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古詩詞裡的畫

2020-12-14 光影說英語

古詩詞中,詩人一般都會在抒情前先寫景,我們常說借景抒情。來看看那些活在古詩詞裡的畫?

《敕勒歌》——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賞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野」兩句承上,且描繪筆法上略有疊沓,蘊涵著詠嘆抒情的情調。作者運用疊詞的形式,極力突出天空之蒼闊、遼遠,原野之碧綠、無垠。這兩句顯現出遊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最後一句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描繪出一幅殷實富足、其樂融融的景象。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譯文: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閒。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賞析:此詩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盡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際的感覺。閒,主要是為了表達閒適的感情,是以孤雲的閒適襯託作者心境的閒適。這兩個詞對「獨」有意境上的烘託作用。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賞析:「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緻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

《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麼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賞析: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局預伏一筆。桃花潭水是那樣地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繫起來。結局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尋味。這裡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讚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小池》——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賞析: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緻、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賞析: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幽靜寒冷的畫面: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在這首詩裡,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並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繫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裡,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裡,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係最遠的形象聯繫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濛、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裡都仿佛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託出來了。至於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裡,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後兩部分有機地聯繫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鍊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竹枝詞》——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譯文: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賞析:首句「楊柳青青江水平」,描寫少女眼前所見景物,用的是起興手法。所謂「興」,就是觸物起情,它與後文要表達的情事。並無直接關係,但在詩中卻是不可少的。這一句描寫的春江楊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於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這一句是敘事,寫這位少女在聽到情郎的歌聲時起伏難平的心潮。最後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是兩個巧妙的隱喻,用的是語意雙關的手法。「東邊日出」是「有晴」,「西邊雨」是「無晴」。「晴」和「情」諧音,「有晴」、「無晴」是「有情」、「無情」的隱語。「東邊日出西邊雨」,表面是「有晴」、「無晴」的說明,實際上卻是「有情」、「無情」的比喻。這使這個少女聽了,真是感到難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她從最後一句辨清了情郎對她是有情的,因為句中的「有」、「無」兩字中,著重的是「有」。因此,她內心又不禁喜悅起來。這句用語意雙關的手法,既寫了江上陣雨天氣,又把這個少女的迷惑、眷戀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巧妙地描繪出來。

《梅花》——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首二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末二句寫梅花潔白鮮豔,香氣遠布,讚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這正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讚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複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譯文: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裡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賞析:詩歌以一幅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一種清新輕鬆的情調氛圍。前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甦,萌發生機時的顏色。「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鳥兒成雙成對,構成了一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白鷺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一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一種向上的奮發。再者,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一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剛抽嫩芽。「兩個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 成行。晴空萬裡,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 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農曆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賞析:《村居》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農村親眼看到的景象,詩人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繽紛的「樂春圖」。全詩充滿了生活情趣,詩情畫意。詩人採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鍊。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字裡行間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讚美。

