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
英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全球碳排放創記錄下降; 美國CNBC新聞網10日報導稱,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報告,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報告顯示,全球日碳排放量在今年4月疫情大流行封鎖期間下降了17%,但此後再次上升,接近2019年的水平。
-
英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全球碳排放創記錄下降
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1日電 美國CNBC新聞網10日報導稱,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聯合發布報告,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
英研究報告:新冠疫情致2020年碳排放降幅創紀錄,達7%
(觀察者網訊)12月10日,英國東盎格利亞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和全球碳項目組織當天聯合發布一項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24億噸,較2019年下降7%,創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這份報告發表在期刊《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SSD)上。
-
全球碳市場2021年迎來「開門紅」 歐盟碳價再創歷史新高
2021年伊始,全球碳市場可謂好消息不斷:中國生態環境部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正式開啟了全國性碳市場;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啟動第四交易階段,歐盟碳價隨即再創歷史新高。業界普遍認為,受這些利好因素的推動,2021年全球碳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潮。
-
20家機構「把脈」2021年全球經濟動向
在G3經濟體中,預計美國和歐洲的GDP增速將提振約2%,大多數新興經濟體獲益時間較晚,而中國再次獨樹一幟:至少從目前來看,中國已基本戰勝疫情而且GDP增速已恢復到接近疫情前趨勢的水平。基於這種有利形勢,中國決策者已開始將注意力轉向過度寬鬆的信貸條件可能帶來的金融失穩風險。
-
新能源板塊再次爆發,碳中和成政策熱點
12月23日,新能源板塊再次爆發。消息稱,國家能源局已提出了「2021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1.2億千瓦」的目標,這也是該年度新增裝機目標首次突破1億千瓦。
-
研究稱今年全球碳排放因疫情減少7%
來源:新浪財經全球碳計劃組織(GCP,The Global Carbon Project)與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及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由於疫情對經濟活動的限制,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減少了約24億噸,降幅達7%,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年度降幅
-
發電企業加快向清潔低碳轉型 2021年全國碳市場將正式啟動運行
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2月1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黨組會議如是評價2020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成績。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
外媒:中國今年產出將超過2019年水平
彭博社16日報導,新冠疫情將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持久的影響,中國將進一步走在全球經濟增長的前列。彭博社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進行了計算,預計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所佔比例將從2021年的26.8%升至2025年的27.7%,這分別比美國在全球預期產出中所佔的份額高出15個和17個百分點。
-
2020年全球CO2排放量下降7%!主要是這些原因導致
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 11日發布報告說,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該組織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期間人們乘汽車和飛機旅行減少,在疫情結束後預計排放量會回升。
-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按下「綠色開關」 ,在未來三十年內實現全球碳中和
2019 年,二氧化碳水平達到工業化前水平的 148%。2020 年,儘管出現了冠狀病毒病疫情,上升趨勢仍在繼續。甲烷水平甚至更高,達到了 260%。一氧化二氮是一種強有力的溫室氣體,並對臭氧層造成損害,目前已經上升123%。而與此同時,氣候政策尚不能應對挑戰。
-
全球IT在軟體和服務(包括雲)上的支出正在上升
研究公司Gartner表示,預計2020年全球IT支出將達到38.65億美元,較2019年的37.37億美元增長3.4%,而2019年的支出僅增長0.5%。預計2021年這一支出將增長更快,據Gartner估計,2021年將達到40.07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3.7%。
-
全球二氧化碳水平下月或「糟糕」透頂—新聞—科學網
將超400ppm,數百萬年未曾達到
-
2019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
2019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劉霞)一項新研究表明,儘管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今年將再創歷史新高。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4日報導,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高於2018年的365.7億噸。研究人員根據不同地區報告和估算的月度排放數據得出了上述數據,發表於《環境研究快報》在線版。研究還預測,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量與日俱增,全球CO2的排放量可能會繼續上升。
-
普華永道2019年七大預測: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僱員需求和工資卻迎來...
這一階段現已結束,2019年普華永道預計七國集團經濟體將恢復接近其長期平均水平的增長率。在美國,財政刺激措施的推動力可能會逐漸消退,利率上升可能抑制消費者支出,強勢美元可能繼續拖累淨出口。普華永道預計,增長將從2018年的估計2.8%降至2019年的2.3%左右。在歐元區,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英國退歐相關的不確定性將產生影響,而歐洲央行2019年可能會對增長提供較少的支持。
-
2019年氣溫比平均水平高1.1℃,亞馬遜雨林或在50年內消失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這段時間,相信大家也看到一些關於亞馬遜的消息,發布在《自然》雜誌的科學報告指出,亞馬遜雨林吸收碳能力正在下降,其碳匯能力可能在未來15年內降至0。在2019年,亞馬遜雨林就曾經出現了大火,大火釋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一方面這些二氧化碳的釋放進一步加劇了氣候變暖,另一方面隨著森林面積的減少,讓我們在緩解氣候變暖方面陷入了更被動的困境。科學家對亞馬遜雨林展開了很多研究,現在有一些研究指出,亞馬遜雨林正在接近一個極限,一旦達到這個臨界點,亞馬遜雨林可能會未來半個世紀內(即未來50年內)從雨林變成一個熱帶稀樹草原。
-
2019年、2020年都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2021年還會出現嗎?
而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就出現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而在2020年也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什麼情況? 2019年,2020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可以確定 2019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之後的影響是持續到了年底,而2020
-
雙語:英國預測2020年將延續「史上最熱年份」
明年全球變暖的趨勢將繼續,氣溫可能再次比工業化前的水平上升1攝氏度以上。According to the Met Office, 2020 will likely be 1.11C warmer than the average between 1850-1900.
-
2019年全球最健康國家:西班牙登首位 中國排名上升2040年預期壽命超美國
年全球最健康國家指數榜單(Bloomberg Healthiest Country Index),對169個經濟體進行排名,衡量了它們的整體健康因素組合。聯合國數據顯示,西班牙是歐盟國家中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全球範圍內僅落後於日本和瑞士。根據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的數據,預計2040年西班牙居民的壽命最長——接近86年,其次是日本、新加坡和瑞士。
-
啥是碳中和?全球首家研究院在南京揭牌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說,氣候系統的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全球變暖趨勢在持續。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過去五年(2015年-2019年)也是這個記錄中最暖的五個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