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誡命必蒙福的應許

2020-12-23 一生一世傳揚主耶穌

是耶和華你 神所眷顧的,從歲首到年終,耶和華你 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你們若留意聽從我今日所吩咐的誡命,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盡心盡性侍奉他,他(原文作「我」)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使你們可以收藏五穀、新酒和油。也必使你吃得飽足,並使田野為你的牲畜長草。你們要謹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離正路,去侍奉敬拜別神。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使天閉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使你們在耶和華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速速滅亡。」

「你們要將我這話存在心內,留在意中,系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又要寫在房屋的門框上,並城門上,使你們和你們子孫的日子,在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給他們的地上得以增多,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樣多。你們若留意謹守遵行我所吩咐這一切的誡命,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行他的道,專靠他,他必從你們面前趕出這一切國民,就是比你們更大更強的國民,你們也要得他們的地。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都必歸你們,從曠野和黎巴嫩,並幼發拉底大河,直到西海,都要作你們的境界。必無一人能在你們面前站立得住;耶和華你們的 神,必照他所說的,使懼怕驚恐臨到你們所踏之地的居民。」「看哪,我今日將祝福與咒詛的話都陳明在你們面前。你們若聽從耶和華你們 神的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們的,就必蒙福;你們若不聽從耶和華你們 神的誡命,偏離我今日所吩咐你們的道,去侍奉你們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就必受禍。

及至耶和華你的 神領你進入要去得為業的那地,你就要將祝福的話陳明在基利心山上,將咒詛的話陳明在以巴路山上。這二山豈不是在約旦河那邊、日落之處,在住亞拉巴的迦南人之地,與吉甲相對,靠近摩利橡樹嗎?你們要過約旦河,進去得耶和華你們 神所賜你們為業之地,在那地居住。你們要謹守遵行我今日在你們面前所陳明的一切律例、典章。」--申命記(11:12-32)

相關焦點

  • 重生證據的四大連環【四】甘心遵守神的誡命
    【約壹5:3】我們遵守 神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
  • 經典|| 馬丁·路德:十條誡命詮釋(第四誡)
    因為此事是神所選定、吩咐我們遵守,而且放在僅次於服從他本身的位置的誡命。由此看來,我們要是樂意聽從神的道並樂意遵守、執行,就應該樂意奉行父母的意志和話語。不過,對父母的孝敬同樣要放在順服神的下面,這是在前條誡命中已然講明的。你應該滿心歡喜,全心地感謝神,因為神揀選了你,使你有機會做如此寶貴且為他所悅納的事。
  • 律例、誡命、典章、法度有何不同?
    文章轉自QT微信號:lxrj2016經文:王上2章2「我現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所以你當剛強作大丈夫,3遵守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謹守他的律例、誡命、典章、法度。這樣,你無論作什麼事,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
  • 如何謹守耶和華你神的誡命、遵行祂的道?
    申命記28:9 事實上是一條特別的誡命, '你若謹守耶和華你 神的誡命、遵行他的道、他必照著向你所起的誓、立你作為自己的聖民'. 這條誡命有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你若謹守耶和華你 神的誡命', 第二部分是'遵行他的道'. 誡命的重心在於第二部分.
  • 新約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和舊約相比,新約「美」在哪裡?
    跟亞伯拉罕立的約,包括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是應許他「後裔繁多」,「迦南全地為業」,以及「地上萬國因他得福」。而立約的證據就是「割禮」,這是立在肉體上的約。和摩西立的約,是在亞伯拉罕的約基礎上,神繼續選擇猶太民族當成自己的選民,但是猶太民族像摩西宣布的那樣,要遵守神的律法和誡命。其中還特意提到,只有當猶太民族遵守這些律法的時候,才是名副其實的神的選民。
  • 基督徒需要遵守上帝的律法嗎?
    如果我們在全部聖經中沒有別的應許,結果會怎麼樣呢?這一個應許豈不就足以給每一個對個人的救主沒有活潑信心的人定罪嗎?凡信祂的。祂舍了祂的獨生子叫凡——這個「凡」字意味著你和我,意味著父母和兒女。基督為誰而死?是為精選的少數人嗎?是為全世界,因犯罪而墮落的世界。亞當夏娃因為犯罪而成了罪人,而今主已把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是要祂廢除律法嗎?就是亞當所違背的律法?
  • 【福音短片】對應許與律法的解釋
    《加3:17》說到「神預先立的約」不能被430年後所賜下的律法廢掉,而神與亞伯拉罕立的約就是借他信神的應許而賜福他。1)因此,神在乎人的信過於人達成律法的要求。因為在信裡面帶有神與人的關係。應許,本是神設定的祝福,為要在恩典中白白的賜給人,不是人能賺取的。 2)在亞伯拉罕的時代,上帝跟亞伯拉罕建立了最美的關係。人與神,神賜恩典-人藉著信,信這恩典!
  • 《加拉太書》恩約教會系列講道九:神的應許
    亞當的背約也告訴我們一個真理:亞當在無罪的狀態下都不能靠自己的行為遵守神的律法,何況我們這些處在墮落裡的罪人呢?我們根本不可能靠自己遵守律法賺取永生。3、恩典之約是救贖之約在歷史上具體的呈現,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方式來執行,但其本質相同。比如亞伯拉罕之約、摩西之約、大衛之約都是恩典之約,只是在不同的時期所呈現形式不同,本質相同。換句話說,不論是在舊約或新約裡,神拯救罪人的方式始終如一。
  • No. 10 | 莫爾特曼:「應許的邏輯」(上)
    與潘能伯格的理解不同,莫爾特曼的應許概念具有鮮明的盟約神學和現實主義特質,本期推送的文本即是佐證。本文摘選自莫爾特曼晚年著作《神學思想的經驗》第2章「盼望的詮釋學」的第2至4節。作者辨析了自「盼望神學」形成以來一以貫之的幾組核心概念及其發展歷程。第2節從對「應許」和「預言」的概念辨析開始,第3節在聖經歷史中具體闡釋為何上帝與以色列人的盟約是應許而非預言,第4節討論應許與現實、將來與現在的辯證關係。
  • 因信稱義(救恩、挽回祭)與認罪悔改(敬畏上帝,遵守十誡)的關係
    (申命記 4:2 )惟願他們存這樣的心敬畏我,常遵守我的一切誡命,使他們和他們的子孫永遠得福。 (申命記 5:29 )遵守他的法度、一心尋求他的,這人便為有福!(詩篇 119:2 )求你用厚恩待你的僕人,使我存活,我就遵守你的話。
  • 《聖經》詩篇第一篇《棄惡從善必蒙福》(詩歌的魅力)
    《聖經》詩篇一共150篇,今天分享第一篇《棄惡從善必蒙福》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