、香港慈山寺、香港寶蓮禪寺協辦的2015「同願同行·相約靈山」首屆佛教英語夏令營在無錫靈山啟幕,來自中國、歐美、東南亞等地的高校學生、國際交換生以及
  • 央視CCTV-2《是真的嗎》欄目走進靈山
    中央電視臺CCTV-2《是真的嗎》欄目組走進靈山,對《有一種粽子會包下整隻雞,是真的嗎?》題材組織採訪拍攝,現場求證靈山大粽在生產的過程中會否包下整隻雞,錄製後的節目將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是真的嗎》欄目中播出,對網絡流言進行真相解讀。據了解,靈山大粽採用靈山優質糯米、野生粽葉、板粟、蝦米、豬肉、綠豆等配料,根據民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口感,體形與其他地方的四角粽有別。靈山大粽「糯而不糊,肥而不膩」,美味可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以體大豐腴、色澤光亮、味香鮮美而聞名於廣西。
  • 北方沿海四大衛之靈山衛
    靈山衛城(左中右三所):靈山衛城修建於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命魏國公徐輝祖巡視山東沿海督建七衛二所以防倭寇,指揮僉事朱興始築靈山衛土城,土城周長三裡,城牆高二丈五尺,城牆厚一丈二尺五,東西南北設有四個城門,護城河深二丈五尺,寬二丈。永樂二年(1402年指揮僉事郭興擴建靈山衛城,擴建後靈山衛城周長五裡,城牆外包青磚,四個城門上方增建門樓。
  • 靈山眾佛實力排名,齊天大聖第五,如來佛祖第三,第一無人不服!
    文/小偉談史靈山在西行記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勢力,又或者說是一個享有盛名的門派,這裡居住著眾多在此潛心修煉的佛。那麼,在這個神秘而又厲害的靈山中,在這麼多位法力高超的佛祖裡,他們的實力怎樣?誰前誰後又是按照什麼規則排名的呢?究竟是法力?亦或是各自的修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