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街頭藝術家回應疫情:焦慮與恐慌,呼籲與思考

2021-01-09 澎湃新聞

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新冠病毒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隨著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全線關閉,一批美國藝術家們走上如今已變得人煙稀少的街頭,用一幅幅作品表達他們對於疫情的思考。他們或是以直觀的圖像呼籲公眾對於病毒的正確認識和防範,或是表達群眾普遍感受到的焦慮與恐慌,或是批判人們忙於囤積或猜測的現象。

邁阿密

Hula作品

在邁阿密市長封鎖海灘之前,雖然已經向公眾呼籲保持社交距離,但是放春假的學生們還是非常活躍。在海灘附近的一個偏遠的建築工地,以Hula為藝名的街頭藝術家肖恩·約羅(Sean Yoro)在一隻用於拆毀破舊建築的大鐵球一端畫上了一個新冠病毒細胞。作品所在的環境是海邊廢墟,這在藝術家看來是「表現如今發生在全世界的混亂局面的完美象徵」。Hula解釋道,「在利用這搖搖欲墜的地基與建築殘骸進行創作的時候,我想要強調的是病毒對於人類生活方方面面所帶來的史無前例的影響。當疫情結束之後,世界也不會再像以往那樣運作;我們的全球體系的脆弱性暴露無遺,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當我們向前發展的時候,我們會意識到這些事件帶來的沉重影響。」

Ponywave的創作

與Hula不同,藝術家Ponywave捕捉了新冠疫情期間的愛。在一幅海灘上的壁畫中,藝術家展現了兩個人戴著口罩親吻,其中一個睜著眼睛,似乎在等待自己的伴侶承認眼下的局勢。在她的Instagram主頁上,Ponywave寫道,「是時候審視我們自己了,看一看我們對這個星球和自己的生命做了些什麼。也許我們應該改變事物的優先順序,也許我們應該放慢腳步,尊重於我們共享這個星球的萬物。」

Muck Rock創作的壁畫

與此同時,在邁阿密城區,以Muck Rock為藝名的藝術家朱爾斯·穆克(Jules Muck)創作了一幅安娜·尼可·史密斯(Anna Nicole Smith,已故美國明星)戴著口罩的壁畫,口罩上潦草地寫著英語單詞「fear」(恐懼),「我對於何時能夠擺脫這一切感到提心弔膽,」這位在加利福尼亞州工作的藝術家說道,「我是前陣子在邁阿密的時候創作了這幅畫,那裡一片混亂,人們忙著搶購供給品,看到人們這樣並不好受——一方面,你能看到他們正在做充分準備,另一方面,你會看到他們的自私。恐懼讓人們獨善其身。」

洛杉磯

Hijack Art的壁畫創作

在洛杉磯的彼可·羅伯森(Pico-Robertson)社區,來自美國西海岸的街頭藝術家Hijack Art創作了一幅描繪兩位士兵正在「阻擋」新冠病毒的壁畫。「以新冠病毒和由此帶來的影響為題進行創作,對我而言這是一件顯而易見的事情,」藝術家說道,「對疫情的恐懼以及呼籲人們行動起來的想法讓許多人萌生了創作的念頭。」他的壁畫位於西彼可·羅伯森大道與裡弗斯街(Reeves Street)的相交處,畫中的兩個人穿著防護服,正試圖用消毒洗手液和帶有「無新冠病毒」(No Covid-19)標誌的吸塵器來擊退病毒。「我畫的是粗心的春假學生、衛生紙囤積者、陰謀論者與疑心病人的混合體,」Hijack補充道,「有人告訴我,『感覺我們像是在戰時一樣』,所以我將這一元素也放到了作品裡。」Hijack在洛杉磯進入隔離期之前創作了這幅壁畫,如今他和其他人一樣在進行居家隔離。

