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澄邁橋頭鎮沙土村有個「地瓜村官」

2020-12-2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農民培育地瓜秧就像變魔術,一根秧苗一個月後變4根,兩個月變16根,3個月就是256根,種到14000畝田裡,如碧海連天。」海南省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村支書王文克站在地頭,興奮地講述著種地瓜的故事。這位大學畢業後先在城市打拼,後來返鄉帶領村民種地瓜的村支書,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地瓜村官」。他們種植的「橋沙甘薯」,年產值達8000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從三四千元增至1萬多元。

沙土地上種地瓜,一畝純掙4000多元

一條筆直寬闊的水泥路,從村頭開始,「串」起沙土村委會13個自然村。農民溫昌喜的田裡,挖掘機「轟轟」叫著,正在挖土整地。王文克一邊察看水渠,一邊對老溫說:「縣裡剛開過會,五年內農業投入50億元,農民收入增長幅度力爭每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到2018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萬元左右。今年,政府投入3000萬元整理咱村9800多畝地瓜田,咱們肯定提前達到增收目標。」

「我們村叫沙土村,地如其名,到處是沙土地,種啥沒啥。種水稻,一年收成不過四五百斤,只夠自己吃。雖說適合種地瓜,我種了十幾年,產量小,價格低,只能喂喂豬,換點零花錢。」溫昌喜回憶說,2007年,29歲的王文克回到村裡,帶頭種了100畝新品種地瓜,第二年,每畝收了3000斤,賺了20多萬元。大家看了眼饞,都跟著學。溫昌喜也跟著把6畝地全種成地瓜,一畝純掙4000多元。

種秧好,地瓜才能好。王文克從日本公司買的秧苗,產量高,口感好,但價格太高,20公分長的苗,賣80美元,而且每年只賣300根。他不服氣,請省農科院專家來村裡試驗,2年時間,研製出新秧苗,產量、精品果都提高了30%,1株苗賣1塊錢。

地瓜口味再好,打不出品牌,找不到銷路,還是賣不上價錢。王文克在城裡賣過電腦、建材,銷售經驗豐富。他註冊了澄邁橋沙甘薯合作社,把「橋沙地瓜」註冊成商標,現在成了海南省著名商標。他召集村裡年青人,成立包裝、銷售隊,到高檔飯店、超市推銷,平均每斤賣到8元。現在,村民們種地瓜,攔都攔不住。到了收穫季節,大車小車開進村裡,大夥臉上的笑,藏也藏不住。

今年48歲的陳乘錄告訴記者,王文克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家裡送他讀書,就是想讓他洗乾淨泥腿子,出人頭地。「2007年,文克剛回來那陣子,他媽總是擺著手嘮叨,走吧,走吧,回來幹啥?他卻說,村裡窮,看著難受,想出把力。」

村集體沒錢,王文克把自己的公司貢獻出來,讓大家佔股。公司掙的錢,除了維持運轉、股東分紅,收益全投給了村集體。幾個月前,村委會從公司收入裡拿出錢,拓寬了進村的路,運地瓜的車再不用「你躲我閃」,可以正常會車了。村文化室也重新粉刷,買了不少種地瓜的科技書。村幹部還組織100多名婦女參加舞蹈隊。每天晚上,只要聽到音樂一響,大人小孩往家門外跑,跳舞健身追時尚,一點不比城裡差。

