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乾隆的困擾:沒錢花又不好意思明說,靠貢品和議罪銀創收

2020-12-27 萬裡挑園

大家都知道乾隆喜歡下江南,殊不知,比起南巡,晚年的乾隆更喜歡東巡,也就是巡視山東,為什麼如此熱愛呢?因為可以收貢品收到手抽筋。

乾隆皇帝早期可不是以這種貪財形象出現的,在即位之初,他以拒絕收貢品而聞名,還為此特意下達了詔書彰顯決心。

在詔書裡,乾隆說自己因為老爹雍正去世痛心不已,況且還得服喪三年,無心享樂,要求各地大臣在三年內停止進獻各種貢品。

等守孝期滿後,乾隆依然表示不收貢品,體現出對物質享受的拒絕態度,乾隆曾在一道諭旨裡說明自己不收貢品的理由。他認為大臣們進貢不過是想藉此與皇帝攀上交情,好滿足自己的私慾。

瞧瞧,多明白的皇帝啊!

然而,是人都有貪心,只不過貪心的程度不一樣,乾隆也是人,自然不能免俗,他從來就不是禁欲主義者,對物質享受情有獨鍾。身為天皇貴胄,他從小就被培養起了超級精細的欣賞口味。

雖然登基之後乾隆強忍了十來年,但一個人的天性是不可能被長期抑制的,步入中年之後,乾隆的皇帝事業順風順水,自信心直線增長,他認為自己已經對國家做出了無法衡量的巨大貢獻,也應該享受一下了。

於是在乾隆十六年他借著首次南巡外加太后六十大壽的名義,下了道聖旨,內容大意是碰到這麼大的慶典,許多臣子一再要求進獻貢物,如果他一概拒絕,似乎不近人情。

嗅覺敏銳的大臣們馬上發現了聖旨隱含的內容:皇帝想要禮品了。

於是全國的大小官員通通忙活起來,四處搜羅奇珍異寶。說實話,能在專制體制下成長起來的大臣,往往都是揣度上意的老手,成天就是琢磨皇帝的喜好,如果把這點心思放在工作上,他們人人都可以成為優秀的員工。

也許有的小夥伴會疑惑,全天下都是皇帝的,他犯得著拉下臉來跟大臣們要東西嗎?

這得簡單介紹下清朝的財政制度。清代皇帝的私人財政和國庫是完全分開的,國庫由戶部掌管,而皇帝的私人財政由內務府掌管。

皇帝的個人財富主要來源於:內務府管理的皇家莊園的收入;內務府通過經商、放貸等方式額外創造的收入,除此以外,皇帝想要改善下生活,就只能靠各地給皇帝的進貢了。

從一定程度上說,清代皇帝的生活質量與貢品息息相關,為了滿足自己日益高漲的物質欲望,乾隆才厚著臉皮發了那樣一道聖旨,可見皇帝也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

貪慾的大門一旦打開,就再也關不上了。隨著貢品越收越多,乾隆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對貢品的索取幾乎要達到失態的程度。

在乾隆四十一年,66歲的乾隆皇帝第四次東巡山東。他的一生,對於山東有著特殊的興趣,一共光臨11次,有6次是南巡經過,5次是專門來訪。

這一次東巡,聲勢十分浩大,沿途前來接駕的王公大臣超級多,不止是河北、山東的地方大員,就連附近的蒙古王公、鹽政織造,甚至連湖廣、四川、廣東等地的封疆大吏也聚集於此。

這群人爭先恐後來到這裡,目的只有一個:給老皇帝送禮。

於是乾隆此次的山東之行,成為了大臣們的賽寶大會。那些運送貢品的車隊,遠遠望去都透露著珠光寶氣。

乾隆的愛好早就被那些精明的臣子們摸得一清二楚。鐘錶、字畫和古玉,最討乾隆喜歡。另外,扳指、鼻煙壺、小刀等,也容易被皇帝收下。

有一次,粵海關提督李永標、廣州將軍李侍堯進獻了一批貢品,其中有座鍍金洋景表亭,也就是比較華麗的座鐘,很得乾隆喜愛。

乾隆為此還發布了指示,大意是「這件東西挺好,以後照著這個樣子多找幾個,別管這東西有多貴,咱不差錢。」

從此,官員們瘋了似的搶購這些西洋鐘錶,連帶著八音盒的價格都跟著水漲船高。

然後乾隆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要麼一個人蹲在玉庫裡擺弄那些大臣們上貢的玉器,要麼和妃子們擺弄那些鑲珍珠的玉如意,日子過得很滋潤。

