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位IT女博士,農場銷售過億,揭秘阿卡農場6大成功秘方】

2021-02-07 農業行業觀察

關注三農領域不一樣的微信號:農業行業觀察 ( ID:nyguancha )

(阿卡農場創始人/江宇虹)

她,18歲就成為上海市的高考狀元,26歲在英國獲得管理學博士頭銜。回國後,他擔任某知名電腦品牌的大中華區高管, 2008年,她還成立了自己的雲計算公司,專門為跨國集團提供數據分析。

2010年,她,從來沒有正真種過地,突然放棄獲得的一切,把家從北京市中心搬到北京郊區,做起了農民、打井、種地、餵羊。

7年時間,她從租一個20畝地的農場開始,憑藉網際網路素養,積累了20000多個家庭會員、200多個企業會員,在北京、上海、浙江、河北等地承包下總共7000多畝地,把一個小農場打造成一個年年銷售過億的現代化農場。

她就是,本次案例分享的主人公——江宇虹、阿卡農場創始人。

一個人的成功必定有其成功的方法。做農業,經營是核心。

今天,我們將從阿卡農場獨特的經營之道來解碼與分析。

1、利用網際網路降低經營成本

網際網路已經成為降低成本的最好的工具,這個在新農業領域已經得到了證實。

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案例,網際網路技術幫助信農業經營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營銷渠道。

作為具有IT博士學歷的江宇虹對網際網路+農業運用可謂天經地義。他利用網際網路改變農業生產方式、管理方式。

IT業出身的江宇虹喜歡把不懂的東西程序化。她把原來的雲平臺、雲服務拿來監控農事生產流程,保證吃到的食物零農藥、零化肥、零激素,讓每一步都可追溯。

比如,阿卡農場裡裝有攝像頭、探測器隱身在各個角落,他們還專門寫了電腦程式,比如,捲簾機什麼時候打開,決定蔬菜的光照時間;風口什麼時候打開,決定大棚的溫度,還有土壤的溼度,也影響病蟲害的發生率。還有育苗、授粉、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等,每個環節都有標準控制,而且都可以被遠程監控。

阿卡農場的網際網路技術運用提高農場的蔬菜、水果的成長、並逆製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提高收成和品質,從而間接提高了農村的利潤。

2、重構消費信任

這個時代什麼最值錢?信任。但,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度一直不高。因此,農業經營這要消除信任,建立與消費者的聯繫。

江宇虹破解消費者與農產品的信任上有2個大招:

第一招:農產品溯源。江宇虹利用自己的IT優勢,讓每一批從農場裡出去的糧食和蔬菜,都掛上二維碼。消費者通過二維碼都可以識別出此產品生長環境和情況,從而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信任。

第二招:新媒體。新媒體是粉絲信任的開始。江宇虹把新媒體當做阿卡農場展示的窗口。會員可以看到自己農場的蔬菜成長和管理情況。如此,讓消費者能夠隨時隨地了解農場和蔬菜的情況,也有利於提高消費者對農場和產品的信任。

其中,在2013年就已經實現了利用新媒體(手機App),手機實時直播會員菜園空氣指數、溫度等指標,種植品種生產全過程和實時播報;同時,可以實時了解通知農場活動信息,家庭安排出行計劃,通過雙語自然教育手機小遊戲等功能,增加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提高客戶體驗感和組織管理效率。

3、供應鏈是一切

供應鏈是確保服務與品質的關鍵。一旦,供應鏈除了問題,用戶體驗將會大打折扣。

江宇虹的阿卡農場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尤其是,產品端。阿卡農場除了擁有自己18個蔬菜大棚基地,同時還採用加盟的方式,吸納周邊的小微農場成為其供應商、確保會員服務。

江宇虹對這些加盟進來的農場管理和要求特別嚴格,凡是成為阿卡的供應商,阿卡可以提供免費的IT管理系統、種植規範和標準等,但合作農場要生產出符合標準的產品才能掛阿卡的牌子,恪守食品安全底線,確保農產品安全。

