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信訪「評理+」化解糾紛矛盾「和諧+」

2020-09-12 南平新聞

近一年,在南平生活的人們發現自己身邊悄然出現了「信訪評理室」,這「評理室」建在哪裡,哪裡就熱鬧,大家坐在一起評評理、說說事,很多矛盾、心結就解開了……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開展信訪評理2695件次,通過評理化解信訪事項2565件次,化解率達95.18%。

搭建平臺 眾人齊心助困紓

主持人向信訪人確認評理事項,信訪人、信訪事項承辦人分別向大家陳述事由,了解情況後,評理員對信訪事項進行閉門合議,分別發表個人評理意見並經合議拿出可行性方案……

「開展信訪評理的矛盾、糾紛各不同,但目標都是一樣的,希望大家都來說一說,把『大事』變『小事』變『沒事』。」市信訪局副局長何壽忠介紹,2019年起,南平在全省試點建立黨委政府主導、信訪部門主抓、社會力量參與的信訪評理機制,即通過引入和發揮社會第三方力量,靈活多樣進行情理、德理、法理評議,讓身邊人來說身邊事、靠身邊人來解身邊結,促進各方形成共識,化解矛盾糾紛。

我們看到,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全市整合了社會資源,組建了含「兩代表一委員」、人民調解員、有關行政機關和行業專業人員、社會知名人士、法律工作者、心理諮詢師等各類人員在內的信訪評理員隊伍,隊伍人員超過2萬餘人。同時,全市建立了1個市級、10個縣(區)級、139個鄉(鎮)級、1872個村(居)級信訪評理室,實現了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各級評理室也在「小事村(居)評、大事鄉(鎮)評、難事縣(區)評、市裡提級評」的分級評理制度下,築起了信訪工作的「四道防線」。

「信訪部門針對不同的評理事項,選配我們不同的評理員,以最佳組合去發揮最大的作用。」作為信訪評理員隊伍一員的江和端說,「已經參加過四五場評理會了,看到村民們矛盾化解了,我也很有成就感。」

創新方式 發揮特色解民憂

南平自然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特別是所轄區域內的武夷山,是全國僅有的4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之一。

「我們結合地方特點和文化特色,在武夷山興賢古街設立了武夷山茶室評理室。」武夷山市信訪局局長楊浩強介紹,溫馨和諧的評理環境,讓當事人穩定情緒、趨於理性,在喝茶閒聊中拉家常講道理,推動信訪糾紛及時就地解決。

在武夷山市五夫鎮興賢村,村民朱某的父親因家庭矛盾一直居住在年久失修的老宅中。去年夏季,閩北持續降雨,朱某父親居住的老宅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就在這時,當地村委會將父子雙方請到了茶室評理室,用閒聊的方式與父子倆談心。過程中,評理員向朱某闡述了遺棄老人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贍養的義務以及社會影響,語重心長勸說朱某算好法律帳、良心帳和道德帳。最終,朱某主動提出將其父妥善安置到五夫鎮敬老院,父子倆心平氣和地解決了這一多年的矛盾。

據介紹,除武夷山特色茶室評理室,全市還通過微信、「學習強國」視頻功能,積極探索和開展線上評理,同時,充分發揮閩北老區蘇區紅色資源優勢,在武夷山等地設立「紅色評理站」,更好推動了矛盾糾紛在基層解決。

綜合施策 矛盾化解在基層

松谿縣河東鄉,陳某和趙某因孩子撫養費而發生肢體衝突,當地政府組織召開線上評理會,當了解到陳某是因公司未及時發放工資而無力支付撫養費時,評理員及時與陳某所在公司聯繫,說服公司領導預先支付8000元工資解決陳某孩子撫養費的問題;

政和縣澄源鄉,謝某與陳某訂婚並支付了彩禮金,後謝某意願悔婚,要求退還彩禮金,但陳某不答應不退還彩禮,雙方產生糾紛,當地政府組織信訪評理,評理員結合當地風俗習慣,以「理」協調雙方,最終雙方自願解除婚約,陳某也退還了彩禮金;

在浦城萬安鄉,顏某與鄰居遊某因一塊菜地產生糾紛,當地政府受理該信訪事項後,召集雙方及評理員到現場進行信訪評理,大家不僅詳細了解了兩家糾紛的來龍去脈,評理員們還綜合雙方意見,依法依規給出解決方案,顏、遊兩家人最終「握手言和」;

以「情」打開心結,以「理」說服群眾,以「法」化解矛盾,這些日子,市信訪幹部們正收集整理著近一年來通過信訪評理化解矛盾的典型案例。

「信訪評理的過程,是釋法析理、聯繫群眾、教育宣傳的過程,不僅關係連接著千家萬戶,還是提升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現實需要。」何壽忠說道,希望這些整理成冊的典型案例,對下一階段全市信訪評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有益借鑑。

