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睡姿總是五花八門,你永遠猜不到被子下面寶寶是以什麼樣的姿勢入睡的。
不過很多爸爸媽媽會反應自己的寶寶睡覺的時候喜歡趴著睡,就算是人為的把TA翻過來平躺,沒過10分鐘寶寶自己又會趴回去。
弄的爸媽緊張不已,生怕孩子把自己悶著,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探一下寶寶的鼻息,摸摸TA的小肚子是否起起伏伏,以確認寶寶還 「活著」。
其實,10個寶寶中起碼有8個都是喜歡趴著睡的,在我們大人看來寶寶趴著睡覺應該挺難受的,還會壓迫到心臟也不利於寶寶成長,那為啥寶寶還喜歡趴睡著覺呢?
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原因呢?
1. 缺乏安全感
胎兒在媽媽子宮裡就是腹面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因為人體的腹面部相對於背部來說,缺少骨骼的保護,容易受到外界傷害,且比較敏感。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所以許多寶寶好像天生就愛趴著睡,也是基於上述原理,把身體最脆弱的部分保護起來,睡沉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從而減少哭鬧,有利於神經系統的發育。
2.舒適感
趴著睡可能是因為這樣睡呼吸更順暢。因為寶寶的鼻腔比較窄小,如果有鼻涕或是鼻塞的話會不舒服,趴著睡可以增大鼻咽道,呼吸更暢通一些。
並且趴著睡接受的光線、聲音刺激減少,可以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並且寶寶趴著睡還有一些好處:有益於胃的蠕動及消化,趴著睡時,胃容物不易流到食道及口中,而引起嘔吐,反而蠕動到小腸中,有利於消化吸收。
還可使寶寶受抬頭挺胸的帶動,從而鍛鍊了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有利於翻身和爬行的訓練。
不過寶寶趴著睡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寶寶的脾胃出現問題了,因為趴著睡能夠緩解胃部不適感讓自己睡得更好一些。所以平時一定要護理好寶寶的脾胃,尤其是睡覺前千萬別讓寶寶吃得太飽,八分飽足以,睡前吃得過多只會加重孩子的腸胃負擔,不利於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