4、做內容

農場也是創業者的一個作品,既然是作品就必須要把內容做好。農場內容的組合、內容設計等都是吸引消費者或者會員的方向。

江宇虹把農場當做內容經營有3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產品是會員的。申請成為阿卡會員的就能得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農場和蔬菜、水果產品。會員可以自己經營自己的農場,做一個快樂的農夫。

第二個方向:免費體驗採摘活動。阿卡的會員可以參與農場組織的各項活動。尤其是,採摘活動,會員可以體驗農趣、獲得健康、有機的農產品。

第三個方向:知識教育。江宇虹帶領著阿卡從最初的有機菜種植拓展到農業兒童自然教育,再延伸至近年的文創與鄉村民宿,把農業做成了一張時尚的名片。

孩子們可以在阿卡農場離認識大自然、學習農業知識、體驗農耕生活。

同時,阿卡農場和北京的600多家幼兒園持續不斷地做兒童自然教育的活動,做了幾千場,福益到十幾萬的孩子。也有很多企業也找到她,想在農場裡組織團建活動。

於是,江宇虹又受此啟發,她的朋友大多都是企業高管,利用從前在跨國公司的人脈,江宇虹把一些從事金融、科技、教育的世界巨頭都拉來種菜,並將企業工會發展成了她的主要客戶。企業只要來農場包大棚,它的員工就可以隨時到公司大棚裡來種菜、摘菜,組織活動,蔬菜成熟後還將作為員工福利發放給大家。

同時,對於家庭客戶,農莊也有訂製化的產品。在被家庭承包的地塊上,都寫著主人的名字。用戶根據喜好,在當季適種的30餘種大菜單裡,選擇品種。從種植到收割可以自己完成,也可由農莊代勞,收穫的蔬菜可以冷鏈送到家。農場還有一些教育課程,讓孩子們了解自然,體驗農田的樂趣。

5、先找客戶再做產品

其實,農場以輕模式最好。所謂輕模式,就是先確保生存,節省投入、再擴大產出。

尤其在市場與客戶的思考。傳統的農業都是先生產再找市場的模式。這種模式導致前期投資太大,成本回收困難。一旦,市場部景氣,創業或將失敗。

江宇虹的策略「先找客戶」。只要對客戶需求摸清之後,再進行生產。江宇虹「找客戶」的2個秘訣:

秘訣一、免費體驗產品:江宇虹把農場剩餘的蔬菜、水果免費送給非會員朋友,讓他們喜歡上阿卡農場的農產品、從而形成依賴關係。

秘訣二、梳立口碑:江宇虹一直在講一個「IT女博士種菜」的故事,同時,這些蔬菜、水果都是有機、健康的。農場的產品口感、甜度、新鮮度的確超越普通的農產品,從而獲得良好的口碑。

因此,前來阿卡農莊體驗種地的人有分幾類,

一類是有錢、有時間的中高層人士;一類是注重養生、鍛鍊身體的人;

還有一種,是在城市工作、有農村背景、對土地有感情的人;

另一類是企業、團隊採摘種植活動或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的人。

由客戶付費體驗,農場提供種子和種植服務,到收穫時,客戶可以自己動手,也可由工作人員代勞。其無化肥、無農藥、無轉基因的種植方式深受用戶熱評。

6、預付費制

預付費破解現金流的問題。同時,預付制可以快速幫助農業經營者開展與擴大生產。

阿卡農場的實行的都是「預付制」。

作為「阿卡農莊」的會員,只需交納不到2萬元,就能擁有自己專屬的小農場,享受每年48次有機蔬菜的配送,還可以來農場體驗農活、採摘等活動,3年後,所繳費用還可全額退還。

