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錦州凌海市在主導推動『龍海馨港旅遊有限公司海上溼地樂園』和『大凌河口至張家公路』項目上違法違規圍海填海,搞變通、亂作為,性質惡劣。」5月15日,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在向遼寧省反饋環保督察「回頭看」意見時指出。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11月20日,督察組在對遼寧省開展「回頭看」並統籌實施渤海生態環境問題專項督察期間發現了上述問題。
反饋會現場。環境部供圖
凌海市位於渤海遼東灣畔,域內擁有重要的大凌河口濱海溼地。2014年4月,凌海市政府與龍海馨港旅遊有限公司籤訂協議書,確定在渤海大凌河入海口西側海域開發建設海上溼地樂園項目,包括溼地觀光、海洋牧場、海洋碼頭、溫泉度假、旅遊地產、海洋生物精深加工等6個部分,項目一期計劃投資50億元。凌海市政府承諾為其提供6萬畝灘涂、淺海使用權,並負責辦理海域使用權證。
2015年2月,龍海馨港旅遊有限公司在未辦理用海手續的情況下開工建設,2016年9月圍填海工程基本完成。該項目由東西兩個圍堰組成,東圍堰圍海面積約305公頃,人工島等填海面積約20公頃;西圍堰圍海面積約621公頃,人工島等填海面積約39公頃。其中,東圍堰區域壓佔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40公頃,其中緩衝區約123公頃、實驗區約117公頃。
2015年4月,遼寧省海洋部門檢查發現海上溼地樂園項目存在違法圍海問題後,移交給錦州市海洋部門辦理,錦州市海洋部門又交給凌海市海洋部門查處,凌海市海洋部門雖於當年對企業罰款1076萬元,但違法建設並未停止,直至2016年9月違法項目基本建成,監管部門再未採取任何措施制止違法行為。
2018年9月,因海上溼地樂園項目侵佔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問題,生態環境部約談了錦州市政府。
違法填海項目示意圖。環境部供圖
督察組指出,遼寧省及錦州市兩級海洋部門雖然發現了海上溼地樂園項目存在違法問題,但僅簡單交辦了事 ,沒有及時進行跟蹤督辦,監管形同虛設。凌海市海洋部門對企業違法圍填海行為始終未主動履行監管職責,以罰代管,導致違法項目邊罰邊幹。
督察組認為,錦州及凌海市兩級黨委、政府沒有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重發展、輕保護,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凌海市政府甚至在2017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明確指出遼寧省違法圍填海問題突出的情況下,仍然頂風推動項目持續建設。遼寧省及錦州市兩級海洋部門主動作為不夠,未認真履行監管責任。凌海市海洋部門日常監管失職,對違法問題視而不見,致使違法項目邊罰邊幹,造成嚴重生態破壞。錦州及凌海市兩級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部門沒有認真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要求,違規審批大張公路項目,為違法項目建設配套設施,造成國家資金浪費。遼寧省交通部門把關不嚴,安排資金支持違法項目建設,鼓勵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