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今年全球碳排放因疫情減少7%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全球碳計劃組織(GCP,The Global Carbon Project)與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及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由於疫情對經濟活動的限制,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減少了約24億噸,降幅達7%,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年度降幅。

研究人員稱,2021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反彈,並敦促各國政府在經濟復甦計劃中優先考慮轉向清潔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

該報告稱,今年4月疫情封鎖的高峰時期,全球日均碳排放量下降了17%,但自那以來已經大幅回升,並再度接近2019年的水平。

報告稱,美國今年的碳排放量減少了12%,降幅最大,其次是歐盟,減少了11%。

相關焦點

  • 英研究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碳排放降幅創紀錄,達7%
    研究人員指出,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全球排放量減少主要集中在4月上旬各國大規模封鎖期間,每日碳排放量最大降幅一度達到17%。不過報告也指出,隨著世界各國經濟活動普遍恢復,碳排放量又出現明顯回升,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還無法斷言2021年後的排放量能反彈到什麼水平。
  • 英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全球碳排放創記錄下降
    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1日電 美國CNBC新聞網10日報導稱,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報告,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 因新冠疫情,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7% 創歷史最大降幅
    據聯合早報消息,全球碳計劃組織(GCP)與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及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由於新冠疫情對經濟活動的限制,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減少了約24億噸,降幅達7%,為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年度降幅。
  • 英國航空公司綠色行動啟航 主要為了減少碳排放
    該公司將實施一項新的碳抵消計劃、以及支持巴西在阻止森林被砍伐方面的努力,同時加強對飛機無碳排放的研究。英國航空公司的嶄新碳抵消計劃將用於聯合國認證的減排項目,抵消款額將用於資助發展中國家進行的潔淨能源計劃。英國航空公司的乘客如抵消搭乘航機所衍生的碳排放量,此舉將用於支持中國落後地區新建風力發電站,以及在中國和巴西建設河水力發電站。
  • ...70% 的產品,從而減少全球物流鏈中的碳排放。 | 數字尾巴 分享...
    2020 Wednesday 我們將有線耳機和電源適配器從 iPhone 的包裝盒中去除,這可以減少碳排放
  • 研究人員表示,2021年全球碳...
    英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全球碳排放創記錄下降;美國CNBC新聞網10日報導稱,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報告,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報告顯示,全球日碳排放量在今年4月疫情大流行封鎖期間下降了17%,但此後再次上升,接近2019年的水平。
  • BBC:看"高清"不環保,碳排放比標清多8倍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繼歐盟官員3月喊話民眾放棄「高清」後,時隔大半年,英媒BBC也趕來號召,但這次名義上不是因為居家隔離「擠爆」網絡,也不是因為英政府「封殺」華為5G後網速堪憂,而是為了「減少碳排放」。看來清晰誠可貴,「環保」價更高。
  • 氣候雄心峰會線上舉行 碳排放大國澳大利亞被「靜音」
    12日,在《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全球7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的氣候雄心峰會在線上舉行。這是一次檢閱各國履行《巴黎協定》承諾,激發雄心確立新目標的大會。不過,有些碳排放大國,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因為在行動和計劃上對氣候變化應對不利,而缺席大會發言。
  • 可減少90%碳排放,瑞典要造一艘風動全尺寸跨大西洋運輸船
    航運曾經是國際貿易的支柱,現在一家瑞典造船商正試圖對航運中的重要角色——帆船進行高科技升級,減少這些船隻的海洋汙染與排放。「海鳥」號是一艘計劃中的35000噸、650英尺的跨洋汽車運輸船,主要由風力驅動,與傳統船舶相比,據稱它可以減少90%的碳排放。據美國CNN報導,這艘船是由瑞典老牌航運公司Wallenius Marine設計,該公司正在與瑞典政府和幾個研究機構就這一項目展開合。合作夥伴們希望在2024年打造一艘全尺寸的風動運輸船開航。
  • 英國企業研發「牛用減排口罩」減少碳排放 「小題大做」還是確有...
    近日,英國一家科技公司研發了一款專門為牛設計的「口罩」,以期減少牛打嗝產生的甲烷,進而減少碳排放。目前該項目還處於研發狀態,研發團隊的目標是實現減少60%由牛產生的甲烷排放。 給牛戴口罩,「牛用減排口罩」究竟是什麼?
  • 中國省域碳排放的國內外轉移研究:基於嵌套網絡視角