江宇虹將大公司作為目標客戶,為這些企業提供蔬菜,企業採用預付費的方式,每年選取要種植的蔬菜品種,由江宇虹負責種植和維護,並在蔬菜成熟後採摘並分裝好配送到企業。

預付制還是受到會員的認可。「阿卡農莊」在北京發布了一則眾籌通告,沒想到竟然有2000多人認籌,最後因為農莊面積有限,首批招募了200名。

在江宇虹的探索中,眾籌的思路,能為規模化擴張找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經營模式,農莊採取預付費模式,按需生產,按量定價,解決農產品的浪費問題,也保證了銷路,還免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目前,在北京和上海,「阿卡農莊」已經積累下兩萬名家庭會員,200多家企業會員,阿卡農場期望越來越多的人要參與進來,越來越多的資源要進行整合。阿卡農場所做的,其實就是資源的整合。

有人會說,江宇虹的基礎好,懂網際網路技術、又有高端人脈圈,之所以會成功。但,創業對於任何創業者來說都是公平的。想要創業成功,創業者還必須要搞清楚以下幾點:

1、用戶在哪裡

2、我們要改變什麼

3、關注現金流。

如果您覺得本文不錯,請別忘了動動手指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案例|一位80後農場主的成功經營之道】

【案例|這位富二代,立志做果農,竟然這樣玩轉休閒生態農莊】

【案例剖析|年產值300萬元,產品賣價比同行高40%,這個返鄉創業者做對了哪些】

【案例剖析|一位農牧業老兵告訴你如何攀上京東這樣的高枝】

【案例|曾經是服裝老闆,抱著玩玩的心態跨界做農場年賺千萬,他的方法可以複製】

【案例︱一名95後女孩,搞了個中國最大的體驗式農場,她的玩法真是逆天!】

【案例分析|樂農道獲天使輪,專注智慧農業服務,但農業服務依然寒風凜冽】

【案例剖析|未來生鮮領導電商應具備哪些特質?】

【國慶7天反思|2016生鮮電商4大案例剖析、10大問題總結!】

【案例剖析|投資農業11大絕症!王健林、丁磊、許家印都失敗了】

【案例分享|農場創辦僅2年,這兩個90後把企業做上市】

【案例|缺什麼不能缺思維!看看這些農民如何玩農業】

【案例|從樂視、蘇寧、北大荒,看他們如何玩農業眾籌】

【案例|做好這5招,你就會成為下一個「」中國金針菇之王】

【合作社就得這樣幹,才能賺錢賺到手抽筋!(內附案例)】

【案例分享|本來生活、我買網、易果、京東用啥典型模式玩轉電商】

【案例解讀|農村夫妻店迎來拐點,匯通達如何布局】

【公司案例|日訂單30多萬單、估值達5億美元,看看拼好貨的運營心經】

【企業案例|一米鮮的「四把刀」:供應鏈、爆款、用戶、客服】

【案例剖析|「宋小菜」這麼任性,是想玩顛覆嗎】

【企業案例|萬莊農資直擊行業痛點,「野心勃勃」為哪般?!】

【案例剖析丨「壹號土豬」年銷售額近10億元,為何還要牽手「天貓」?】

【企業案例|農資電商戰火連天,「豐收俠」要PK阿里、京東】

【面對強勁的生鮮電商市場,「香滿園」如何拼殺?(案例剖析)】

【公司案例丨面對生鮮界的扑打,美菜網能否站穩?】

【案例分析丨生鮮電商都在自救,每日優鮮的「打法」是什麼】

【案例:鮮易網憑啥能成為B2B生鮮電商界的「新星」】

【重磅案例:除了關注本來生活、百果園,再看看這個生鮮電商如何突圍?】

【案例解讀】萬莊農資下的是什麼棋?

【創業案例分析】「千村植保」悲催事件,張朝陽:千萬別被資本忽悠。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看看有沒有驚喜!

