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杯」全國數學邀請賽題目:我敢拍了胸口說,80%的人不會

2020-12-15 小磊談教育

曾經,在微博上有一道小學數學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題目是「40-32÷2=?」,有一位小學生給出了這樣的答案「40-32÷2=4!」。這不是重點,奇怪的是理科生和文科生對此的反應截然不同。

理科生表示:哦,回答是正確的;

文科生表示:果然,回答錯了啊。

你知道為什麼理科生和文科生的看法恰恰相反呢?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因為「4!」從數學上來說,是表示4的階乘,理科生看到後很快就能想到這一點,而文科生則認為那只不過是一個感嘆號而已。

當然,小磊舉這個例子並不是去貶低文科生,抬高理科生,而只是想通過它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思維方式決定行為方式

在我們學習數學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難題,而這些難題之所以難,並不是因為題目本身涉及的知識多麼的高深,而是答題的人不知道該如何去思考和分析,即數學思維能力欠缺

眾所周知,數學思維是學好數學所必須的一項思維能力,它包括邏輯思維、空間思維、發散思維和線性思維等等。數學思維的概念很抽象,它並不是一種知識,更像是一種感覺,但無疑,它是搭建我們數學世界最為重要的根基。

所以,在小磊看來,要想學好數學,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是必須的。鑑於此,今天小磊就和大家分享一道關於思維方面的數學題,這道題來自「華羅庚杯」全國數學邀請賽,雖然這只是一道小學數學題,但我敢拍了胸口說,80%的人不會!不信的話,你可以來試一試。

「華羅庚杯」全國數學邀請賽題目:六面骰子

有一家小店,經營各種富有創意的小禮品,其中有一款木質的簡易日曆,大體上是由4個六面骰子組成的,如上圖所示。當然這個日曆看上去很簡易,但是店老闆卻告知我們,這個六面骰子有著很大的學問。

4個骰子中,每一個面上都有1個數字,也就是說,我只用了24個數字,就能夠組成一年中所有的日期,當然,這些特定的數字可是我親自計算得出來的,很神奇吧。」老闆很驕傲地說到。

請問,這個簡易的木質骰子真的如店老闆所說的那樣神奇嗎?如果是,請給出24個組成的數字,如果不是,請給出理由!

小磊點評:以上就是「『華羅庚杯』全國數學邀請賽題目:我敢拍了胸口說,80%的人不會」的所有內容。這道題出得非常好,它不僅僅考察了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考察了學生對於生活中日曆的了解情況,真正的把數學和生活結合了起來。同時,題目非常的新穎、有趣,還帶有一絲益智的味道,可以說題目的含金量非常高。當然,題目的難度也不算低,我相信很多人會答不上來。

