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濤:吐槽的聲音一邊倒,996到底是對還是錯

2021-01-07 Alan李振濤

2019年,馬雲在阿里巴巴內部交流會上的一次講話中,首次提出了996福報的理論。

由此,關於996福報的話題火遍了整個網絡,並且一直持續發酵,餘溫尚存至今。絕大多數聲音對於馬雲996福報理論嗤之以鼻,激烈著更是全面開火炮轟。

其實,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看過馬雲那次講話的原文,只是望文生義的抨擊萬惡的資本主義、跟風而動。

實際上,馬雲的那次談話的主要邏輯是這樣的:

想要成功,就需要努力;

很多比我們更聰明、更有資源、更有優勢的人,實際上比很多人努力的多;

阿里巴巴等公司至少提供了一個讓你有機會努力的平臺;

馬雲自己能夠成功,也是通過努力來的(至少努力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而阿里巴巴提供給大家努力的這個平臺,已經非常好了(各種福利和保障);

通過努力,個人在持續提升和成長;

最終獲得自己人生想要的東西。

完畢!

平心而論,整個講話看下來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甚至非常的「正能量」,但為什麼會被廣為吐槽呢?

我們要明確一點:馬雲所說的996,是阿里巴巴的996,不是很多小公司的996。這一點非常關鍵!

也就是說,阿里巴巴的996,為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薪酬制度、各種福利和上升空間,以及巨大的收入回報。

相對而言,能夠在阿里巴巴、華為、騰訊這些公司的996,真的是福報!

因為,很多小公司的996對於員工個人的價值是一種榨取,沒有加班費,下班之後手機要24小時隨時接聽,甚至形成了加班文化,沒有什麼事情也要在辦公室耗著,直到老闆下班,這其實是走偏了。

經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要能吃苦,吃苦是福。但,這建立在一個前提條件之上,也就是這個所謂的「吃苦」,一定要有意義,一定要對於個人是一種增值,對於人生是一種投資。否則,日復一日的吃苦,那就是人生的奴隸。

正如得罪了諸神的西西弗斯,只能日復一日的在山坡上推石頭,這是一種巨大的無盡痛苦。

接下來,我們用股市來舉個例子。

股市歷來就是一個造富的平臺,無數企業為了能夠實現IPO,拼盡全力。很多人不理解,明明上市的條件並不是很高啊,但為什麼就是進不去呢?

比如主板和中小板的財務條件:

近三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3,000萬元;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5,000萬元,或者近三 年營業收入累計≥30,000萬元。

又比如創業板的財務條件:

兩年累計盈利5000萬元;市值10億元,淨利潤為正且收入1億元;市值50億元,收入3億元。

但,你所不知道的是,上面的條件只是「底線」,上市從來都是選拔賽,而不是資格賽。怎麼理解呢?

優中選優!

截止到今年8月份的數據,主板(含中小板)中,71家上市企業平均淨利潤高達4.76億元,其中70家淨利潤高於8,000萬元,剩餘1家為7,300萬元;而創業板中,62家上市企業平均淨利潤為1.36億元,其中61家淨利潤高於5,000萬元,剩餘一家為3,400萬元。

能夠看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非常大!

你以為已經很努力、很優秀了,不好意思,想要最終的成功,你需要比對手更優秀!

這個世界沒有一套固定的標準,告訴你做到什麼程度就可以成功,只是優中選優,這個世界的資源、機會都是有限的,大家都在這一口鍋裡面吃飯,你想要多吃多佔,就需要選擇最好的位置、用最好的餐具、最嫻熟的夾菜技巧、最厚的臉皮……

而更為殘酷的冰冷現實是:你向上看,那些比你在這個世界位置更高的人,他們的起跑線就遠遠超過你。絕大多數人擁有的就只有自己的智慧、知識、精力和奮鬥精神,除此以外,你用什麼去拼呢?

