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996工作制」話題的討論不斷升溫。所謂「996工作制」是指員工每天早9點到崗,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
現在普遍情況是,1天內工作8小時,加休息時間2小時,加班時間2小時(晚上),在公司的時間共12小時,1周休息(雙休除外),1年共休息(52天+節假日11天=63天),相當於休息日有2個月時間,差不多和古代農閒時間一致。
那麼古代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是怎麼樣的呢?
華夏歷史上,非戰亂時期,大多數人——庶人大抵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去掉中途休息,大多一天勞作9小時;不過女性勞作會少2個小時左右。
一年周期內,這個不太好說,畢竟古代是農業勞動為主,有農忙農閒的區別,農閒時間主要是冬季3個月,作物穩定生長期間相對也輕鬆,在這段時間古代農民會做些別的手工活。農閒時間休息時間就會更多一點。
古代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工人,工作節奏也沒那麼快,所以工人休息時間不好確定。
因為古代沒有夜生活,大多數商販到晚上會打烊,所以相對於現代商販而言,古代的商販休息時間會更長。
這是大多數底層的生活狀態。
古代公務員的休息時間更加寬裕。
漢代官員工作並非以七天為一個周期,而是以五天為一個周期。他們的假期叫「休沐」。字面的意思就是工作四天之後,要休息一天,洗個澡放鬆一下。後來這個制度又放寬了,官員除了可以洗澡,還可以回家看看家小,就是徹底的放假了。這種做法一直延續至隋唐。
唐、宋時期採用的是「旬休」的制度。十天為一「旬」,每旬的最後一天為假期。也就是每個月休息三天。不過好在節日比較多,春節、冬至、清明、皇帝誕辰、父母誕辰什麼的都會放假,時間從一天到七天不等。有人統計,宋代公務員一年的節假日可以達到 110 天,也就是3個半月。
以上是針對中央需要上朝的官員。
地方的不需要上朝,但是也需要由地方官員主導開會,或是做一些修整,放到現在來說,可以理解為地方的官員需要開早會,打掃辦公室。而且地方官員住官邸的話,前面辦公後院住家,更加自在。
地方相對中央而言,沒有皇帝的直接監督,可偷懶的空間還是存在的,所以休息時間會更多一點。
而現在很多人每天平均睡眠才6小時,以後還會越來越少。
從整體平均來說,現代工作時間應當是延長了。
#996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