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菁兒:開創武俠劇配樂時代

2020-12-17 網易娛樂

橫山菁兒開創武俠劇配樂時代。

網易娛樂1月11日訊 被譽為卡通之神的橫山菁兒是典型的科班出身的作曲家。他畢業於國立音樂大學作曲專業。在1974年憑著日本動畫《昆蟲物語》的ED《美麗的山丘》正式出道。四年後,為《宇宙海賊哈洛克》創作的交響組曲奠定了橫山的地位。之後,整個動漫音樂界都受到橫山的音樂影響。中國觀眾對橫山的音樂比較熟悉的是日本卡通電影《三國志》《聖鬥士星矢》《鬼太郎》。對於卡通迷來說,他是神的存在。

除此以外,橫山還參與電視劇音樂製作,例如《父子鷹》,《德川幕府的女人》等經典的大河劇都。被中國觀眾廣為人知的《英雄的黎明》、《風姿花傳》、《群雄割據》則在眾多港臺武俠影視被作為背景音樂。

橫山菁兒的音樂或悽婉動人或意境宏大,裡面都與中國的民族風格非常密切。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星落秋風五丈原:一代動畫配樂大師橫山菁兒
    橫山菁兒(1935-2017)日本著名音樂家,作曲家,動畫配樂大師橫山菁兒於近日因病逝世,享年82歲。這位大師的名字也許很多人都並不是那麼的熟悉,但是說起他曾經擔當配樂過的作品的話,想必大家就不會那麼陌生了。
  • 中國電視劇或電影有哪些史詩級配樂?
    (/捂臉)而史詩級的配樂,一般契合史詩級的時代故事,或反映人物內心洶湧澎湃的小宇宙,我覺得能夠堪當史詩級的配樂,這首應該能夠算一個——《英雄的黎明》你所熟悉的旋律此曲自開篇的男低音輕輕呢喃,就能感受到一股磅礴大氣的蒼茫與悲愴
  • 武俠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大陸武俠劇和香港武俠劇的區別
    當然,年輕人中也不乏香港武俠劇粉,但不佔多數。而九零以上的老一輩人們更鍾情於香港武俠劇,有先入為主的原因,情懷和懷舊心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香港武俠的精華部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相當有說服力的。包括現在的大陸武俠劇,也都是依託於香港武俠而衍生出來的產品。
  • TVB歷年武俠劇|1993版《九陰真經》原創武俠劇的巔峰之作
    《九陰真經》這部武俠劇,從立意上來說已是TVB武俠劇的高峰,礙於成本和視野,無法展現大格局的香港武俠劇,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寫人上。或許,它將永遠無法和大製作的當代仙俠劇比場景,比造型,比特效……但,好的作品和製作經費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在低廉甚至流水線生產的影視劇中,真正能決定它品質的,是用心。
  • 《神鵰俠侶》的配樂很經典,但這些回憶殺插曲卻不是中國的
    除了主題曲,《神鵰俠侶》的配樂也超有畫面感。比如黃藥師吹碧海潮生曲時播放的音樂,讓人聽了就想扭腰跳舞。其實這是香港著名音樂人黃霑為電影《青蛇》創作的《莫呼洛迦》。電影裡配的畫面就是張曼玉和一群人在跳舞。還有網友發現,《神鵰》裡很多經典的配樂都不是中國的。
  • 兒時的經典武俠劇——《小魚兒與花無缺》
    並且這部劇是改變古龍的小說,那還沒看,就已經讓很多人有所期待了,因為當時的武俠劇基本都是翻拍古龍的,而這些劇收視率都很高。所以這部也不例外。主要的還是劇情和演員的演技方面。小魚兒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他自己獨特的方法,讓小編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他作為宮中的醫師解決崑崙塔卡公主出的三道難題的劇情。第一個是有一個球狀的物體,球的兩頭分別有兩個洞,大小只能穿過一條線,要求小魚兒用這根線從這頭穿到那頭,最難的地方是,這個球裡面是像迷宮一樣有著無數條的路線,用正常的穿針根本做不到。
  • 90年代風靡一時的新加坡武俠劇,每一部都是一代人心中的記憶!
    在上世紀90年代,除了港臺武俠劇外,新加坡武俠劇也曾風靡一時,有很多經典作品在內地上映,成為一代人心中的記憶,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當年那些經典的電視劇。1、《塞外奇俠》,由黃嫊芳、郭淑賢、黃碧仁領銜主演的古裝武俠劇。
  • 【唱響橫山】吳茁世《大橫山》聽得人熱血沸騰!