提到996,一些人經常用西方的工作模式與環境來說事兒,說你看人家下午三點下班,喝喝下午茶就回家了。

但,你要知道,對於真正的企業高管、CEO來說,每天工作強度之大,一點不輸於勤勞的中國人,那些你羨慕的人群,大多都是基層的員工和藍領。

並且,你要知道,西方到現在還是能夠繼續享受工業革命所構建的全球產業鏈紅利,而時至今日,其實已經再走下坡路了。

這就好像你身邊的富二代每天刷刷手機,每天上班心不在焉,但到了月底一樣可以超額完成銷售業績,為什麼?人家有資源。而這資源是人家的家族幾代人的努力積累下來的,你的一生幾十年奮鬥時間,憑什麼跟人家的幾代人的努力相比呢?如果真的一樣的話,那反而是不公平!

就好像快樂教育,這個話題曾經一度被很多國人所推崇,因為我們都受夠了自己悲慘童年的讀書歲月,但你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在國外,真正快樂教育的都是中低階層的家庭,而那些所謂的精英階層,從小的學習強度一點不差於國內。

你用什麼跟人家拼呢?

抗美援朝期間,解放軍在沒有空軍和重武器的條件下,面對美軍海陸空全方位作戰,用什麼拼?我們的這些先烈們,衣著單薄,冒著零下40多度的酷寒,流出的眼淚都會結冰而掛在臉上,一場伏擊戰,最後能夠真正站起來發起衝鋒的只是一部分人,而很多志願軍戰士就這麼凍死在等待伏擊的時間裡,默默的死去……

他們在嚴重不對等的戰爭中,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去跟人家拼,只能抄起手榴彈往人家的坦克底下鑽去拼,只能用身體去堵住炮火去拼……

上個世紀,美蘇首先搞出了原子彈,然後就發布通告,全球都不許搞了。在面對技術封鎖的當時,中國怎麼辦?只能依靠極為簡陋的設備,加班加點的與時間賽跑,在當時因為工作強度過大而死去的工作人員大有人在,996?抱歉,這裡是白加黑。

那麼,如何正確的看待996呢?

要知道,做生意、開公司就是為了賺錢,而這錢就來自於勞動者的剩餘價值,換句話說,人力是一種資本,那麼既然投資了這項資本,總是希望能夠回報最高。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力資本本身也隨著經驗、技能的提升得到增值,從而要求更多的人力資本投入,這是一種相互的循環。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打工者,只不過,普通人打工的對象是老闆,而老闆其實也在打工,是給股東、銀行、政府打工、投資機構打工。

最近一則關於北京核酸檢測陽性人群的行動軌跡火了,這些社會底層人員每天的工作強度之大,絕對秒殺99%的職場人。

給一個選擇的機會,你會覺得上面的哪一個更輕鬆呢?恐怕秒殺絕大部分的辦公室白領。

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只是有了這次核算檢測的機會,才揭開了我們這個世界真實的一角。

都不容易!

真正努力的人,從來只是靜悄悄!

你指望喊幾句996不對,那麼,你認為應該怎樣才對呢?

有一句話,很多人聽了會很不舒服:窮人才會如此看重愛情,因為,除此以外,他們一無所有。

那麼,同上,除了996,你還能有什麼東西,能夠讓你生活,讓你過上好的生活,讓你過上你想要的生活呢?

