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近年來,不少父母在寒暑假期間給孩子安排赴國外遊學,其中反季節的澳大利亞遊因其自然風光和多元文化成為熱門選擇。但赴澳遊學不斷出現各種問題和風險,值得各位家長三思。
首先,各地赴澳的遊學團中陸續出現大大小小的安全問題,江蘇、廣東等省已有類似情況,今年4月,日本也有兩名少年在澳遊學時失蹤後溺斃。除此以外,反映最為集中的還是遊學質量和接待能力方面的問題。不到兩周的遊學項目通常收費4萬元人民幣左右,但刨去往返路程,實際在澳時間不到十天,真正在校「學習」時間加起來不過十幾個小時。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講,斷斷續續的十幾個小時對絕大部分孩子來說不足以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能力,也很難真正領略當地的教育模式和文化。當地接待安排的遊覽地點也常常是「灌水」項目,以澳洲為例,大學、海灘和大部分熱門景點並不需要門票,除非是深度項目。
這種混亂的局面,除了中國家長普遍的焦慮心情和信息不對稱,也根源於以澳大利亞為代表的多個英語國家教育過於產業化、商業化。以澳大利亞為例,「礦業繁榮」結束後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動蕩,澳逐漸轉而依賴國際教育產業來持續推動經濟和就業,如今教育已一躍成為澳第三大出口產業。雪梨所在的新南威爾斯州大力推動國際學生流動,但在利潤驅使下很容易出現監管過松,甚至對違法違規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另外,當地對接的團體也多不規範,缺乏相關資質,臨時找些兼職,安全性幾乎無從保障。最為離譜的是,有些甚至趁假期直接「承包」當地的學校,營地所在的學校是租的、老師是租的、甚至互動交流的學生也是租的,課程是地陪機構自己制定的,並不是學校本身的課程。
另外,家長即使決定送孩子出國遊學,也應對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情況做充分了解。歸根結底,像雪梨這樣的巨型移民城市並不太適合作為遊學目的地。澳大利亞教育資源集中的幾個城市儘管總體治安情況不錯,但近年來暴力、恐怖、黑幫事件層出不窮。此前,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領館也多次就安全問題對赴澳留學發出預警。同時,在國際形勢不斷變化的今天,家長們也應該在出國問題上謹慎、理性。澳大利亞自身教育資源本來就集中,國際教育過度產業化難免會引發國際學生與當地居民之間的矛盾衝突,這一點在雪梨、墨爾本等高校集中的大城市尤為凸顯,但政府遲遲沒有好的措施來解決一系列的基礎設施、交通和福利問題,反而任由國內對外國人的焦慮和懷疑不斷滋長。另外,澳大利亞自2017年開始炒作所謂的「外國幹涉」,政府任由媒體和一部分不負責任的學者大肆對國際學生進行猜疑,除了收緊理工科學生的籤證批准,安全部門還叫囂,要對所有在澳的中國學生進行審查。當地的社會氛圍也是家長在做遊學選擇時應慎重考慮的。(作者:胡丹 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標題,胡丹:考慮赴澳遊學最好謹慎些)