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將把教授分七級 一級教授只有院士達標

2020-12-13 搜狐網

  教育部將把教授分七級

  啟動高校教師評級,一共評出13個等級,一級教授只有院士達標

  本報訊 3月4日,上海市政府網站發布消息說,教育部所屬各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授評級。

上海市各部屬院校已經在進行教授的定崗評級,各高校組織了評審小組,專門進行崗位評定。

  是為了照顧教學型的教授

  新民網了解到,今後高校教授將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有正副之分。高校教師不論是正、副教授還是講師、助教,都將有不同的等級,總的級別達到13級。

  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原先高校的教授只要職稱一樣,就享受完全一樣的待遇,而且教授的各類職稱基本上都是終身制的。同樣職稱的教授在教學和科研方面貢獻不一樣,也沒有辦法在收入等方面體現差距。

  而根據教育部和人事部聯合發布的相關新規定,教授不僅要按照成就評定不同的級別、享受不同的待遇,學校還可以在教師崗位中嘗試設置教學為主型崗位、教學科研型崗位和科研為主型崗位,這樣既能夠體現同等職稱條件下教授的不同貢獻程度,也能夠體現教授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不同貢獻。

  教育部門表示,這一做法,旨在避免「過去那種教授評價標準完全由科研成果來決定,教學型的教授即使付出再多也不能得到適當回報的局面。」

  文科基本上沒有一級教授

  根據規定,高校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必須分別納入相應崗位設置管理。高等學校專業技術崗位一般不低於崗位總量的70%,其中,教師崗位一般不低於崗位總量的55%,管理崗位一般不超過崗位總量的20%.

  據新民網了解,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13個等級。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按照規定,一級教授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達到相關的評定標準,而文科基本上沒有一級教授。

  各高校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是: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新民

(責任編輯:張慶龍)

