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溝通怎麼辦?學會這三招,讓孩子和家長更親密

2020-10-03 赫媽育兒

文/赫媽育兒

任何一段情感關係中,溝通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沒有良好順暢的溝通,雙方很難建立穩固親密的關係。親子之間也同樣如此,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自我意識覺醒,將會變得不喜歡和父母溝通。學會以下三招,幫你和孩子建立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

李女士家裡有一個6歲男孩,由於她在懷孕時就已經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養育兒子。所以母子感情一直很好,兒子也很依賴她,事事都和媽媽商量。兩個人的感情好的常常讓孩子爸爸「吃醋」,時常投來羨慕的眼光。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李女士發現兒子有了一些秘密不願意和自己說,如果多問幾句,他還會覺得煩。李女士想如同過去一樣,在睡前和兒子來一場「座談會」,兩個人聊聊天。卻被孩子以「男女有別」,不能躺在一起給拒絕了。

因此,李女士非常煩悶,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怎麼孩子突然之間就和自己拉開了距離,不再如過往常一樣親密。其實,孩子不想和父母溝通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家長需要及時覺察,調整溝通方式,才能跟上孩子的成長步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為什麼孩子有時會不想和父母進行溝通?

1,厭煩父母事事幹涉

孩子年齡增長後,開始具有自我獨立意識,想要自己掌控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如果父母還是如同往常一樣事事幹涉,不能放心的把手放開,則會讓孩子覺得厭煩。認為父母還是把自己當成小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好事情,這種不信任感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2,覺得自己不被理解

孩子漸漸具有自己的想法,對事物也有著孩子視覺的見解,而由於年齡差異,孩子的想法常常得不到家長的認同。認為孩子幼稚,所以就會強行要求孩子服從自己的意見。家長的行為將會造成親子之間代溝加深,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父母理解,兩代人之間沒有默契,自然也就不想和父母溝通了。

3,對父母沒有信任感

有些父母時常幹涉孩子的生活,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物,覺得親子之間不應該存在秘密。所以就會出現不尊重孩子隱私的現象,偷偷翻看孩子的物品。這種行為會讓孩子喪失對父母的信任感,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溝通障礙也會越來越深。

發生孩子不想和父母溝通的情況,家長應該暫時不要勉強孩子,而是要反思自己,思考是否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可能是在孩子面前表現的過於嘮叨和強勢,才讓孩子覺得厭煩,因此產生了距離感。

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和孩子保持順暢的溝通?

1,找回童真,理解孩子

家長應該找回自己的童真,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模仿幼兒的言語習慣和手勢,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當雙方想法出現不同時,應該試圖站在孩子的位置去思考,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只有家長理解了孩子,孩子才會真正的接納家長,雙方才能變得親密起來。

2,注意孩子的反饋,與孩子共情

家長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自說自話。有些家長可能工作中強勢慣了,或者是覺得孩子必須聽從自己,所以完全不在意孩子的反饋與感受,只顧著自己表達,要求孩子必須服從。這種強勢的行為肯定會對親子溝通造成阻礙,家長應該學會與孩子共情,在精神上去理解孩子,從孩子的反饋中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3,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認真傾聽,並且給予回答。若是暫時回答不了,超出了家長的知識範圍,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查閱書籍,在書籍中尋找正確的答案。而不是敷衍孩子,給孩子一種滿不在意的反饋態度。

家長想要和孩子保持順暢的溝通,需要在平時注意生活中的小事,關注孩子給予的反饋,多從孩子的思維思考。與孩子溝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小孩子的思維多變,心思敏感,需要家長格外在意。如果一不小心走入了溝通的誤區,很可能就會前功盡棄。

家長容易走入哪些誤區?

1,話題重複

家長與孩子的交流內容過於單調,總是圍繞著有限的幾個話題。要麼是飲食相關,要麼是督促好好學習,很少去關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時間久了,天天都要回應著相同的問題,孩子就會覺得厭煩,不想理睬父母。

2,溝通負面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沒有注意情緒管理,總是把負面情緒展現在孩子面前,溝通的內容也以消極的居多。要麼訓斥孩子成績不理想,要麼責罵孩子犯下的錯誤。每天被負面情緒包圍的孩子,出自本能的想要逃離,自然也就會不想和父母說話了。

3,忘記孩子的承受能力

還有一些家長總是忘記孩子的承受能力,在生活中對孩子要求的非常高,為孩子設立了不太容易完成的目標,與孩子的溝通內容總是圍繞著如何才能夠完成家長所下達的任務。然而事實上,過高的要求孩子常常無法達到,將會加重孩子的自卑感,也會讓孩子想要逃避,這也是孩子不想和父母溝通的主要原因之一。

卡耐基說過:「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善於談話的人,那就先做一個善於傾聽的人。」