今天的996,是為了明天的不再996,而真有一天你實現了階級躍升,你會發現,你會依然996,而到那個時候,可能你的996的場所並不是固定在工位上,而是隨時隨地。

最後一句話可能很多人看不懂,不解釋。

李振濤

北師大MBA | 大溝通方法論開創者 | 業績增長與組織發展專家

相關焦點

  • 作業幫員工吐槽:作業幫開始實行996了,理由是要「打仗」了!
    可能很多跟筆者的感覺是一樣的,996這個話題持續了幾年是不是很神奇?因為,通常一個熱點最多持續三四天左右。而996這個話題,從18年火到了現在。對於996這事,很多支持者認為這是天經地義,而反對者呢覺得不可思議還是違法,究竟誰對誰錯,筆者今天就不說它了。時代變了,觀念也變了,貌似我們也開始對996麻木了。這是脈脈熱搜排名前三的一篇吐槽帖。
  • 996工作制是什麼意思?996工作制到底好不好?
    996工作制到底好不好?馬雲評價一針見血!什麼是996工作制?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這就是996。最近,996話題引發大眾熱議,更有民間發起了「996.ICU」組織,呼籲大家重視員工身心健康。
  • 996是福氣還是痛苦,有什麼好爭 咱們這些當媽的,哪天不是996?
    馬爸爸在阿里巴巴的內部交流活動上,教育年輕人:「能夠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996,你什麼時候可以996?你一輩子沒有996,你覺得你就很驕傲了?!」這段話在網絡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 說完「996是福報」,馬雲又出來解釋了
    澎湃評論|996是福氣?沒人有權定義他人的成功和幸福4月11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內部交流中對員工談及近期備受爭議的996加班文化。在他所發表的長篇大論中,最引人關注也最容易惹來爭議的,當屬這段話——「我個人認為,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996,你什麼時候可以996?」
  • 應屆生拒絕996被辭退,沒有財務自由的打工人,有拒絕996的自由嗎
    科學聲音三言兩語: 牛牛:問個問題,打工人到底有沒有拒絕996的自由? 冰海:有啊,怎麼沒有?任何人都有,又沒人拿槍指著你。 牛牛:我反對這個觀點!我覺得很多人沒有對996說不的自由。 冰海:為什麼這麼說?
  • 為什麼美國程式設計師不用加班,而中國程式設計師就只能996?
    仔細看了群眾們熱情的回答之後,大概可以分為幾派:1、產品經理不夠通情達理,導致效率低下2、表演性加班,太早回家會被認為不努力工作3、不尊重技術人才,35歲警告4、中國處於後發追趕,不加班是追不上的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吐槽內容
  • 談996根本沒有意義,因為沒有對錯,只有立場
    今晚聊聊這段時間很火的996現象,就是工作996,生病ICU。很多人反對996,覺得這是公司壓榨員工,沒有人性的表現。 今天馬雲老師都來表態了,公開支持996,說奮鬥的年輕人就應該996,很多人想996還得不到呢。 結果火上澆油了,一半人力挺馬雲,也有不少人開始懟咱們馬雲老師。
  • 996是什麼意思,996工作制是什麼意思,996工作制和807工作制區別
    經常聽到很多人說自己的工作制是996,或者807工作制,那麼他們究竟是什麼意思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996工作制是延長法定工作時間的工作制度,一般表示是: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還需要工作6天,這種工作制度在網際網路行業比較流行,所以也代表著網際網路加班文化,但是現在996這種工作制已經受到了很多人的抵制。
  • HR吐槽:月薪1萬,沒理由不接受996!95後反擊:堅決抵制加班文化
    HR吐槽:月薪1萬,沒理由不接受996!95後反擊:堅決抵制加班文化近期,關於「996工作制」話題的討論不斷升溫。「996」不是一個新詞,很多人對此應該都有所耳聞。996是一種工作形式,它可能出現在各行各業。在美國,也有很多公司的工作強度非常貼近我們熟知的996形式。如今, 996工作制變得日益普遍,似乎成為這個時代的一種群體症候。996工作制從網際網路公司向各個行業蔓延的趨勢令人憂慮。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技術團隊一般沒什麼話語權,基本上是被產品層「趕著走」。
