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內向害羞見人就躲怎麼辦?李玫瑾:牢記3點,培養「樂觀娃」

2020-09-05 王者榮耀黃金

寶寶內向害羞見人就躲怎麼辦?李玫瑾:牢記3點,培養「樂觀娃」

每個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活潑開朗,成績優異又有著突出的情商,這樣他們在以後的生活還有社會交往過程當中都能夠有一個很好的優勢。與之相反的,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內向的話,也不免會產生憂慮,擔心孩子融入不了集體會被其他人欺負。

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如果孩子非常的內向害羞的話,經常會讓父母覺得很頭疼。朋友的孩子便有著這樣的一個問題,有一次公司裡面舉行了年會活動,每個同事都可以攜帶自己的家屬來參加。

其他同事的孩子在看到了陌生的叔叔阿姨的時候,也都非常活潑開朗的去打招呼。但是朋友的孩子卻非常害怕的躲在朋友的背後,怎麼都不敢出來見人,有其他的同事過來打招呼,他又躲在背後抓著朋友的衣角。這讓朋友覺得非常的難堪,只好找藉口說孩子怕生。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內向害羞見人就躲的問題呢?

1、對自己的不自信

愛默生有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孩子在面對他人不敢說話,總是喜歡用逃避的方式害羞的躲起來,這其實從側面也展現出來了這個孩子是不自信的。一個能和他人侃侃而談自己想法的人,那麼他一定是對自我有著很高的認同感。

所以孩子總是會出現內向害羞躲著不敢見人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因為他們的自卑感在作祟。他們害怕自己如果和別人說出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不會被認可,會被其他人所嘲笑。

2、缺乏安全感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父母對於孩子的陪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的安全感大部分都是來源於父母。然而有很多的家長平時工作比較繁忙,並沒有時間去陪伴孩子,這其實對於孩子的安全感來說也會有所影響。

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和別人交流的過程當中也難免會產生一種自卑感,認為自己和別人為什麼不一樣,所以也就不願意去和別人交流和溝通。

那麼,這樣的性格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1、難以融入集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魯迅如此說道,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當中,倘若沒有朋友的陪伴,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非常可悲的。會有很多的話題,有很多的想法,你或許不想去和父母傾訴,但是一定少不了朋友。

而對每個人來說,他們都會更加的偏愛於活潑樂觀大方的孩子,如果孩子總是害羞內向不敢去表達自我的話,也就自然不容易被別人所關注也非常的難以融入集體生活。

2、時常覺得孤單

一個害羞內向的孩子,他們總喜歡把自己包裹在自己限定的一個圈子裡,不願意去和別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所以無論有什麼開心不開心的事情,也都只能夠自己去消化自己去感受。

他的生活空間裡面只有他自己一個人,也因為如此,他們經常會感覺到孤單,尤其是在看到別的人都有成群結隊的小夥伴的時候。

李玫瑾教授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而她提出了一個觀點,也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便是她認為孩子的性格三觀都和他的成長環境以及父母的培養有著必要的聯繫。

其實家長只需要掌握這三個技巧,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1、和孩子多溝通

溝通是解決問題最為根本的一種方式,人和人之間會有著很多的矛盾,其實歸根到底都是因為沒有通過溝通去解決。所以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如果害羞內向不敢去和別人溝通的話,說到底都是缺乏了提前的練習,所以家長應該要多和孩子溝通,同時也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2、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孩子安全感都是通過父母身上所獲得的,所以無論家長的工作多麼的繁忙,也一定要多花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出去郊遊,或者是陪孩子參加一些親子活動,讓孩子感受到來自於父母的關愛,那麼他也更有自信去打開自己。

3、多和孩子的老師溝通

學校對於孩子性格和狀態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沒有辦法觀察到孩子在學校裡面的狀況,那麼最好和孩子老師多溝通。可以讓老師把孩子在學校裡面的狀況那反映給自己,一旦發現問題的話也可以一起去溝通解決。

李玫瑾教授和所有家長一樣非常關注寶寶成長問題,特別推薦了這本兒童情感管理和性格培養的畫冊。全套共10卷,中英文對照。在培養兒童情商的同時,對其英語啟蒙有很大的幫助。

本系列叢書共有十個主題,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博學,分享快樂,有能力做,養成良好習慣。

三歲之前,父母可以給孩子讀睡前故事書。當孩子3-6歲的時候,是一本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培養良好的性格。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家長要抓住3-6歲的黃金時代,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和情緒管理能力,讓孩子終身受益。