家長如果希望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和談話氛圍,那麼首先要學會去傾聽孩子的表達,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從孩子的反饋中感到他真實所需求的東西,這樣才能夠形成良性的溝通,讓孩子願意和父母進行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應該放下身為父母的架子,不要總是仗著自己是成年人而小看孩子的思維能力,否定孩子的一切想法。要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前提下,才能夠形成良好的溝通關係。

你與孩子的溝通順暢嗎?你的孩子願意和你傾訴煩惱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如何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有效?家長學會這3招,溝通更順利
    青春期的孩子,思維比較敏感。在這個時期,許多家長都在反映不知該和孩子如何建立良好的溝通。孩子們情緒波動大,家長有時候也稍顯偏激,有時候甚至採用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子,這樣下去溝通越發不暢,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可能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
  • 孩子不想起床、不想寫作業、不想上學…無法跟孩子溝通怎麼辦?
    ,不想刷牙,不想吃飯,不想上學,到回家不想寫作業,不想睡覺,家長几乎每天都在孩子的各種挑戰中度過,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沒法跟孩子溝通……好父母,除了愛還需要智慧。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越來越重視和孩子進行溝通,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既可以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又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呢?
  • 媽媽要經常和孩子心靈溝通,這樣孩子才會和你更親密
    今天想和大家討論一個話題,當你因為工作的原因把孩子讓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照看幾天,卻發現孩子變得具有攻擊性了,你該怎麼辦呢?我有一位女性朋友的做法很值得借鑑。這段時期以來,疫情使得幼兒園放假,至今未複課,我平時上班沒有人帶喬喬,喬喬就跟著姥姥。昨天周末回到家,看到媽咪回來了,喬喬開始打我,我問:「是不是媽咪上班幾天才回來,你很想我,感覺有些憤怒?」喬喬說:「是。」我想了想,想到自己在這之前只有兩種狀態,要麼是童年時代的被暴力攻擊的恐懼感,要麼是絕對沒有攻擊行為的壓抑狀態,沒有中間的灰色地帶。
  • 三招,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
    和孩子交流是有技巧的,敲門其實很簡單,掌握三點就可以了。  第一:要了解孩子的心裡想法。  如果孩子犯錯,先別急著火上來,你先要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做。把了解到的情況和他說一遍,說不定有出入呢?然後問一下他當時怎麼想的?通過溝通,了解事情的原委。記住:請你一定要理性分析。
  • 不想讓孩子當「軟柿子」,家長要教給孩子這4招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講原則和底線的,太過「老實」,就容易被欺負,而且孩子被欺負慣了,往往步入社會和職場後也是如此,很難成功。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被欺負,被人當作軟柿子捏,教孩子學會這4招,一生受益。
  • 面對孩子「撒謊成性」,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改掉壞習慣
    孩子愛說謊其實並不嚴重,及時要求孩子改正就好了,但是這方法可是卻至關重要。家長在面對孩子撒謊時真的是一點都沒有察覺嗎?察覺到了該怎麼引導孩子不再說謊呢?孩子撒謊成性家長怎麼辦?面對孩子"撒謊成性",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改掉壞習慣。
  • 孩子做事異常緊張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平復孩子的緊張情緒
    文/小熊育兒日記平靜的心態是做成事情的重要因素,孩子亦是如此。孩子的心理處在發育階段,大多數的孩子缺乏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作為家長應該積極引導,讓孩子學會調控情緒。根據家長反映,很多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異常緊張,導致做不好事情。
  • 孩子不聽話?別吼了!家長學會這5招,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
    孩子不聽話?別吼了!家長學會這5招,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孩子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孩子初入人世時,父母是他的全世界;後來,父母就成了孩子的老師,教他如何為人處世;等到孩子大了,我們跟他的關係卻&34;,越發微妙。
  • 總和父母「唱反調」,學會這三個方法,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更輕鬆
    大多數父母都明白,在叛逆期和孩子親密談心是正確的做法,但是孩子們總是「拒人千裡之外」。其實,可能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沒有用對方法,導致孩子對父母無法信任,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哪些階段會出現叛逆期呢?一、在什麼時候會出現叛逆期?
  • 孩子不想上學該怎麼辦?教育專家李玫瑾給出三招,實際又有效
    孩子不想上學該怎麼辦?教育專家李玫瑾給出三招,實際又有效 在上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出現不想上學的情緒,這可是愁壞了不少的家長,有時候打罵都不管用,教育專家李玫瑾對此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既現實又有效果。
