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之後,總會迎來一波爆發的離婚潮。
很多夫妻就好像兩個疲憊不堪的足球運動員,終於等到高考這個終場哨響,於是雙方都卸下了自己所有的偽裝,一下癱倒在地,再也無力爬起。
這個現象確實是中國獨有的,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高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考」,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直接決定了很多孩子的一生);更是因為全世界的家長沒有比中國家長更能隱忍的了,他們為了等高考結束這一天再離婚,可以熬八年十年,以消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為代價,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安心備考,能有一個表面完整的家。
01
為了孩子,他們已經在婚姻中掙扎太久了。
我敢說,真的找不到比中國的父母更偉大的家長了。從二人世界晉升到三口之家後,他們會瞬間把重心完全轉移到孩子身上,心中不留一點餘地給自己。
為了孩子的成長,他們可以縮衣節食,把錢全花在孩子身上而毫無怨言;
為了孩子的前途,他們可以求爺爺告奶奶,只為了爭取多一點點的機會;
為了孩子的婚姻,他們也可以拿出畢生積蓄,張羅房子、車子,如果買不起,他們會把所有的錯都歸結於自己身上,說自己耽誤了孩子……
而高考,在很多中國家長的眼中,就意味著孩子改變自身命運的關鍵時刻,意味著孩子一生的幸福生活。為了讓孩子能有良好的心態備戰高考,離婚而已,高考面前沒有其他,當然可以推遲;自身的幸福而已,只是小事罷了,算得了什麼?孩子最重要!
於是他們即便是在很多年前已經過不下去了,感情早就破裂得不成樣子,但在孩子面前還是可以假裝恩愛,就算再討厭對方,也會盡全力營造一個完美的假象,讓孩子能安心學習,讓孩子能有一個完整的成長環境,哪怕只是表面完整。
02
尤其是中國女性,「為母則剛」的責任感壓得她們喘不過氣來,但仍樂在其中。中年女人最怕的不是離婚,而是怕孩子在單親家庭長大的無助感,所以她們硬熬!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作家池莉也曾這樣說過:「婚姻就是玻璃做的,一旦破碎就是一地碎片,再也無法拼湊。但是為了孩子,這個家庭的形式感、一點一滴的細節,又一定是要存在的!一定!至少要讓孩子在這個家庭裡安謐而快樂地度過初(高)中三年,直到中(高)考結束再說。」
原來全中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啊!無關貧富,無關強弱。
但我們是不是低估了現在的孩子的洞察力和承受力?他們不傻,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內心敏感,脆弱和堅強並存。
他們情竇初開,對愛的感知能力其實很敏銳,你們是否相愛,就算他們沒有第一時間感應到,但往前推移的時間總會暴露出愛的本性。
不愛其實和愛一樣,都是很難隱藏的。他們之所以不拆穿你們,是因為他們想讓你們安心,是因為他們知道你們不想讓他們知道的苦心,於是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地學習,又什麼都知道地準備高考。
你們忍到現在才離婚,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他們忍到現在才揭穿,是孩子對父母的回報。
有朋友問過我:「到底要等到孩子幾歲,父母離婚才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傷害?」我想,這些選擇高考之後再離婚的父母已經給出了一種答案。客觀上來說,高考之後的孩子基本已經成人,承受能力相對更強,這時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相對來說確實最小,也不會因為孩子的阻礙而有所牽絆。
只是苦了選擇這條路的父母們!他們重複著日復一日的煎熬,只為了減少孩子受到的傷害。
但其實這種傷害早就造成了啊。父母長期感情不好,爸爸不愛媽媽,媽媽討厭爸爸,家裡沒有愛,是很難裝出來愛的磁場的。
這是苦了早就看穿的孩子們!他們配合父母的演出盡力在表演,只為了減輕你們的愧疚感。
人生最難是中年,中國的中年父母更是難上加難。在很多時候,他們沒有選擇,或者說不敢選擇,因為在他們心中最重要的絕對不是自己,而是孩子。
但你們也要學會明白一件事:一個能夠選擇離婚的世界,總比相互煎熬的好!我們總是太強調正確性,而忘了放過自己。
而對孩子而言,他需要的是家庭溫暖所帶來的安全感,而不是你們假裝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