寶寶幾歲開始認字最適合?抓緊學習的黃金時間,將來必定成學霸

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成長,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性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愛躲,父母做好這3點,讓孩子不再害羞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孩子在家庭中無疑是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之下,家長們教育孩子,卻也讓孩子生活在了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出門見到人容易害羞,無論家長帶到哪裡孩子話都很少,這也著實讓家長很頭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就躲,家長做好這4點,幫你養成外向娃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就躲,家長做好這4點,幫你養成外向娃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孩子無疑能讓家庭變得更加歡樂,他們的活潑好動雖然有時候讓爹媽很無奈,但是終究還是個快樂源泉,不過也有一些孩子很安靜,走到哪裡話都特別少,見人害羞躲閃。李玫瑾教授說:我主張孩子4歲上下就要開始體育項目了,就是最開始可以帶他跑,跑呢就是它主要練呼吸的,而且連肺活量也練心肌。
  • 寶寶太害羞,父母怎麼辦?
    害羞寶寶的退縮和不夠主動,會讓其他小夥伴誤以為他不友善,不易與人相處,因此與他疏遠,甚至直接把寶寶孤立,使得寶寶無法融入團體生活中。其實「害羞」是可以通過家庭教育得到改善的,如果家有「過度害羞」或「過於內向」的寶寶,家長應從各方面協助寶寶走出生活的陰影。
  • 害羞內向不合群……家長牢記這3點,孩子樂觀積極朋友多
    「BB現在都1歲半了,特別害怕陌生人,是不是太內向了?」 「妹妹現在2歲8個月了,帶他去小區的沙堆玩,我看其他小朋友都會跟別人一起玩沙子,但每次妹妹都一直一個人在玩。」
  • 內向的寶寶,被人欺負不知道反擊,怎麼辦?
    要是寶寶被人打一巴掌、推一下不知道還手,媽媽更是又氣又擔心,「你從小這麼窩囊,長大可怎麼辦?!」大家把孩子的內向和「孤僻、自我、膽小、軟弱、悲觀」等缺點聯繫起來,把內向當性格缺陷去糾正,越是愛子心切,越逼孩子去改變。真是看得我痛心疾首,這是對內向有多大的誤會啊,內向寶寶都是隱藏的高手你知道不?別讓自己的錯誤認知扼殺了孩子的潛力!
  • 孩子總是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牢記此3招,讓娃「心服口服」
    孩子總是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牢記此3招,讓娃「心服口服」叛逆是大多數孩子需要經歷的階段,而這個階段的孩子也讓很多父母不知所措。其中最常出現的一個行為就是頂嘴。李玫瑾教授和所有家長一樣一直關注兒童健康成長,特別推薦了這本兒童情感管理和性格培養的畫冊。
  • 拒絕打擊教育,培養「樂觀娃」
    以前孩子做完作業後10點睡覺,現在要到12點才能睡覺。比如桌上有半杯水,樂觀的人認為「還有半杯水!」悲觀的人則認為:「只剩半杯水了。」能夠給人帶來歡樂和幸福;而悲觀的孩子,往往內向敏感,總是思慮過多,什麼事都喜歡埋在心裡,給人造成恐慌或煩惱。
  • 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想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家長要用對方法
    我們都喜歡活潑開朗的一點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內向時,我們也會要求他們大膽一點,和別人打招呼。但是這種方式往往不管用,就算一時間可以讓孩子大膽打招呼,但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膽小害羞的問題。01 孩子內向怎麼辦?
  • 孩子內向害羞怎麼辦,想讓孩子膽大自信優秀,4個方法來改善
    如果你家裡有個內向的孩子,見了人就躲,也不愛叫人或者不愛理人,一定有羨慕別人家開朗孩子的時候,想著嘴甜外向會說話的孩子將來人際關係處的好,八面玲瓏,肯定混得開有出息,內向的就不一定了。他們總是能夠沉下心,專注的投入一些事情,從而成為一個優秀並且有影響力的人。
  • 當別人說我家孩子「膽小」、「害羞」時,我該怎麼處理?
    來自公眾號:李玫瑾育兒之道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越提醒孩子「見人要打招呼」,孩子越不配合呢?越告訴孩子「不要害羞,膽子大一點」,他會更加的畏手畏腳,躲在你身後呢?先來說說我自己的故事。小時候,我經常聽到大人這樣評價我:「這孩子太老實了,一點也不活潑......別害羞,要不然長大會吃虧......膽子大一點……見人要打招呼,要不然就不禮貌......」