相關焦點

  • 海南澄邁地瓜,香甜粉糯,有點像吃慄子的口感,你吃過嗎?
    說到地瓜,在海南,澄邁橋頭富硒地瓜可以說是地瓜屆的王者。橋頭富硒地瓜,也稱為「長壽瓜",種植在海南澄邁長壽之鄉,這裡被譽為「富硒福地」,火山巖風化形成的沙土土壤種植的地瓜,不僅富含硒元素,而且甜度高、無纖維,口感好,成為追求品質生活人的選擇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澄邁啃冰烤地瓜
    >   本報金江5月8日電 (記者孫慧 特約記者陳超 通訊員王家專)今天上午,記者從澄邁縣旅遊委獲悉,澄邁第三屆橋頭富硒地瓜推介會暨鄉村旅遊推介會
  • 海南澄邁上半年橋頭地瓜種植面積達3萬畝(圖)
    平均畝產3000斤,銷售價達每斤6元至8元……今天上午,站在海南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一片地瓜田裡,橋頭地瓜產銷協會秘書長楊英春高興地向記者介紹,目前,橋頭全鎮1.7萬畝地瓜大多已採收完畢,今年的畝產量、價格均十分穩定。
  • 冰烤地瓜亮相澄邁地瓜節 被稱地瓜中的哈根達斯
    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南海網澄邁5月1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麗娜)您或許吃過哈根達斯,但您一定沒有吃過地瓜中的「哈根達斯」。10日上午,在第三屆橋頭富硒地瓜品牌暨鄉村旅遊推介會上。「地瓜村長」王文克帶來了冰烤地瓜亮相本次地瓜節,供遊客免費品嘗。
  • 打造海南職成教育的澄邁樣板
    近年來,澄邁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全力推進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為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目前澄邁縣域內有中、高職院校3所,縣社區教育學院1所,縣老年大學、青少年社區教育學校各1所,鎮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社區教育學校)16所,鄉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91所,省級農科教結合示範基地3個,國家級實踐實訓基地3個。
  • 澄邁橋頭地瓜:條兒順味兒美水果價
    近年來,海南省澄邁縣通過標準化種植和品牌化營銷,讓沙土地瓜賣出了高端水果價,併入選首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海南佔了國內高端地瓜市場份額的90%,一是氣候優勢,二是土壤適宜,三是種苗把控,四是標準化種植管理。」近日,澄邁橋頭地瓜產業帶頭人王文克解釋了橋頭地瓜之所以能夠賣得俏的主要原因。
  • 政府主導 高位統籌 打造海南職成教育的澄邁樣板
    澄邁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尹承玲表示:「澄邁產業基礎紮實,發展本土特色專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個個因地制宜設置的特色專業,就如散落在澄邁各地閃閃發光的珍珠,職成教育則是串起珠子的鏈條,一條珍珠項鍊熠熠生輝,為澄邁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亮色。」
  • 草根地瓜粥:澄邁老人的長壽秘訣之一!
    但將地瓜煮成地瓜粥,對人體有著強大的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地瓜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20種抗癌蔬菜中,地瓜名列榜首。  海南澄邁縣近年來新培育的明星農業品牌「橋頭地瓜」澄‍‍‍邁橋沙富硒地瓜味道甜、纖維少,並富含硒元素,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體免疫,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
  • 澄邁探索農產品「觸網」 推動品牌塑造、助力脫貧攻堅
    海南日報金江12月17日電 (記者 餘小豔 通訊員 王家專)分揀、稱重、打包裝……12月15日的天氣有些陰冷,但位于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的澄邁橋沙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卻是一派熱鬧景象,工人們忙著打包橋頭地瓜。  「上午要打包上千份,下午統一發貨,經美團平臺銷往外地。」
  • 澄邁橋頭地瓜又籤5000萬元大單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金江5月13日電 (記者張梁 文剛 王亦晴)繼登陸沃爾瑪之後,橋頭地瓜再傳喜訊。記者今日獲悉,橋頭地瓜籤下價值約5000萬元的供銷合同,同時本地地瓜深加工產業亦將逐步啟動。  今天,在澄邁縣橋頭鎮舉行的澄邁縣橋頭富硒地瓜宣傳推介會暨鄉村文化旅遊啟動儀式上,澄邁橋頭澄沙地瓜種植專業合作社分別和海南中商農產品中心市場有限公司、海口禧得隆貿易有限公司籤訂了購銷合同。澄邁橋頭沙土甘薯專業合作社分別和香港綠源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廣東中山市分公司、家樂福中國諮詢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籤訂了供銷合同。