各位讀者,對於今天這道「華羅庚杯」全國數學邀請賽題目,你們又是否能夠答對呢?歡迎發布評論,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第九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總決賽揭曉
    新華網廣州5月17日電(記者楊建華、李忠誠)第九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總決賽於5月16日在廣東省潮州市落下帷幕。  北京代表隊獲得第一名,杭州代表隊、廣州代表隊和潮州代表二隊獲得第二名,長春代表隊獲得第三名;另外,有34人獲得個人金牌獎,78人獲得個人銀牌獎,222人獲得個人銅牌獎;19個單位獲得優秀組織獎。這些獲獎者是來自全國80個城市的88個代表隊經過3天的激烈爭奪後產生的。
  • 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精英邀請賽決出前三甲
    歷時四天的第四屆兩岸四地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精英邀請賽於日前落下帷幕,來自兩岸四地及美國、新加坡共67支代表隊、近400名選手參加了比賽。「精英賽」是由「華杯賽」組委會辦公室與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香港賽區組委會、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臺北市資優教育發展協會聯合發起並主辦的,其宗旨是加強內地與港、澳、臺及海外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和往來,為廣大青少年搭建國際交流的平臺,鼓勵青少年學習華羅庚教授刻苦學習、自強不息、熱愛科學、勇攀高峰的精神。
  • 第14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試題及答案
    第14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試題及答案 來源:合肥奧數網整理   作者:奧數網編輯   2011-12-05 12:04:51 第十四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試題  請下載附件:   第十四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決賽試題
  • 「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中國教育在線小學頻道
    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簡稱「華杯賽」)是為了紀念我國傑出數學家華羅庚教授,於1986年始創的全國性大型少年數學競賽活動,由中國少年報社(現為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社)、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中央電視臺青少中心等單位聯合發起主辦的。華杯賽堪稱國內小學階段規模最大、最正式也是難度最高的比賽。
  • 華羅庚與中國計算數學
    而在計算科學興起的過程中,計算數學起著核心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的計算數學幾乎是一片空白。在華羅庚和其他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以及政府的支持下,到新中國成立10 周年之際,計算數學可以說是基本發展起來了。早在抗日戰爭時期,華羅庚就意識到計算數學的重要性。華羅庚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常被視為數學家的典型和代表。
  • 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人民數學家
    這位數學大師人生中唯一一張文憑竟是家鄉那所新式中學的初中畢業證書。成功不會依照學歷來選擇人,而是看努力和鑽研的程度。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有勤奮刻苦,努力拼搏,獻身自己熱愛的事業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  1938年,整個中國已是烽火連天,華羅庚在這一年完成了在英國預定的進修,他立即回國。
  • 【人物春秋】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
    在金壇中學讀書時,華羅庚上課不聽講,成績不好,一筆字像螃蟹滿地爬。但數學老師王維克從作業塗改處發現了他解題的多思路特點,並有意識加以培養。華羅庚從王維克老師家借了一本美國人著的微積分教科書,10天後便來歸還,王維克對他說:「數學這門功課是最有步驟的,你不可跳著看啊。我提幾個問題問問你。」結果華羅庚不僅對答如流,而且把書上印誤之處也指給老師看。
  • 華羅庚金杯賽緊急停賽「學而思杯」也不再舉辦
    金榜題名夏令營教育部等四部委日前聯合整治校外培訓班行動,奧數熱迎來全國降溫。記者了解到,在家長圈中被認定為國內小學階段規模最大、最正式、難度最高的比賽——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華杯賽」),原定於本周六舉行,目前已確定暫緩舉辦,而備受關注的「學而思杯」今年也不再舉辦,由培訓機構主辦的多項數學「杯賽」被緊急叫停。
  • 紀念「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誕辰107周年
    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華羅庚憑個人的聲譽,到各地借調了得力的人員組建「推廣優選法、統籌法小分隊」,親自帶領小分隊到全國各地去推廣「雙法」,所到之處,都掀起了科學實驗與實踐的群眾性活動,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69年,推出《優選學》一書,並將手稿作為國慶20周年的獻禮送給了國務院。1970年4月,國務院根據周總理的指示,邀請了七個工業部的負責人聽華羅庚講優選法、統籌法。
  • 華羅庚傳
    即使這樣,華羅庚仍難得和大家一起到外面乘涼。冬天他把硯臺放在腳爐上,免得墨水結冰,看書做題也不會手腳凍僵。為了省錢買紙,店裡包棉花的紙都寫滿了他做題的字跡。鄉裡有誰見過沒日沒夜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看書用功的人呢?怪不得有人背地裡說,華老祥的兒子是個「呆子」。
