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7年,燕王噲效仿聖賢將王位禪讓給相邦子之,並且為了讓子之能夠穩坐王位,燕王噲將三百石以上的官印都收了回來,全部交給子之自行任命。
公元前314年,太子平和燕將市被聯合發動叛亂,被子之率兵鎮壓,太子平逃亡,市被被殺。同年,齊宣王打著討伐子之的旗號入侵燕國,燕國國都被攻破,燕王噲被殺,子之逃跑後被齊軍抓住剁成肉醬。
後來,趙武靈王將當時在韓國為質子的公子職護送回燕國繼位,是為燕昭王。燕昭王勵精圖治,招賢攬才,志在振興殘敗不堪的燕國。
使國家強大離不開人才,吳起在魏國訓練魏武卒,使魏國的軍事力量雄踞列國榜首;商鞅變法,讓偏居一隅的赳赳老秦國富兵強,為最終秦國一統天下奠定基礎。於是燕昭王下定決心招攬人才,可是來的人卻很少,而且都沒有真才實學,燕昭王為此很是鬱悶。
一天,燕昭王與郭隗在商討政事,討論過後燕昭王嘆息的說:「齊國破我都城,擄我子民,毀我宗祠,殺我父王,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無奈現在燕國弱小,對付齊國是有心無力,想要報仇雪恥,就必須強大起來,而國家要富強就必須依靠人才,您能不能推薦這樣的人才呢?」
郭隗說:「我現在也不知道誰有這樣的能力,但是請允許我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國君非常喜愛馬匹,尤其是千裡馬,於是他便派人四處尋找,花重金購買千裡馬,但是找了三年一匹也沒有找到。後來聽說郊外出現了一匹名貴的千裡馬,國君非常高興,立即派最信任的侍者帶著一千兩黃金去買。侍者到了那裡,一打聽才知道,千裡馬得了重病,已經死了,於是侍者就用一千兩黃金買了千裡馬的屍骨,帶回去交給國君。國君當即怒不可遏,說:『我讓你去買活著的千裡馬,沒買著就算了,居然還花那麼多錢買了一堆沒用的馬骨回來。』侍者說:『雖然我這次沒有為您買到千裡馬,但是請您相信,千裡馬已經在來的路上了。』國君不解,侍者接著說:『您想,別人聽說您連千裡馬的屍骨都願意花重金購買,您還怕沒人把千裡馬送過來嗎?』國君聽後恍然大悟,不再責備侍者。不出侍者所言,人們聽說國君重金買馬骨,都認為國君非常想得到千裡馬,不出一年,從各處送來數匹非常名貴的絕世千裡馬。」
郭隗講完故事,接著說:「大王決心招攬賢才,不妨就從我這個馬骨開始做起吧。讓天下人都知道,像我這樣沒有才能的人,您都如此厚待於我,何況是才能遠勝於我的賢士呢?」燕昭王聽後大受啟發,立即拜郭隗為老師,並修了一座非常精緻的房子給他住,每天都去探望,對他十分恭敬。
燕昭王還在沂水之濱修建了一座高臺,臺上放了無數黃金,作為賢士的見面禮,這座高臺便是著名的「黃金臺」。
各國有才能的人聽說燕昭王真心招攬人才,紛紛前往燕國,而最為我們所熟知的便是魏國的樂毅(諸葛亮就是自比管仲樂毅),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亞卿,請他整頓國政,訓練軍隊,燕國果然像燕昭王所期盼的那樣一天天強大起來。
燕昭王審時度勢,知道振興燕國必須抓住人才這個關鍵要素,禮賢下士,而且用人不疑,最終攻破齊國,報仇雪恥,並且驅逐東胡,攻佔中山,使燕國達到鼎盛時期,躋身戰國七雄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