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的時候會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姿勢,很多寶寶都喜歡趴著睡,小屁股撅得高高的,看上去特別可愛。
但是家長看到寶寶的這種睡姿難免會有所擔心,所以他們寶寶的口鼻會被壓迫。但其實這是寶寶一種非常正常的睡姿,恰恰是他們自身能力增強的表現。
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1歲以內的孩子要仰臥睡,因為這種睡姿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的風險。雖然寶寶趴著睡的時候,會有嬰兒猝死的風險,但我們也要相信寶寶自身調節的能力,不能因此就否認趴著睡對寶寶的好處。
01趴著睡對寶寶的好處
1、智力發育更快
醫學界曾經做過一個研究,發現趴著睡的寶寶在智力發育方面會比其他同齡孩子要快。因為在確保寶寶能夠順暢呼吸的情況下,這樣的睡姿能夠讓他們呼吸到更多的氧氣,從而促進大腦的發育,讓他們的智力得到明顯的提高。
2、緩解腸道不適
寶寶的腸胃系統還未發育完善,所以在進食之後很有可能會產生不適。
當他們趴著睡的時候,由於腹部受到床板的擠壓,所以體內的食物會更快的消化,自然能夠讓他們感到舒服一點,對腸道不適有所緩解。
3、讓寶寶有安全感
寶寶趴著睡的姿勢和他們在子宮裡的姿勢非常相像,由於子宮容積有限,所以寶寶會蜷縮在一起,而趴著睡的時候他們的整個身體也會呈現出蜷縮狀,所以這會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4、讓寶寶頭型更好看
以前老一輩的人眼裡,都想要寶寶睡個扁頭,覺得扁頭會更好看。但在現在年輕一代的人眼裡,自然的頭型才是最好的。
所以寶寶趴著睡會減少對頭部的擠壓,對他們的頭型塑造很有幫助,能夠讓寶寶頭型更好看。
5、促進寶寶的心肺功能
孩子趴著睡的時候,胸廓會受到一定的壓迫,這對於他們的心肺功能發育會有好處。
床的反作用力會按摩孩子的胸廓,這會讓孩子提高肺活量,促進他們呼吸系統發育成熟。
02除了趴著睡,還有哪些睡姿會適合寶寶?
1987年,荷蘭發起了睡眠運動;1992年,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新生兒側睡或仰睡;1996年,美國兒科學會又更改了建議,改為僅建議仰臥。
所以很多父母會讓寶寶仰著睡,認為這對寶寶最有利。但其實寶寶的睡姿並不會完全受父母控制。
特別是他們會翻身之後,經常會變換不同的睡姿,所以父母也不用太過糾結,只要寶寶感到舒服,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睡姿。
03如何讓寶寶有好的睡眠?
1、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寶寶的睡眠環境非常重要,在寶寶入睡之前,父母就應該調整房間的光線,最好拉上窗簾,不要讓強光直射進臥室。
同時也應該控制好房間裡的溫度,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時,可以給寶寶適當的使用空調,溫度打在二十六七度左右,這樣會讓寶寶睡得更舒服。
2、不要人為的製造噪音
寶寶的睡眠是非常輕的,外面稍有一點動靜都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的睡眠質量。所以在寶寶剛剛入睡的一段時間裡,父母不要總是來回走動,或者是發出比較大的聲音。
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有可能讓他們隨時驚醒,遲遲難以再次入睡。
3、注意床上用品的整潔
有的寶寶喜歡把玩具堆在床上,特別是各種毛絨絨的娃娃,這些娃娃很容易滋生細菌,而且容易導致蟎蟲產生,影響寶寶床鋪的衛生。
所以父母一定要定期清洗寶寶的床單和被罩,確保寶寶的用品能夠乾淨整潔,同時不要在床上堆砌太多的玩具,以免影響寶寶睡眠。
4、和寶寶分床睡
寶寶在出生之後,其實就可以和父母分床睡,這裡的分床當然不是隔斷寶寶和父母之間的聯繫,而是可以把嬰兒床的一邊圍欄放下,然後和父母的大床緊緊挨在一起。
這樣兩者是既相對獨立卻又聯合在一起的個體,能夠有效的防止父母壓迫寶寶,同時也不會影響母乳的餵養,讓寶寶有足夠的安全感。
剛剛出生的寶寶,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所以睡覺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父母在寶寶睡覺的時候要多留意寶寶的睡姿,確保寶寶的口鼻沒有被壓迫,能夠自由呼吸,同時要為寶寶營造好的睡眠環境,這樣寶寶睡覺的時候才會有更高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