  • 親子溝通全靠吼?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你需要學會這四招
    比如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如果孩子始終無法理解一道習題,耐心比較差的家長就會說:「為什麼我說了這麼多遍你都記不住,是真的笨!」這裡面就充滿了情緒化的色彩,家長認為孩子理解得差,然後就大加指責。02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你需要學會這四招非暴力溝通有四個內在要素,分別是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1)觀察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在觀察著正在發生的各種事情,而且事後還能準確說出觀察結果。
  • 孩子總和父母犟嘴怎麼辦?李玫瑾:學會這三句話,孩子不再頂嘴
    孩子總和父母犟嘴怎麼辦?李玫瑾:學會這三句話,孩子不再頂嘴現在的孩子們,內心都比較脆弱,再加上現在的家庭條件都有所改善了,對孩子的愛有時候也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很多孩子們都養成了「三從四得」的毛病。你以為打罵孩子會聽話,其實只會引起反效果,孩子離家出走,甚至輕生。那麼,孩子們頂嘴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掌握這三句話,你也可以和孩子平和的溝通1、「我知道你覺得委屈,心情也不太好,但是你做的也不完全正確。這樣吧,你先自己冷靜一下,我們待會兒再說好嗎?
  • 期末了,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心理老師支招
    最近經常有家長諮詢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其中一位家長是這樣說的: 兒子佳佳7歲半,剛上一年級,成績中上水平。最近一個月一直哭鬧,不想去上學,說時間太長了、害怕。這都期末了,現在有什麼好怕的?
  • 孩子挑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4招,孩子變成"小吃貨"
    這就意味著家長的任務變重,既要保證他們的作業沒有出現問題,還要時刻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最令人頭疼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夏天一到,小朋友就變得不想吃飯。饒是自己展現出十八般廚藝,孩子愣是看都不看一眼,這可愁壞了寶媽,要知道吃飯可是孩子營養的主要來源呀。
  • 孩子不想去學校,怎麼辦
    每一個孩子都會有不想去學校的時候,就像每一個成人都有不想去上班的時候,那麼面對不想去上學的孩子,我們家長該怎麼辦呢?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第一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好好溝通,不要急著解決。孩子不想去學校,聽到這個消息的家長都會很憤怒。但是打罵指責是改變不了什麼的,家長要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好好的和孩子溝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不想去學校的。家長需要冷靜幾天,孩子也需要冷靜幾天。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第二步,理解孩子的壓力。
  • 成都兒童心理諮詢機構,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
    成都兒童心理諮詢機構,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 時間:2020-12-07 13:56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最近經常有家長諮詢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其中一位家長是這樣說的:兒子佳佳7歲半,剛上一年級,成績中上水平。最近一個月一直哭鬧,不想去上學,說時間太長了、害怕。這都期末了,現在有什麼好怕的?老師說佳佳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我和他媽媽哄著去上學,到了校門口又開始鬧。老師,我該怎麼辦呢?我把這些問題收集整理,給我院的心理老師,請她們為家長解答。
  • 孩子適應力太差該怎麼辦?家長要學會這三招,緩解孩子恐慌感
    蘇蘇是一個單純可愛的孩子,可是最近她卻遇到了很大的困擾,因為一直在父母身邊生活的她需要面對住校的問題。這對於她來說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因為她的適應力非常差,所以始終無法習慣和同學一起住的生活,她在住校期間經常以淚洗面,從而導致她精神萎靡甚至有抑鬱的傾向。對此,他的父母很是糾結,他們希望女兒可以學會獨立,但看到女兒的狀態時卻又非常心疼。
  • 家長學會這一招,讓孩子寫字更好看
    關注丸子,走進書法曾有家長訴苦:「我家孩子平常考數學經常得滿分,可一旦涉及文字科目就經常考不好,甚至會不及格,原因之一就是字寫得太差,真是愁得慌!」家長,您也有這樣的煩惱嗎?您有沒有想過,寫一手好字對孩子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 入園哀嚎,靳東、鄧超的孩子也沒躲過,學會5招應對孩子入園哭鬧
    、家長緊張,心碎一地孩子三歲後就要面臨上幼兒園的問題了。分離焦慮症,不僅孩子會有,家長同樣會有。孩子剛入園,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裡,一下子打亂了之前的生活習慣和規律,再加上平時在身邊的家人都離開了,沒有了安全感,這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和不安,對幼兒園產生了抗拒。
  • 擔心孩子遇到挫折變頹廢,家長學會三招,教孩子學會迎難而上
    遇到挫折習慣性退縮,主要原因還是不夠強大,孩子內心太容易產生依賴心理,因此才會顯得懦弱和無能。當然最大的問題不在孩子,而是父母,正是家長的教育才影響了孩子。沒有承擔風雨的能力,那麼孩子遲早會在這些風雨挫折中倒下。若是不想讓孩子被挫折壓倒的話,那家長就必須從此刻開始鍛鍊和培養他,最起碼學會這三招,才有可能讓孩子迎難而上不再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