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孩子們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啟發孩子去對探索,並激發尋求答案的願望。
所以我們可以用問題情境法激發孩子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指導孩子進行學習,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中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才能有步驟的指導孩子進行學習和科學探索,使孩子感到探究活動的挑戰性,從而使孩子對科學探究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和願望。
情感是產生興趣的「催化劑」。有效的學習都是動情的學習,沒有熱情就不可能有對真理執著的探索。
教師可以以自己的情緒帶動激發孩子的興趣,幼兒有好模仿和易受暗示的特點,教師喜愛的,往往也就是幼兒所喜愛的,教師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他們。
因此,教師要以對科學活動充滿喜愛的情緒去感染孩子,以好奇的神情、生動的語言、有趣的形式指導幼兒參加科學活動,讓幼兒從教師的表情動作中學到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法等。
操作材料具有暗示性,能夠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所以在科學實驗中,可以以實驗操作法激發孩子的探究興趣,為幼兒提供大量可操作性材料,對激發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十分有益。
例如在《神奇的泡泡》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許多他們認為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肥皂水、洗衣粉水、洗潔精水),讓他們去操作實驗,在反覆實驗的過程中幼兒的好奇心不斷被激發,又不斷得到滿足,使幼兒的學習處於一種積極快樂的狀態。
更多幼兒科學教育知識請關注大宋文正教育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