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環澤 孔闖 報導 元旦假期,棗莊市臺兒莊古城融合舞獅、中幡、雜技、武術、街舞等多種元素的「華幡獅舞正當潮」演藝活動異常火爆。
□ 本報記者 張環澤
本報通訊員 張嚴新
2020年12月25日,從北京傳來喜訊,棗莊市臺兒莊古城文化產業園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
該產業園設立於2011年5月,2012年10月被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2017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名單。截至2019年底,園區進駐企業606家,年實現營業收入8.3億元。
推進城市轉型
據臺兒莊區委領導介紹,該區強化一個理念,即圍繞促進城市轉型,著力打造產業轉型示範園區。把文化產業作為城市轉型的主要引擎,把示範園區創建作為城市轉型的戰略平臺,育企業、引人才、強產業,引領資源型城市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
突出兩個定位,即堅持文化和旅遊雙重定位,著力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把大戰文化、運河文化、魯南民俗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將紅色旅遊、休閒旅遊、節會旅遊作為文化的載體,通過「文化遺產資產化、文化載體場景化、文化特色在地化、文旅產品體驗化、文旅產業要素化」,促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
創新三大舉措,就是堅持立法保護、政府引領、市場運作。在立法保護上,省人大常委會頒布了《山東省臺兒莊古城保護管理條例》,棗莊市政府出臺了《棗莊市實施辦法》,建立了「1+4+14」的全鏈條綜合監管體系,為創建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委託知名專業機構,編制了園區概念性規劃、控制性規劃和重大建設項目等相關規劃,釐清了園區功能分區和發展方向。在市場運作上,組建臺兒莊古城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園區的運營和管理;通過制定入園招商政策,吸引文化類企業集聚發展。
探索建設新模式
明確一園四區,優化功能布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編制了18平方公裡的園區發展規劃,明確古城核心區、大戰主題區、文化產業聚集區、溼地休閒度假區等四大功能分區,提升園區承載能力。據統計,創建期內累計投資1.2億元,實施了道路聯通、水系貫通、生態提升、服務設施配套、古城夜景亮化「五大工程」。
聚焦特色產業,夯實發展支撐。突出運河文化傳承、非遺文化保護、抗戰精神弘揚和兩岸文化交流四大特色,重點發展六大產業。文化旅遊產業方面,完成古城重建,並成功創建5A級旅遊景區。2019年古城核心區共接待遊客77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4.85億元。
會議會展產業方面,先後引進賽事、會議、寫生團500餘個(次),培育非遺博覽會、春節文化博覽會等特色展會品牌20餘個,會展業年綜合收入8000餘萬元。
影視產業方面,進駐影視演藝公司20餘家,被省影視文化學會評為「山東四大影視基地」。
文化創意產業方面,依託臺兒莊古城國家版權貿易基地,搭建版權交易服務平臺。在2020年上半年全國5A級景區文創排行榜上,該園區位列19位。
信息產業方面,建成「創客空間」文化產業園創業孵化器,進駐27家信息服務與軟體外包企業;智慧旅遊大數據平臺投入運營,吸引400餘家電商加盟。
教育培訓產業方面,棗莊職業學院落戶臺兒莊,為園區產業發展集聚後備人才。與70多所院校達成合作協議,5萬多名師生先後來園區開展寫生教學。成立山東大運河文化教育發展有限公司,承接黨員幹部培訓和中小學生研學教育業務。園區先後被命名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山東省統一戰線教育基地和棗莊市幹部教育基地現場教學點。
引領作用凸顯
創建臺兒莊古城文化產業園,給棗莊市、臺兒莊區帶來了什麼?
帶動了城市轉型發展。將歷史、文化、古城、溼地、現代農業有機融合,催生和實施了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園、運河印象小鎮、雙龍湖溼地觀鳥園、濤溝河溼地度假區等一大批重點產業項目,帶動了區域經濟和文化的「雙提升」。2019年,在園區帶動下,臺兒莊區接待遊客突破1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總額92.7億元;拉動全市旅遊消費總額實現257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
促進了文化傳承發展。堅持把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守正創新作為「重頭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重建後的古城以「百館」為載體,展示「百業」「百藝」,被稱為「運河文化的活化石」,是目前世界上二戰遺蹟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二戰紀念城市之一。近年來,先後舉辦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30餘場次。2017年臺兒莊古城與法國塞納古堡締結姊妹景區,開闢了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徑。
彰顯了園區責任擔當。聚力脫貧攻堅,探索「旅遊扶貧項目+貧困戶」「旅遊產品加工+貧困戶」等模式,帶動貧困戶在家門口參與旅遊產業發展,實現穩定增收脫貧。聚力退役軍人創業就業,累計安置83名退伍軍人就業,4名退役軍人入園創業。聚力「六穩」「六保」,累計為入園企業減免租金及管理費1086.2萬元。因疫情期間閉園,為員工按時足額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成立古城培訓及評價中心,為富餘勞動力轉崗就業無償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助力企業和員工共渡難關、增強後勁。
《中共棗莊市委關於制定棗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搶抓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2020年12月25日,中共臺兒莊區第十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臺兒莊區委關於制定臺兒莊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搶抓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機遇,實施大運河文旅融合發展建設戰略,加強運河文化、紅色文化、魯南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推進文化旅遊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走在前列。「十四五」期間或者未來更長一段時間,相信隨著大運河文化帶戰略的實施,臺兒莊古城文化產業園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為棗莊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