相關焦點

  • 文科和藝術專業沒有一級教授是歧視
    本報北京3月4日電(記者文靜)「難道像北京大學的文科資深教授也沒有資格參評一級教授嗎?」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央音樂學院名譽院長吳祖強,對教育部和人事部聯合出臺的教授評級定崗標準相關規定產生疑問。「季羨林曾經被考慮是否能評一級教授,但是,根據規定季羨林不是院士,就沒有被批准,這是不公平的!」    今天,吳祖強提交的《關於文科和藝術類高校空缺一級教授職位既不合理也欠公平》的提案,得到多位文藝界委員的支持。
  • 鰲江流域國家一級教授、院士有幾位?
    教授是高校老師職稱中級別是最高的,但是教授與教授之間也是分為不同級別的,高校老師的崗位分為十三個等級,其中,一級到七級是教授的崗位,這其中,共有七個等級,一到四級為正教授,五到七級為副教授。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 上海教師崗位分成十三級教授將不分正副只分等級
    記者近日獲悉,上海市各教育部所屬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教授」不再只有正、副之分,將分成七個不同級別。根據人事部、教育部去年下發的高校崗位設置管理指導意見,整個高校教師崗位將分成13級,不同級別的教師享受不同待遇。
  • 二級教授屬於什麼水平?網友:僅次於兩院院士,屬於名教授
    中國啥東西都喜歡分個三流就等,包括教授,那麼教授分多少等級呢?教授分為7個等級,分為4級正教授,3級副教授.這個中國高校和研究所不一樣,研究所基本上只評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而大學因為有教學任務才評教授。
  • 文科需不需要一級崗教授?繁榮文科要制度上落實
    ——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  「自然科學有三大獎,但人文社會科學沒有大獎;自然科學領域有兩院院士,而人文社會科學沒有院士;這兩年,國家進行人事制度改革,理工科的院士自動進入一級教授崗,但人文社會科學的一級教授崗位至今尚未落實。」
  • 高校教授評級 取消正副教授職稱
    高校教授評級 取消正副教授職稱 推薦:「兩會」英語學習專題教授將不分正副只分等級共分13級,評選工作日前啟動3月4日,上海市政府網站發布消息說,教育部所屬各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旨在體現收入差異性記者了解到,今後高校教授將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有正副之分。高校教師不論是正、副教授還是講師、助教,都將有不同的等級,總的級別達到13級。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原先高校的教授只要職稱一樣,就享受完全一樣的待遇,而且教授的各類職稱基本上都是終身制的。
  • 教育部所屬高校啟動教師評級定崗 總級別達13級
    資料圖片:大學課堂    高校教授將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有正副之分。高校教師不論是正、副教授還是講師、助教,都將有不同的等級,總的級別達到13級。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教育部所屬各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授評級。      據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原先高校的教授只要職稱一樣,就享受完全一樣的待遇,而且教授的各類職稱基本上都是終身制的。同樣職稱的教授即使在教學和科研方面貢獻不一樣,也沒有辦法在收入等方面體現差距。
  • 教授級別是如何劃分的
    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 人民大學首聘14名一級教授 均為人文社科類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聘任了14名一級教授,均為人文社科類教授,同時授予9位已退休教授榮譽一級教授。教育部去年表示,高校將設立13個崗位等級,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師崗位等級評級。人大校長紀寶成表示,這是人大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率先開展的一級教授試點工作。據了解,此前一級教授均被授予兩院院士,人文社科類教授沒有機會獲得一級教授崗位。
  • 浙江大學文科重磅引援:再添「院士級」教授!
    新聞傳播學者黃旦已確定入職浙江大學,出任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公開簡歷顯示,黃旦出生於1954年,浙江溫州人,此前擔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此前獲聘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的知名學者共有13人,黃旦「轉會」浙大之後,成為該校第14位文科資深教授。據浙江大學官網介紹,浙江大學自2012年產生首位文科資深教授以來,曾先後向13位文科資深教授發出聘書,他們分別是王重鳴、田正平、張湧泉、張文顯、徐岱、史晉川、姚先國、王貴國、許鈞、桑兵、倪梁康、李實、劉海峰。
  • 人民大學再聘7名一級教授 這個教職堪比院士?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第二批、第三批一級教授,第三批榮譽一級教授聘任(授予)儀式,本次共有7人受聘一級教授,3人被授予榮譽一級教授。  2009年首批一級教授受聘  記者注意到,高校教師崗位分為1-13個等級,其中一級最高。
  • 人民大學再聘7名一級教授 這個教職堪比院士?|政解
    此前成為一級教授的多為兩院院士,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教師一般很難有機會獲得一級教授崗位。人民大學於2009年開展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一級教授崗位聘用工作,今年系第二批、第三批一級教授受聘,為全國首個試點高校。據了解,2006年,國家實施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試行崗位聘用制度,院士直接受聘一級崗位,即院士自然為一級教授。
  • 大學老師都是教授?被網絡帶偏的「教授」稱號,請別再瞎稱呼了
    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根據教育部和人事部聯合發布的相關規定,把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13個等級。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教授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 除兼職教授 還有這麼多種教授
    中國政法大學在其《關於聘任鄧亞萍女士為學校體育教學部兼職教授的相關說明》中表示,學校聘任鄧亞萍女士為體育教學部兼職教授,嚴格遵守了《中國政法大學關於聘用兼職教授、講座教授、客座教授,授予名譽教授的暫行辦法》中的相關規定。   教授一詞,原本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根據相關規定,高校教師的崗位分為13個等級。教授崗位分一至七級。
  • 復旦大學迎來最年輕「院士級」文科教授
    復旦大學產生了第一位60後文科資深教授。 10月23日,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官網發布消息,該學院院長張軍正式受聘為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文科資深教授是復旦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崗位。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文興教授受聘為我校榮譽教授
    3月29日,著名環境化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終身教授王文興,山東大學環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慶竹教授一行來校訪問,宋希雲校長會見了來訪客人一行
  • 武大患癌教授網絡籌款30萬,復旦教授曬工資單,教授工資這麼低?
    前幾天,「武漢大學曹亞雄教授患癌網絡眾籌30萬」的信息引發人們的熱烈討論。據了解,曹亞雄教授是武漢大學的一位優秀教授,今年52歲,身患肺癌,前期已經花費了近40萬的治療費用,家裡已經傾盡所有為他治病。但是,這種病後期的治療費用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光是藥費一個月就要4萬。
  • 北京市屬高校啟動崗位評級聘任制 教授無終身制
    按規定,高校專業技術崗位將分為13級,今後,擁有教授職稱,又被高校聘任為教授一至四級崗位的高校教師,才是「真教授」。教授打破終身製作為部屬院校,北京語言大學剛剛完成全校範圍內的崗位設置,為此,該校特地制訂了厚達幾十頁的實施細則。
  • 人民大學再聘7名一級教授
    為人文社科領域最高職稱;系全國首個試點高校新京報訊 (記者王俊)中國人民大學昨日舉行第二批、第三批一級教授,第三批榮譽一級教授聘任(授予)儀式,本次共有7人受聘一級教授,3人被授予榮譽一級教授。此前成為一級教授的多為兩院院士,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教師一般很難有機會獲得一級教授崗位。
  • 一個半小時的「二級教授」
    林少華 局外人可能有所不知,大學教師分十二級。其中教授分四級,一級最高,四級墊底;副教授分三級,五級率先,七級殿後。八級以降由講師和助教瓜分。至於如何瓜分,連我這個局內人都稀裡糊塗。原本僅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四等。以職稱言之,為初級、中級、高級(副高、正高);以官本位論,大體相當於科、處、司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