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各種各樣的工作制刷屏朋友圈,辦公室午睡成為上班族的休息方式。
近日,記者在2019北京科技周展會上注意到,助睡產品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圍觀,不少企業也紛紛抓住睡眠市場商機,研發出了各種各樣的助睡神器。
午間小睡後遺症不容小覷
「單位的午休時間是兩個小時,大家吃完飯後走一走,一般就都趴在辦工作上休息了。」已經工作了兩年的孫女士向記者說道:「午睡並不舒服,有時候也談不上睡,只能說是小憩、閉目養神。大家睡的時候要麼抱個抱枕,要麼直接靠椅子上仰著,什麼樣的姿勢都有。對於我們長期坐辦公室工作的人來說,『坐』就是一種習慣,而『坐』醒後手腳發麻、脖子酸痛等也習以為常。」
記者詢問了周邊不少已經工作的人,大家對於午休可謂是又愛又恨。而採用坐姿睡覺的,除了上班族外,最常見的就是學校的學生和處於交通工具上的旅遊、外出者。
有專家介紹,由於辦公室、教室等場景條件有限,所以大家在午睡時多採用「趴」「仰」姿勢,然而這兩種方式都不是健康的午睡方式,人們坐在椅子上打盹時,不可能像正常狀態下那樣保持良好的坐姿,上部身軀難免會失去平衡,身體彎曲、斜靠或低頭趴在桌子上午休等錯誤姿勢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流入腦部的血液,長期使腰部扭曲,久而久之,就會引起腰肌勞損及頭部供血不足。
便攜多功能立枕受歡迎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錯誤睡姿所引發的頸椎不適,也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和科研工作者的目光。針對各種各樣場景的頸枕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在科技周展會上,助睡頸枕吸引了很多參觀者的目光。一位老奶奶在展臺前說道,「感覺設計很有意思,小的產品給小孩用剛剛好。」記者注意到,現場不少小朋友也紛紛體驗了這一產品。「格格愛上班」的新媒體負責人李冬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其產品是樹洞設計,主要針對的就是經常會使用立式睡姿的人。趴著睡其實對小孩的脊椎發育很不好,對大人的脊椎也有影響,立式助眠午睡枕採用了符合人體工學的樹洞立式睡姿設計,合適的高度可以讓頸椎和胃都處於一個舒適的狀態。」
市場上,不少的企業有加入立式睡姿產品的研發中,諸如傳統的U型頭枕、鴕鳥枕、充氣式樹洞等。這些產品都是基於特定場景而研發,按照人體工程學設計,售價多在百元以上,在上班族中極受歡迎。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發現,立式枕主要有充氣式和填充式兩種類型,充氣設計使用時人工或拿工具吹入空氣即可,填充式則是採用記憶棉材質,保證在擠壓的時候不會變形。在設計上,大多數產品考慮到了方便攜帶的問題,多數都可壓縮存放,產品的銷量也很可觀,月銷量都達上千件,而據客服介紹,在節假日前訂單量都會大幅增加。
產品設計追求個性化
如今,睡眠產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在產品的設計上也越發注重個性。
在科技周展會上,「格格愛上班」展出的嵌入了骨傳導藍牙耳機睡枕也引起記者注意,「使聲波通過顱骨、頜骨等的振動傳到內耳,避免插入式耳機長時間使用對耳朵造成的束縛與不適,在強烈噪聲環境下仍會有較高的清晰度。」李冬月向記者介紹。
而類似這樣的個性化設計在眾多產品上都有體現。要知道,市面上大部分立枕都是採用了樹洞設計。使用者將低頭靠在上面時,雙手可以插入下方的洞內。業內相關人士介紹,「樹洞其實是一個很私密的場景,是一個獨處的空間。有很多用戶會選擇在樹洞裡玩手機,這可能是一個用途,更多的是建立一個不為外人注意的空間。」除此之外,記者還發現,有些助眠頸枕在設計上加入了「帽子」,使用者將整個頭部都埋了進去,而這樣的產品多是針對喜歡仰著睡的人而設計。對於不同的場景,「特製」枕頭也有著各種形狀,三角的、長條的、方形的……
有專家認為,隨著消費能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願意為「睡眠」買單,各種助睡的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樹洞」等各種為立式睡眠設計的枕頭,避免壓迫導致睡不踏實現象,在旅行、午休等場景中發揮了其作用。市場上的產品設計同質化也較為嚴重,很多都是一個爆款而引發後續多家企業的追尋,創新設計、追求時代個性是助力企業產品持續受歡迎的不竭動力。 (本報實習記者 閆 利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