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帶孩子去三個地方看看,有助於激發孩子上進心,提高學習興趣

2020-12-17 媽之道

執筆:肖肖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對於絕大部分家庭而言,讀書可能是改變孩子命運的唯一方式,可有些小孩就是對學習沒多大的興趣,急壞了父母。

對此,教育專家表示:這個時候家長不能只是責罰和威脅他們,逼迫孩子去學習,可能會讓他們更加厭學。

孩子不願讀書想要打工,媽媽放任幾天,娃更愛學習了

小蝶的孩子今年15歲了,剛剛上初三,為了能在中考取得好成績,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都變了。

小蝶兒子覺得很累、很壓抑,又加上看到高中輟學的表哥在外面打工,一個人似乎生活得很好,更加不想學習了,於是第一次月考的時候,成績下降了很多。

本人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老師發現他的情況很不對勁,於是請了家長過來,小蝶已經知道了孩子的成績,明白他的心態可能是出了問題,於是向老師保證,會好好開導孩子。

果然,回到家後,兒子表示初中讀完就不讀了,想出去打工。

小蝶明白言語可能說服不了孩子,於是向老師請了假,說孩子在家上補習班,實際上聯繫了親戚,讓兒子去他的工廠試試。

孩子聽後很高興,感謝媽媽這麼深明大義,可是高興地收拾行李去了。

可是兩個星期後,他就在電話裡哭訴,覺得堅持不下去了,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還要熬夜,真是太累了,還保證自己一定會好好學習。

小蝶覺得他可能是想偷懶,於是將他帶到自己的辦公室實習了兩天,深刻地讓孩子明白了有專業的人做的工作可能更加地有趣、有意義,於是真正下定決心好好學習了。

果然,孩子回到學校後非常刻苦,成功考上了最好的高中,在高中也一直名列前茅。

一個人,特別是學生,如果長期待在同一個地方,很可能會覺得枯燥,或思想被限制,不知道自己學習的意義。這個時候帶他們出去走走,很可能幫助他們開拓視野,改變想法。

哈佛一位女校長說過,了解世界是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世界上需要大家去探索的的東西有很多,可以幫助他們改變心境。

當孩子不想讀書時,可以帶他們去這幾個地方,也許有助於激發其上進心,讓孩子進一步地思考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提高其學習興趣。

1、火車站

春節的時候帶孩子去火車站走走,看看各式各樣坐火車回家的人,可以詢問一下他們的職業,每年回家的次數,還可以看看他們的狀態和學歷等。

幫助孩子明白學歷高的人臉上的疲憊可能少一些,因為他們更容易獲得輕鬆一些的工作,或者可以選擇的未來多一些,每年回家的次數也可能比較多。

這時正好可以教育孩子,如果好好學習,未來可能不用這麼辛苦,為了找一份合適的工作背井離鄉,收入可能還低。

圖文無關

2、工廠

有些孩子不想上學可能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想出去闖闖,出去打工或做生意,過得瀟瀟灑灑,等他人到大學畢業的年紀,自己已經有了一份不小的資產。

這時父母也別忙著懲罰孩子,可以帶他們出去體驗一下工廠流水線的日常,明白賺錢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有專業和沒專業的孩子在選擇工作上有什麼差別?

他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可能就明白了自己未來想做什麼工作,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3、大學校園

很多孩子對大學是沒有概念的,沒有體會過在優秀的大學學習、生活,或擁有優秀學歷的感受。

帶他們去好的大學和差一點的大學逛逛,體會大學的精彩豐富的生活,可能就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好好學習了。

不過對於一些情商很低的孩子,父母帶他們去再多的地方也可能改變不了他們的心態。因此,孩子的學習動力需要從小就培養,以免將來厭學。

1、明確遠大的學習目標

很多孩子厭學是不知道學習的意義,不明白未來可以從事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閱讀更多的書籍或是感受世界的豐富,開拓他們眼界,豐富人生選項,孩子才可能真正明白自己未來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從事一份怎樣的事業。

2、制定階段性學習計劃

從開始學習到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過程太長了,很多孩子會在中途覺得疲憊或走錯方向,父母可以幫助他們制定階段性的學習計劃和目標,以免孩子走偏和疲憊。

