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法正確的刷牙方法才是關鍵。在倪傑看來,正確刷牙方法非常重要,尤其是晚上刷牙一定要刷好,「睡覺後唾液分泌減速,分泌量減少,自我清潔能力下降。
第一步:牙刷靠近牙齒和牙齦交界處,略指向牙齦方向,做原位水平震顫7-8次。
第二步:牙刷貼合牙齒根部。
第三步:再從根部向牙冠處刷7-8次。記者華琳月攝
龍虎網訊說到刷牙,估計沒有幾個成年人會承認自己不會刷牙。但是,日前一條關於正確刷牙的微博卻讓眾多網友驚呼,原來這麼多年的牙都刷錯了。這條微博中指出,刷牙前牙刷不能蘸水,只有這樣才能讓牙膏最大程度地清潔牙齒。然而,權威專家對此卻有不同意見:刷牙方法的正確,遠比牙刷是否蘸水來的重要。
微博指出
牙刷不蘸水刷牙更乾淨
微博的內容是這樣的:刷牙前的牙刷要不要蘸水?多數人刷牙時,習慣性地先把牙刷浸溼了再擠牙膏。但事實上牙膏是靠所含的清潔成分和牙刷與牙齒的摩擦來清潔的,牙刷不蘸水,擠上牙膏慢慢刷,漸漸出些細微的泡沫,牙膏的清潔成分才能被發揮到最大。
記者看到,這條微博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轉發和評論,絕大多數人看完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的刷牙方法都是錯誤的。也有人在嘗試後發現,並不能習慣於這種牙刷不蘸水刷牙的方法。更有人覺得,牙刷不蘸水直接擠牙膏刷牙,實在是不衛生。
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吧:
逍遙爸爸的女兒:什麼?不能蘸水?不蘸水就沒有泡泡啦!好不習慣,不過為了牙齒好,改掉壞習慣吧!
菠蘿and小寶:學習了,不過我試了試,很難改掉這個習慣,只能貫徹給小寶同學了,嘿嘿。
sunnysdj:我從來都是蘸水的,不蘸水很難受啊!
何岑-kasin:原來要乾洗啊,話說我都錯了二十幾年了。
曉丹丹要努力:難道我以前的牙都白刷了嗎???
單丹祥:不蘸水會很乾,完全刷不了。
謝遠鴻ha:可是牙刷隔了一天不蘸水總覺得髒髒的!
安琪兒——zy穎:但是,很有可能小強之類的半夜爬過牙刷怎麼辦?
淳于清澈luo:難怪韓劇裡的人都是直接擠了牙膏就刷牙不蘸水的,原來這樣才是正確的哦。
記者體驗
不蘸水刷牙感覺刷不乾淨
一直以來,記者刷牙也是習慣於先把牙刷洗下再擠牙膏,牙刷不蘸水刷牙會是種什麼感覺?對此,記者進行了嘗試。
沒有水分滋潤的牙刷和牙膏放到嘴巴裡後,雖然記者用足了力氣刷,但是,原本很容易就刷出來的滿嘴泡泡卻半天不見蹤影,直到牙齒刷完也只有一點白色的水吐出來,那種習慣的刷牙感受一點都體會不到,總覺得牙齒好像沒有刷乾淨。
專家說法
正確的刷牙方法才是關鍵
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昨天,記者專門就此到江蘇省口腔醫院牙周科採訪了該科副主任醫師倪傑。
在倪傑的診療桌上,最顯眼的莫過於一副牙齒模型和一把牙刷。
「作為牙周科醫生,我們經常要用模型教患者正確刷牙,要說患者不會刷牙吧,估計沒人承認,但事實上,很多患者的刷牙方法都是不正確的。」在倪傑看來,正確刷牙方法非常重要,尤其是晚上刷牙一定要刷好,「睡覺後唾液分泌減速,分泌量減少,自我清潔能力下降。白天則不一樣,講話、吃飯、喝水等都會讓口腔有自我清潔能力。」
據倪傑介紹,牙膏裡最重要的成分是摩擦劑二氧化矽,其最大功效就是靠摩擦劑把表面菌斑打碎並清理掉。能否把菌斑打碎掉,倪傑表示,這並非取決於牙膏,而是由刷牙方法決定,所以,如果刷牙方法正確了,即便沒有牙膏,一樣能起到作用。
專家建議
蘸不蘸水視個人習慣而定
至於網友糾結的到底牙刷要不要蘸水的問題,倪傑表示,這由個人習慣決定。「世界衛生組織所倡導的健康是身心健康,如果習慣了刷牙前先把牙刷蘸水,硬要讓他不蘸水,他可能會覺得刷起來黏糊糊的不舒服,影響到心裡的感受,那就沒有必要了!」
在倪傑看來,比較理想的刷牙方法是牙刷少量蘸水後,可以讓牙膏充分起泡發揮摩擦劑的作用。「泡泡可以起到指示作用,讓刷牙者自己清楚地看到哪邊已經刷過了。」
教您一招
正確刷牙分三步走
至於刷牙的重頭戲——正確的刷牙方法,倪傑邊演示便問晨報讀者作了詳細地介紹。
第一步:牙刷靠近牙齒和牙齦交界處,略指向牙齦方向,做原位水平震顫7-8次;
第二步:牙刷貼合牙齒根部;
第三步:從根部向牙冠處刷7-8次,要帶有一定的力度。
以上方法裡外都要刷到。然後咬合面來回刷。倪傑表示,一般都說刷牙要刷3分鐘,如果按照此方法認真刷牙,完全能超過3分鐘。
軟毛牙刷不是人人都適合
除了正確的刷牙方法,選擇合適的牙刷和牙膏也是有必要的。倪傑指出,細菌和菌斑通常兩小時之內就會在牙面沉積,這就說明牙齒刷得再乾淨,什麼東西不吃,牙齒上還是會有細菌和菌斑。但是,每個人菌斑沉積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選擇牙刷的標準:對於菌斑黏稠、厚且沉積量多的人,要選擇中毛牙刷;菌斑稀且沉積量少的人,則只需要選擇軟毛牙刷。
在牙膏的選擇上,倪傑表示,他個人不主張市民反覆使用藥物牙膏,因為同一種藥物牙膏長期使用會造成菌群失調,讓非優勢菌群如白色念珠菌造成機會感染,從而形成鵝口瘡等。
責任編輯:王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