  • 【數學家的故事】「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
    1930年,此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當時華羅庚年僅20歲。就是這篇論文,完全改變了華羅庚以後的生活道路。當時正在清華大學擔任數學系主任的熊慶來看到了這篇論文後,大為讚賞。到處打聽華羅庚是哪個大學的教授,大家都說不知道。碰巧數學系有位教員名叫唐培經,知道華羅庚這個人。他告訴熊慶來,說華羅庚並不是什麼大學教授,而只是一個自學青年。
  • 數學家華羅庚說,我回國,完全是憑著我的良心,扇子寫滿數學公式
    縱25釐米,弧度41.5釐米華羅庚是我國著名數學家,是新中國數學領域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更讓人感動的是:1950年2月,華羅庚毅然辭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終身教授的職務,攜全家老小回國。華羅庚說,我這次回國,完全是憑著我的良心。新中國是大家的,建設新中國是我們大家的事情,因此我決定早日回去,盡我的能力為建設新中國而工作。再優越的物質條件再也牽不住我似箭的歸心。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這把寫滿密密麻麻數學公式的扇子,就是在歸國途中所寫。向老一輩科學家致敬!
  • 全國第一屆中學生數學競賽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親臨考場
    1978年5月21日,教育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舉辦的全國中學數學競賽在北京、上海、天津、安徽、廣東、遼寧、四川、陝西八省市同時舉行。高明義 攝參加競賽的,年齡最大的十九歲,最小的十四歲,多數是高中生,也有少數初中學生。
  • 僅憑初中學歷,華羅庚痴迷成數學巨匠,他說:髮妻才是無名英雄!
    1927年,17歲華羅庚與吳筱元結婚,剛生下女兒,他手舞足蹈地傻笑,但卻發現,母親染上了瘟疫不久身亡,而他也未能倖免,昏倒在床上,奄奄一息,妻子崩潰痛哭,卻轉身說了一句話,竟救了他的命...可是老天好像並沒有被打動,大夫這次來診斷,告訴她:「藥不要再吃了,人沒救了...」這一句如晴天霹靂,她倚在屋外地牆上,捂著嘴不敢哭,因為她害怕被華羅庚看出來,過了好久,平復了心情,她轉身笑著回到屋裡,看著病床上虛弱的丈夫,她說:「放心吧,剛才大夫說了,你的病就要好了,還照上次的方子吃藥就行了。」
  • 我與華羅庚
    羅庚是一個很好的數學家,所以他不需要一般的數學訓練。他很 快就跟所有的人,所有的研究生,甚至於教員,可以在同一個階段討 論數學的問題。他雖然名義是助理員,等於是個研究生,我也是研究 生,我們時常來往,上同樣的課,那是很愉快的一段學生生活。
  • 陳省身與華羅庚
    1946年,陳省身回國任中央研究院數學所的代理所長。華羅庚本來也有可能擔任這一所長職務,卻在同年10月到了普林斯頓。1949年元旦,陳省身也到了美國,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於是邀請在伊利諾大學任教授的華羅庚來芝加哥大學演講。195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在美國波士頓的坎布裡奇召開。這是中斷14年以後舉行的大會。陳省身應邀在大會做一小時報告。這樣高的學術榮譽,反映了陳省身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
  •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數學之神」、「中國愛因斯坦」—華羅庚
    華羅庚先生的成就廣為人知,其斐然成績早為世人所推崇。他是中國數學領域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從海外歸來後他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全國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等,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榮譽博士。
  • 數學手抄報: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的故事
    勉強上完小學,進了家鄉的金壇中學,但仍貪玩,字又寫得歪歪扭扭,做數學作業時倒時滿認真地畫來畫去,但像塗鴉一般,所以上初中時的華羅庚仍不被老師喜歡的學生而且還常常挨戒尺。  金壇中學的一位名叫王維克的教員卻獨有慧眼,他研究了華羅庚塗鴉的本子才發現這許多塗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題時探索的多種路子。
  • 陸啟鏗院士:中國最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紀念華羅庚逝世25周年活動
    「中國最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這不是我的提法。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在日本東京大學講壇上倒下去的第二天,聯邦德國在波恩的馬普數學研究所通告牌上,根據所長Hirzebruch的指示,掛上了華羅庚的照片,並且把聯邦德國一家主要報紙的有關報導剪貼在其下面。報導說,中國最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去世。這是德國人對他的評價。
  • 數學大師華羅庚指導我們做應用數學
    我的心情很不平靜,因為來講課的老師是我在中學時代就非常崇拜的大數學家華羅庚教授。終於鈴聲響了,華羅庚和他的助手王元準時出現在教室的門口,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華羅庚教授講授數學,深入淺出、生動形象,他目光炯炯,又和藹可親,似乎在他的周圍有著一個巨大的磁場,深深地吸引著所有在場的人。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見到20世紀最偉大的中國數學家華羅庚,當時我只有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