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滔
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團結報》的情緣,講講我和它之間的故事。
記得一九七九年夏,還在吉首縣丹青公社巴夭知青場的我和弟弟參加了高考。正當我們焦急地等待考試結果時,突然有一天接到通知,要我和弟弟到吉首小學(簡稱吉小)去參加高考體檢。體檢那天全縣抽了很多中小學的老師幫忙,他們都認識我們在教育系統工作的爸媽,知道我和弟弟這次高考上了分數線,他們都替我們全家高興。體檢完,在填寫志願時,我和我爸產生了嚴重分歧。那時我非常喜歡當一名老師,我就想填師範之類的志願,但我爸不同意,我一賭氣就放棄了這次上大學的機會。如果我去上了大學,畢業後當了一名人民教師,也許我走的是另一條人生道路,我的人生軌跡就得重寫。禍福相依,也正因為我沒去上大學,就為我和《團結報》結緣埋下了伏筆。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吉首縣貿二局(也稱供銷社)在全縣招工,我報名並參加了考試。經過兩個月的學習培訓,結業後,我被分配到局辦公室工作。感謝上天的安排,我碰到了我成長之初的第一位貴人,局辦公室主任陶命其。如果沒遇到陶主任,我的發展之路,成長之道又會怎樣呢?我也很難講清。
陶明其主任是長沙寧鄉縣人,也是大學畢業來到湘西工作。陶主任不善言談,平常待人很嚴肅,但工作非常認真,特別是文筆好,是局裡的筆桿子。他經常給縣廣播站和《團結報》投稿,經常能在《團結報》看到本報通訊員陶命其幾個醒目的鉛字。那個時候單位的筆桿子不多,能在報紙上登文章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大家都非常的佩服。受陶主任影響,我也拿起了筆學陶主任寫材料,寫稿子。不懂就請教他,寫好以後又請他幫忙修改。慢慢的我也開始給縣廣播站和《團結報》投稿。稿子投出去以後,我就焦急地等待著,期待著,那種感覺就和第一次談戀愛一樣,恨不得每天都要和戀人見上一面。每天我準時到辦公樓門前等郵電員送報紙來,報紙一到我先挑出《團結報》,迫不及待地把報紙從一版看到四版,看登沒登我送的稿子。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盼來了這一天,一九八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團結報》第二版刊登了我採寫的一篇小通訊。這是我的文章第一次變成鉛字,我拿著報紙反覆看了好幾遍。我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熱淚一下就湧出了眼眶。我立即找來剪刀把文章整整齊齊地裁剪了下來,小心翼翼地貼到本子上。自從我第一篇文章見報以後,極大地調動了我寫稿投稿的熱情和欲望,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有好線索、好題材我就寫,白天寫,晚上寫,給《團結報》寫稿成了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件趣事。我喜歡上了它,迷上了它,我感到我的生命有了精神的力量,我體驗到了生命中一股無比的歡欣和快樂。而且那時《團結報》的編輯都十分敬業,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們把我這個普通的通訊員當成了自己朋友,還通知我參加了《團結報》通訊員學習班。我的寫作水平提高很快,投稿的積極性更高。一九八二年初,從《團結報》刊登我第一篇小豆腐乾的文章開始,我的名字慢慢多得見諸報端,文章體裁也從小豆腐的新聞消息,發展到了上千字的通訊、理論文章、特寫等等。我不光學會了寫,還學會去捕捉生活中時時發生的精彩瞬間。
嘗到了寫作的甜頭以後,我又嘗試文學創作並開始給《團結報》投遞詩歌和散文。說來也巧,一九八四年春,州民貿二局組織十個縣局辦公室人員集中到當時的大庸縣西溪坪供銷社學習培訓。有一天正逢周末,我們幾個一起學習的夥伴相邀去縣城買點東西。買完東西準備返回的時候,經過縣郵局的報亭,我叫大家等一下,我立即跑到報亭,選看《團結報》。結果看到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五日《團結報》第三版第六五四期兄弟河副刊,刊登了我一首小詩《故鄉的小河》。這是我的文學作品第一次登上《團結報》,我非常地高興和激動,我從內心深處默默地感謝《團結報》給了我這樣的平臺,這樣的機會,給了我取之不竭的創作力量。
《團結報》雖然是地方一小報,但卻是毛主席親自為它題寫的報名,能在這上面刊登文章,也是令人無比驕傲和自豪的。我和《團結報》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也結下了不解之緣。由於我的名字頻繁登上了《團結報》,當時機關單位都非常青睞所謂的「筆桿子」,於是好多單位都發出了邀請,想調我去他們單位工作。但我單位吉首縣民貿二局已推薦我到吉首大學脫產學習兩年。學習期間,我光榮地入了黨並轉了幹。學習一結束我就直接到了吉首市委工作。工作幾年後又把我調到了州委組織部工作,一九九七年九月被州委派到鳳凰縣任縣委副書記,走上了領導崗位。可以這麼說:《團結報》是我人生成長和進步的階梯,沒有《團結報》,我的人生可能沒有這麼好,也許就會錯過和失去很多精彩和機遇。
另外,我的文學創作之路從《團結報》第一次刊登我的詩歌以後正式開始。二○○三年三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了我第一本詩集《湘西詩情》,二○二○年一月,湖南文藝出版社又出版了我第二本詩集《湘西詩箋》,該詩集今年九月還獲得了長沙市作協兩萬元獎勵,今年我還被批准加入了湖南省作家協會。
《團結報》你是我的貴人,你是我的福地。四十年來,我在《團結報》刊發了幾十萬字的文章,我將幾百篇發表的文章收集剪裁好,張貼在一本本子上,不時地拿出來翻看,四十年我和你結下的深厚情意,已滲透我的血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團結報》你讓我的生命燦爛著,讓我的人生精彩著,讓我的人格尊嚴著,讓我的生活陽光著!
《團結報》我永遠愛你……
(湘西網-團結報)
(譚 滔)
(孫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