但是僅僅靠貢品,還不能保證乾隆的日子過得足夠舒坦,因為皇帝家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由於皇家莊園的規模有定製,內務府的經營水平又很差,皇帝的小金庫裡財富增長速度極慢明顯不能滿足皇帝的花費,他可是有一大家子人呢,今天賞賜個妃子,明天賞賜個阿哥的,錢是真不夠用,把乾隆給愁壞了。

為了掙錢,乾隆也動過很多腦筋。他派內務府官員採買俄羅斯皮貨,販到內地轉賣,想大賺一筆。但由於內務府官員無能,掙的比預期少多了,最後沒辦法只能攤派到各處織造。

乾隆還允許內務府對商人發放高利貸,出售部分特許商品的經營權以牟取暴利,但是收入依舊增長的很慢。

乾隆意識到,不是自己太無能,而是內務府那撥人太廢物,他得找個理財高手,幫助自己利滾利滾利。

想睡覺來枕頭,一個長相英俊的小夥進入了乾隆的視線,他就是人人熟知的和珅和大人。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讀書人往往恥於談錢,明明窮得叮噹響,卻還要擺出一副視金錢如糞土的模樣。和珅卻不然,完全信奉金錢至上和親兄弟明算帳。他是官二代出身,姥爺伍彌泰做過大學士,向他借2000兩銀子,他逼著老頭拿自家地契抵押,親舅舅跟他借錢,借了15000兩,他按月給人家算利息,連本帶利最後滾到21450兩。

為了給皇帝創收,和珅開動了全部腦細胞,終於被他想出來個損招——議罪銀,話說這也不是他的原創。議罪銀早在漢代就很是盛行,意識是花錢贖罪,像我們熟知的飛將軍李廣,好幾次貽誤戰機被判了死刑,都是花了大價錢買命的。

議罪銀制度一出,聰明的大臣們馬上就發現了妙處,甚至還有自己給自己搜羅罪名主動繳納的。比如河南巡撫畢沅以「未能迅速搜獲要犯」,自請罰銀兩萬兩;陝甘總督勒爾謹以失察客商走私玉石自行議罪繳銀四萬兩。以小過而甘重罰,既說明大臣們對自己要求的嚴格,又為皇帝小金庫的充實不聲不響地立了功,可謂一舉兩得。

