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屬高校啟動崗位評級聘任制 教授無終身制

2020-12-16 中國網

有職稱還須有崗位才能在大學當上「教授」

本報訊(記者劉昊)市教委人事處有關負責人昨天向記者透露,本市市屬市管高校已按照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的部署,啟動了高校崗位設置工作。此前,所有部屬高校已完成相關工作。按規定,高校專業技術崗位將分為13級,今後,擁有教授職稱,又被高校聘任為教授一至四級崗位的高校教師,才是「真教授」。

教授打破終身制

作為部屬院校,北京語言大學剛剛完成全校範圍內的崗位設置,為此,該校特地制訂了厚達幾十頁的實施細則。在教授崗位設置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長江學者、國家百千萬工程人選、國家級教學名師等都是受聘教授崗位的加分條件。學校的學科帶頭人以及學科學術領域的領軍人物就有望被北語聘為二級教授。

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各校根據教師在教學、科研等方面所側重承擔的主要職責,在教師崗位中設置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和科研為主型三類崗位。這改變了以往晉升單純看科研的傾向,使教師能夠安心於教學一線。

北語有關負責人表示,有正高職稱,還要被聘用到教授一至四級崗位,才算是真正的教授,否則無法享受教授的待遇。而且此次改革實現了對高校崗位的動態管理,能上能下,考核不合格者,將不能再受聘原崗位。

高校教師分為十三級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國家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改革精神,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其中,崗位工資是工資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學校教師職務仍分為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其中教授對應專業技術一至四級崗位、副教授對應專業技術五至七級崗位、講師對應專業技術八至十級崗位、助教對應專業技術十一至十三級崗位。

有關負責人特別強調,高校崗位設置之後,並不意味著取消正副教授,正副教授職務仍然保留。

行政教學崗位可雙向流動

高校專業技術崗位分級,行政管理崗位也要施行「職員制」。教務處、科研處、研究生處等行政管理部門的「職員」通過攻讀學位,也有可能向教學崗位流動。

北語等院校專門設立了雙向流動通道。即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流動到管理崗位時,根據幹部人事管理權限和本人專業技術職務可直接聘用到相應職級上,按照職員制管理;管理崗位人員也可參加專業技術職務的評聘,但不兌現專業技術崗位工資,待日後如果流動到專業技術崗位後,就可實現從職員序列到專業技術序列的轉換。

文科院校恐缺一級教授

按照相關規定,教授一級崗位是國家專設的特級崗位,由國家實行總量控制、管理和聘用。兩院院士;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領域有重大貢獻的專家學者;享有盛譽,業內公認的一流人才才有任職資格。

這使得少有兩院院士的文科院校在選報一級教授人選時頗為頭疼,部分院校乾脆放棄上報。

此外,部分教師擔憂太頻繁的考核、評級會干擾治學環境,還可能導致教師在科研上急功近利。此外,部分年輕教師也認為新評級制度似乎更注重資歷、工齡和職位,有可能導致論資排輩現象捲土重來。同時,在京高校特別是本市市屬高校在評聘崗位上還面臨著對學校領導如何安排崗位的「難題」,「學校的校長、書記總不能聘得過低吧?」一所高校的人事處長有些無奈。

