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豪七 藝術頭條ArtExpress
伊瑪是個時尚博主,在instagram上有22萬粉絲,算是個小網紅。
她長得像周迅和張韶涵的結合體,甜美可愛,粉紅色的鮑勃頭是她的個人標誌——無論怎麼妝扮,這個髮型不會變化。
她的ins內容由每天的自拍照片組成,和寵物的自拍、和閨蜜的自拍、穿著潮服在街頭的自拍、在迪斯尼樂園的自拍、在美術館的自拍……看起來和別的時尚博主沒什麼區別。
伊瑪發一條帖子,能收到數百個回復,多半是驚嘆於她長得有多漂亮、衣服鞋子有多搭,這個,也和別的時尚博主沒什麼區別。
今年四月,她登上了中國時尚雜誌《紅秀》封面,通常佔據封面的是周冬雨、舒淇、楊冪這樣的影視明星,一個網紅博主登上《紅秀》封面,這還是頭一回。
此前,伊瑪還為巴寶莉、Bape、SKII、迪奧、彪馬、夢龍、保時捷等一線品牌拍過廣告,對於一個網紅來說,這也不多見——通常這種大牌廣告請的是真正的明星或超模。
伊瑪為迪奧站臺
伊瑪的保時捷廣告
伊瑪與竇靖童合拍SKII廣告大片
令伊瑪從普通網紅中脫穎而出、受到奢侈品牌和時尚大刊青睞的地方在於——她不是一個真實的人類。
伊瑪的ins介紹上寫得明明白白:我是一個虛擬女孩。意思是她只是一段計算機代碼,而非血肉之軀。
她的背後不是一個藝人經紀團隊,而是一個3D動畫公司——來自東京的ModelingCafe公司,也是遊戲《最終幻想15》、《塞爾達傳說》、電影《新哥斯拉》背後的視效製作團隊。
伊瑪的外表、個性、愛好,完全是虛構的。
ModelingCafe公司以女星濱崎步為樣板,給她設計了蘿莉感的五官和粉紅色的頭髮,從面部表情、妝容到髮型,都是CGI程序的產物,效果精緻無比。
濱崎步
伊瑪的「自拍照片」都是這樣誕生的——先讓模特兒拍攝現實場景的照片,再把電腦製作的伊瑪的頭部「接入」圖片。所以你看到的照片,不管場景還是模特兒都是真的,ModelingCafe 只替換了頭部而已。
2018年,ModelingCafe為伊瑪創建了ins帳號,名字取自日本語「現在」,興趣設定是喜歡日本的文化和藝術,希望認識世界各地時尚的人們。此後一直保持著每周4至5條的更新頻率。
如今,擁有22萬粉絲的伊瑪,是日本乃至亞洲最有名的虛擬網紅。除了靜態的照片,伊瑪還會發動態的短視頻——對著鏡頭眨眼、微笑、比心、跳舞,和別的網紅小姐姐一樣。
最近,「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席捲全球,伊瑪連發三條ins表示支持,包括一張全黑的照片、《時代》雜誌的封面、和黑人小孩的抗議標語。
「我們受夠了被傷害、被忽視,受夠了無助的哭泣,受夠了同胞的慘死,受夠了種族歧視的混蛋們!」伊瑪的帖子裡如此寫道。
這種從形象、言論到生活方式無限逼近真人的「逼真」感覺,為她引來一些非議——「明明是個假人,還搞得跟真的一樣。」「做個人偶也就算了,還要假裝有思想。」「從裡到外,沒有一樣是真的。」「都是騙人的把戲。」
這也是虛擬偶像們常常面臨的指責,越像真人,越容易引起反感。
「那些真人網紅難道就不假嗎?他們在社交推銷的化妝品、數碼產品,不是他們收錢做的廣告嗎,難道真的是他們內心喜歡的產品嗎?」ModelingCafe公司的代表宮崎弘久先生如此回應。
「娛樂界那些當紅的藝人、偶像,後面是一個經紀團隊,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能不能談戀愛,可不可以炒作緋聞,這些都不是藝人本人能決定的,是由團隊設計好的,這樣來看,真人偶像不是也像一個虛假的木偶傀儡嗎?」宮崎弘久說。
據他的介紹,商業客戶其實更喜歡使用虛擬網紅,因為比真實的藝人容易控制,不會鬧出「私生活醜聞」,影響品牌形象;也不用等繁忙的檔期空出來,隨叫隨到,什麼時候都能拍;因為是計算機合成的人物,理論上可以無限供應,所以代言價錢也好商量。
「我們並不想取代真人偶像,而是與他們共存。」宮崎弘久說。
伊瑪最新的一條ins寫道,「今天很無聊的,我該幹些什麼呢?」
評論裡粉絲們認真地給出建議——「不如把頭髮染個新顏色吧!」「小可愛,不考慮來個文身嗎?」
還有人給她拉了個書單,推薦她看書、看電影,打發無聊的時光。
一個真人網紅能得到的愛和關心,也不過如此了吧。
原標題:《我拍廣告、上雜誌、當網紅,但我是個不存在的女孩……》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