相關焦點

  • 6~10歲《畫裡畫外趣學古詩詞》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畫裡畫外趣學古詩詞》。這本書是很久之前朋友寄來的,這兩天陸續陪孩子讀,發現很有意思。以下是一些基本信息,供大家了解。《畫裡畫外趣學古詩詞》針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所有古詩詞,參考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項目(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PIRLS)的四層次閱讀理念,創造性地提出適合孩子學習古詩詞的「看、聽、玩」三步法,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給孩子們帶來全新的背詩體驗。
  • 發現隱藏在古詩詞裡的情感
    古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教師進行古詩詞教學,既是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生命的吟唱。因此,一節優質的詩詞教學課,除了學習目標的達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感悟,對詩詞的理解從無形到有形,穿越時空,身臨其境,最終達到共情的效果。下面,以《清平樂·村居》這首詞為例,分析一下如何發現古詩詞裡隱藏的情感。在摹景中感悟。
  • 古詩詞裡的雲,自由自在,瀟灑飄逸
    古詩詞裡,白雲一般都是悠閒恬淡,瀟灑飄逸的形態,它在山水詩中來來往往,飄忽不定。古詩詞裡,描寫黑雲的名句還有不少:有「詩鬼」之稱的唐朝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裡面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唐朝詩人常建的《塞下曲》,裡面有「黃河直北千餘裡,冤氣蒼茫成黑雲」;
  • 這些古詩詞裡的文言別稱,別再不知道指什麼了
    古詩詞總有種魅力,能讓人深陷其中。這美麗了千百年的古詩詞,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座獨具歷史意義的瑰寶。古詩詞裡的文言別稱,你該知道。絲竹——樂器《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世間就是這樣,逝者已逝去,活者就有責任活。無法清閒下來,責任使然。姜夔用「水鳥相呼」喻世間不平靜,有責任的人不能平靜。「有倦客,扁舟夜泛,猶疑水鳥相呼」即是對前面的總結,又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下片打好了堅實的基礎。詞下片開始仍借古蹟述事,進一步宣發議論與感慨。接著又是一筆「笑」字,可這笑無法笑出來,是苦笑,笑得很不痛快。仔細想來,吳越之爭當然不是一場遊戲。
  • 讓孩子回味無窮的古詩詞,竟然藏在地圖裡!
    小孩子的世界,和大人們真不一樣,原本就幾個湖,被孩子這樣一畫,居然這麼有趣。古詩詞是我們的寶藏文化,但是孩子們學習古詩詞有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距離感。孩子覺得詩歌中的語言拗口,有語言的距離感;孩子覺得詩歌中的古蹟遙遠,有抽象的距離感。我今天分享的《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是一本可以縮短孩子們與古詩詞距離的童書。
  • 夜讀丨古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端午
    古詩詞中的端午節,既是一幅內容豐富的民俗圖,又是一曲悼念屈子的歌;品讀端午節詩詞,既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節日喜慶氛圍,又能讓人沉浸在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深深緬懷之中;它給你一份歡喜雀躍,也給你一種深沉靜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品讀幾首關於端午的古詩詞。
  • 古詩詞裡的中國味道
    古詩詞裡的中國味道我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讀書認字,尤其是讀中國古詩詞。我3歲時,就會說出押韻的話:「白白的雲朵藍藍的天,藍藍白白蕩鞦韆」。如果把中國文化比作一場盛宴,那麼中國古詩詞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鹽。我喜歡古詩詞,因為詩詞裡有春夏秋冬。每當春雨連綿的時候,我聽著外面的雨聲,就會想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看到池塘裡盛開的荷花,我想到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風瑟瑟,樹葉變紅,正所謂「霜葉紅於二月花」。
  • 古詩詞裡的漢陽:知音故裡,山高水長
    王漢陽,生平不詳,只知道是一位姓王的漢陽縣令,和李白頗有交情,他多次出現在李白的詩裡。這首《醉題王漢陽廳》描寫李白和王縣令喝酒不醉不歸,歸來已是月朦朧鳥朦朧。李白還有一首詩是寫想念這位王縣令,想像兩人一起喝酒,不連續喝它三天三夜不能盡興啊。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雨雪天氣,如果不能出去散步步,不妨在古詩詞裡去散散心。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療病,同時也可以醫心,給人以賞析悅目的享受。一、青蒿《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陸遊雖然一生經歷過與表妹唐婉的愛情悲劇,也徒有報國無門的嗟嘆,但他活了85歲,在平均壽命不過30多歲的古代,陸遊堪稱長壽仙翁,這與他平時對養生有所研究不無關係。
  • 從9幅詩意的山水畫裡,你想不出5句古詩詞來,就該惡補一下了
    大多數古詩詞,意境優美,若能按照詩意畫出來,就是一幅幅不錯的山水人物畫。下面這9幅畫裡,就蘊藏著許多古詩詞,就看你有沒有能力挖掘出來。看到這幅畫,我不由想起「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同時劉長卿的《彈琴》冒出腦海: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古詩多美啊!
