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市將成立大運河文化帶 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
8月15日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獲悉,依託常州工學院,常州市將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和常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 該研究院是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依託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成立的省級重點高端智庫,是繼蘇州、揚州、淮安、徐州四家分院成立之後的第五家分院,將為高質量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提供「常州智慧」。 該研究院將是一個開放型的研究基地和產學研協同平臺。
-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今日成立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今日成立 中國常州網訊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常州分院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今天(20日)在常州工學院舉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院長、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和市長丁純為常州分院揭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濤出席並講話。
-
2020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討會舉行
12月16日,「建設最精彩一段大運河」——2020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討會在美麗的蘇州大運河畔召開。各界來賓圍繞蘇州段大運河文化帶的規劃、水生態保護、文旅融合、品牌傳播等多維度,集思廣益,獻言獻策,共議大運河的建設與保護,共商生態大運河文化帶打造與復興。
-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四大戰略」相互融通
會議發布了《新時代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總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八條建議》等成果,公布了中國大運河智庫60人論壇總召集人、執行召集人和觀察家、觀察員名單,籤署並宣讀了中國大運河智庫60人論壇「北京共識」。
-
宿遷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會成立
宿遷網訊(記者 張雲)7月22日下午,宿遷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會成立,這是宿遷市加強大運河文化研究、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標誌著宿遷大運河文化研究工作開始進入系統化、規範化的新階段。宿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正蘭出席成立大會並講話。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根基,以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為抓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建設,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後疫情時代,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對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0京杭對話舉辦恰逢其時。
-
江蘇用系統性思維引領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打造最美麗最精彩最...
大運河吳江段。 江蘇擔當:建設先導段、示範段、樣板段 「把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打造成先導段、示範段、樣板段。」2018年6月,在省委中心組學習會議暨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省委書記婁勤儉這樣闡釋江蘇的使命擔當; 江蘇是大運河的生長原點,大運河江蘇段縱貫南北790公裡,滋養了千年繁華富庶,塑造了「吳韻漢風」「水韻書香」的人文特色,今天運河沿線仍然是江蘇的經濟重心、美麗中軸、創新高地。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江蘇理應走在全國前列。
-
走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前列
突出兩個定位,即堅持文化和旅遊雙重定位,著力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把大戰文化、運河文化、魯南民俗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將紅色旅遊、休閒旅遊、節會旅遊作為文化的載體,通過「文化遺產資產化、文化載體場景化、文化特色在地化、文旅產品體驗化、文旅產業要素化」,促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 創新三大舉措,就是堅持立法保護、政府引領、市場運作。
-
大運河的生長「原點」,文化帶建設搞得怎麼樣
作為大運河的生長「原點」,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示範重點。近年來,江蘇以頂層設計引領保護傳承利用,全力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長廊、高顏值的生態長廊、高水平的旅遊長廊,昔日溝通南北的交通動脈,化作「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江蘇的精彩實踐。
-
蘇州新添兩處省級水利風景區 石湖、潛龍渠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添亮色
本報訊(記者 惠玉蘭)記者昨天從市水務局獲悉,日前,江蘇省水利廳在南京召開全省水利風景區建設與管理工作會議,對全省新創建的8家水利風景區進行授牌,其中蘇州新創建的2家水利風景區獲正式授牌。自2001年水利部啟動國家水利風景區創建以來,我市積極創建水利風景區,截至目前共計有國家水利風景區6家,省級水利風景區7家。
-
承韻千年文脈 賡續運河風華 邳州市持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3月7日,邳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曹智專題調研京杭大運河文化帶邳州段建設推進情況,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圍繞航運灌溉排澇大走廊、綠色生態涵養大長廊、文化旅遊景觀大畫廊的功能定位和目標要求,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邳州大運河文化資源,高質量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邳州段建設。
-
北京:大運河文化帶文物將列清單分級保護
北京市將對大運河相關的文化遺存和歷史文物列出清單,分類分級保護,並把疏解整治與文化保護傳承結合起來,確定修復提升的內涵標準,規劃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產業帶。 近日,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舉行第一次會議,對工作提出上述要求。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組正在研究編制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五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
大運河城市全媒體聯盟成立 共話運河文旅消費發展
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在致辭中表示,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工程擺在突出位置,是江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文化帶建設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目前已設立了初始規模200億元的大運河文旅基金,組建省級重點智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加快大運河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我們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積極吸收借鑑各位專家學者的智慧,共同譜寫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新篇章。」「旅遊,集物質消費與精神享受於一體。大運河沿線歷史文化遺存豐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正是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的關鍵契機。」
-
臺兒莊古城文化產業園走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前列
突出兩個定位,即堅持文化和旅遊雙重定位,著力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把大戰文化、運河文化、魯南民俗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將紅色旅遊、休閒旅遊、節會旅遊作為文化的載體,通過「文化遺產資產化、文化載體場景化、文化特色在地化、文旅產品體驗化、文旅產業要素化」,促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創新三大舉措,就是堅持立法保護、政府引領、市場運作。
-
擦亮金名片:八省市如何謀劃大運河文化帶?
2025年,大運河文化帶生態環境整體改善,水系水質全面改善,周邊環境得到有效治理;濱水空間可達性、趣味性明顯提升。 2026至2035年,大運河文化遺產實現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大運河濱河生態文化廊道全線建成。 2050年,魅力運河、美麗運河、多彩運河、協同運河全面建成。
-
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擔當
動工於去年5月,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的大運河博物館,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巨型船隻造型、加以風帆元素的博物館,宛如一艘即將揚帆的航船,停靠在岸邊。這是揚州在大運河文化帶揚州段建設中的精彩落筆。
-
[直播南京]匯聚全球僑智僑力 助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直播南京]匯聚全球僑智僑力 助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匯聚全球僑智僑力,助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
當代置業(01107)出資4.78億元與蘇州平望合作開發吳江項目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當代置業(01107)發布公告,於2018年9月10日,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蘇崑綠色與蘇州平望訂立合作開發協議,蘇崑綠色與蘇州平望合作共同發展吳江項目,並出資合共人民幣4.78億元,有關款項將用於認購項目公司的註冊資本
-
請跟隨記者的腳步,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新故事
作為「運河長子」「原點城市」「中國運河第一城」,揚州認真貫徹「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擔當。請跟隨本報記者的足跡,聽聽發生在揚州大地上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新故事。一場非遺秀「活態」讓運河文化持續煥發青春活態,是大運河最為顯著的特徵。
-
打造高質量濱水空間,朝陽區北京大運河文化帶又增一景!
創建國家衛生區行動啟動以來,北京朝陽積極開展河道沿線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圍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結合中小河道治理,大力推動河道兩側濱水綠色空間的景觀提升,打造色彩豐富、體現朝陽區歷史文化與記憶的城市濱水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