在和珅的操作下,議罪銀制度為晚年皇帝的錢包裡注入了大量現金,乾隆的腰包終於鼓了起來。

不過乾隆的收受貢品和議罪銀制度,為腐敗滋生留下了巨大的空間,自此,大清王朝雖然看起來還維持著盛世,但內部早已千瘡百孔。

相關焦點

  • 乾隆晚年的是非功過,到底怎麼評價比較好?
    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對朝政開始懈怠起來,結果下面的官員也跟著各種偷懶取巧,整個清朝的朝政興起了一場懶政之風。不少案件都沒有得到處理,那些兇手則是逍遙法外,日子過得十分逍遙。乾隆皇帝晚年的時候,除了出現懶政之風外,官場上送禮的不良風氣開始蔓延,很多官員為了晉升,各種送禮,而上級官員則是來者不拒,大貪官和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直接貪汙了十幾億的白銀,相當於清朝好多年的財政收入。
  • 乾隆皇帝與劉墉的絕對
    乾隆皇帝和大臣劉墉都是才子,出口成章。 只是君臣之分,平時都愛做個詩,出個對聯。有一天,早朝完畢。乾隆皇帝來了興致,說劉墉:劉愛卿今天閒來無事,陪朕釣釣魚吧。劉墉說,好啊,能陪皇上釣魚是臣的榮幸。 君臣二人就在釣魚亭前開始釣魚,也不知怎麼的,劉墉不一會就釣了好幾條魚。
  • 她侍奉乾隆30多年,哥哥想靠她找份工作,乾隆卻說:嚴加管束
    乾隆四十三年,總管內務府大臣福隆安接到了一封信,讓他躊躇萬分。這封信是一個自稱國舅的人寫的,他說自己叫陳濟,是明貴人的哥哥,現在生活困頓,一家老小都要靠嶽父來養育,希望皇恩浩蕩,能給他謀一個好差事。因此,如何安排這個所謂的國舅,實在是一個問題,他打算還是請示一下乾隆本人。說起後宮女人,很多人只看到得勢之後的風光,誰曾知道,在後宮更多的是終日見不到皇帝的白髮宮女。乾隆活得很久,生性又好女色,後宮更是龐雜,光是有名號流傳下來的妃子就有41位。明貴人,只是每天等待君王身影的那一個。
  • 乾隆為啥不願給《富春山居圖》題字?他不好意思!
    有這樣一幅名畫,它位列「中國十大名畫」第三,乾隆就不願為它題字,它就是《富春山居圖》。相關文獻記載,乾隆年間《富春山居圖》藏於紫禁城內,而收藏它的人正是乾隆。對於普通人,要說不喜歡能說得通,但對於這樣一位書畫皇帝,要說他不喜歡說不通——4000餘幅作品都題了,還差這一幅嗎?因此只有第三個原因——贗品。
  • 那個愛給乾隆送禮的人,後來怎樣了?
    而且李侍堯的每次進貢都不是單一物品,清代貢品要求進九件,或是九的倍數,但實際未必如此嚴格。李侍堯上貢,少則數項,多則百餘項,珍奇異寶數不勝數。拿他在乾隆四十一年皇帝巡幸途中的一次進貢說,此次是非常平常的一次,內容計有:「象牙朝珠五十盤,蜜蠟齋戒牌五十面,皮釘花扳指套五十個,象牙扳指五十個。」這些現在我們都按克買的東西,李侍堯以幾十件為單位送給皇帝,而且視為慣常。
  • 乾隆御點貢品做的新派甜品你吃過嗎?已經風靡南寧
    除了一眾女演員,聶遠演的「乾隆皇帝」同樣大受歡迎,很多朋友都對乾隆的日常很感興趣。而且,讓大家記憶猶新的是,當年一部《宰相劉羅鍋》讓所有人知道乾隆對廣西的荔浦芋可是十分喜歡,把它御點為貢品。現在,「劉羅鍋荔浦芋」穿越歷史的時空,再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 官員舉報貪汙 和珅向乾隆獻一計策:讓他絕對查不出證據
    和珅是清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貪官之一,晚年被定罪抄家時,從和珅家查抄出的財產之多,使人瞠目結舌。甚至有人傳言,和珅還有許多埋藏起來未被發現的財產,加起來抵得上大清國十年的財政收入。長期以來,和珅都是人們口中這則巨貪故事裡的最大反派,利用了乾隆皇帝對他的信任,欺下瞞上,肆意斂財,貪腐被描述成和珅個人的行為。
  • 長壽的噩夢:吃不飽飯,沒錢看病,在日本每年有上百萬人晚年破產
    這些70多歲、80多歲的老人,都是靠領取養老金生活,有的有存款,有的沒有,但他們的晚年生活,無一例外地只能用「悽慘」來形容。201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根據節目編著的書籍,書名是《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噩夢》。
  • 為什麼說乾隆是中國歷史第一罪人?
    著名學者閻崇年說:「乾隆晚年,志驕意滿,思想僵化,喜諛惡諫,懶於進取,老人御政,宵小環繞,做了許多錯誤事情,積累了嚴重的社會矛盾。」
  • 乾隆:一位帝王的傳奇與顢頇