Cat Donuts的標誌性喵咪,上面寫著「新冠病毒」

藝術家Cat Donuts主要在工作室內工作,她發現街頭藝術創作具有療愈性,「當我心情處於低谷的時候,我就會在晚上上街畫畫。」她最近的街頭繪畫呼籲人們注意衛生,例如,她在自己標誌性的貓咪形象旁邊寫上了「勤洗手」的字樣。在她看來,藝術家並不只是醉心於所謂藝術創作,也同樣關心社會議題,比如新冠病毒。比起自己,她更擔心已經年過六旬的父母。另一方面,疫情的發生給街頭藝術的創作帶來了機會,街上的人越來越少,不必像過去一樣擔心被抓。「現在,我可能可以在15分鐘之內畫完一幅畫,什麼也不會發生,因為幾乎沒有巡警。」

紐約

薩拉·埃倫塔爾在廢舊電視機上的塗鴉

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個社區裡,藝術家薩拉·埃倫塔爾(Sara Erenthal)發現一幢大樓旁的垃圾堆裡有許多大型廢棄品,為她的作品提供了完美的畫布。一連數日,她在這些廢棄品上面畫了幾幅新作,將她標誌性的風格化女性面孔與以新冠為靈感的圖注相結合。在這些圖注中,有一條寫道,「如今街道成了我們唯一的博物館。」在一臺廢舊的電視機屏幕上,埃倫塔爾寫道,「等待更好的新聞。」

北卡羅來納州,羅裡

摩根·庫克在鬧市區汽車修理廠外創作的壁畫

在一些小城市裡,公共藝術遍布各處,其中一幅便是由羅裡當地的藝術家摩根·庫克(Morgan Cook)創作的壁畫,他在一家鬧市區汽車車身修理廠的外壁上畫下這幅畫,在一個漫畫般的人物旁邊,寫著「勤洗手!」「這是新冠疫情在美國初露端倪的時候畫的,當時恐懼還未佔據這裡,」庫克說道。「我們想要引起人們對即將到來的問題的重視,與此同時在情況急轉直下之時為人們提供一點喜劇式的安慰。」他補充道,「如今,焦慮感正席捲著美國全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抱持一點點的積極,並且記住,無論情況變得多糟,我們都會以更強大的變得更強大。」

賓夕法尼亞州,多伊爾斯敦

香農·格林豪斯在自家窗口貼出的作品

藝術家香農·格林豪斯(Shannon Greenhaus)在自家窗前創作了一幅紙板藝術品,來引起人們對於疫情的正確認識。她的家位於一條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往來有許多行人。「我看著疫情在美國一步步發展,對於政府官員未能採取明晰而果斷的措施、許多人也對此懵懵懂懂的現狀,我感到越來越困惑,」格林豪斯說道,「人們的行動不符合如今嚴峻的形勢。」