3、給予孩子鼓勵和獎勵

在孩子學習方面,鼓勵比懲罰更好用,在他們取得階段性的目標後,及時獎勵會形成一個正向的激勵,讓他們備受鼓舞,學習更有勁。

相關焦點

  •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上進心?
    1、首先讓孩子做「會的內容」孩子表現不自信時,不露聲色地讓他(她)做一下以前做過的題。從愛學的功課人手,有助於攻克不擅長的功課。把主要精力只集中到一門功課上,體驗滿分感覺。感受學習外的成功體驗。2、讓孩子對學習的印象不再是「痛苦」與「黑暗」通過心理調節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最好對孩子說「別勉強!」
  • 缺乏上進心的孩子會失去鬥志,想激發孩子上進心,從這3方面入手
    一、孩子缺乏上進心的原因1、習慣舒適圈中的生活由於我們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早早地就過上「小皇帝」、「小公主」這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優越生活,從小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被全家人細心呵護著,不讓孩子經歷一點挫折,不用孩子去說,父母就主動為孩子包攬所有事情
  • 孩子不愛學習,多帶他到這三個地方轉轉,比打罵更管用
    十一歲的默默好像進入了叛逆期,媽媽說他最近的成績下降厲害,對於學習和作業也沒有之前上心。幾乎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去推遲作業,這讓全職照顧他的媽媽特別著急。後來在跟朋友說起孩子的學習現狀後,朋友給出的建議是帶孩子走出去,因為學習也會枯燥,身處同一個環境做同樣的事情,孩子難免會覺得煩躁。
  • 李玫瑾:孩子不喜歡學習,就帶他去這5個地方看看,比說教更管用
    對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說到:如果孩子不願意讀書,那就帶他去這5個地方看看,比你的說教更管用。,孩子會結識到愛讀書的小朋友,接觸到志趣相投的同伴,共同提高學習興趣增進學習與進步。特別是對於獨生的孩子,接觸到好的朋友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如果孩子不想學習,就帶他去圖書館看看,可以從那些努力的背影裡找到奮進的力量。
  • 多帶孩子去這幾個地方,有利於孩子雙商的提高,第2個很少有人去
    導讀:多帶孩子去這幾個地方,有利於孩子雙商的提高,第2個很少有人去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多帶孩子去這幾個地方,有利於孩子雙商的提高,第2個很少有人去!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孩子不想讀書時,家長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比說教管用
    她的回答,讓很多家長都反思,自己平時孩子教育的方式。她這樣回答:孩子不想讀書,你就帶她去3個地方看一看。第一是機場,第二是圖書館,第三是火車站。為什麼是這三個地方呢?第二個地方:圖書館大家都知道圖書館是看書的地方,學習氛圍很濃,裡面有很多人都在看書,能夠帶給人一種「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感覺,感染孩子,讓孩子不自覺的就陷入到學習的氛圍中,並且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去的次數多了,自然而然的就喜歡上了學習,有了興趣,那就不怕學不好了。
  • 李玫瑾教授:有空多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如今的孩子似乎對學習並不感興趣,尤其是一些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由於他們還不具有正確的社會觀,無法意識到學習對未來的重要性。李玫瑾教授:沒事多帶孩子去這家長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比如周末、假期等時間,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看書,讓孩子挑選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書籍,培養孩子愛讀書的興趣。
  • 《18種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
    18種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學習興趣是推動孩子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動力,它能夠促使孩子自覺地去學。一般來說,孩子的學習興趣與他們的學習成績、學習信心是相輔相成的。孩子對某門功課有興趣,學習成績就會好,學習信心就會足。因此,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很重要。如何去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呢? 1.尊重孩子的興趣。
  • 哈佛研究:家長多帶孩子去三個地方,有利於智商和情商「雙提高」
    哈佛大學的幾位教授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在他們調查和分析的大量事例中,發現那些雙商都高的孩子,不僅僅局限於書本的學習,家長會經常帶他們去這幾個地方走一走,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機智、見多識廣。哈佛研究:家長多帶孩子去這三個地方,有利於智商和情商「雙提高」一:大人的聚會長見識遇到與親戚朋友的聚會時,多數家長喜歡把孩子留在家或者給老人看管,因為他們認為孩子不適合那個場合,恰恰相反,孩子特別需要參與到大人的聚會中去。
  • 李玫瑾教授:沒事的時候多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娃想不優秀都難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一提到學習,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犯難,如今的小朋友似乎對學習沒有興趣,特別是一些處於青春期的小孩,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社會觀,還無法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網上更有很多關於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視頻,無一例外,這些視頻中都充滿著濃濃的&34;。
  • 如何培養孩子的上進心?父母要激勵孩子自信心,不要語言打擊孩子