    在本書面世之前,張宏傑已推出了《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張宏傑講乾隆成敗》等著作,可以說對乾隆這一形象爛熟於心,自然手到擒來。本書中,張宏傑從政治、愛情和性格三方面梳理了乾隆的一生,既承認了乾隆偉大的一面,如人口逾3億,GDP更是佔世界的13,疆域面積達到了1380萬平方公裡,主持修訂的《四庫全書》近八萬卷9.97億個字;同時也指出了「乾隆身上的缺點」,如晚年驕傲自滿,不思進取;大興文字獄,僅銷毀的書籍便高達六七萬卷以上,相當於另一部《四庫全書》;帶頭腐敗,推崇「議罪銀」和變相鼓勵上貢.
  • 農家河邊釣魚,釣獲珍貴鯉魚品種,收穫一條6斤的宮廷貢品禾花魚
    農家河邊釣魚,釣獲珍貴鯉魚品種,收穫一條6斤的宮廷貢品禾花魚,近日下大雨,實在無聊,心裡閃了一下念頭,到附近的農家河邊野釣,就是打發時間而已,也沒做準備,拿起魚竿就出門來到了渾濁小河邊,蚯蚓串好丟下渾濁的水裡,試水深,河水過急,魚漂壓沉,於是加大墜不需要魚漂作釣,保證蚯蚓到底就行,
  • 乾隆禪位後又執政三年,這期間都幹了什麼?六件事傷害了國家
    一、不舍皇帝之位,處處搶風頭 乾隆能在自己的晚年禪位,看似不易,實際上只是換個稱呼繼續當政。據當時朝鮮使臣的記載,就在禪位大典的當天,乾隆皇帝竟然沒有把傳國玉璽交給嘉慶皇帝。後來還是劉墉和紀曉嵐苦口婆心的勸說,乾隆皇帝才萬分不舍的將玉璽交出。 這還不算,乾隆和嘉慶的住處也透露出了一些信息。乾隆皇帝在禪位之後,依然居住在養心殿,而新皇帝嘉慶帝只能繼續住在王府。按照慣例,只有皇帝才能住養心殿,可見乾隆此時仍然眷戀皇帝的地位。
  • 邵陽灘頭小鎮千年造紙 乾隆年間被選為貢品
    隨著抄紙技術的越發精湛,灘頭的名氣從鄉野田間傳至廟堂,當地細韌白淨的 " 玉版紙 " 在清乾隆年間被選為貢品。至清末民國時,全鎮共有紙槽作坊 1000 多座,熟練造紙工人 2000 餘人,抄紙一度達到鼎盛。其中色紙、木版年畫、香粉紙被稱為 " 灘頭三絕 "。
  • 乾隆提出一問題 嘉慶完全沒聽懂 和珅卻能立馬會意
    和珅為乾隆朝受寵最深之大臣。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以來,和珅受乾隆恩寵不衰,在乾隆晚年,和珅一人身兼御前大臣和軍機大臣兩職,並且貴為國戚,為清朝開國以來所僅有。和珅出身貧寒,並沒有什麼顯赫的家世,完全靠自己的努力爬到這一地位,堪稱草根逆襲的典範。據說和珅最初得到乾隆的賞識,有這麼一個故事。和珅入仕初期,是乾隆身邊的一個三等侍衛。有一天,大臣向乾隆奏報有要犯逃脫,乾隆突然來了句「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 乾隆寫下一個字,大臣全成了二傻子,只有和珅面如死灰
    乾隆晚年,已經八十多歲的乾隆早已經老邁昏庸,甚至出現了咬字不清的情況,連太子嘉慶都不懂乾隆在說什麼,滿朝大臣中唯有和珅喜氣洋洋,每次都能把乾隆的意思猜個八九不離十,如此一來,和珅就成為了乾隆的傳話筒,就這樣每次看著和珅得意非凡的向滿朝大臣發號施令,太子嘉慶總是恨得牙痒痒,可乾隆還在龍椅上坐著,
  • 這個村子靠挖石頭致富,乾隆都拿它做印章,1克能賣15萬!
    正是靠著這天賜的石頭,壽山村的村民們賺的盆滿缽滿,湧現了許許多多的千萬富豪。    在明清時期田黃石就被當做貢品獻給皇宮,它被雕刻成御用璽印及其他的藝術擺件。清朝滅亡後,末代皇帝溥儀被驅逐出故宮。他偷偷將一件喜愛的寶貝藏到了皮箱的隔層中秘密收藏。
  • 晚年生活靠「孩子養」還是「自力更生」?兩種選擇,兩種人生
    忙碌了一輩子,孩子都成家立業以後,自己也進入了晚年生活,準備養老的時間,不少老人會思考,自己將來是要「靠孩子」還是「自力更生」。準備「靠孩子養老」的王阿姨,晚年生活不如意王阿姨就是很傳統的到了年紀就嫁人、之後就一直相夫教子的女性,老伴去世得早,王阿姨就老了就準備和兒子一起住。
  • 曾為古代貴族貢品,如今到處種植,冒牌貨害苦了農民
    曾為古代貴族貢品,如今滿世界泛濫,冒牌貨害苦了農民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給封建統治者營造了仙境一般的生活。凡是人間美好的東西都一一進貢給貴族們獨自享受。貧苦百姓卻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障,對於貴族貢品更是連想都不敢想,一旦擁有了還得得個砍頭的罪名。
  • 《宰相劉羅鍋》裡的荔浦芋頭,乾隆都說好吃的貢品,你猜有多好吃
    乾隆美餐一頓後龍顏大悅,順手將欺君有罪的劉羅鍋降官三級。在電視劇裡,劉墉吃起荔浦芋頭是狼吞虎咽。吃到正宗的荔浦芋頭時就連乾隆爺也讚不絕口,蘸了一片又一片,全然不顧旁邊的一堆山珍海味。要說這乾隆皇帝吃遍山珍海味,偏偏被一道簡簡單單的蒸芋頭蘸白糖給收服了,話說荔浦芋頭到底有多好吃呢?
  • 貢品雪浪硯,石韻砣磯島
    貢品雪浪硯,石韻砣磯島 2021-01-11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