相關焦點

  • 案例|一位IT女博士,農場銷售過億,揭秘阿卡農場6大成功秘方
    7年時間,她從租一個20畝地的農場開始,憑藉網際網路素養,積累了20000多個家庭會員、200多個企業會員,在北京、上海、浙江、河北等地承包下總共7000多畝地,把一個小農場打造成一個年年銷售過億的現代化農場。她就是,本次案例分享的主人公——江宇虹、阿卡農場創始人。一個人的成功必定有其成功的方法。做農業,經營是核心。
  • ​案例|一位劍橋女博士,農場銷售過億,揭秘阿卡農場6大成功秘方
    7年時間,她從租一個20畝地的農場開始,憑藉網際網路素養,積累了20000多個家庭會員、200多個企業會員,在北京、上海、浙江、河北等地承包下總共7000多畝地,把一個小農場打造成一個年年銷售過億的現代化農場。她就是,本次案例分享的主人公——江宇虹、阿卡農場創始人。一個人的成功必定有其成功的方法。做農業,經營是核心。
  • 阿卡農莊:劍橋博士的創意有機農場
    一直從事IT行業並小有成就的她,從未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投身農業。江宇虹把眾多IT企業的管理思路、創新模式拿到農莊經營當中來,就像經營她的雲服務公司一樣來經營這個「雲農莊」。現在,僅昌平的阿卡·胡蘿蔔農場就有208個棚,佔地500多畝,而像這樣的生產基地還有3個。北京阿卡農莊,500強企業中有200家在這裡駐紮。
  • 阿卡農場:用網際網路思維看未來農業
    原標題:阿卡農場:用網際網路思維看未來農業   與網際網路的一日千裡、千變萬化相比,農業顯得安靜祥和、不緊不慢。然而,兩者在慢慢融合。  聯想種水果、劉強東種大米、李治國養雞、九城蓋有機農場、網際網路企業「務農」開始流行,全國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也表示,要用網際網路精神做現代農業,進行變革和創新。   「網際網路農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法寶、未來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就是網際網路農業,農業只有與網際網路有效地結合才能成為現代農業。」經濟學者孫兆東表示。
  • 陳吉寧市長考察阿卡農場 體驗「數字+有機」新農業模式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副市長盧彥等市領導一行,蒞臨北京阿卡控股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的阿卡印象農莊參觀調研。阿卡公司總裁江宇虹博士陪同陳吉寧參觀,並匯報阿卡作為數位化現代農業服務運營商成立至今七年來發展成果。
  • 家庭農場種養致富成功案例分享
    家庭農場種養致富成功案例分享 371種植致富網2017-06-27 09:23:43 閱讀(214524)
  • 案例|80後海龜回國當農夫,項目估值過億,他是如何搞農場經營的?
    經過兩年探索後,有機草莓種植獲得成功,2014年王冕和兩位朋友一起,正式創辦了自然樂章農莊,主要進行有機蔬菜的種植。他就是自然樂章農莊創始人:王冕,經營著一個500多畝的現代有機農場。目前,擁有38個蔬菜大棚裡,每天可以收穫有機蔬菜1000多斤,每月銷售額破10萬元,整個項目估值過億。那麼,他是如何經營這個農場的呢?
  • 陝西兩農場入選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50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瓜大姐家庭農場、漢中市南鄭區燈盞窩家庭農場成功入選。       瓜大姐家庭農場是從事果蔬種植、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科普研學、電商銷售於一體的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
  • 500家門店成功盈利,綠色農場透露6大秘訣
    500家門店成功盈利,綠色農場透露6大秘訣 2018年11月23日 17:06作者:王動編輯:王動 綠色農場是一家集原料種植、生產研發、產品銷售、連鎖經營於一體的企業,品牌傳承發展30多年。綠色農場以純天然護膚為經營理念,以純植物精粹為原料,以肌膚的「肌膚的田園生活為口號」,為廣大愛美女性帶天然植物滋養!
  • 第一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之二十:山西稷山縣全勝家庭農場
    本案例闡釋了家庭農場如何從自身特徵角度因地制宜闖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一是利用當地資源因地制宜選擇種植品種。全勝家庭農場藉助農場被群山環繞、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和附近有一座小型水庫的特點,選擇核桃樹作為主要種植品種。二是根據土壤特點因地制宜安排種植結構。
  • 【農場案例】蘑菇主題休閒農場——魔菇部落