  • 恆信東方《樂學古詩詞》,可以「唱」的古詩詞!
    所以,《樂學古詩詞》就來了恆信東方聯合多妙音樂,為孩子打造了大屏唱學古詩課程——《樂學古詩詞》,該課程按照兒童音樂心理發展特點精心編寫,古詩學習以歌唱的方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輕鬆背古詩;精心譜曲的古詩,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音樂之美,還能讓經典詩歌走進孩子的日常生活。
  • 2021古詩詞日曆,每天一首古詩詞,把日子過成詩!
    我是這樣一個性格,在詩裡也總找得到合乎我喜好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詩中有,讀到他的詩,我心就如跑進另一境界去。」 古詩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讀詩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 古詩詞可以這樣寫進作文裡,漂亮
    「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試問,哪一種語言有這樣恢宏的氣勢? 漢語,我的母語,從來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語言。當然可以,尤其是在作文裡。看到很多文學大家引經據典很讓人羨慕,在他們的文章裡,一首首古詩詞名句信手拈來,增加了文氣,添加了文採。其實我們中小學生也可以做到。在寫作文時能巧妙地引用、化用古詩詞,將會使作文錦上添花、勝人一籌,讓讀者或者閱卷老師眼前一亮。我們隨便翻開一本作文選,裡面有很多作文都在引用古詩詞方面做得很好,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鑑。
  • 王立群推出「新詩話」 獨家妙評100首經典古詩詞引熱捧
    千龍網北京8月5日訊 近日,著名文化學者、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王立群新作《王立群妙品古詩詞》推出。此次,王立群著力於恢復中國古人點評詩文的傳統,全書見解獨到,風趣幽默,力求發前人所未發,道今人所未言,深入淺出的流行語言讓傳誦一兩千年的100首古經典詩詞活在了當下。
  • 在中國式的傳統教育裡,古詩詞學習幾乎是所有家庭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中國式的傳統教育裡,古詩詞學習幾乎是所有家庭孜孜不倦的追求。且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第二,這首詩仿佛是一副動態的圖畫,一個小視頻,畫上有彩雲,有白帝城,有千裡江陵,有萬重山,這四項靜穆而美麗,他們是不動的,而我們的視線就隨著小舟再一幀一幀的變換。而在這美麗的畫裡,還有「啼不住」的「猿聲」,視覺與聽覺一起調動了起來,全盤活靈活現。
  • 藏在古詩詞裡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諺語俗語
    藏在古詩詞裡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諺語俗語時間:2020-06-25 10:21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在古詩詞裡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諺語俗語 又是端午節,一年一度的粽子節,在中國神州大地各處沿襲上演。端午節的古詩詞大家還記得嗎? 關於端午節的詩詞諺語推薦給大家。
  • 海南日報數字報-古詩詞裡找尋「慢生活」
    日前,以解析古詩詞聞名的80後作家安意如,第23屆書博會期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談到,古典詩詞僅是古典文學的一小部分
  • 《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5個月賣50萬冊的兒童古詩詞讀本
    前一段時間,突然意識到兩歲多的兒子要進行古詩詞啟蒙了,但苦於平時關注太少,就陷入了選擇困難,最後在朋友的推薦下,入手了一套《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 北京墨羽青簡圖書有限公司在2017年12月26推出《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後,用短短5個月時間,就賣出了13萬餘套、52萬餘冊的佳績,可是相當難得的。 對於細細品過這套書的讀者來講,這本書賣這麼好完全是意料之中,因為它真的是一本很適合孩子啟蒙的古詩詞讀物。
  • 古詩詞裡的相思,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相思,是古詩詞永恆的主題。無論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相思都是其升華的催化劑。古詩詞裡的相思,源遠流長。從《詩經》裡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到《古詩十九首》中的「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從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再到詩仙李白《長相思》「長相思,摧心肝」,相思名篇不斷,佳句迭出。今天,請大家隨果爸一起,去感受一番古詩詞裡的相思,看看是怎樣的情真意切,是何等的催人淚下。
  • 輔導一年級孩子背誦古詩詞,什麼方法效果更好
    一年級學生家長,自然而然要輔導孩子背誦古詩詞,這樣我們會經常面臨輔導效率不高,大人氣氣呼呼,小孩哭哭鬧鬧的局面。長此以往,不但孩子產生了畏難情緒,父母有時也一籌莫展。這可怎麼辦呢?我的親身體驗是,首先家長要平心、耐心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虛心、誠心反思一下輔導方法。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還不具備獨立閱讀與背誦的能力,家長輔導孩子背誦古詩詞,你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