    說起自己孩子的不爭氣,曉明的父親總是一臉感嘆的表情。他說,曉明每次考試不好回家,批評他好好學習,曉明都會反駁說,「我沒怎麼學,還能考這樣,我同桌天天學,也才比我高几分,有時還不如我!」曉明父親覺得曉明沒有上進心,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孩子有上進心。 那麼上進心是什麼呢?
  • 如何引導缺乏學習動力與上進心的孩子愛上學習
    前言孩子缺乏學習上進心,是什麼原因?該怎麼培養?甚至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注意力分散,上課不認真聽講,情緒消極,學習效率低下。1、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正確認知自己孩子的長處與短處,不輕易拿自己孩子的短去與其它孩子的長去比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的學習焦慮,幫助孩子處於輕鬆愉快的學習狀態。
  • 怎樣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孩子們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啟發孩子去對探索,並激發尋求答案的願望。所以我們可以用問題情境法激發孩子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指導孩子進行學習,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中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才能有步驟的指導孩子進行學習和科學探索,使孩子感到探究活動的挑戰性,從而使孩子對科學探究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和願望。
  • 巧妙激發孩子學習英語興趣
    巧妙激發孩子學習英語興趣(資料圖)「學英語去」,是目前許多家長雙休日帶孩子外出學習的首選,幼兒園的孩子也紛紛加入到學英語的行列中,學習英語的年齡呈現出越來越小的趨勢。有的家長由於不懂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讓孩子認字母背單詞,結果是自己教得冒火,孩子學得吃力。特別是在你火冒三丈大聲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漸漸失去信心,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這種結果是最可怕的,因為它有可能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態度。心理學家認為:興趣具有動力作用,也就是說興趣可以轉化為激發人們進行某種活動的推動力。
  • 孩子不愛讀書?帶他到這三個地方走走,李玫瑾:比說教管用多了
    ,更多地還是需要父母后天去培養,培養孩子學習是需要花費很多精力的,激發孩子學習的第一步就是需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不愛學習?因為各種問題對學習沒有興趣。像這種孩子通常都是受到父母與他人的影響,如果孩子認為學習沒有用,父母應該及時引導,為孩子指引學習方向。多與孩子溝通,聊聊夢想與一些成功人士的經歷,藉此激發孩子學習積極性。
  • 家長經常帶孩子去這三個地方,孩子情商智商雙發育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為了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很多家長費盡心機,總想在方方面面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很多父母都知道,想要孩子成長得更加優秀,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那麼父母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工作,才能讓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雙雙提高呢?重視孩子未來發展的爸媽,都有個共同特點,時常帶子女去這3個地方。
  •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內驅力,老師和家長需要怎麼做?
    每個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們是愛學習的,能以學習為樂趣當然是最好的。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是一門學問,更是教育心理學的體現和應用。然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如何激發孩子興趣要就勢論法,就時論法,並不是單單模仿就可以做好的。這需要老師和家長有無窮的智慧。
  • 興趣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最好的老師!
    可憐天下父母心,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秀,考個好大學,將來出人頭地。於是傾盡全家人的心血,千方百計為孩子的學習助力,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名目繁多的學習機,然而孩子無動於衷,一點兒也不知道珍惜,也是徒勞無功!孔老夫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焦慮的父母,無動於衷的孩子:怎麼培養孩子的上進心?
    孩子有上進心,遇事能獨立自主思考,想辦法解決,父母是不是覺得特別地舒心。是的,家裡有一個有上進心的孩子,父母會覺得這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情,就像能看到孩子未來一樣。其實,孩子的上進心也是父母幫助提升和培養起來的,而不是天生就有。
  • 李玫瑾坦言:3個地方經常帶孩子去,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有見識的孩子,才會有靈活的思維,才懂得堅持自己的想法。著名教授李玫瑾說過,多帶孩子去下面這3個地方走走,孩子就能增長見識,想不優秀都難。李玫瑾:多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走走1.帶孩子在自然界盡情遨遊。神經生理學家有說過,孩子可以在自然中獲得感官體驗,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十分重要。經常接觸大自然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有想法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