  • 李振濤:創造與毀滅,矛盾的算法
    李振濤 北師大MBA | 大溝通方法論開創者 | 業績增長與組織發展專家
  • 「996」是「打工人」的重要財富
    同事推薦了好幾次,想想川普他們家的事好像鬧的也差不多了,既然最近也沒什麼可聊的,那就這個吧:996、打工人。我倒是認為這兩個詞說的是同一個事。自嘲抱怨也好,吐槽呼籲也罷,無非就是對工作不滿唄。然後呢?因為「996」就不工作了嗎?可以啊離開就是了,何必一邊抱怨一邊為難自己。
  • 楊穎新電影遭吐槽,劇情老套,演技尷尬,男主李鴻其遭一邊倒質疑
    首日票房雖然如此,那麼這部影片到底好看嗎?相信走進電影院的不少網友都後悔了。這部電影劇情老套,故事太假,男女主演得也假,尤其是男主李鴻其,真的遭到了一邊倒的集中吐槽。楊穎飾演趙希曼男主李鴻其更是被吐槽到「體無完膚」。在今年七夕檔,李鴻其和李一桐主演了一部愛情片《我在時間的盡頭等你》,故事和這部有相似之處,意外的奇幻經歷,依舊是痴情漢人設。
  • 李振濤:層級、職級、薪級、薪檔都是些什麼鬼,HR其實也沒有搞懂
    那麼,振濤今天就以這個作為主題,好好的說一說,上面這些看似近義詞的傢伙,到底都是些什麼鬼?層級,是一個管理匯報的概念,也就是你的組織當中,一個最基層的員工如果要匯報一件事情,要經過幾個層級(同一層級可能有多個崗位審核)才能到CEO。大家想一想,為什麼企業當中會出現了層級呢?
  • 996是什麼意思?996的含義
    996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955,996,007這些數字代表的都是什麼?人們討厭996到底是討厭啥?
    965,996,007這些數字代表的都是什麼?人們討厭996到底是討厭啥?相信現在經常上網的朋友們一定會發現現在的網上最大的熱點就是關於工作時間的討論了,而關於工作時間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幾個數字了,那就是955,996還有007這幾個數字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幾個數字是在意味著什麼,其實這就是一個公司的工作制度的簡稱而已,955也就是這個公司每天9點上班5點下班一周工作5天,而996就是9點上班9
  • 工作996,生病ICU?奮鬥的正確方式其實是……
    然而有套路必然就有反套路最近,有程式設計師在知名代碼託管平臺GitHub上發起了一個名為「996.ICU」的項目,以此抵制網際網路公司的996工作制。沒想到一家言出,百家響應,大批程式設計師加入了吐槽的隊列。何為「996.ICU」?
  • 月薪15k工作996的offer要不要籤?
    喜歡的工作都要996,我們到底要不要886呢? 現在是發offer的高峰期,很多同學在拿到offer的時候都會猶豫,到底要不要去呢?
  • 「三五」賀圖曝光,評論一邊倒,「白襪+後倒姿勢」註定小舞顯胖
    不過這高清美照一發,本以為會引發一波熱議,孰料反響好像有點喜憂參半,只因兩位主角的形象貌似有點不一樣,底下評論仿佛一邊倒,一起來看看吧。 評論一邊倒 不過這波高清美照出來後,底下的評論卻是一邊倒,並沒有預想中的歡樂和讚揚,反而更多的普遍「吐槽」,直言這圖片不美麗,甚至是醜,有不少人嫌棄阿官
  • 上海應屆生拒絕「996」被申通辭退?當事人稱維權到底...
    為什麼說你們現在不要談戀愛,草率的認定某個對象,覺得他/她就是跟你走完一生的人,那你就錯了。」小江表示,正常情況下他們6點鐘就可以下班的,可就算是事情做完了,申通也不許離開。最終,由於拒絕無意義的加班,他於9月9日被告知因試用期不合格被辭退。對此,小江不服,欲申請仲裁。
  • 感興趣的工作總是996,我該不該886?
    聽完澎澎的吐槽,一旁的丹丹問:那你喜歡這份工作嗎?澎澎回答:「也談不上很喜歡,但這份工作讓我感覺比之前,開心了一點點。」「那就夠了。」另一個是老王的故事。也就說,只要你真心喜歡一份工作,無論它是996,還是007,你都不會感覺到累。這話聽起來沒有一點問題,我也見過許多對工作永遠滿腔熱血,充滿激情的工作狂。然而,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工作只是一種謀生手段。曾經經常有讀者私信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