(本文編譯自Artnet與The Guardian網站相關報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消除麻疹疫苗恐慌不能止於闢謠
    (《新京報》9月7日)    近年來,我國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一定的進展,但麻疹疫情形勢仍十分嚴峻。目前的麻疹發病水平,距2012年實現消除麻疹1/100萬(1300例)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還面臨諸多挑戰。世界衛生組織將強化免疫定為消除麻疹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根據衛生部的統一部署,我國將在9月11日-20日期間,對全國範圍內近1億兒童接種麻疹疫苗。
  • 怎麼應對那些被「疫情」困於家中的焦慮、恐慌?
    恐慌的表現恐慌:主要包括 ,焦慮、擔憂、緊張,si亡恐懼等但是,據統計全國有79.3%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恐慌的情緒。所以,在草木皆兵的現在,產生焦慮和擔憂的情緒,是非常正常的。我的生活崩塌了……自我否定感:連個口罩都買不到,什麼都做不了,我真是太沒用了……2、找到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後,尋找恐慌背後的價值恐慌其實是有價值的,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沒有把焦慮、恐懼進化掉,是因為焦慮和恐懼可以使我們遠離危險的事。這是人類的一種保護方式。
  • 面對疫情的恐慌心理,更多的是死亡焦慮
    的確,無知者無畏,而我們接到的信息越多、了解的情況越多,我們就越恐慌(但是在這裡,我還想提醒的是,要注意甄別信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那麼我們恐慌的到底是什麼呢?是疫情的傳播速度?是暫且沒有特效藥?是被傳染後的痛苦?
  • 拒絕恐慌與焦慮!7 個小技巧應對疫情下的焦慮心態
    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大流行」,疫情在多個國家出現爆發的狀況。面對疫情難免恐慌,口罩一個難求,貨源緊張,部分更被商家無良提高價格,販售口罩的商店排隊人龍隨處可見。同時亦因為上網的不實消息,而瘋搶紙巾、米等生活用品;甚至更有賊人搶劫紙巾。
  • 西班牙巴塞隆納華人街頭行為藝術 呼籲消除歧視
    西班牙巴塞隆納華人街頭行為藝術 呼籲消除歧視 2020-02-19 09:57:30 參與互動   中國僑網2月19日電 據西班牙歐華網報導,當地時間2020年2月16日下午,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城堡公園3位華人嘗試了一場名為《I AM YOU》(我就是你)的行為藝術,呼籲通過放下人類之間的外在差異和隔閡
  • 如何擺脫疫情帶來的恐慌、焦慮 心理專家教你幾種方法
    津雲新聞訊:正值新春佳節時,每日疫情信息卻在不斷地刷屏手機,一些市民開始出現緊張、低落、焦慮等情緒。對此,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楊建立表示,市民不要盲目恐慌,過度焦慮、失眠等問題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疫情時期,市民應在增加身體免疫力的同時,更要增強心理免疫力。
  • 看到疫情消息就焦慮?有人因為恐慌每半小時測一次體溫
    他說:「恐慌是會傳染的,恐慌本身更容易打倒人。你可以嘗試舉起右手,化掌為刀,用力往下砍,暗示自己負面情緒到此結束。」202名經過嚴格篩選的心理諮詢師深一度:心理諮詢項目是如何開展的?是哪些人在提供心理服務?杜洺君:就像疫情一樣,從零開始。
  • 潮眼丨疫情慈善版畫繪畫,洛杉磯街頭黑色幽默「小白人」塗鴉
    / 設計師吐槽 丨 品牌 丨 周店 丨 人物 丨 周物 丨 潮玩 丨 乾貨周物欄目國際疫情日漸嚴重,美國疫情一直得不到控制。美國民眾間跟中國一樣有一群無私貢獻的民間英雄。最近很火的街頭藝術家 Kai 又有怎樣的動作?
  • 疫情下焦慮的思考
    文|袁運錄今年這次疫情期間,由於對疫情恐懼和居家抗疫等因素影響,每個人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焦慮問題,只是表現程度和表現形式不同罷了。事實上,疫情考驗著我們每個人的實力和智慧。我們發現,被新冠病毒奪取生命的不僅只是老年人,也有許多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並且奇怪的是,許多年老體弱的人能很快病癒出院。這引起了我的思考。
  • 五大英國街頭藝術家
    倫敦街頭藝術家Sickboy在創作 酩酊大醉的米老鼠和縱火範兒的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最近出現在好萊塢的牆上和廣告牌上。人們認為它們都是英國最招人喜愛的(也是最聲名狼藉的)街頭藝術家班克斯(Banksy)的傑作,班克斯正「潛伏」在洛杉磯的某處,等待奧斯卡金像獎對他的紀錄片《畫廊外的天賦(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的裁判。而在英國,不是每位街頭藝術家都像班克斯那麼有名,然而產生「班克斯現象」的塗鴉氛圍同樣也令數百位其他街頭藝術家如魚得水。
  • 因疫情被困在關島的羅斯福號航母上艦員的生活:無聊、焦慮和恐慌