據透露,本市近50所市屬高校目前已按照教育部的相關文件陸續開展崗位設置工作,待崗位設置以及評聘完成之後,將啟動新的崗位工資。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屬高校教授告別"終身制" 職稱有聘期"能上能下"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近日公布了新修訂的《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管理辦法》,以擴大職稱制度改革效能,進一步激發北京市市屬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根據辦法,北京市屬高校教師的職稱和崗位聘任將實行聘期制,這意味著教授等職稱告別「終身制」。
  • 北京市屬高校教師職稱告別「終身制」,實行聘期制!
    2019年2月25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發布了「關於印發《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管理辦法》的通知」,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從「評論文」改為「評成果」,職稱和崗位聘任均實行聘期制,期滿進行考核,職稱將告別「終身制」。
  • 北京市屬高校教師職稱告別「終身制」,當「鐵飯碗」消失後……
    2019年2月25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發布了「關於印發《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管理辦法》的通知」,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從「評論文」改為「評成果」,職稱和崗位聘任均實行聘期制,期滿進行考核,職稱將告別「終身制」。
  • 這所高校打破教授終身制
    在2003年的時候,中山大學就向除附屬醫院外的全校教師推行職務聘任制,從而打破了長期以來教師「終身制」和「鐵飯碗」的現象。 在2006年,江蘇省高校教師高級職務聘任制首批試點方案就在南京工業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實施。
  • 高校教授評級 取消正副教授職稱
    高校教授評級 取消正副教授職稱 推薦:「兩會」英語學習專題教授將不分正副只分等級共分13級,評選工作日前啟動3月4日,上海市政府網站發布消息說,教育部所屬各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授評級。
  • 高校教師職稱陸續告別「終身制」,實行聘期制
    其中的「崗位聘任制度改革」明確提出:推動專業技術職務由評聘結合向聘任制轉變、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終身制向聘期制轉變.。2005年,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管理辦法(試行)》,在全國率先下放高校職稱評審權,開展了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改革,將教師崗位聘任條件和職稱評價標準合二為一,充分尊重用人單位的自主權,由高校根據學科特色和發展需要,制定不同層次教師崗位的聘任條件,按照規範的程序,以崗位聘用替代職稱評價,實現了「想用的評得上,評得上的用得好」。
  • 這所高校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被降級低聘
    近日,山東一所高校 「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因為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同時有 14 名青年教師則因業績突出而被破格直聘為副教授。 這裡就要引入一個高校招聘的概念 「校聘」。簡單來講,如果一位副教授屬於 「校聘副教授」,高校一般會給予副教授的待遇,職稱依舊屬於 「中級職稱」,和講師職稱相同,且校聘多數為合同制並無事業編制。
  • 教育部所屬高校啟動教師評級定崗 總級別達13級
    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教育部所屬各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授評級。      據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原先高校的教授只要職稱一樣,就享受完全一樣的待遇,而且教授的各類職稱基本上都是終身制的。同樣職稱的教授即使在教學和科研方面貢獻不一樣,也沒有辦法在收入等方面體現差距。
  • 教授能否終身制,專業評價是關鍵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據媒體報導,近日,在某職業學院的專業技術崗位競聘中,有教授因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為副教授,副教授則因同樣的原因被降為中級。這一動靜引發一些人疾呼打破「教授終身制」,並得到眾多青年學者支持,認為已「刻不容緩」。
  • 廣州將打破教授終身制 高校擬年內實行全員聘用制
    本報訊 (記者 薛冰) 近日北京大學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實行「九級崗位聘任制」的教師競聘制度引起社會關注。  昨日,記者走訪了廣州幾大高校了解到,「九級崗位聘任制」在廣州高校早已是屢見不鮮,中山大學已經實行多年;而作為廣東省屬高校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高校今年內將打破傳統的「終身僱用制」向實行「全員聘用制」轉化。
  • 教育部回應教師評級說法 正副教授不會取消
    正副教授不會取消  教育部針對教師評級說法作出回應,中大華工評級已悄然啟動  本報訊 (記者 劉黎霞)近日教育部啟動高校教師評級的新聞引發熱議,教育部昨日否認取消正副級教授的說法。記者昨日了解到,早在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廣東兩所部屬高校———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已啟動評級,評級結果已進入公示階段,但因涉及人事制度改革,兩校表現都很低調。
  • 蘇州大學公開聘兩百教授 約佔全校教授人數1/5
    本報訊 繼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率先啟動教師聘任制改革、打破教授終身制改革試點後,江蘇省教育廳日前決定今年繼續擴大試點。作為全省最大、教職員工最多的省屬高校之一,蘇州大學4月中旬出臺了試點方案,公布了200多個空缺的教授崗位,向海內外公開納賢。  與南工大、南師大兩所高校類似,蘇大的聘任期限分兩種,即有、無固定期聘任。
  • 北京市屬高校學生可到部屬高校訪學
    市教委昨天印發《北京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未來3至5年,市屬高校將與在京中央高校、海(境)外名校開展合作,建立新的人才培養機制,部分學生將有機會到在京中央高校和海外高校訪學。
  • 14名青年講師直聘為副教授;12人被降級低聘,教授終身制徹底打破
    近日,山東一所高校「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名教授、4名副教授因為業績處於同級競聘崗位末尾被降級低聘,同時有14名青年教師則因業績突出而被破格直聘為副教授。
  • 教育部將把教授分七級 一級教授只有院士達標
    教育部將把教授分七級  啟動高校教師評級,一共評出13個等級,一級教授只有院士達標  本報訊 3月4日,上海市政府網站發布消息說,教育部所屬各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授評級。
  • 高校青年教師之困:無「編制」,非升即走
    通常需要依照可轉變身份的講師(Lecture Convertible)、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正教授(Full Professor)的梯級系列(Ladder)晉升。在晉升的同時申請終身教職,兩條晉升路徑並行。也就是說,北美研究型大學的教師並非不分崗位,全員實行「非升即走」。但終身軌似乎的確最受推崇。
  • 這所高校79名教師取得準聘長聘教職!為何聘用製備受「青睞」
    準聘長聘教職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三個層級。教授為長聘崗位,副教授可為長聘崗位,也可為準聘崗位,助理教授為準聘崗位。 此次北京協和醫學院聘任教授、長聘副教授、準聘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等4類教職,涉及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和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6個一級學科。
  • 高校事業編,沒了?
    通常而言,除少數極頂尖高校外,北美大學中的副教授大多為終身制,可以在其工作崗位上一直工作到退休,除非學校破產,或教師被曝出學術不端等嚴重醜聞,否則不能將其解聘。1993年,為了擴大學校的人事自主權,國家首次提出要對教師實行崗位責任制和聘任制,並在此後進行了一場持續了20餘年的艱難改革。改革後,中國高校普遍實行崗位編制。教師不再是國家的員工,而是學校的僱員,編制只與崗位對應而與人無關。學校聘任誰、解僱誰,國家無權幹涉。
  • 青海省正式啟動聘任制公務員試點工作
    中新網西寧7月15日電 (孫睿)記者15日從青海省委組織部獲悉,青海省委組織部會同省委編辦、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印發《青海省聘任制公務員試點方案》(以下稱《方案》,正式啟動青海省聘任制公務員試點工作。
  • 2017年北京將嚴控市屬高校招生規模
    昨天,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下發2017年工作要點,其中特別提出今年本市將嚴格控制市屬高校、中職學校招生規模;嚴格控制在京高等學校的辦學規模,嚴禁在京新設高等教育單位;適當調減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