記者手記

小小「信訪評理室」,關乎的卻是民生民心的「大工程」。2019年,南平市在全省試點建立信訪評理機制,積極推動群眾信訪從「坐班接訪」向「大家評理」、從「會議協調」向「多元化解」、從「程序辦結」向「事要解決」等多方面有益轉變,更好助力牽涉利益群體眾多、突發性、複雜性的群眾信訪事項在基層化解。

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還政於民。從當前實踐過程來看,信訪評理機制是一種很接地氣的創新探索,特別是在於它引入和發揮了社會第三方力量,並通過靈活多樣的情理、德理、法理評議來解決身邊人的身邊事,這在群眾認可度、社會公信力上都具有獨特的優勢。但在記者採訪過程中還了解到,基層治理創新做法中除了建立有信訪評理機制外,目前我市還有司法調解、代表議事等諸多創新做法。希望這些做法經驗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能更加高效地整合人力、物力資源,不斷加強上下聯動與部門協作,從而更好發揮它們在察民生、解民憂方面的積極作用。(本網記者 吳建瓊)

相關焦點

  • 「在崗」+「在線」 「微信評理」助力信訪事項化解
    三明市明溪縣創新信訪評理方式,堅持信訪工作人員「在崗」+「在線」,線上線下聯動,通過「微信評理」成功化解一起賠償糾紛,做到疫情期間服務群眾「不打折」。 2020年3月2日,由於梁某在明溪縣某養老養生中心不幸亡故,梁某家屬到明溪縣信訪局反映訴求,認為該中心負有監護不到位的責任,要求該中心給予合理賠償。明溪縣信訪局立即組織工作人員了解核實具體情況。
  • 連城縣推行「三會一服務」助力有效化解信訪矛盾
    今年來,連城縣各鄉鎮按照周例會制度中關於每周例會要保證、參會對象要確保、會議議題要具體、信息報送要快速、督查通報要加強等「五個一」要求,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做到信訪矛盾「發現得了、調查得清、處置得好」,充分發揮鄉村基層人民調解作用,把矛盾糾紛早消化、早轉化、早處理,有效化解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信訪矛盾排查無死角。
  • 福州連江「夕陽紅」評理助力積案化解:「說」通群眾 「話」解矛盾
    針對部分信訪戶對鄉鎮、縣直部門幹部有成見、不信任的問題,「夕陽紅」評理室成員充分利用自己第三方的身份,在矛盾糾紛化解過程中充當中間人的角色,巧妙地規避了信訪人員對政府工作人員的牴觸心理,有效構建起與信訪群眾溝通、協調的渠道,使得信訪群眾能夠卸下心理包袱,願意與「夕陽紅」評理室成員進行對話溝通、協商解決信訪問題。
  • 福建省信訪局推行「信訪評理」機制 20年信訪積案終化解
    這是2020年8月5日在福州市馬尾區琅岐鎮召開的省、市、區、鎮四級聯合評理會上的情景,至此,這件長達20年的信訪積案,在各級信訪幹部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半天的信訪評理會,終於畫上圓滿的句號。福州市馬尾區琅岐鎮的陳某是一名聽力障礙殘疾人士。1986年起,他在某國有企業的倉庫門衛崗位工作,直至2000年底被辭退。
  • 邢臺市信都區司法局化解矛盾糾紛助力基層和諧
    人民調解員勇於擔當,深入該鎮成功化解多起重大矛盾糾紛表示感謝。區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梁慶久,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劉愛民,及區矛盾糾紛大調解委員會專職調解員出席贈旗儀式。、鄉鎮調委會、司法所及專業律師,開展聯合作戰,成功將翟某某宅基地上訪案、李某某鄰裡糾紛上訪案和某旅遊公司股份糾紛案等多起重大矛盾糾紛一一化解,為維護鄉鎮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鎮領導和基層群眾的一致稱讚。
  • 建立基層協商化解矛盾糾紛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要求。要清醒認識到,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國內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矛盾不斷積累,誘發社會矛盾的觸點不斷增多,社會矛盾的敏感性、關聯性明顯增強。加之西方反華勢力不斷從各個領域插手利用社會矛盾和熱點問題,企圖策動「街頭/政治」、「顏色/革命」等,對我國社會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 用心用情做好信訪工作 及時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濤 通訊員穗府信)昨天下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到市信訪局調研,就所包案處理的信訪問題進行協調,接待群眾來訪,並研究部署進一步做好信訪工作。在市人民來訪接待廳,溫國輝聽取信訪工作情況匯報,詳細了解網上、來信、來訪等各種渠道受理、處理信訪事項的情況。
  • 創新評理模式 解決百姓煩憂
    疫情防控期間群眾矛盾糾紛如何化解?為全面落實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措施,我省信訪系統充分發揮信訪評理室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評理調解,讓群眾不出門、少出門就能反映和解決問題,打造「有溫度」的線上信訪評理服務。今天給大家介紹三個信訪評理案例。
  • 宜陽縣:從源頭入手有效化解信訪矛盾
    近年,宜陽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改革發展穩定統一起來,牢固樹立「穩定發展」理念,堅持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為主線,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發生,通過建立宜陽縣信訪矛盾信息中心,引入現代科技手段,提升全縣信訪矛盾源頭化解能力,使過去一些信訪難題得到有效破解,確保了全縣社會大局穩定。
  • 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合力築牢穩定基石