    因新冠肺炎疫情被困在關島的美軍核動力航空母艦「西奧多·羅斯福」號的艦員們表示,在他們等待返回大海時,他們充滿無聊、焦慮和恐慌的情緒。美軍核動力航空母艦「西奧多·羅斯福」號的艦員們,在關島爆發新冠病毒後被迫停靠了近三周,現在他們分散在島上各處,等待疫情好轉。大多數人躲在酒店、房子和海軍基地裡,仍有數百人留在「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上維護這艘船。
  • 心理學家解讀疫情引發三大心態 呼籲預防「颱風眼效應」
    (抗擊新冠肺炎)心理學家解讀疫情引發三大心態 呼籲預防「颱風眼效應」  中新網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疫情期間,民眾的典型心態包括恐慌心態、麻木心態以及特殊的『組織汙名』心態。」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發後,他立即領導組建抗擊疫情課題組,對湖北、廣東、北京、重慶、浙江等26個省市和港澳臺地區逾1.75萬人展開應對疫情的心理調查,並將調查研究結果與2003年進行對比。  他介紹說,在疫情初期,突發的新冠病毒給民眾帶來極大恐慌。
  • 父母焦慮致兒童「童年恐慌」現象增多
    報補習班,考好學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種種育兒焦慮成為諸多中國家長的真實寫照。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上,多位教育界專家、老師和家長展開了一場關於「消除中國家庭育兒焦慮」的教育討論。有專家提出,父母的恐慌和焦慮導致兒童「童年恐慌」現象幾十年來不斷增多,家庭教育走入了學校化、知識化的誤區,家庭變成了學校,家長變成了老師,背離了家庭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務。
  • 疫情期間,創作者能如何鼓舞人心?
    在這個特殊時刻,藝術家們通過社交平臺和線上的方式分享的新作或是疫情下的思考與應對方式,為眾人帶來了持續思考以及不棄希望的信息。正如時尚藝術獨立雜誌《SLEEK》發布的#culturepersists 企劃一般,藝術與文化在此時能夠盡到的力量在於精神上的幫助以及探討體驗世界的新方式。此番我們一起體會多位創作者在這一特殊時期所傳遞的信息。
  • 疫情之下,別讓謠言成為製造恐慌的工具!
    自郫都區有確診病例以後,一時間網絡上「成都將視情況採取措施,不排除實施封城」、「成都確診女孩朋友圈截圖」等謠言四起,使得本就因為疫情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們,更加恐慌焦慮。,聽信一些來源不明的信息,加劇焦慮恐慌心理,出現惡性循環。
  • 學歷焦慮與本領恐慌
    」這個話題衝上了熱搜,網上的段子手們更是直接給出了一套學歷「鄙視鏈」:留學海歸的,看不起國內的研究生;985、211的看不起二三本;本科的看不起專科的……    所謂「學歷焦慮」,顧名思義,就是對「高學歷」的崇拜,有的人總是想著追求更高的學歷,仿佛有了高學歷,就有了優越感一般。
  • 「慧調解「心理微課堂 | 面對疫情恐慌,看她們如何進行心理減壓
    想出門與朋友聚會,又厭惡戴口罩,整天做任何事都沒勁兒,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恐慌、煩躁和焦慮的情緒……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焦慮、恐慌情緒?讓我們的心理減壓!所以,面對本次疫情,每個人感受不同,想法就不同。有的人焦慮、恐慌;有的人開朗、淡定!導致恐慌、焦慮情緒出現,說明你的信念/想法不合理!例如:災難化思維:萬一我感染上病毒怎麼辦?萬一病毒一直不滅怎麼辦?萬一我的家人感染上怎麼辦?萬一……自己將自己嚇得不行。
  • 美國民眾恐慌性搶購衛生紙:我也不知道為啥!
    美國民眾恐慌性搶購衛生紙:我也不知道為啥! 2020-03-19 16:23:47  來源:央視網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最近美國民眾開始恐慌性搶購。
  • 90年代,我是紐約街頭的中國藝術家
    他與他的好友、同是來自上海的藝術家趙穗康和張建軍一起就讀於位於曼哈頓二十三街的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在美國學藝術很奢侈,學費不便宜,他們需要用街頭畫像或打工的錢來支付學費,完成學業,我能想像其中的艱難。倪軍用英語向公眾做了演講,許多美國藝術家與亞裔、西班牙裔、黑人藝術家也都參加了這次亞裔反暴力大遊行。這種抗爭、呼喊的方式在我居住紐約的十八年中,時有發生,日有所聞。而藝術家反對暴力、反對歧視、爭取言論自由、生存自由、反對警察騷擾街頭藝術家畫像與賣畫謀生的訴求與抗爭,在90年代中以及後幾年更為激烈。
  • 行為藝術家、街頭藝人、街頭畫家,英文可別搞混啦!
    -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39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它們的英文由perform的變形、artist、street三個詞中的兩個組成。(1) Performance artist 行為藝術家This kind of performance artist is a living statue – see, it's a real person acting as a historical sta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