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型腿,醫學上稱為膝外翻,指兩足並立時,兩側膝關節碰在一起,而兩足內踝無法靠攏。
O型腿,醫學上稱為「膝內翻」,指兩下肢自然站立時,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
形成原因
1. 最常見因素:佝僂病(俗稱軟骨病)。主要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造成小兒骨骼系統發育障礙。小兒骨骼的發育需要鈣、磷等礦物質,而這些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都離不開維生素D。當維生素D缺乏時,骨、骼的發育乃發生障礙,加上小兒走路和站立過早,身體的重量造成雙腿的負擔過重,就可以形成「O」型或「X」型腿。
2. 先天因素:兩個小腿骨(脛骨和腓骨)在出生後就呈輕度或中度彎曲,這是正常的現象,這類寶寶大多在新生兒期和小嬰兒期就已表現出來了。可能與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有關。但嚴重的彎曲就需到醫院檢查了。
3. 遺傳因素:還有少數寶寶的型腿有可能和家族遺傳的因素有關。如果寶爸寶媽自己本身的推行有些X型腿O型腿的現象,寶寶身上出現類似腿型,也是屬於正常的。
寶寶的X型腿O型腿,一般會在多在2—3歲時表現出來。若輕度的為正常現象,到4—6歲後可以自然矯正。比較嚴重的可以在鞋跟內側放一個楔形鞋墊矯正,經矯正仍不見好,而且雙腳後跟內側(兩側內踝)距離大於10釐米,須考慮手術治療。
這種症狀長大後基本上都會好轉。
預防才是關鍵
寶寶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關鍵還是預防。預防主要還是從小的時候做起
很關鍵的鈣
1歲以後寶寶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這種情況,我們要糾正孩子偏食,均衡飲食,以便在缺鈣時及時給孩子提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同時多吃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
一般小孩的情況會隨著鈣的升高而改善。還有平時飲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蛋,奶這些含鈣高的食物。多多的戶外活動,陽光是最好的鈣的來源。
如果孩子缺鈣嚴重,只好使用藥劑補鈣,使用鈣劑時應與含維生素口的藥物如魚肝油等配合使用,因為它們能促進鈣磷的吸收,減少尿磷排出,提高枸櫞酸鹽的血濃度。因為枸櫞酸鹽同鈣結合成高濃度的複合物,有利於新骨的鈣化。
但是應該注意,維生素D不可過量,因為有的寶寶比較敏感會引起持續高鈣血症,繼而發生鈣鹽沉積於各器官組織而影響其功能,例如兒童尿結石。嚴重者可影響其智力發育。
日常行為習慣
1. 儘量避免趴睡。雖然趴睡不一定直接證明會對寶寶的腿型造成不良的影響,但是當寶寶趴睡時,會讓小朋友的腳踝呈內翻或外翻狀,長時間下來,也可能影響腿型。趴睡還有一點危害就是容易引起寶寶窒息。
2. 避免跪坐。一些正在學爬或是學走路的小朋友,可能會爬一爬就坐起來的狀況,小朋友跪坐時,他的腳大多成外翻狀,這時候家長們最好儘量幫寶寶移動腳型,幫他回復到正常的狀態,不過還是儘量避免讓他跪坐比較好。
3. 有內八的小孩,建議家長不要讓他繼續坐在地上,因為當他坐在地上時,會讓小朋友的腿型呈現一種W型的狀態,會讓他的內八越來越嚴重。應該讓這些小朋友坐小椅子,以替代直接坐在地上,對他腿型的變化影響較小。
為了想要讓寶寶有個強壯的身體及骨骼,均衡營養、多多運動,是永遠不變最有效的方法!比那些營養品好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矯正與治療
如果預防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或者錯過預防的時間,我們對於X型腿O型腿還是有很多的治療方法。
例如:夾板、綁腿、鍛鍊、矯正鞋墊、手術等。
1. 對於佝僂病患兒,必須接受正規、系統的佝僂病治療;同時注意小兒不要過早的學走路。
2. 手術適應於有骨性畸形的患者。通過手術截骨+內固定矯形,可以馬上恢復正常的肢體力線及外觀。
嚴重的膝外翻畸形,一期新截骨+內固定矯形可能會造成神經、血管緊張及牽拉,易出現相關併發症。故可採用外固定架輔助下截骨矯形,緩慢糾正畸形,避免神經、血管的併發症,手術也較微創。
3. 非手術矯正方法,其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過鬆弛膝關節外側副韌帶,恢復膝關節內外側的穩定結構。從而使脛骨內翻,達到矯正目標。非手術矯正方法,好處是費用低、風險小。缺陷則是主動治療,見效慢,需要長期堅持。沒有恆心就達不到矯正目的。
只要前期注意預防和矯正,一般就能避免手術。
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若真的想要知道寶寶的型腿是否真的嚴重到需要治療的程度,就需要帶至醫院做一些檢測,如利用X光檢查他的膝蓋角度彎曲的角度是否過大。
但是X光是一種射線,射線會對寶寶的發育造成影響,能不做儘量不讓寶寶去做。
大多數的寶寶只要適當的補鈣,在不缺鈣的情況下,還是建議持續觀察即可。
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七坐八爬的時間,比正常的寶寶比較落後,或者到了2歲走路的時候,有經常跌倒的現象。我們就可以考慮寶寶是不是在粗大動作上發展較為落後。這時候就需要觀察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是不是下肢存在腿型的一些問題。就需要家長重視起來了。
更多育兒健康問題,可以微信上找我,直接搜索「寶大夫」,我可是24小時在上面,有問必答哦!^_^不信就來試試!
也可以在寶寶知道上關注我,這樣就能第一時間收到,這麼科學有趣有價值的育兒文章啦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寶大夫)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