    下面分享一個以蘑菇為主題的休閒農場案例供大家參考學習。魔菇部落休閒農場的前身為大村農場,是以菇類的菌種供應及栽培為主要業務的菇蕈栽培場,2009 年導入觀光理念,發展為教育型休閒農場,除了生產之外,目前開放太空包生產過程及菇蕈類種植過程供參觀,並有相關體驗及餐飲服務,這裡種植了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蘑菇,孩子可以親手體驗栽培,了解蘑菇的整個種植和生長過程。
  • 案例:體驗式主題農場(業態布局、體驗式零售、主題文化...)
    【導讀】業態布局上規劃了農產品展售、鄉土餐飲、品茗、住宿度假、農業體驗及森林遊樂;以體驗帶動產品銷售;打造自己獨特的文化......體驗式主題農場
  • 陝西這兩個農場入選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全國第二批50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我省西安市長安區瓜大姐家庭農場、漢中市南鄭區燈盞窩家庭農場成功入選。瓜大姐家庭農場是從事果蔬種植、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科普研學、電商銷售於一體的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
  • 【案例一名95後女孩,搞了個中國最大的體驗式農場,她的玩法真是...
    農業行業觀察 nyguancha.com案例 |創新| 創業姐已不再江湖,但江湖還有姐的傳說。對於從事農業行業的人們來說,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聽說過中國最大的體驗式農場寶苞農場。談到寶苞農場,毫無疑問的就要提到它的創始人明明,一名「酷炫」的95後女孩。
  • 7個最成功的親子農場案例告訴你,農場新寵怎麼玩
    原因1"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普天下父母的願望。調查表明,年輕父母們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越來越大,有56.5%的家長把孩子教育投資列在 首位。很多家長不惜一擲千金,為得是讓子女搶得學習能力與智力開發的先機。
  • 7個臺灣最成功的親子農場案例告訴你,農場新寵怎麼玩
    同樣,親子農場作為孩子們成長的大自然課堂,已經成為休閒農業產業中發展最為突出、收效最為顯著的細分市場之一。 原因1"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普天下父母的願望。調查表明,年輕父母們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越來越大,有56.5%的家長把孩子教育投資列在 首位。很多家長不惜一擲千金,為得是讓子女搶得學習能力與智力開發的先機。
  • 揭秘,那些「小而美」「小而精」的農場,都有哪些盈利模式?
    做農場,大有大的好,小也有小的妙。今天,小農就用兩個超級小而精的農場案例,揭秘它們的品牌打造方法和盈利模式…… 1 GROUND STUFF咖啡體驗莊園 農場名稱:GROUND STUFF
  • 如何玩轉農場|探秘!日本MOKUMOKU農場
    作者:老貓做農場,經營第一!不懂經營的農場主,90%都會倒下..這個觀點已經被諸多的農場案例證實。當然,就農場經營來說應該包括:如何藉助資源、如何創收、如何增加客戶體驗、如何提升農場價值。比如:日本Mokumoku農場。
  • 親子農場(臺灣案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普天下父母的願望。調查表明,年輕父母們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越來越大,有56.5%的家長把孩子教育投資列在 首位。親子農場就符合了這樣的教育體驗意義,成為了孩子們成長的一門大自然課堂。農業大課堂主要針對青少年學生,以科普和社會實踐為主要目的,以夏令營或學校集體組織為主要形式。解說系統的規劃設計是其開發重點,要做到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三性合一」。
  • 經營案例|換個思路做農場:6個新興打法,農場效益至少翻百倍
    探索發展升級版民宿——開心農場,是想呈現出不一樣的農村,讓農業換種經營方式。」目前,不少人已與農場籤訂「定向供應」單,在為客人提供生態、綠色食品的同時,促進了崇明糕、黃金瓜、西紅花、翠冠梨、時令蔬菜等農產品的銷售,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那麼。這個農場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呢?農業君就幫大家一起來剖析下:1、定位:開心農場定位決定農場的高度與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