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凡傑
對於共享充電寶的安全隱患問題,技術人員指出,如果使用能夠傳輸數據的充電線,充電寶就能將惡意程序上傳至手機,斷開後依然能操控手機,甚至進行實時監聽。專家提醒,使用外來充電寶,若手機上出現需要用戶授權、打開調試模式等提醒,務必謹慎。(成都商報2月15日)
作為一名現代人,怎麼可以允許自己和手機分離,出門在外,手機電量過低可以說是最令人焦慮的事情了,共享充電寶的存在仿佛救命稻草,成了我們的「續命神器」,但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來路不明的充電寶可能暗藏著很大的風險,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洩密神器」。充電線很可能能夠將惡意程序傳輸到手機上,從而竊取手機上的信息,甚至斷開後依然能夠暗自操控手機。
共享充電寶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心懷不軌者卻把它當成了「開鎖工具」,「充電神器」化身「洩密神器」,不僅對我們的個人隱私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甚至,通過信息洩露,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都會受到很大的威脅,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有必要給共享充電寶上把「安全鎖」,這把鎖我們個人、充電寶廠商、和監管部門共同打造。首先,我們要提高個人的安全防範意識,選擇正規廠商的充電寶,對於需要用戶授權等風險選項三思而行,寧可不充電也不能冒險而為;其次,共享充電寶廠商做好分內之事,認清產品只是充電工具這一現實,不要收集用戶無關信息,掌握的個人信息越多就越會吸引不法之徒冒險,同時加強自身產品的防病毒能力,一旦被人改裝能夠自動報警,避免繼續在市場中危害他人;最後,監管部門應提早部署,加強對共享充電寶廠商的資質審核,提高市場門檻,對市面上的充電寶進行不定期抽檢,消除安全隱患。
共享充電寶作為手機的加油站,萬萬不能出現漏洞,希望出門在外的我們都能夠擦亮雙眼,別掉進他的陷阱。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共享充電寶定能閉緊嘴巴,安心做好充電工具,而不是「洩密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