  • 澄邁入選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會議公布59個第五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創建合格單位,我省澄邁縣入選。9日至10日會議期間,來自教育部、科學技術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國家林草局等有關司局,59個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的參會代表,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職業教育、終身教育部門負責人齊聚澄邁,共同交流分享職成教育經驗,探討研究職成教育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
  • 海南澄邁橋頭地瓜溯源碼正式啟用
    4月25日,在海南澄邁縣橋頭鎮舉行的澄邁橋頭富硒地瓜推介會上,橋頭地瓜溯源碼正式啟用,這標誌著市面上銷售的橋頭地瓜將實現可追蹤、可溯源。  記者從推介會上獲悉,橋頭地瓜將採用「一箱一碼」的形式應用溯源碼,消費者掃描箱上的二維碼,即可查看橋頭地瓜的防偽溯源、價格指數、產品介紹、媒體報導、協會介紹等相關信息。
  • 海南澄邁「網際網路+消費」扶貧大集市開市首日銷售額達309萬元
    原標題:海南澄邁「網際網路+消費」扶貧大集市開市首日銷售額達309萬元 12月28日上午,「愛心消費 助力扶貧」2018年海南澄邁「網際網路+消費」扶貧大集市在澄邁金江鎮南亞廣場舉行,集市上展銷的全縣各鄉鎮的農副產品深受廣大市民和遊客青睞,當日現場銷售額達309萬元。
  • 澄邁地瓜節籤8000萬元訂單 農旅聯姻辦「瓜田喜事」
    澄邁地瓜節籤下8000萬元訂單  農旅聯姻辦起「瓜田喜事」  地瓜節上,遊客在採摘地瓜。本報記者 袁琛 攝  籌款10萬餘元資助貧困學子金江4月22日電(見習記者陳卓斌 特約記者陳超)「入口香甜、嫩滑軟糯,這地瓜芋圓可真好吃!」
  • 我省5個村鎮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我省5個村鎮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澄邁橋頭鎮沙土村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海南日報訊(記者 傅人意實習生 王偉君)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423個村鎮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推介91個鎮(鄉)為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136個村為
  • 澄邁突出富硒特色,打造農產品品牌矩陣見成效
    本版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袁琛 攝海南日報記者 餘小豔37.14億元!這是澄邁農產品在為期5天的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以下簡稱冬交會)期間,線上線下的交易總金額。本屆冬交會上,澄邁現場籤下訂單18.94億元,收穫意向訂單18.18億元。
  • 感受壽鄉魅力 國慶假期9條線路玩轉澄邁
    每天早晨粉店一開張,往來食客便絡繹不絕,上千碗海南粉在三四個小時內就會售罄。  9月27日,海南日報記者到該店品嘗時發現,這家店製作的海南粉細膩爽口、味美料足,「靚粉」名副其實。不少食客往往還會向碗中倒入一兩勺蝦醬,讓鹹香味沁入粉中,別有一番滋味。  「這家店因位於一棵老芒果樹下而得名『芒果腳』。」食客王家專在澄邁從事新聞工作多年,對當地美食頗為了解。
  • 海南澄邁優質特色農產品:百果園·王品無核荔枝
    成雙成對的「並蒂紅」 記者枉源 攝 人民網澄邁6月16日電 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的迅猛發展,海南也借著這股農業春風開始大力打造「網際網路+農業」的發展模式,一時間,網際網路農業小鎮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海南之北的澄邁縣,也正著力打造屬於「澄邁」產業特徵的網際網路農業小鎮,充分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和傳統農業的特色,同時不斷嘗試將網際網路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結合,實現農業發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農業發展新方式。近日,人民網海南頻道記者一行,對澄邁的特色農產品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參觀,見證了「網際網路+農業」發揮的重要優勢以及對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積極影響。
  • 地瓜、紅苕、甘薯,我是番薯!
    先科普地瓜:地瓜是豆科植物豆薯的別稱之一先看豆薯(地瓜)視頻*以上視頻來自百度百科,有刪減新晉網紅六鰲地瓜海南橋頭地瓜(高系14號)海南澄邁的橋頭鎮是天然的富硒產地,這裡光照每年超過3000個小時,有利於地瓜地瓜中糖分的累積,再加上沙土種植,紅衣黃心的地瓜,蒸熟後口感類似板慄粉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