    北極星大氣網訊:隱含碳這一概念常用於描述生產過程中為滿足最終需求而產生的直接及間接碳排放。以隱含碳流動為研究基礎,國內外學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隨著全球產業鏈日益複雜,中國各省區市間的碳排放流動及與其他國家地區之間的關聯不斷加深,隱含碳排放的跨省、跨境流動越發普遍。
  •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
    英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全球碳排放創記錄下降; 美國CNBC新聞網10日報導稱,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報告,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報告顯示,全球日碳排放量在今年4月疫情大流行封鎖期間下降了17%,但此後再次上升,接近2019年的水平。
  • 中國的區域碳排放不平衡——基於Kaya-Zenga指數的實證研究
    中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近年來已出現下降趨勢,但與此同時,區域碳排放不平衡的問題愈加明顯,這可能阻礙中國在氣候行動國家自主貢獻中減排目標的實現。基於這一背景,該文從區域不平衡的視角出發,通過構建能夠測度區域碳排放不平衡的Kaya-Zenga指數模型,研究發現中國不同地區的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不平衡均呈現出擴大趨勢,並進一步識別了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
  • 疫情讓人類收斂,自然界得以喘息?這幾個「災區」,今年依舊艱難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1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2020年是人類地球上人類製造的物質質量超過生物質量的歷史性年份,疫情帶來的人類活動收縮並未阻止這一時刻到來。巴西和澳大利亞,這兩個去年燒掉了自家大面積森林,為碳排放「貢獻」頗多的國家,今年更是持續遭到國際社會「差評」,場面尷尬。
  • 巴斯夫再度入圍CDP 碳排放領導指數全球500強
    巴斯夫近日再度榮登道瓊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數 (DJSI World) 排行榜,公司在風險與危機管理、人力資本管理和作物生物科技等領域的表現獲得認可。道瓊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數是**知名的可持續發展指數之一,代表道瓊全球指數中各行業**大的 2500 家公司中篩選出的前 10% 的公司。
  • 受疫情影響 美國百萬富翁數量今年以來減少近50萬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百萬富翁數量今年以來減少近50萬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數百萬美國家庭經濟受損,百萬富翁數量也驟減。然而,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和股市暴跌,使得這一情況發生變化。研究公司Spectrem Group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美國擁有100萬美元以上淨資產的家庭數量至少減少了50萬個。該公司報告分析了美國家庭財富淨值的變化,範圍涵蓋淨資產10萬美元到25000萬美元以上的家庭。其中提到,今年以來美國百萬富翁的數量從1100萬降至1052萬,減少了近50萬。
  • 全球首家擔心中國學生減少買保險的UIUC,今年能拿賠償嗎?
    大家是否還記得3年前,UIUC成為全球首家「因擔心政治因素、全球傳染病導致中國留學生減少」而為自己買保險的大學?據報導,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商學院和工程學院與Lloyd&39;s保險社談判。這一折騰耽誤了進度,正好趕上新冠疫情爆發,而且形勢很嚴峻,保單續約條款自然變苛刻了。學校曾在1月底要求Marsh & McLennan在3月1日前談妥新條款,就在3月10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為「全球大流行」的前一天,學校才收到關於續約新條款的郵件。
  • 課題組:國家碳排放核算工作的現狀、問題及挑戰
    清單指南2006》編制工作時的24%,但因新版《指南》是對原有指南的補充和完善,總體而言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仍很有限。基於長期開展的全球各國碳排放核算研究,目前已有7個發達國家機構形成了覆蓋全球各國的權威碳排放資料庫③。這些資料庫核算結果已覆蓋絕大部分國家的各類碳排放核算數據④,並被各類研究機構廣泛採納、應用,至今已逐步形成了較為權威的國際話語權。
  • 新冠疫情致出行減少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下降7% 創史上...
    據美聯社11日報導,國際權威科學家周四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下降7%,這將創下有史以來最大降幅。疫情致出行持續減少由數十位追蹤排放量的國際科學家組成的「全球碳計劃」權威小組10日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他們通過計算得出,2020年全球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
  • 美發布全球氣候報告:今年6月,140年來同月最熱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8日發布全球氣候報告,顯示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40年來同月最高,今年會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之一。這份報告說,20世紀全球6月份平均氣溫為15.5攝氏度;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比這一數字高0.9攝氏度,同時也是連續第414個比20世紀同月平均氣溫高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