    為積極預防各類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的發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鄂託克前旗昂素鎮不斷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力度,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全力推進多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建設。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負責矛盾糾紛的排查、受理、調解和重點信訪人員入戶走訪、政策講解等工作,形成了「以人民調解為依託、行政調解為補充、司法調解為保障」的聯合調解模式和「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嘎查、社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良性工作格局。
  • 長垣市丁欒鎮:健全信訪維穩機制,矛盾就地化解
    河南商報記者宋紅勝 通訊員程培蘭 文/圖紮實做好信訪工作,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7月28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長垣市丁欒鎮獲悉,該鎮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主動擔當作為,精準發力破題,提高源頭化解工作能力,切實做好信訪維穩工作。
  • 綜合治理矛盾糾紛 為民排憂化解難題
    --鳳凰鎮2020年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實踐2020年以來,鳳凰鎮以構建和諧鳳凰為目標,緊緊圍繞「化解矛盾糾紛,著眼群眾難題,維護社會穩定」為工作主線,堅持預防糾紛、聯調聯動、調解優先的工作原則
  • 永城市薛湖鎮:多舉措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
    本報訊(記者 楊哲洋 通訊員 聶雲龍)為了妥善處理信訪突出問題,有效預防群體性事件,及時化解群眾間矛盾糾紛,推進社會秩序和諧穩定,連日來,永城市薛湖鎮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嚴抓落實,紮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
  • 及時就地解民憂,多元化解促和諧——自治區信訪局調研來賓市信訪法治化建設工作
    2020年9月7-9日,自治區信訪聯席辦副主任、信訪局副局長陳海波帶領自治區信訪局督查調研處有關人員,赴來賓市興賓區、象州縣、金秀瑤族自治縣開展信訪法治化建設、堅持和發展&34;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信訪督查調研等工作調研。
  • 創新評理新模式 線上評理促和解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弘揚「楓橋經驗」,進一步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創新,2019年起,我省創新建立黨委政府主導、信訪部門主抓、社會力量參與的「信訪評理機制」。推行信訪評理機制以來,各級評理室已成為高質量推動信訪事項源頭化解的重要途徑和破解疑難信訪問題的重要抓手,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訪積案,大量矛盾糾紛在基層得到化解。
  • 小小聽證會 滿滿正能量——探沂鎮依託「信訪案件聽證會」合理化解複雜矛盾糾紛
    為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確保我鎮社會大局穩定,推動「楓橋經驗」在探沂鎮落地見效,探沂鎮以召開重點信訪案件聽證會為抓手,著力推動重點矛盾糾紛案件化解,取得良好效果。近日,黑土湖村劉某某與黃某某因土地糾紛引起的信訪案件,雙方輪流越級上訪,我鎮進行了多次調查處理,但雙方糾紛未能徹底化解。
  • 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守護社區和諧穩定
    化解群眾矛盾糾紛,守護社區和諧穩定
  • 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達94.8%
    本報訊 記者陳豔偉報導:根據省委活動辦部署,省委政法委牽頭負責「開展影響社會穩定矛盾糾紛和涉法涉訴信訪突出問題集中排查和綜合治理」,並於2013年12月底完成。該專項整治情況如何?昨日,記者從省委政法委獲悉,該委一方面將專項治理工作分解為「開展影響社會穩定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和綜合治理」和「開展涉法涉訴信訪突出問題集中排查化解」兩個部分,實行分類治理;另一方面集中攻關,分別制定兩個整改方案,明確責任單位和期限,部署了對應整改措施,按時保質完成了整改任務。
  • 小妙招 | 「多元調解」化解矛盾「有一手」
    自古以來譚山鎮經濟發達,人員複雜眾多,民風彪悍,曾經社會矛盾突出,糾紛不斷,上訪案件時有發生。近年來,譚山鎮黨委、政府集中人力物力,根據鄉村社會實際,不斷創新平安建設工作舉措,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解新格局,全面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社會形勢穩定向好,2019年、2020年全鎮信訪矛盾同比都下降50%以上,人民群眾安全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 綏陽縣信訪局「四個注重」助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一是注重矛盾糾紛排查,立足源頭預防。在發現問題中立足於「早」、立足於「快」,充分發揮鎮、村調解員作用,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鄉鎮、街道和村居每周按時將排查的矛盾糾紛問題通過「三個四級個案臺帳」報送至縣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同時,結合脫貧攻堅等,駐村工作隊的走訪排查,不漏一戶將發現的矛盾糾紛問題第一時間上報,並主動跟進疏導群眾反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