  • 我家有個害羞寶寶
    因為,我家小老虎(曾經)是個害羞寶寶。1我家小老虎是個女生。聽起來,是不是以為是個女漢子?對,她很多時候看起來都是風風火火的,然而,事實上,她卻是個害羞的小姑娘。明明在家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的,只要出了門,就會一聲不吭。
  • 內向就是不自信?請不要再誤解孩子了
    知乎裡經常有此類孩子「內向群」該怎麼辦的問題兒童性格內向,怕陌生人,怎麼教育?且不說題中的家長是否混淆了「內向」 和「害羞認生」的區別,就大部分人而言,我們都是對「內向」這一性格有太多的偏見和誤解一認為他們不善 於表達、不愛交際,不受歡迎,以後總會吃虧。是的,人類是群居性動物,在這個人情社會,無論是求學還是工作,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要和人打交道,我們需要合作夥伴,更需朋友。
  • 孩子經常不說話,是內向害羞還是自閉症?
    最近有位媽媽給我留言,我家寶寶經常不跟人說話,我想知道他是內向害羞還是有自閉症。其實,網上有很多關於分辨內向害羞和自閉症的帖子。這些帖子其實都可以用,但是不夠系統。首先說說,害羞內向的孩子。一般而言,害羞內向的孩子跟人還是有交流的,但是他的交流方式比較退縮,有點怕生人。比如你有朋友來拜訪,他默默站在旁邊不說話,偶爾會偷看人。事實上,他是有好奇心的,他對客人是有興趣的,有些時候還會偷偷瞄人。但是,面對陌生人,他會有點緊張。或許時間長一點,適應環境了,就會有一些簡單的交流。這種表現,在情感上的狀態都是正常的。這個孩子可以確定,只是害羞而非自閉。
  • 孩子內向?這樣培養孩子效果會更好
    香煎目魚餅備受好評,我特意囑咐10歲的外甥凡凡多吃點,凡凡很害羞的對我表示感謝,用筷子夾了一塊剛放嘴邊。見此情景,妹夫(凡凡爸爸)笑著對凡凡說,吃完給我們描述下香煎木魚餅的味道以及感受。凡凡聽後楞了下,掛著笑容的臉立馬消失。妹夫說,讓你發表下想法怎麼這麼不高興?凡凡悄悄把沒吃完的餅放回去,然後把筷子也放到桌子上,手背到身後低頭不語。妹夫提高嗓門道,你有意見說出來,最煩你這個樣子。
  • 「我的孩子很內向,容易害羞,該怎麼改變他?」
    如果安娜的父母可以在她小時候就意識到自己的女兒是一個內向型的人,並且按照她的規律去培養,安娜的童年根本不會如此不幸。遺憾的是,我們這個世界褒獎「外向」的性格,不讚賞「內向」的性格。3 內向型人的思維特點如果你自己或者你的孩子是內向的人,下面6幅漫畫,能夠讓你更了解內向者的思維特點。
  • 寶寶認生見人就躲,是膽子太小嗎?看完這4個辦法馬上搞定
    哪裡知道,她一出門,完全卻是另一副模樣了,遇到面生的人就會不由自主的躲到媽媽身後,要是到了新的環境,更是會粘著媽媽不肯撒手。媛寶媽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孩子在家裡那麼開朗,怎麼一出門就認生,變得扭捏害羞,是她膽子太小了嗎?其實,認生是一個標誌,說明孩子開始建立和某些具體的人的聯繫,是一種成長的表現,和他是否勇敢或膽小之間沒有必然聯繫。
  •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孩子&34;內向怎麼辦?在任何的事和物的情況下都是有著優點和缺點的,就像是性格,有的內向,有的外向,內向的孩子在以後和人接觸的情況下是比較困難的,也是非常難和別人建立關係的。
  • 內向並非羞怯:30%的人內向但蘊含強大力量
    核心提示:內向與害羞並不能畫上等號,儘管兩者之間確有重合的部分。害羞是一種焦慮的情緒,帶有行為上的抑制性。害羞的人往往害怕社會對他們做出負面判斷,因而會儘量避免社交場景;內向的人躲起來的理由是更想一個人呆著。   會讓外向者興奮的情形,是內向者懼怕的,但在刺激的同時,這類場景往往也蘊含著危險。
  • 孩子性格害羞內向並沒有什麼不好,父母應該看下這篇文章。
    很多爸媽在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都有各種擔憂:「我家孩子性格比較害羞,在幼兒園裡和別的小朋友玩不到一塊怎麼辦?會不會在學校裡受欺負?」一般來說,害羞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和接觸陌生的人時會顯得比較膽小,需要更長適應的時間,同時也需要爸媽給孩子鼓勵和支持,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害羞的孩子內心就一定是「抗拒社交」的。
  • 內向決定孩子的前途,改變內向孩子,3步輕鬆完成蛻變
    ,最開始的表現是:1、 不願意見人;2、 見到有客人來,躲起來。 第1步:孩子害羞,讓孩子多出去見見人 內向的人,會有很多優質的特點,就是能坐得住。像愛因斯坦、愛迪生、牛迪,像這些發明家研究型的人才,都是內向型人格。但作為父母,儘量讓孩子不要太過於內向,這樣不利於溝通,不利於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通過與他人溝通而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