    一百多年前,我的先祖也正是從橫山波羅鎮一個叫「蔡家溝」的小村子,一路逃荒來到了現今的「老莊塔」,因了這個淵源,對於橫山和橫山人,我總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再加之文人相惜,那天我們聊了很多,相互間竟產生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 從TVB《開心速遞》,看香港武俠劇發展史
    其中劇中幾位老牌演員都曾多次演過當年香港武俠劇的經典人物。 今天小編就借著《開心速遞》中的幾位演員,聊一聊當年影響一代人的香港武俠劇。 雖然只成立不到三年的時間,佳藝電視卻開創改編金庸武俠劇的先河,1976年第一部金庸武俠劇就是《射鵰英雄傳》一經播出就轟動全港,女主角黃蓉扮演者米雪也從默默無聞到一炮而紅,成了日後無線與麗的電視爭搶的紅人。
  • 張一山版《鹿鼎記》引全網熱嘲 盤點那些翻拍過的金庸武俠劇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盤點近些年被翻拍過的熱門金庸武俠劇。  《射鵰英雄傳》  2017版 評分:8.0分  主演:楊旭文 李一桐  83版的《射鵰英雄傳》代表了那個時代武俠劇中的最高峰,開創了金庸武俠劇的先河。當年萬人空巷的情景到今天仍然是一個奇蹟,這部劇也是中國電視史上重播頻率最高的作品。
  • 陽光人風採 | 眾創時代的校園C位女神陳薏菁
    在當前國家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年輕一代的高校大學生應當怎樣讓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更加豐富多彩?作為一名創新創業經驗豐富的在校生,陳薏菁有一番深刻的心得體會。「不止步於當下,跳出舒適圈。我覺得剛好可以作為大學生活的最好註腳。如果沒有恣意地揮灑過汗水,怎麼可能會有非常有味道的大學生活呢,更何況是在充滿機遇的眾創時代?」
  • 配樂散文《竹籃子》
    比方說,在我們那地兒,竹編的竹籃子,除平時家用時裝饃裝菜裝瓜果外,還有一項重大用途,就是走親戚時裝禮品,是禮籃子。再加上竹籃子裡的食總與禮有關,因此,用竹籃子盛食品總有一種儀式感,這使得竹籃子更加神氣金貴。
  • 五一旅行的好伴侶,絕佳好物橫山製藥(橫山製藥株式會社)
    不用擔心,小編就為你們推薦一款在日本有著118年歷史,專門針對腳部問題的橫山製藥(橫山製藥株式會社)。 (橫山製藥株式會社)。所以橫山製藥(橫山製藥株式會社)一直是小編的必買品。 橫山製藥(橫山製藥株式會社)既是您外出旅行的足部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可以作為日本旅行的伴手禮送給家中的長輩或者有被雞眼問題困擾的朋友。
  • 30部豆瓣8.0以上經典武俠劇,TVB佔比近一半,大陸七部上榜
    中國人崇尚俠義,武俠之風尤為盛行,所以武俠劇在中國特別受歡迎,每年都會湧現不少規模宏大製作精良的作品。當一個又一個新劇刷新我們的底線之後,我們越發懷念以前的經典,為什麼以前技術那麼落後,還能拍出那麼經典的武俠劇?而如今的時代,卻難覓一部好劇?
  • 現代神話學|能指與所指的永恆消逝:電影配樂神話小史
    在錄音技術尚不發達的默片時代,音樂是電影唯一能夠提供聽覺的手段,但同時,也僅僅是某種烘託動態影像的「背景」。默片時代的電影院往往會僱用一支現場樂隊來負責每晚的電影播放,根據影片的內容提前寫好、選擇好原有曲目甚至即興完成配樂的內容。
  • 臺灣新竹橫山車站,當內灣小火車穿過櫻花車站
    說到新竹賞櫻,通常都會先想到位於新竹縣的內灣老街,那邊有一條小徑,在春天時櫻花總是滿開的櫻木花道,幾年前我也朝聖過一次櫻木花道,後來沿著內灣線鐵道一站一站拜訪,才發現,最漂亮的櫻花車站在橫山車站。橫山車站沒有華麗的站房,僅有一條長長的遮雨棚。每年三月,是臺灣春櫻盛開的季節。
  • 遇見《山海經》物華天寶,山高海闊歲月菁好
    菁品一直都是每一位工匠所追求的極致,產品作為「菁」的載體,也成為獨有流行符號。「不摹古飽浸東方意蘊,不擬洋煥發國際風尚」,這也讓菁品融匯東情西韻,賦予了古意時風的文化基因與時代價值。文化傳承的匯聚不局限於某一件菁品,而是來自於整個世界的山海薈萃,文化與藝術也會伴隨著山川河的流融匯聚集綿澤世人。山海成為一個無法取代的形容詞,代表了中華人文精神的形容詞。
  • 「菁幹記憶.一」以菁幹班的身份加入富士康!
    富士康每年都會從全國各地招應屆畢業生,而當年自己想了解菁幹班卻找不到很多資料。因此自己寫下這些文章,供之後加入菁幹班的同仁們提供參考。菁幹班系列文章較多,木槿會更新較長時間。喜歡木槿文章的可以點個關注哦!
  • 如何看待電影配樂的地位?
    別不信,默片時代就有電影配樂很多人覺得配樂和電影並非天生一對,畢竟在1910年愛迪生發明有聲電影機前,電影經歷了很長的一段默片時代而事實上,我們真的應該為自己錯過了那個默片時代而感到可惜,因為那時候的電影都是現場配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