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朋友圈刷屏的,都是送&34;的喜慶場景。
當然玩笑歸玩笑,誰又不是嘴上說想把孩子趕緊送回學校,心裡又擔心惦記著呢?
特別是第一次送孩子離家上幼兒園小班,爸爸媽媽自然有更多的顧慮和擔憂:
寶寶在幼兒園吃得好嗎?
老師兇不兇?
會不會受其他孩子欺負?
有這樣的擔心非常正常,畢竟父母身邊呆了3年的孩子,換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不僅孩子會哭會鬧,父母也要經歷一場&34;。
然而,有的父母卻因為過於擔憂,做出了一些不妥的舉動,讓幼兒園和老師感到很心寒。
閨蜜的女兒就是今年上幼兒園小班。前幾天幼兒園召集新生家長在網上開了一場家長會,除了一些常規的入園事項,班主任還特別提到了一件&34;。
去年開學第一天,小班的一個保育老師在午休幫孩子換衣服時,發現有個小女孩的褲子鼓囊囊的,翻開小荷包一看,裡面居然是一支錄音筆。
打開錄音筆一聽,裡面都是老師照顧孩子時的內容,甚至還有吃飯空閒,老師私下交流的對話。
在家長眼裡,自己的隱私竟然如此不值錢?當下那個班的三位老師都感覺非常寒心。
這件事後來鬧得全校皆知,小女孩差點被幼兒園勸退。
今年老師特地提到這件事,就是希望父母不要再做這種既不尊重老師,又對孩子沒有太多好處的舉動。
前幾年幼兒園特別流行安裝攝像頭,一些收費不菲的私立幼兒園更會拿全方位的監控系統作為招生賣點,父母上班的時候可以隨時都可以查看寶寶的樣子,就是為了讓父母安心。
不過這幾年身邊的一些爸爸媽媽也反應,許多幼兒園不再提供詳盡的監控情況了。有的只在上午下午固定時段,各提供1小時的監控視頻。
我家送孩子上的是公立幼兒園,老師明確說沒有視頻,為了其他孩子的隱私也不會在群裡公開發照片,如果有家長不放心,可以私下找老師要一些自己孩子單獨的照片。
風氣突然來了個大變樣,我猜想離不開前幾年好幾次公眾事件,導致家長不信任幼兒園和老師。幼兒園又因為種種不信任引起的瑣碎糾紛而苦不堪言,乾脆都默契地不再對家長開放監控了。
監控攝像有死角,錄音筆會被老師發現,這樣的手段往往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其實,人和人交流最可貴的在於真誠。幼兒園老師和家長不是對立面,只需要保持真誠的交流,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①儘可能面對面交流
有一些家長工作繁忙,接送孩子的任務大多數都交給了爺爺奶奶。幼兒園遇到問題時,更習慣用手機交流。
但是隔著手機交流,書面文字很難傳達情緒,老師和家長的交流更像是公事公辦。
又或者有的家長關心則亂,口氣就會比較急切,滋生出一些誤會,讓老師不願意在休息時間理會家長。
最好的方式是放學時和老師面對面交流。老師在送走孩子時,並不是馬上就能下班回家的。
父母不妨多利用這個時間空擋,用誠懇的態度和老師面對面交流溝通,直接詢問孩子的狀況,消除心中的疑慮。
②不卑不亢直面問題
家長和老師之間其實是平等的關係,不應該出現那一方是弱勢的情況。
父母也同樣不需要對老師太過於卑微,真遇到老師打罵、體罰孩子的情況,可以直接向校方提出,不需要太顧及老師會不會不高興。
如果校方處理的結果不令人滿意,父母也沒必要讓孩子繼續受委屈,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互動話題】
你家的孩子在幼兒園有受欺負的經歷嗎?你是如何跟老師溝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